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领导本领提升(案例与解析)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章 魅力导引篇(3)

毛泽东批评许多领导者,一接任新的工作就喜欢宣布政见,一遇到困难就叹气、恼火,而不知到自己的“工作范围的各部分各地方去走走,学个孔夫子的‘每事问’”。

毛泽东曾大声疾呼,要反对本本主义,不要开口闭口“拿本本来”。他说:本本主义的社会科学研究法是最危险的,甚至可能走上反革命的道路。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共产党的正确斗争策略,决不是少数人坐在房子里能够产生的,它是要从实际经验中才能产生。而在实践中学习需要有眼睛向下、甘当小学生的精神。

毛泽东在《〈农村调查〉的序言和跋》中强调了这一点。他说:要了解情况,“第一是眼睛向下,不要只是昂首望天。没有眼睛向下的兴趣和决心,是一辈子也不会真正懂得中国的事情的。”毛泽东举例说:“我在湖南五县调查和井冈山两县调查,找的是各县中级负责干部;寻乌调查找的是一部分中级干部,一部分下级干部,一个穷秀才,一个破产了的商会会长,一个在知县衙门管钱粮的已经失了业的小官吏。他们都给了我很多闻所未闻的知识。使我第一次懂得中国监狱全部腐败情形的,是在湖南衡山县作调查时该县的一个小狱吏。兴国调查和长冈、才溪两乡调查,找的是乡级工作同志和普通农民。这些干部、农民、秀才、狱吏、商人和钱粮师爷,就是我的可敬爱的先生,我给他们当学生是必须恭谨勤劳和采取同志态度的,否则他们就不理我,知而不言,言而不尽。”而开调查会“必须自己口问手写,并同到会人展开讨论。因此,没有满腔的热忱,没有眼睛向下的决心,没有求知的渴望,没有放下臭架子、甘当小学生的精神,是一定不能做,也一定做不好的”。毛泽东还表示,自己的志愿是“和全党同志共同一起向群众学习,继续当一个小学生”。

毛泽东这种甘当群众小学生、“每事问”的精神在新中国成立后仍然保留着。1952年12月,他在一次会议上遇见了地质学家李四光,即开门见山地问:“你那个‘山字型’构造是怎么回事?你是不是给我讲一讲?”李四光没想到毛泽东会关心地质力学的具体问题,便向他作了解释,说明“山字型”构造是一种地质构造类型,形状如同汉字的“山”字。通过这件事,李四光认为毛泽东虚怀若谷、不耻下问,使自己倍受鼓舞。

1.毛泽东为什么主张学孔夫子的“每事问”?

2.毛泽东强调,在实践中学习需要有眼睛向下、甘当小学生的精神,没有眼睛向下的兴趣和决心,是一辈子也不会真正懂得中国的事情的。这对领导者有什么样的启示?

3.毛泽东说他的志愿是“和全党同志共同一起向群众学习,继续当一个小学生”,体现了他什么样的领导魅力?

普京:叱咤俄罗斯政坛的“硬汉”

他,身处俄罗斯政坛权力的顶峰,平步青云一路走来,“并不复杂”的履历显示出他不平凡的仕途:来自圣彼得堡;克格勃服务15年;圣彼得堡市副市长、第一副市长;1999年成为“白宫”(总理府)主人;2000年入主“克宫”(总统府);2008年故地重游,二度执掌“白宫”;2012年,再度赢得总统选举……他,就是普京。

普京之所以能被鲍里斯·叶利钦选中作为其接班人,并被俄罗斯民众普遍接受和喜爱,成为俄国自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以来第一个如此神速获得广泛支持甚至爱戴的领导人,与他的个性、气质、能力密不可分。“俄罗斯伴随着这样一位新型政治家进入新千年绝非偶然”,叶利钦这样认为。

铁腕硬汉内敛机敏

在车臣问题上,普京一直采取强硬态度。他力排众议,坚定而果断地发动了第二次车臣战争。当车臣非法武装分子在莫斯科制造恐怖爆炸事件致使俄罗斯整个国家陷入恐慌之时,普京迅速作出反应,对车臣恐怖分子发表强硬声明,向民众保证:无论匪徒们身在何处,他们都将被找到、被消灭(普京的原话是“追到茅房里去打”),从而带领俄罗斯民众摆脱了恐惧,树立了信心。

在政治改革问题上,普京实行“可控民主”,在全国创建7个新的联邦区,并亲自任命全权长官;铁拳重击干政的寡头古辛斯基、别列佐夫斯基和霍多尔科夫斯基,体现出普京特色的“集权”主义。

