喋血伊比利亚 法国元帅古维翁·圣西尔的加泰罗尼亚战纪
法兰西第一帝国在1808年签署《提尔西特条约》后,权势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拿破仑一举成为大半个欧洲大陆的统治者。拿破仑曾在一封信中写道:“我不是路易十四的继承者,我是查理曼大帝的继承者。”整个德意志和意大利都已臣服于这位威严的军事天才,庞大的沙俄也暂时成了“愉快的伙伴”,反法联盟只剩下英国。于是,拿破仑把目光投向了伊比利亚半岛。从朱诺将军率领“吉伦特观察军”入侵葡萄牙开始,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持续时间超过六年,直到1814年拿破仑退位几天后才结束。
一开始,战争借口是惩罚不遵守大路封锁令的葡萄牙,但葡萄牙王室逃往巴西后,拿破仑反而派了更多军队越过比利牛斯山。随后,拿破仑又借助西班牙的宫廷政变,推翻了费迪南七世的统治,让自己的长兄约瑟夫·波拿巴当上了西班牙国王。面对法军的侵略行径,伊比利亚人民展开了轰轰烈烈的抵抗运动,英国也不失时机派军队开辟新战场。经过多年的拉锯,这场被称为“溃疡”的半岛战争最终以法军失败而告终。
◎ 西班牙国王约瑟夫·波拿巴
半岛战争在拿破仑时代军事历史研究中,同法俄战争和滑铁卢战役相比,显得有些冷门,毕竟拿破仑只参加了其中一小部分战斗。这场战争使法兰西第一帝国的众多名将蒙羞,却成就了亚瑟·韦尔斯利爵士——第一代威灵顿公爵。由于地理等因素,半岛战争概况也同欧洲其他地方有很大不同。半岛战争中位于伊比利亚半岛东北部的加泰罗尼亚战场相对独立,极具代表性。本文的主人公,洛朗·古维翁·圣西尔将军就是于加泰罗尼亚临危受命。此后,他在1812年征俄期间受封元帅,独立指挥能力出众,但和那些一般人耳熟能详的元帅们比起来,他的存在感还是太低了。目前,网络上和中文出版物中有关这位将军历史的内容少之又少,很多地方只是一笔带过,笔者认为有必要知晓他跌宕起伏的一生。
迪埃姆的失利—两次赫罗纳围城战
1808年2月,根据拿破仑的命令,法军将领迪埃姆(Guillaume Philibert Duhesme)带着13000人的“东比利牛斯观察军”开进加泰罗尼亚,接连强占菲格拉斯(Figueras)和巴塞罗那(加泰罗亚首府)。迪埃姆手头的这支部队由7000多名法国人和5000多名意大利人组成,他分出一个营的兵力守卫极其重要的菲格拉斯要塞,保护同本土交线的安全,其余部队驻扎在巴塞罗那。
首府落入敌手,加泰罗尼亚的抵抗形势非常严峻。当时,整个加泰罗尼亚的西班牙正规军仅有6000人,其中三分之一还是瑞士雇佣兵,不但四散各地,巴塞罗那城中的西班牙正规军还处在法军的严密监视下。离加泰罗尼亚最近的正规集结在巴利阿里群岛,由于此时西班牙名义上和英国还是交战国,这些正规军不可能在短期内回援。
◎ 迪埃姆将军
加泰罗尼亚全境的西班牙正规军序列
尽管形势不利,加泰罗尼亚人还是很快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抵抗运动。他们保留着自中世纪以来的尚武传统,迅速组织起大量民兵。这些民兵在加泰罗尼亚语中被称作民兵(miquelete)——他们虽被称为民兵,但由当地政府发放军饷。另外,当时西班牙军队中还有大量在当地临时招募的民防兵,他们一般被称为somaten(加泰罗尼亚语中警钟的意思)。战争爆发后,城镇和村庄教堂敲响的警钟为征召信号,他们因此而得名。按照现在的标准,后者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民兵”。
