
会员
甲马
更新时间:2017-11-27 10:56:46
最新章节:第66章 尾声:1999年 上海(3)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甲马,上有祈福神像的木刻版画,云南人在七月半和春节买来烧纸祈祷平安所用。弥渡谢家另有一套秘传的甲马纸,唯有家族中一部分具有“梦见”之力的人才能够驱使。谢家人以甲马窥见他人的过往,为人疗心伤,解心结。十九岁的男孩谢晔从云南到上海,寻找生下他后即抛开家庭回到上海的生母。谢晔在一个偶然的机会看到复旦大学退休教授苏怀殊的家庭相册,里面有苏怀殊少女时代在西南联大求学时的照片。与她合影的年轻人,竟是谢家最传奇的男人,他称作“小爷爷”的谢德。出于好奇,谢晔设法探寻小爷爷的过往,也因此认识了苏怀殊的外孙女安玥。两个年轻人一同踏上寻旧之旅,最终将他们引入始料未及的境地……
上架时间:2017-09-01 00:00:00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最新上架
- 会员
苔藓
关晓彤主演《生逢其时》原著作者最新作品——媲美《无名之辈》的现实主义佳作。聚焦都市底层边缘人群的生存与情感纠葛,比《变形计》更触动人心!你说,我们都是无根苔藓,生活在最阴暗的角落;你说,我们都是走钢丝的边缘人,提防着钢筋丛林里的万丈深渊;你总唱着同一首歌,都市的柏油路太硬,生活在那里的苔藓开不了花,也结不出果。当懦弱的父亲遇上爱慕虚荣的“假大空”儿子;当一无是处的农民工,被灯红酒绿的城市浸染了欲望小说18.7万字 - 会员
呼兰河传
《呼兰河传》以萧红的故乡呼兰镇为写作对象,描写了黑龙江呼兰镇带有东北农村特色的风土人情,及当地老百姓的平凡的生活。那儿的人,既善良、勇敢,又有着对于现实生活的麻木不仁、得过且过。在这一矛盾的情绪中,萧红寄托了自己对于童年、对于家乡的怀念。《呼兰河传》在塑造一幅美好静谧的生活画面的同时,以独特的视角和自己的生命体验揭露和批判国民性弱点,作者通过对人的悲剧描述透视广泛的人类生命的悲剧,乃至整个社会的悲小说9.7万字 - 会员
臭水沟沿的女人们
被饥饿所迫逃荒到沈阳的山东女人丁香兰闯进了肮脏的垃圾场,主动要嫁给年老丑陋的瘸黑皮。然而,她万万没想到,她同时也闯进了一个独特的女人世界。情感的磨难,残酷的社会现实,属于两个丈夫的两个儿女,还有女人们心中那永远骚动着的情愫和永远诱惑着她们的事业。一个企业在垃圾场上建起来的,可女人们昔日的风骚再无处可寻。小说13.1万字 - 会员
东宁的拳头
本书是一部长篇小说,以出生于黑龙江东宁的主人公、拳击高手王鹰杰的成长为线索,绘声绘色地讲述一个民间的维护正义、保卫家国的动人故事。作者的讲述侧重于民间视角,有助于今天的读者更全面地了解过去。本书不涉及对战争、战场的正面描写,也不涉及对历史的任何评论,从情节内容到语言风格均彰显着浓郁的地方特色。其立意就是为黑龙江大地上可歌可泣的平民英雄作传。其间彰显出的民族气节和民族自尊心,百折不挠、英勇无畏的精神小说17.3万字 - 会员
草台班的那些家事
河海市三里湾村的张三来退休后,在龙阳河河堤的八角亭摆茶摊,与老朋友们探讨退休后的生活和死亡的话题。他先后与李来顺、崔大倔驴、李平和等十多位老友交谈,这些人来自不同行业,有着不同的人生经历和退休生活。他们的讨论涉及退休后的生活方式、心态调整、对死亡的看法等方面,展现了多样的生活态度和对人生的思考,也反映出社会的变迁和人们观念的变化。小说4.8万字 - 会员
风波(丰子恺插图)
《风波》是鲁迅所著的短篇小说。小说通过对在江南某水乡发生的一场由辫子引起的风波的描写,反映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揭示了当时封建帝制还在统治着农村、农民愚昧落后、缺乏民主和自由思想的状况。小说中的插画由丰子恺所绘。鲁迅的文字与丰子恺的插画,文画合璧,相得益彰,更传神地呈现了鲁迅笔下的人物丰采及故事情节,为当下读者更好地读懂鲁迅,提供了特别的版本。小说4375字 - 会员
南北史通俗演义(下)
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很著名的一段分裂对峙时期,它上承东晋、五胡十六国,下接建立不到四十年即遭亡国厄运的隋朝,其间政权更迭频繁,纷乱跌宕,引人追思。此期中国南北分裂、相互对峙,北朝则由鲜卑族及胡化汉人当政;南朝为门阀士族由盛而衰的历史,甚至随着历史车轮滚动,南方一干土豪也开始成为割据势力。因朝代更迭,南北朝时期中国文化及人文风俗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不得不说这也是一种变相的发展。小说31万字 - 会员
巴山夜雨(张恨水经典作品集)
《巴山夜雨》为一部长篇小说。小说以抗战时期的重庆为背景,以深具文人气质的教授李南泉为中心,展现了小公务员、教员、卖文为生的知识分子生活的清贫,巨贾达官生活的奢华腐败,展现了一幅川东山村的众生图,深刻剖析了当时的社会问题,具有丰富的批判性和社会意义。小说54.2万字 - 会员
时运(第一季)
天壤之别的两个时代,西方人或许要经历两百年才能感受到,中国人只用三十年就感受到了。龙鳞城是作者所生活的小城了,他从没有向她宣过誓,但他确实是热爱她。他看见十五里麻石街悄然消逝,一座现代新城不知不觉慢慢就形成了。他们是怎样走过这个过程的?他们曾经有过多少困惑,又有过多少感动?他们在这个过程中失去了一些什么,又得到了一些什么?小说19.9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