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通鉴纪事本末(注译本·卷二十三)
袁枢更新时间:2020-04-14 16:19:20
最新章节:附录: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由《魏分东西》《高氏篡东魏》《宇文篡西魏》《侯景之乱》四篇组成。《魏分东西》叙述了元魏政权因高氏和宇文氏集团的对立而分裂为东、西魏,以及东西两魏之间的政治及军事斗争。《高氏篡东魏》《宇文篡西魏》分别叙述了东魏丞相高澄、高洋兄弟谋篡并取代东魏、建立北齐的历史背景及过程,西魏权臣宇文氏取代西魏、建立北周的过程。《侯景之乱》叙述了东魏大将军侯景叛魏降梁,继而乱梁的历史过程。
品牌:浙江人民
上架时间:2019-10-01 00:00:00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浙江人民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袁枢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说中国:一个不断变化的复杂共同体(2024版)
中国如何成为中国?它的认同基础是血缘,国界,还是文化?刀剑划开疆界,衣食却互相流通;儒家、佛教、道教混合;民族融汇……这些原本散漫复杂的文化,如何逐渐汇流并形塑出一个叫“中国/华夏”的国家?今后,这一共同体还能吸引原来成员的后代,继续被认同为身心归属吗?著名历史学家许倬云从新石器时代谈起,一直到清朝结束前夜,讲述“华夏/中国”这个复杂共同体是如何不断演变的。全书没有铺陈细节,没有繁琐论证,以大历史历史11.6万字- 会员
南宋行暮:宋光宗宋宁宗时代(增订本)
本书选取南宋从治世转入衰世的宋光宗、宋宁宗两位帝王作为研究对象,从内禅闹剧、庆元党禁、对外战事、权相专政等方面深刻揭示了南宋中期的政治社会问题,也剖析了光、宁两朝的南宋不由自主地走向衰微的历程和原因。本书认为,南宋历史走向的逆转正是定形于光、宁时代,南宋皇权的一蹶不振和权相的递相专政始于这一时期,嘉定初年爆发的纸币信用风潮标志着南宋社会经济自此跌入了全面失衡的困境,开禧北伐的溃败和嘉定之役的支绌预历史24.3万字 风俗与历史观:明清时代的中国与世界
本书收录的文章分为五部。第一部与“时代划分论”有关;第二部选取了日常的“风俗”;第三部以明末清初剧烈的变动期为中心,讨论国家意识与秩序问题;第四部是与所有权和审判相关的法制史论文;第五部则是以日本的中国史研究为中心的方法论文章。这些文章看似分散,但从作者的学问生活来看,它们就如同一个树干上生长出的枝叶,其中流淌着同根的问题关心:依据当时人的思考理路去理解明清时代的社会现象,以及将这些社会现象的变化历史21万字- 会员
三国两晋南北朝:动荡纷争四百年
隔叶的黄鹂,无声的草庐,不见了先主老臣。王谢的家燕,秦淮的酒家,浪花淘尽了英雄。旧人七矣,新人复来。胡骑驰走,异族奔竞,分地裂上各为上。太平乍现,变乱又起,行人徒生黍离悲。然而,分裂并小仅仅意味着动荡与黑暗。广袖翩翩,旷达傲世,名士风度令后人羡赏;建安风骨,乐府民歌,文章开一时新风。南十渐蹙,北风昂扬,汹涌的时代大潮,终会找到历史的出口。历史17.5万字 - 会员
通鉴纪事本末(四)
《通鉴纪事本末》四十二卷,南宋袁枢著。本书选取《资治通鉴》中的重大历史事件,每件史事详记其始末,并自拟标题,记述了上起战国、下至五代一千三百多年历史中的二百三十九件重要史事,另附六十六事,共三百零五件史事,是我国第一部纪事本末体史书,开创了“以事为纲”的本末体史书先例。历史46.6万字 - 会员
人世事,几完缺:啊,晚明(樊树志作品系列)
本书收录史学名家樊树志教授近十余年间所撰有关晚明史的要文十三篇,既娓娓解读了晚明重要历史事件和社会现象,如万历年间的朝鲜战争、六君子之狱、魏忠贤崇拜运动、文人结社等,又剖析了晚明著名文人士大夫,如徐阶、张居正、文震孟、郑鄤、倪元璐、吴应箕、黄道周、刘宗周、吴伟业等人的仕宦与心路历程,这些主题几乎涵盖了晚明史的重要方面。书中配有六十余幅图片,包括人物肖像、书画作品、典籍书影、档案资料及其他历史遗物等历史20.7万字 - 会员
通鉴纪事本末(二)
《通鉴纪事本末》四十二卷,南宋袁枢著。本书选取《资治通鉴》中的重大历史事件,每件史事详记其始末,并自拟标题,记述了上起战国、下至五代一千三百多年历史中的二百三十九件重要史事,另附六十六事,共三百零五件史事,是我国第一部纪事本末体史书,开创了“以事为纲”的本末体史书先例。历史48.7万字 - 会员
重写晚明史(套装全五册)
著名明史学者樊树志教授用五卷两百余万字图文篇幅,以全球史的大视野和生动鲜活的细节刻画笔法,生动描绘了晚明跌宕起伏的历史长卷,呈现晚明社会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历史大变局。本套书图文双色排版,是完整版《重写晚明史》首次与读者见面。樊树志先生从嘉靖中期内阁更替落笔,以清初吴梅村“忍死偷生廿余载”的悔恨余音收尾,用翔实的史料和历史学家的深厚学养见解,向读者娓娓讲述晚明这段令人荡气回肠的历史。历史182万字 - 会员
以毒为药:古代中国的医疗、文化与政治
本书研究了在3—9世纪中国药学的形成期,医生、宗教人物、朝廷官员和非专业的士大夫如何使用有毒之药物来医治顽疾、强身厚生。通过聚焦汉语中“毒”字的概念是如何引导医者采取各种方法,将危险的毒物转化为灵丹妙药,作者清楚地揭示出毒物在中国传统医学和中古社会的重要地位。本书讲述了汉末到初唐时期涉及毒药的医疗纷争和政治事件,彰显了“毒”对于当时人们如何感知自己的身体以及身体政治至关重要。作者还研究了中国古典药历史14.9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