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立法学教程
更新时间:2020-03-17 11:15:22
最新章节:第二十二章 立法的完善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本书是一部系统构建立法学学科的基本架构,全面和深入地阐述这一架构中的立法原理、立法制度和立法技术三大要素的著作。作者揭示了立法学是一门兼具理论法学和应用法学两方面诸多优点的学问;阐明了立法学成果有直接应用价值因而对理论法学而言是应用法学,立法学成果能指引立法走向科学因而对应用法学而言又是理论法学;证明了立法学的发展,对增强应用法学的理论性,提升理论法学的应用价值,可以提供积极而富有成效的经验和教益。贯穿全书的目的主线是通过这样两个侧面展开的:既注重探讨和阐述立法原理、制度和技术中的基本问题,帮助立法学的研习者系统掌握立法学这一学科的基本范畴、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以填补法学知识结构中的空白;也注重提出、研究和阐述中国立法理论和实践中亟待解决的一系列重大新问题,注重从中国国情出发来探讨、研究和阐明立法过程中的创意、决策和运作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以直接服务立法机构和立法人员的立法实践。本书是在总结和发展作者此前一系列立法学著作和教科书的基础上精心撰写的,是反映作者过去和现在的立法学研究成果的一部重要著作。
品牌:北大出版社
上架时间:2006-05-01 00:00:00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北大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龙山经验”:新时代基层法治建设的实践
“龙山经验”发源于浙江永康,正从诉源治理经验逐步发展为基层法治建设的典型经验。“龙山经验”孕育于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既强调公平正义,也强调矛盾纠纷高效化解;注重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强调能动司法理念,充分发挥司法机关在诉源治理中的法治保障作用;通过系统化的流程再造,统筹组织多方主体,使法治力量不断向前向基层延伸,实现社会矛盾纠纷的减少和预防。本书对“龙山经验”的缘起与确立进行了介绍,对“龙山经验”法律12.5万字 - 会员
中国海外侨胞权益保护法律制度研究
我国广大的海外侨胞对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海外侨胞与祖籍国之间进入了互动的高频阶段,我国的海外侨胞也是如此,他们将在我国企业“走出去”的过程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国际实践表明,良好的侨务政策将推动输出国、输入国和侨胞自身实现共赢发展。对海外侨胞权益的保护是增进侨胞与祖籍国联系,发掘利用好侨胞资源的必由之路。本书认为,完善我国的海外侨胞权益保护法律制度,法律16.8万字 - 会员
数字经济多维治理的逻辑阐发
新发展阶段呼唤法治创新,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数字经济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能,给立足于工业经济时代的法治理念、原则、逻辑及方式方法都带来了颠覆式的挑战。以此为逻辑基点,本书以推动数字经济治理法治化走深走实,坚持以数字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各类法治问题为导向,结合新近理论发展和实践成果,深入浅出围绕数字经济治理核心的数据治理、平台治理、算法治理、场景治理等四个维度进行逻辑阐发,使读者感悟数字法律24.2万字 - 会员
联合国安理会决议与国际法治
联合国自诞生以来就对国际法治的理论与实践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其中联合国安理会发挥了重要作用。本书从联合国安理会决议这一独特视角深度探讨了国际法治的理论与实践问题,采用理论阐述、案例分析、数据统计和纵横比较等方法,论证和剖析了联合国安理会决议对国际法治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并就如何加大中国对联合国的参与广度和深度,提高中国对国际社会的影响力提出了若干建议,弥补了中国国际法学界在该领域的空白和缺憾法律26.4万字 - 会员
轻罪刑事政策研究
轻罪刑事政策反映着社会的发展变迁与犯罪治理观念的变化,在宏观上,它关系到国家立法中犯罪体系与刑罚结构的整体设计与局部调整;在微观上,它与普通公民的个人生活密切相关并且影响深远。构建合理的轻罪刑事政策既是劳动教养制度废止后完善我国违法犯罪行为制裁体系的要求,也是合理配置犯罪防控资源以及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现实需要。本书立足于我国现阶段犯罪结构的变化和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目标的要求,以犯罪分法律20.3万字 - 会员
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律制度比较研究
目前,中国已开始进入老龄社会的初期阶段,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老年人口,并且,人口老龄化的发展速度非常快。基于此背景,本成果以中国老年人权益保护制度的研究为出发点,结合对国外相关经验的研究,探索适合中国本土特色的制度建设。本书共有十三章,全方面多层次构建老年人权益保护制度,力求制度的完整性,具有相应的配套制度,提升制度的可操作性,为实践提供借鉴作用。法律34.9万字 - 会员
教育救助法制研究
本书从法律经济学的视角,对教育救助法律制度如何更好地回应教育救助实践进行了探讨。书中首先介绍了教育救助法制研究的背景、意义、概念和性质,以及国内外研究的现状、研究方法,之后对教育救助法制的理论基础、教育救助法制的现状与问题、教育救助法律主体、教育救助给付与标准、教育救助程序、教育救助法律责任、教育救助权利救济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最后提出了完善教育救助法律制度的未来立法构想。本书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法律23.1万字 - 会员
京师同文馆输入的西方法学研究
西方法学系统输入中国,肇始于1862年成立的京师同文馆。丁韪良主持翻译了《万国公法》、《星轺指掌》、《公法便览》、《中国古世公法论略》、《公法千章》(又名《公法新编》)、《公法会通》、《陆地战例新选》,毕利干主持翻译了《法国律例》(包含《民律》《刑律》《民律指掌》《刑名定范》《贸易定律》《园林则例》)。这些译作对于晚清外交产生了一定影响,近代中国知识界也因此进一步了解世界。法律21.2万字 - 会员
建构数字安全:数据时代的刑法立场
技术与法律的关系,是这个时代长盛不衰的主题。当人类进化到信息化时代后,传统社会规范的迭代速率已很难跟上技术的升级频次。编码化的数据、数据化的知识渗透进社会生活的每个角落,并且正在对人类社会进行重新编组,其信息密度已经超出了传统法律的负载能力,迫使传统社会规则频繁重启,更迫使传统刑法理论和规则回答这样一个问题:面对信息化时代的挑战,传统刑法究竟该何去何从。本书从技术变迁引发的安全主题的变化入手,沿着法律22.9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