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伯奇杯”全国创意摄影大展作品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前言

“创意”是这几年我们经常见到的字眼,创意绘画、创意歌舞、创意设计、创意装潢、创意文案、创意摄影等等,似乎只要在某样事物之前安上“创意”二字便能使之变得更有竞争力,更有价值。可现实是,无论实际的产品还是理念,我们大多看到还只是新瓶装旧酒,无非是将若干老套穿上了新的包装,更多的变化只是外在形式上的,以至于我们总在期待着能够真正震撼眼球、感动内心的作品出现。

“创意摄影”的核心价值在于一个“新”,而我们在今天更多看到的“创意摄影”,多是灵光一现,匆匆按下快门,再借助各种功能强大的图像编辑软件进行“加工”,一时间各种光怪陆离的效果充斥,似乎只要达到与原画面某种程度上的改变就都能成为“新”了。

对于摄影,什么是真正的“创意”,该怎样去真正地创新,或许会一直成为话题不停地讨论下去,但毋庸置疑的是,“创意”、“创新”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19世纪30年代末期,路易·雅克·曼德·达盖尔(Louis·Jaque·Manteis·Daquelle)首次成功地发明了实用摄影术(达盖尔银版法,又称达盖尔摄影法)。达盖尔用艺术家和化学家的学识的结合在技术上实现了创新。

上世纪20年代,郎静山独创“集锦摄影术”,将中国传统美学与摄影术相结合,完成了摄影艺术审美上的创新。

被称为“人文摄影之父”的亨利·卡蒂埃·布列松(henri·cartier·bresson)在日常的人文摄影中总结出“决定性瞬间”的观点,在摄影观念上进行了创新。

安德烈斯·古斯基(Andreas Gursky)通过对当今世界本质的思考,坚持使用大画幅相机进行创作,实现了摄影中观察方式、思考方式以及拍摄方式上的创新。

之所以摄影能够在近两百年的历史里不断吸引人们的目光,与这些不断地进步着的创造力密不可分,也由此可见,摄影在各个时代会引发不同的“创意”概念,也能产生出不同的价值目标。当今的“读图时代”,图片对于人们认识世界的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引导产生巨大的影响力,而由新想法、新观念传达感召力的摄影作品无疑能在这个时代中能够发挥出更大的价值,所以在今天,我们热爱摄影,也更呼唤“创意”。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以“中国照相机之父”邹伯奇先生命名的“伯奇杯”全国创意摄影大展出现在了世人的面前。2012“伯奇杯”全国创意摄影大展是由中国摄影家协会、广东省摄影家协会、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人民政府在2011年共同成功举办首届“伯奇杯”的基础上,再次启动的全国性质唯一的针对创意摄影的展览。本次展览在规则上做出了一些改变,设立了商业创意摄影方向、插图摄影创意方向及其他摄影创意方向等几个参展方向,引导参展者根据自己创作风格的特点有的放矢地加入。更希望由此成为一个契机,为中国的商业创意摄影和插图创意摄影的发展聚集人气。在2011年首届“伯奇杯”成功举办形成的品牌效益下,本届展览收获来稿24479幅,参与的作者人数比上届增加了百分之三十,评选出14幅收藏作品和140幅优秀作品。

这里展示的,不仅仅是展览的成果,更是一种理念的探索和思想的碰撞。诸位跨越摄影界、新闻传播界、艺术教育界、广告和时尚传媒界的评委们在2012“伯奇杯”这个平台上坐而论道,就所有参展作品反映出的当下中国创意类摄影生态体现出的质量、水平和创意摄影的概念、学术分野以及市场定位、市场价值等问题展开研讨,由关注展览的结果继而探求未来中国创意摄影的希望。

创想的河流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之源,“伯奇杯”创意摄影大展正希望成为一滴汇入这条河流的水珠,纵然渺小,亦能映射出些许太阳的光辉,照亮前行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