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走进红色纪念馆(套装12册):陕西12家红色主题纪念馆
陕西省文物局更新时间:2021-11-12 15:25:38
最新章节:主要参考文献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本套书选取陕西各地具有代表性的12家红色主题纪念馆,以基本陈列为依托,以馆藏革命文物为特色,深入挖掘文物背后的革命故事和革命精神,着眼讲述中华民族反帝反封建的抵抗史、图强史,讲述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人民进行不屈不挠的革命史、解放史。馆内蕴藏大量的革命文物,其是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生动教材。希望本套书的出版发行,为广大读者学习革命历史、中国共产党历史提供生动有力的教材,为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凝聚强大精神力量。
品牌:大吕文化
上架时间:2021-06-01 00:00:00
出版社:西安地图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大吕文化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陕西省文物局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大学与学科》文章精选2023(英文版)
本书聚焦中国大学与学科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力争讲好中国大学与学科建设故事。本书从《大学与学科》杂志总第5-10期中精选了9篇文章,主要介绍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科建设和学科制度,包括对经济学、交叉学科、智能学科等学科发展理论和实践的介绍,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国内外高水平大学特色实践等内容。社科0字 - 会员
高等职业教育的资源配置
2006年以来,中央政府不断增加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财政投入,引导其快速发展。本书以高等职业院校为主要分析单位,利用大样本数据和前沿的量化研究方法,对近十年来我国高职教育的资源配置效率进行了严谨的实证研究。一方面,以制造大类专业为例,估计课程、教师、校企合作等投入要素对学生就业产生的影响;另一方面,重点分析示范院校建设对高职院校的课程、校企合作和生源质量的影响,并估算财政资金对非示范院校的外溢效应。社科11.7万字 - 会员
中国民族教育评论(2019年第1期/总第1期)
《中国民族教育评论》是中南民族大学主办的集刊,聚焦中国民族教育理论和实践改革发展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以促进民族教育改革发展为主旨。集刊设有专家特稿、民族教育理论前沿、民族教育政策研究、民族教育改革与发展、民族教育史、国外民族教育动态、民族教育田野调查、博士论坛、学术综述等栏目。同时,将根据民族教育理论和实践改革发展的重要节点,设置民族教育理论和实践的热点问题栏目进行专题讨论。社科18.2万字 - 会员
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指导
本书共分为三篇。第一篇介绍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概述,包括创新创业实践的概念、功能和途径。在创新创业实践方面,强调了参加各类比赛、校园活动和老师课题的重要性,以及自主创业的意义。第二篇从科技创新类实践方面,介绍了基础学术活动、科研训练活动和科技竞赛活动等不同类型活动的实践方法和技巧。第三篇从创业类实践方面,探讨了确定创业项目、组建创业团队、打磨创新产品、创新商业模式等关键环节。同时,还介绍了竞赛类创社科15.7万字 - 会员
高等教育质量发展研究
通过构建由元标准、本体标准和品质标准构成的MSC三棱锥形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框架,本书分析了政府、市场、高校和高等教育行业等主体基于权利和责任合理划分的主体协作网络,探析了全面质量管理、全面质量学习、质量改进团队、动态系统等质量发展方法论及其工具,梳理了法律法规、政府政策、高校制度构成的正式质量制度以及质量隐喻、质量意识形态、质量情感与道德和质量文化等非正式质量制度的发展,并以质量认证为例介绍了发社科28.2万字 - 会员
陶行知教育文集(下)
陶行知先生,这位在中国教育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倾其一生为教育事业奔走呼号、躬身实践。本书中凝聚了陶行知先生先进且极具前瞻性的教育理念,从“生活即教育”到“社会即学校”,打破传统教育的禁锢,让教育回归生活本真,扎根于社会现实土壤,使知识不再是书本上的晦涩文字,而是鲜活于日常点滴中的感悟与成长。在书中,我们将跟随陶行知先生的思想,认识到中国大众教育问题、文化解放等教育问题,了解中国普及教育方案的探讨与社科4.2万字 - 会员
家长如何说,老师才会听
