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集成策略:如何有效率地提升质量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13.敲定第三个改进

在项目例会上,这次是老刘跟大家说这个事儿。因为没有承诺,所以项目计划暂时还按现在的情况定,但是大家都答应,就像前两次改进一样,如果两个开发任务间的等待时间真的缩短了,那么就依此来调整各开发组的工作安排,争取尽早完成项目。

大家大都感谢晓川愿意尝试每周集成。但是有一位领导提醒说,这样会增大程序员的工作量。比如,程序员在按过去的频率不做集成的那周的周五完成了工作。照以前的做法,在下周一提交前,他们需要把上周出的基线合并到他们的任务分支上,然后再构建。上周的基线,内容是截止到上周初大家的提交。而现在,在下周一提交前,他们需要把这周出的基线合并到他们的分支上,然后再构建。这周的基线,内容连截止到这周初大家的提交也包括进去了。也就是说,要合并的内容变多了。

以过去开会的经验,这类问题很容易问到。所以晓川这次在开会前,仔细分析了程序员那边工作量的变化。他的结论是,在统计意义上,程序员的工作量不会变化。不过这需要一些数学知识。简单起见,晓川在会上试着说:“您说得对,由于集成变频繁后,可能会有更多的提交进入到更新的基线,因此程序员向自己任务分支合并的工作量会变大。不过好在另一方面,集成变频繁后,程序员在任务开始时,所基于的基线,也有可能会变得更新了。里外里,就抵消了。”

“里外里就抵消了吗?我仔细想想……”那位领导说。

老刘看看大家,说:“这样吧,你们俩会下再仔细讨论。我的意见是,即便是程序员的工作量增加一点,也值。因为集成现在是我们的瓶颈。以前的两个改进,都让程序员的工作量增加了一点儿。我看效果就挺好。”

晓川想说,“也未必。其实等集成遇到问题再去找程序员,他们更烦。他们还不如保证质量再提交呢。”不过话到嘴边儿,晓川犹豫了一下,觉得有点儿不妥。正在这当儿,老刘已经开始谈下一个话题了。

会后,那位领导又来找晓川。请晓川认真讲解为什么“里外里就抵消了”。领导说,这种分析方法有点儿意思。晓川兴致所致,干脆把集成工程师这边的总的工作量也会降低这个猜测给说了。

“也就是说,你的工作量降低了,而程序员的工作量也没增加?”领导问。

“Yes, Sir.”

“那这部分工作量去哪儿了?跑到谁头上去了?”

“没转移。它就是消失了。”

领导拍拍晓川的肩膀,没说啥,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