普京思维敏捷,回答总是迅捷而出人意料。在回答有关俄罗斯加入北约的可能性这一问题时,普京使用了一个反问句:“为什么不呢?”引得俄罗斯以及西方报刊作出了大量评论。当普京在一个大型商务会议上宣布将建立特种金融情报机构时,一位大银行家问普京:“那我们俄罗斯还有银行秘密可言吗?”“那你认为现在有吗?”普京迅速反问。这位银行家默默地坐回到自己的座位上,不知该怎样答复。类似的即兴答问还有很多:“您关注公民社会的发展吗?”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有人这样问普京。“我已经有10年没有跟踪监视什么人了。”年轻的总统这样回答。

善于倾听,注重细节

对于政治家来说,善于交谈、倾听座谈者的观点是非常重要的品质。与斯大林、赫鲁晓夫、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等领导人相比,普京是一个极易融入集体当中的人。普京是一个出色的组织者,拥有在开会和座谈中善于交谈并倾听的行为风格。他具有让听众倾倒的天赋,所作的重要演讲内容丰富、富有逻辑性且妙趣横生。普京非常有耐心,甚至当他不同意别人的观点时也会认真地听,而且可以一直听很长时间。如果非常不赞同某些观点,普京会作一个评论,非常职业地让对手受窘。如果有人想与普京平等地谈话,那么他应当非常专业地了解问题,不仅提出批评,而且还应当给出非常具体的建议。如果一点建议也不提,普京就不会对这个人有兴趣。如果有人向普京提出一个具体的论点并且有足够的证据支撑,普京通常都会接受,并通过决定。

普京出身于列宁格勒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长期的平民生活使他对俄罗斯民众的艰辛有着切身体验,也让他形成了崇尚务实的作风,反对各种形式主义。一次讨论旧房改造问题的内部会议上,他对几名长篇大论了一番的官员发了火:“你们怎么把一切都搞得这么复杂,问题只有一个,老太婆要冻死了,我们得帮助她。”

普京尤其注重效率、组织和细节。俄罗斯犹太人社团领导人伯里尔·拉扎尔对此印象十分深刻。几年前,在克里姆林宫与普京进行例行会晤的时候,拉扎尔说起一名年轻的俄罗斯犹太裔妇女遇到的困境,他以为普京并没有留心他所讲的内容,但是当他离开,走下克里姆林宫的阶梯时,一名官员来到他面前告诉他,普京要求他立即处理此事。

用最好的方式来复兴自己的国家

在回答“您最欣赏哪种政治家”这个问题时,普京说出了三个人的名字:夏尔·戴高乐、路德维希·艾哈德和富兰克林·罗斯福。他说:这三个人同样伟大,他们都在战争废墟和经济萧条后复兴了自己的民族和国家,“三人的共同之处在于,如何用最好的方式来复兴自己的国家”。在这里,普京隐含了一个明显的宣示。

普京“个人”的性格、作风对普京“总统”的领导风格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完全不夸大其辞,也没有任何玄妙难解的华丽辞藻,没有多余的体态语言,更无过分的矫揉造作。

迄今为止,在俄罗斯最高权力层,还从不曾出现过他这样的人物。他的性格、作风以及领导风范,使得他在2000年至2008年执政八年期间取得了骄人的政绩:安定车臣;建立垂直权力体系;制伏恐怖分子,使俄罗斯重振大国雄风;改善民生,实施国家重点经济项目;改组统一俄罗斯党,使俄政权首次获得强有力的政治支撑,确保了政策的延续性;等等。2012年3月5日,年届六旬的普京以63.75%得票的压倒性优势,成为俄罗斯首位“三主克宫”的总统。当“庆功会”上梅德韦杰夫作开场白时,人们突然发现普京眼里满是泪水;在接下来的演说中,普京情绪渐稳,但结束时重复“我们获得了诚实的胜利,我曾向你们保证,我们会胜利,现在我们胜利了——俄罗斯的光荣!”时,他再次动容。“铁的普京流下了男人的泪”,俄罗斯媒体这样评价。俄罗斯正在开启一个新的时代——“新普京时代”。

1.普京这个“硬汉”在对待车臣问题上强硬主张发动战争,而在2012年再次当选总统的“庆功会”上却泪眼滂沱。怎样理解领导“硬汉”的“硬”?

2.作为一个克格勃出身的总统,普京怎样把驾驭全局的战略眼光与注重细节、体察入微很好地“揉”在一起,从而把群众通过行为体现出的心声变成总统实施的国家战略?