加泰罗尼亚战士凭借毅力和爱国热情,在半岛战争中做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游击战争时,从加泰罗尼亚战士中涌现出一批杰出的游击队领导者。但在1808年时,拿破仑和迪埃姆显然都不把他们放在眼里。
加泰罗尼亚可以简单分成海岸平原和内陆山区。由地图的标示可知,从法国本土的佩皮尼昂到达巴塞罗那,走大路的话要经过菲格拉斯和赫罗纳(Girona/Gerona),这两处都是极为重要的要塞。从巴塞罗那可以继续沿海岸道路抵达塔拉戈纳(Tarragona)和托尔托萨(Tortosa),或者进入内陆山区,经过塞尔维拉(Cervera)抵达莱里达(Lerida),随后抵达阿拉贡省的平原,因此这里的战况间接影响着阿拉贡地区的战况。1803年,加泰罗尼亚共有85.8万人,首府巴塞罗那有18万人。沿海的平原非常狭长,有很多大大小小的河流通过平原注入地中海,比如巴塞罗那旁边的洛布里加特河(R.LLobregat)。内陆的山区河谷纵横,道路状况糟糕,除了重要的道路外,其他小路不利于火炮和辎重的行进,但却非常适合游击作战。战争初期,迪埃姆想用手头的1.3万人占领主要城市并保证交通线的安全,是一件完全不可能的事,因为加泰罗尼亚的民兵和民防兵可以随心所欲切断主要的交通要道,法军很快就会处于孤立的境地。
◎ 加泰罗尼亚全境图,绘于20世纪初。右下角是赫罗纳要塞的简易地图,注意指向标朝向。
◎ 5月2日起义时,西班牙士兵和民众在炮兵广场抵抗法军。
马德里5月2日起义的消息传来,加泰罗尼亚立刻响应号召。最初的起义中心莱里达在5月29日组建了政务会,随后,曼雷萨(Manresa)于6月2日也成立了政务会,起义的浪潮迅速席卷至托尔托萨和洛布里加特河谷地带。但巴塞罗那城依然被1.2万名法军占据着,城中的2500名西班牙正规军有些被迪埃姆支走,还留在城里的开始小股逃散出城,迪埃姆对此视而不见。逃出城的正规军有些和当地民兵会合,有些去了阿拉贡和巴伦西亚。总之,对迪埃姆来说,城内的心腹之患已经基本消除。
不久,各地的西班牙民兵就通过游击作战切断了巴塞罗那同法国和西班牙其他地区的交通线。根据此前拿破仑的最后命令,迪埃姆要守住巴塞罗那,消灭各地的起义军,保护同法国的交通线,还要派两支部队分别支援蒙塞元帅远征巴伦西亚的行动和勒费弗尔-德努埃特(Lefebvre-Desnouettes)围攻萨拉戈萨。很显然,拿破仑低估了整个半岛局势的严峻程度。以当时的条件,迪埃姆和他的部队自保都难,别说分兵支援外省行动了。
夏布朗的部队序列
施瓦茨的部队序列
依照命令,迪埃姆给他的师长夏布朗将军(Joseph Chabran)3个最好的步兵营和2个骑兵团,骑兵指挥为贝西埃尔元帅的弟弟贝特朗·贝西埃尔(Bertrand Bessières),共2500名步兵和600名骑兵,命令他经由塔拉戈纳去巴伦西亚支援蒙塞元帅。然后,迪埃姆指派莱基(Giuseppe Lechi/Lecchi)师下面的施瓦茨(François Xavier de Schwarz)旅长带领1个瑞士营、2个那不勒斯营、1个意大利营外加1个骑兵中队共计3200人去莱里达,消灭起义军并于6月19日前同萨拉戈萨围城部队会合。迪埃姆率领剩余的5000人守住巴塞罗那,并重新打开同佩皮尼昂的交通线。
◎ 马德里起义后,西班牙各地都迅速组建了政务会组织抵抗力量。此图反映的是巴伦西亚省政务会成立的情景。
◎ 布鲁克遭遇战中的加泰罗尼亚民防兵
