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五代史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49章

右杂录

郡县志(案:《郡县志序》,原本阙佚。)

河南道(西京河南府滑州许州陕州青州兖州宋州陈州曹州亳州郑州汝州单州济州滨州密州颍州濮州蔡州)

关西道(雍州京兆府同州华州耀州乾州陇州泾州原州鄜州威州衍州武州良州府州雄州警州)

河东道(并州太原府潞州泽州晋州新州武州云州应州绛州慈州隰州辽州沁州解州胜州河中府)

河北道(魏州大名府镇州真定府沧州景州德州邢州磁州澶州贝州相州泰州雄州幽州新城县定州博州莫州深州瑞州静安军)

剑南道(蜀州汉州彭州)

江南道(黔州处州温州婺州湖州秀州全州杭州福州台州明州虔州苏州邵州郴州建州道州鄂州潭州)

淮南道(安州庐州楚州寿州天长县)

山南道(襄州邓州唐州复州金州忠州万州夔州利州阆州果州朗州集州凤州唐州商州随州合州雄胜军)

陇右道(秦州成州洮州)

岭南道(邕州恩州溥州思唐州潘州桂州)

(案:以上〔所载十道、州、府、军、县,当是以《开元十道图》为本,而于五代之改制,及仍唐旧制者则阙焉。疑原本有所删节,〕今仍录于卷首,以存其旧。)

梁开平元年,梁祖初开国,升汴州为开封府,建名东京,元管开封、浚仪、陈留、雍丘、封丘、尉氏六县,至是割滑州之酸枣、长垣,郑州之中牟、阳武,宋州之襄邑,曹州之戴邑,许州之扶沟、鄢陵,陈州之太康九县隶焉。后唐复降为汴州,以宣武军为额,其阳武、长垣、扶沟、考城等四县仍且隶汴州、其余五县却还本部。晋天福中,复升为东京,复以前五县隶之,汉、周并因之。单州本单父县,梁为辉州,后唐同光二年,复旧,隶宋州,周广顺中,割隶曹州。(案:以上二条见《太平御览》,其余郡县阙略不全。今考是书诸志多本《五代会要》,谨采《五代会要》附载于后。)

后唐长兴三年四月,中书门下奏:“据《十道图》,旧制以王者所都之地为上,本朝都长安,遂以关内道为上。今宗庙宫阙皆在洛阳,请以河南道为上,关内道为二,河东道第三,河北道第四,剑南道第五,江南道第六,淮南道第七,山南道第八,陇右道第九,岭南道第十。”从之。

河南道

滑州酸枣县、长垣县(梁开平三年二月,割隶汴州。后唐同光二年二月,酸枣县却隶滑州,长垣县却改为匡城县。晋天福三年十月,酸枣县却割隶开封府。)

郑州中牟县、阳开县(梁开平三年二月,割隶汴州。后唐同光二年二月,敕:“中牟县却隶郑州。”晋天福三年十月,中牟县却割属开封府。)

宋州襄邑县(梁开平三年二月,割隶汴州。后唐同光二年,却隶宋州。晋天福三年十月,复割隶开封府。)

曹州戴邑县(梁开平三年二月,割隶汴州。后唐同光二年二月,复为考城县。)

许州扶沟县、鄢陵县(梁开平三年二月,割隶汴州。后唐同光二年二月,鄢陵县却隶许州。天成元年九月,扶沟县却隶许州。晋天福三年十月,并割属开封府。)

陈州太康县(梁开平三年二月,割隶汴州。后唐同光二年二月,复隶陈州。晋天福三年十月,却属开封府。)

单州楚丘县(梁开平四年四月,割隶宋州。)砀山县(后唐同光二年二月,敕:“砀山县,伪梁创为辉州,并单州后,理所于辉州。今宜却属单州,其辉州依旧为砀山县。”)

汝州叶县、襄城县(后唐同光二年十二月,租庸使奏:“二县原属汝州,今隶许州,伏缘最邻京畿,户口全少,伏乞却割隶汝州。”从之。)临汝县(周显德三年三月废。)

密州辅唐县(梁开平二年八月,改为安丘县。后唐同光元年十月,复为辅唐县。晋天福七年七月,改为胶西县,避国讳也。)

济州(周广顺二年九月,以郓州钜野升为州。其地望为上,割兖州任城、中都,单州金乡等县隶之。至其年十二月,又割郓州郓城县隶之,中都县却隶郓州。)

滨州(周显德三年六月,敕:“以赡国军升为州。其地望为上,直属京,割棣州渤海、蒲台两县隶之。”)

关内道

京兆府奉先县(梁开平三年二月,割隶同州。后唐同光三年二月,却隶京兆府。)武功县、好畤县(后唐长兴元年五月,敕:“并临等四乡却隶京兆府。”)

渭南县(周显德三年四月,割属华州。)同官县(梁开平三年三月,割隶同州。后唐同光三年七月,割隶耀州。)美原县(后唐同光三年七月,割隶耀州。)

华州洛南县(后唐同光三年六月,河中府奏;“韩城、郃阳、澄城县。伪梁割属当府,其澄城县今请却属同州,韩城、郃阳县且属当府。”从之。天成元年七月,敕:“韩城、郃阳二县却割隶同州。”)

陇州汧阳县、汧源县、吴山县(后唐长兴元年五月,依旧割隶陇州。)

泾州平凉县(后唐清泰三年正月,泾州奏:“平凉县,自吐蕃陷渭州,权于平凉县为渭州理所,遂罢平凉县。又有安国、耀武两镇兼属平凉,其赋租节目,并无县管。今却置平凉县,管安国、耀武两镇人户。”从之。)临泾县(后唐清泰三年二月,原州刺史翟建奏“本州自陷吐蕃,权于临泾县为理所。临泾元属泾州,刺史只管捕盗,其人户即泾州管县。既无属县,刺举何施,伏乞割临泾属当州。”从之。)