3.俄罗斯有一首歌是“嫁人就要嫁普京”,普京这个“硬汉”为什么会获得俄罗斯女性的高度认同?

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研究生有什么区别?研究生能够对常识提出异议,以自己的新观点来证明自己的价值;大学生是展开眼界、了解世界,看到世界知识传承的集合点;中学生学的是基础的知识和社会规范;小学生学习的是进入社会所需要的语文、数学等基本知识。所以,小学生是不会对老师提出异议的,他们的任务就是理解老师,把老师教的学会。

毛主席为什么说领导“要甘当群众的小学生”?“没有眼睛向下的兴趣和决心,是一辈子也不会真正懂得中国的事情的”?从以上比照去体验,领导者要克服对群众以研究生的态度去指手画脚的做法,而要以小学生对老师的态度去倾听群众的心声,让群众教导应该怎么做。

普京的“老太婆要冻死了,我们得帮助她”,我们可以感觉到群众这个老师是怎样教领导这个学生的。与小学老师和小学生唯一不同的是,小学老师教学生是既定的,学生被动地吸收就行,而群众这个老师教学生是需要领导这个学生高度主动去体验、归纳、总结的。

在现实中,我们有些领导总想当群众的“老师”,告诉群众“你要这样,不要那样”。如果我们有更多领导向群众这个“老师”学习,倾听群众的呼声,认真地体验——“为什么干部交通工具先进了,与群众的距离却远了?为什么基层干部文化素质提高了,做群众工作的方法却少了?为什么群众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对基层干部的意见反而增多了?”我们在达到毛泽东同志提出的“甘当群众小学生”的领导智慧上就将大大提升。

1.3领导魅力在于修炼

任正非:学无止境

2005年,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总裁任正非入选美国《时代》周刊全球“建设者与巨子”100名排行榜。《时代》周刊的评价说,华为正重复当年思科、爱立信等卓越的全球化大公司的历程,并且正在成为这些电信巨头“最危险”的竞争对手。任正非是一个有故事的人,也是在事业起起伏伏中的低调修炼者,他对于学习的态度与价值观塑造了他的成功。

自学广猎

19岁时,任正非考上了重庆建筑工程学院,还差一年毕业的时候,“文化大革命”开始了。父亲被关进了牛棚,任正非回到老家看望父母,父亲让他快回学校去。临走,父亲叮嘱:“记住知识就是力量,别人不学,你要学,不要随大流。”于是,在“枪林弹雨的环境”中,任正非硬是把电子计算机、数字技术、自动控制、逻辑、哲学等学科自学完。由于结交了一些西安交大的老师,这些老师经常给他一些油印的书看。他还自学了三门外语,当时已到可以阅读大学课本的程度。这种集成式的学习方式使得任正非的知识渊博,见解独到,讲话时旁征博引一针见血,可以算得上一位杂家。任正非在华为内部发表的系列文章不仅在员工中广为流传,还被不少企业列为员工励志读物。

在进入部队之后,当时贵州安顺地区有一个飞机制造厂,是个军工企业,身为通讯兵的任正非被抽调过去,参与一项军事通讯系统工程,在这一过程中,任正非取得了多项技术发明创造,两次填补了国家空白。因技术方面的多次突破,年仅33岁的他被选为军方代表,到北京参加全国科学大会。

在华为日益迈向国际化以后,任正非几乎有一半的时间在国外,除了拜访大客户之外,还与业界同行和合作企业的领导人进行交流,从谈话中了解未来的技术发展趋势,增加自己对通信产业发展的认识。为了便于交流,任正非开始重新捡起年轻时学过的英语,经常在办公室内放声朗读,虽然他的发音使人并不敢恭维。任正非在公司办公会议上说,未来华为董事会的官方语言一定是英语。言下之意,谁要想进步就得跟上时代步伐,学无止境。

做吸水的海绵向美国管理取经

任正非在技术的学习上可以凭借自身的沉潜与意志,但是随着华为的壮大,在从技术走向管理和领导的过程中,他也经历了几起几伏的考验。他说:“大约在2003年前的几年时间,我累坏了,那时,要出来多少文件才能指导、约束公司的运行,那时公司已有几万员工,而且每天还在不断大量地涌入。你可以想象混乱到什么样子。我人生中并没有合适的管理经历,从学校,到军队,都没有做过有行政权力的‘官’,不可能有产生出有效文件的素质,左了改,右了又改过来,反复烙饼,把多少优秀人才烙糊了,烙跑了……这段时间的摸着石头过河,险些被水淹死。身体就是那时累垮的。身体有多项疾病,动过两次癌症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