不幸的是,两支法军分队很快都遇到了麻烦。施瓦茨于6月6日抵达布鲁克(Bruc/Bruch)山口,在那里受到当地民防兵的“猛烈狙击”。过于谨慎的施瓦茨下令部队且战且退,但他手下的这些意大利杂牌兵显然也没有多少战斗力。最终,施瓦茨撤回巴塞罗那,途中丢失一门大炮。看到其中一支部队无功而返,迪埃姆决心集中兵力作战,于是下令夏布朗也撤回。可此时夏布朗已抵达塔拉戈纳,他是在要求当地瑞士籍守军转投法军时收到的撤退命令。于是,夏布朗只能把心猿意马的瑞士人留在塔拉戈纳,于12日回到巴塞罗那。但这样一来,没有来自北面的援助,蒙塞元帅征服巴伦西亚的计划就彻底泡汤了。
当时,迪埃姆的状况很危急,因此急于重新打开交通线。14日,夏布朗带着自己的部队和之前施瓦茨的部队再次攻击民兵驻守的布鲁克山口,但依然无功而返,损失400人。这使得迪埃姆决心集中力量,首先拿下交通线上的重要据点赫罗纳要塞。他带领莱基的意大利师(下辖2个旅)和全部骑兵共计5900人,沿海岸的大路向赫罗纳进发,途中击退了武装农民和游击队,于6月20日抵达赫罗纳。
迪埃姆部队
◎ 布鲁克附近险峻的山口
赫罗纳要塞扼守着法国本土同巴塞罗那的交通线。赫罗纳城镇有1.4万名市民,但防守力量薄弱,只有1个名为阿托尼亚(Ultonia)的爱尔兰团,仅350人,指挥官为爱尔兰人奥多诺万(O’Donovan)和奥达利(O’Daly),除此之外,还有2000名武装市民协助防守。
迪埃姆没有攻城炮,人数也不足以围困要塞和城镇。来到赫罗纳后,他与面对巴伦西亚市时的蒙塞元帅的想法一样,企图以一次强攻拿下。因此,他以假意谈判为掩护,对没有完全被要塞防护的城门发动突然袭击。但法军为数不多的火炮被要塞上的重炮压制,无法轰开城门。于是,迪埃姆让炮兵充当敢死队,企图爆破炸开缺口,结果又被守军猛烈的火力击退。进攻失败后,迪埃姆仍不死心,黄昏时刻再次派使者要求和谈,准备掩护第二次攻击,守军似乎也放松了警惕,派使者同法军交涉。由于带来的轻型炮不能轰开城墙,迪埃姆便决心让部队用直接攀登城墙的方式强攻,地点选在梅卡德尔城区的圣克拉瓦棱堡(Santa Clara),进攻由施瓦茨麾下3个意大利营负责。约晚上10点,意大利士兵带着云梯悄悄来到城墙下,借着黑暗的掩护突然发动袭击。守军一开始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但黑夜中意大利人的进攻陷入混乱,随后赶来的守军通过白刃战又将战斗力不强的意大利人赶下城墙,第二次进攻也宣告失败。迪埃姆当天一共损失700人。
在没有攻城炮的境况下,迪埃姆只得解除围城。撤回巴塞罗那后,迪埃姆发现洛布里加特河口地区涌入大批民兵。尽管缺乏正规军的支援,这些游击战士仍是极大的威胁。6月30日,法军出城给了西班牙人一次打击,但五天后的另一次行动又败在了西班牙人手里。重重困难之下,迪埃姆只得求援。由于道路被切断,他只能用小船将消息送回法国。拿破仑得知情况后决定在佩皮尼昂再组建1个师增援。这个师由7000~8000名皮埃蒙特和意大利等地的杂牌军组成,指挥官为担任过拿破仑副官的雷耶(Honoré Charles Michel Joseph Reille)将军。拿破仑命令他解除西班牙人对菲格拉斯的威胁,然后同迪埃姆会合。
雷耶于7月3日抵达佩皮尼昂,但部队尚未到齐,在场的仅有托斯卡纳营、第二瑞士团、一些炮兵以及当地的国民卫队。5日,雷耶带着1600人抵达菲格拉斯,加强了当地的守卫,后续部队于7月11日陆续赶到。雷耶的部队人数增至4000人,在这期间,他决定围攻罗塞斯要塞(Roses/Rosas),解除交通线侧翼的这个心腹大患。但在这里,雷耶同样遇到了守军的顽强抵抗,再加上游荡在附近的英国海军也来协助,他决定放弃围攻去与迪埃姆会合。
◎ 1808年6月—7月法军的行动
雷耶师