鄜州鄜城县(梁开平三年四月,改为昭化县。后唐同光元年十月,复为鄜城县。)咸宁县(周显德三年三月十日废。)

威州(晋天福四年五月,敕:“灵州方渠镇宜升为威州,隶灵武,仍割宁州木波、马岭二镇隶之。”周广顺二年三月,改为环州。显德四年九月,降为通远军。)

衍州(周显德五年六月,废为定平镇,隶邠州。)

武州(周显德五年六月,废为潘源县,隶渭州。)

河东道

绛州(梁开平四年四月,割属晋州。后唐同光二年六月,却割属河中府。)

慈州、隰州(后唐同光二年六月,割隶晋州。)

仪州(梁开平三年闰八月,敕:“兖州管内已有沂州,其仪州改为辽州。”晋天福五年三月,并沁州割隶潞州,六年七月,并沁州却隶太原。)

解州(汉乾祐元年九月,升解县为州,割河中府闻喜、安邑、解三县为属邑。)

河中府稷山县(后唐同光二年正月,割隶绛州。)

慈州仵城县、吕香县(周显德三年三月降。)

河北道

镇州(后唐同光元年四月,改为北京,至十一月,复改为成德县。)

幽州北平县(后唐长兴三年八月,改为燕平县。)

沧州长芦县、乾符县(周显德三年十月,并入清池县)无棣县(周显德五年,改为保顺军。)弓高县(周显德六年二月,并入东光县。

博州武水县(周显德三年十月,并入聊城。)

深州博野县(周显德四年五月,割隶定州。)

泽州(梁开平元年六月,割隶河阳,四年二月,却隶潞州。)

德州(晋天福五年十一月,移就长河县为理所。)

泰州(后唐天成三年三月,升奉化军为泰州,以清苑县为理所,至晋开运二年九月,移就满城县。至周广顺二年二月,废州,其满城割隶易州。)

雄州、霸州(周显德六年五月,以瓦桥关为雄州。割容城、归义二县隶之;益津关为霸州,割文安、大成二县隶之。地望并为中州,时初平关南故也。)

剑南道

蜀州唐兴县(梁开平二年八月,改为陶胡县。后唐同光元年十月,复为唐兴县。)

彭州唐昌县(梁开平二年八月,改为归化县。后唐同光元年十月,复为唐昌县。)

江南道

杭州临安县(梁开平二年正月,改为安国县。)

福州闽清县(梁开平元年十月,移就梅溪场置。)

苏州吴江县(梁开平三年闰八月,两浙奏,于吴松江置县。)

明州望海县(梁开平三年闰八月,两浙奏置。)

处州松杨县(梁开平四年五月,改为长松县。)

秀州(晋天福三年十月,两浙钱元瓘奏,以杭州嘉兴县置。)

湘州(晋天福四年四月,湖南马希范奏,以湘川县置州,仍置清湘县,并割灌阳县隶之。)

淮南道

寿州(周显德四年,移于颍州下蔡县,仍以下蔡县为倚郭,以旧寿州为寿春县。)盛唐县(梁开平二年八月,改为灊山县。后唐同光元年十月,复为盛唐。)

山南道

复州(梁乾化二年十月,割隶荆南。后唐天成二年五月,却隶襄州。晋天福五年七月,直属京,并为防御。)

果州(后唐天成二年五月,隶利州。)

唐州慈丘县(周显德三年三月废。)

邓州临湍县(汉乾祐元年正月,改为临濑县,避庙讳也。)

菊潭县、向城县(周显德三年三月废。)

商州乾元县(汉乾祐二年六月,改为乾祐县,割隶京兆。)

襄州乐乡县(周显德六年二月,并入宜城。)

陇右道

秦州天水县、陇城县(后唐长兴三年二月,秦州奏:“见管长道、成纪、清水三县外,有十镇,征科并系镇将。今请以归化、恕水、五龙、黄土四镇就归化镇复置旧陇城县,赤砂、染坊、夕阳、南冶、铁务五镇就赤砂镇复置旧天水县。其白石、大泽、良恭三镇割属长道县。”从之。)

成州同谷县、栗亭县(后唐清泰三年六月,秦州奏:“阶州元管将利、福津两县,并无迁镇,成州元管同谷县,余并是镇,便系征科。今欲取成州西南近便镇分并入同谷县,其东界四镇,别创一县者,州西南有府城、长丰、魏平三镇,其地东至泥阳镇界二十五里,北至黄竹路金砂镇界五十里,南至兴州界三十里,西至白石镇界一百一十里,西南至旧阶州界砂地岭四十五里。其三镇管界并入同谷县,废其镇额。州东界有胜仙、泥阳、金砂、栗亭四镇,东至凤州美赡镇界十五里,南至果州界二十里,北至高桥三十五里,西至同谷界三十五里,北至秦州界六十七里,欲并其四镇地于栗亭县。其征科委县司,捕盗委镇司。”从之。)

岭南道

潘州茂名县(梁开平元年五月,改为越裳县。至后唐同光元年十月,复为茂名县。)

桂州纯化县(梁开平元年五月,改为归化县。后唐同光元年十月,复为纯化县。)

邕州(晋天福七年七月,改为诚州,避庙讳。)

溥州(晋开运三年三月,升桂州全义县为州,仍改全义县为德昌县,并割桂州临川、广明、义宁等三县隶之,从湖南马希范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