关心则乱,当我们以父母的身份去与老师沟通时,往往会陷入当局者迷的情景之中。不知道怎么跟老师开口?家校沟通的节奏到底怎么把握?与老师沟通总是浅尝辄止,无法触及问题核心?沟通不欢而散,还能挽救吗?……这些都是我们在与老师沟通时经常遇到的老大难问题。因此,本书搜罗了家长与老师沟通时常遇到的40个问题,并用真实案例加图文并茂的方式给出具有前瞻性、指导性的解决方案,旨在用宏观+微观的立体视角,全面消除家校隔社科4.8万字 - 会员
高考志愿填报指南:看就业、挑大学、选专业(2023年版)
本书以职业生涯规划为目标,针对所有院校【本科院校、高职(专科)院校、独立学院、军事院校、港澳台高校等】和全部专业进行了“三维立体”的剖析。●答疑解惑以提要和问答形式阐述高考志愿的填报方法、技巧、注意事项、疑难问题。●针对专业详细介绍所有本科和专科专业的特点、就业前景、考研方向、顶尖学校等情况。●针对学校分省市绘制所有院校的地理位置示意图,重点推荐实力较强的院校及其优势专业。本书内容权威、全面、全新社科53.1万字 - 会员
新编大学生团课教程
为帮助广大团员青年全面系统学习、理解、掌握新时代高校共青团工作的特点,准确把握高校共青团工作的基本要求和重点任务,引导广大团员青年树立远大理想,主动适应国家民族发展大势,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人生信念,我们组织编写了《新编大学生团课教程》一书。本书立足于新时代团员青年的现实情况,积极回应高校共青团员如何成长成才等问题。全书分理论提升课、基础团务课、活动实践课三篇,介绍了共青团的改革和发展、共社科14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
中国近代史纲要PBL教学体系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全国高科学校本科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作者以该课程的全国统编教材为基础,结合多年来的PBL教学实践,成功地把教材体系转化为PBL教学体系,是与教材完全匹配的教师参考用书。其内容涵盖了从1840年直到今天中国的历史,分为上中下三篇。其中上篇“风云变幻八十年”包括近代中国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中国社会各阶级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辛亥革命等内容;中篇“翻天覆地三十年”包括马克思教育19万字 - 会员
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实践与反思:第二届“传统文化进校园”研讨会论文集
本书为第二届传统文化进校园研讨会会议论文集。来自北师大文学院和扬州大学教育学院、香港中文大学进修学院等全国各地的部分高校科研人员,以及来自各地的基础教育学校代表,研讨会围绕传统文化如何进入小学、中学、大学的课程、活动等育人全过程,开展研讨和商榷。该论文集的内容围绕如何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的相关要求,并就如何丰富和提升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内涵和品质、提升传统文化育人效果等问题提供自己的教育17.4万字 - 会员
中国高校多民族文学教育的考察研究
本研究选择中国高等院校的多民族文学教育进行考察研究,旨在探讨高校文学教育在文学理念、专业设置与课程教学等方面的设计是否符合多民族中国的文学实情,以及这样的文学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一部分,对受教育者的国情认知、身份认同与民族凝聚等方面可能产生的影响。教育20.2万字 - 会员
希腊古风时代的诗教研究
该书立足于古希腊文献本身,展现古希腊人自身对诗歌及诗教的态度。研究从“诗教的权柄”着手,分析诗教为何能担负起古风时代的教化重任。首要原因是古风时代的希腊人深信诗歌代表的是“真理”,诗为神启,是以史诗能成为希腊人的律法及伦理依据。其次诗教包含了诸多积极因素如寓教于乐、寓教于生活、以经典文本为教材等;然后分析了古风时代诗教理念的变迁。其理念虽不断蜕变分化,但始终有一条隐形的脉络贯穿其中;对诗教的实践研教育9.6万字 - 会员
留学生群体与民国的社会发展
周棉等编著的《留学生群体与民国的社会发展》以民国时期政治和社会变迁进程为主要论述线索,按照清末—民国史的阶段性进程,建构大的纵向论述框架,以体现本课题历史学的学科本位;在各时段则以留学生群体的演变、角色和作用为基本考察内容,探讨本时段留学生和民国社会进程之间的互动关系。教育64.5万字 - 会员
“互联网+”条件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创新研究
本书依托“互联网+”条件,探索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规律,着重从内容与形式、主体与客体、原则与方法、平台与载体、路径与机制等方面提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创新的对策方案,形成立体、全时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体系。作者既着眼于理论探讨,又有实践教育模式展示,以做到理论研究与实践操作的结合;既注重把握教育内容,又特别关注教育方式、手段,以做到内容与形式相结合;既遵循教育的普遍规律,又遵循教育的特殊规律,以更新至:第32章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