前文提到,离加泰罗尼亚最近的西班牙正规军集结在巴利阿里群岛,超过1万人。守将比韦斯将军(Juan Miguel de Vives y Feliu)一开始担心英国人会乘虚而入,拒绝派部队回援,但在英国皇家海军中将库斯伯特·柯林伍德勋爵(英国皇家海军中将)的一再劝说和部下的强烈要求下,最终在6月30日开始派大部分部队回本土。其中一部分协助帕拉福斯(Jose Palafox)守卫萨拉戈萨,剩余5000人于7月19—23日登陆,加入到加泰罗尼亚的战斗。连续受挫的迪埃姆得知雷耶赶到菲格拉斯的消息后,用小船走海路给雷耶送信要求两军会合。这次,迪埃姆留下意大利和瑞士步兵守巴塞罗那,带着军中的法国士兵和意大利骑兵出发,路上又带上夏布朗的部队,沿着海岸路向北进发。他们一路上不断受到民兵和英国军舰的袭扰,直到7月24日终于同雷耶的先锋会合。
会师后,迪埃姆手头有了1.3万人,他决定再次攻打赫罗纳。但迪埃姆上次撤退后,巴塞罗那第2志愿兵团的1300名轻步兵已经于22日进入赫罗纳,大大加强了防御力量。由于这次有了攻城炮,迪埃姆决定放弃强攻,改用传统的围攻方式。他驻扎在赫罗纳西面负责吸引梅卡德尔一侧守军的注意--仅在阵地上布置了数门榴弹炮和臼炮。雷耶负责主要攻势,在东北方向布置了6门重炮和2门榴弹炮,准备先拿下最大的障碍蒙胡伊克要塞。但法军行动拖沓,布置蒙胡伊克要塞山坡下面的攻城阵地用了16天,直到8月12日才开始正式轰击堡垒,并且法军对城市和要塞也没有做到完全封锁,城中的人依然可以和围城阵地外的民兵取得联系。
◎ 迪埃姆第二次围攻赫罗纳要塞示意图
超过两个星期的拖延产生两个后果,一是法军杜邦(Pierre Dupont de l'Étang)将军在拜伦(Bailén/Baylen)投降的坏消息传来,对双方士气都有重大影响;二是西班牙帕拉西奥侯爵(Marquess del Palacio)带领巴利阿里群岛的援军于23日登陆塔拉戈纳,随后在莱里达的政务会也顺势搬到塔拉戈纳,并任命帕拉西奥为总指挥。这样一来,加泰罗尼亚的抵抗力量有了正式的政府组织。帕拉西奥侯爵决定带着他的主力部队围魏救赵,向巴塞罗那施压以期迪埃姆解除围攻赫罗纳,又派卡尔达格伯爵(Conde de Caldagues)带领少量正规军和2000名民兵北上支援赫罗纳。
巴塞罗那很快在陆上被正规军和大量游击队封锁,在海上被英国军舰封锁。7月31日,法军在城外的最后一处据点蒙盖特(Mongat)城堡被攻克,驻守的那不勒斯人投降。这样一来,巴塞罗那通往外界的主要道路全被截断。守城的莱基将军想方设法给迪埃姆送去急信。收到消息后,迪埃姆开始犹豫该不该撤围。此时,西班牙人正在赫罗纳策划反击。8月16日,西班牙军里应外合,对雷耶一侧的攻城阵地发动突袭,城中守军出城破坏法军炮兵阵地,卡尔达格带领约4000人从北面向雷耶的营地进攻,雷耶在压力之下只得后撤。迪埃姆收拢部队后最终决定放弃围攻,撤退。他命令雷耶回到菲格拉斯,自己则带着部队在游击队的袭扰下于8月20日匆忙回巴塞罗那。
接二连三的失利让拿破仑不得不好好应对当前的局势。迪埃姆再次从赫罗纳撤退的消息传来之前,他就已经开始考虑把迪埃姆撤换掉。迪埃姆的继任者将是本文的主角:古维翁·圣西尔。圣西尔带来了2个实力强劲的师:1个是从伦巴第来的苏昂(Joseph Souham)将军的师,由10个营组成;1个是皮诺(Dominique Pino)将军的师,由“意大利王国最好的部队”组成,共13个营。拥有这些实力强劲的部队,圣西尔的首要任务是打开交通线,然后是解救危局下的巴塞罗那。
◎ 法军在拜伦向西班牙人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