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0%的成功等于100%的意愿
西点军校有一条走廊,墙上全是像艾森豪威尔一样的杰出将领的事迹及画像。他们的口号是“和伟人同行”。西点军校通过这种方式来激励学员们的荣誉感和成功意识。
拿破仑说过:“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成功的关键字眼便是“只要你愿意”5个字。
要成功,你必须要有强烈的成功的欲望,就像一个溺水的人有强烈的求生欲望,一个优秀的足球前锋有强烈的射门意识一样。
美国著名的田径选手卡尔·刘易斯在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开幕前就向新闻媒介透露,他立志要夺得4枚金牌并打破欧文斯数年前创造的“神话”。结果,他最终如愿以偿。所以,获得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寻求心理上的动力,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始终保持一个成功者的心态,设定自己是个成功的人物,这样,你就会发挥出极大的热情和自信去面对前进道路上遇到的种种艰难险阻。虽然你还未成功,但这种自我造就的心理成就感会促使你朝着成功的目标迈进。
几年以前,一个世界探险队准备攀登马特峰的北峰,在此之前从来没有人到达过那里。记者对这些来自世界各地的探险者进行了采访。
一位记者问其中的一名探险者:“你打算登上马特峰的北峰吗?”他回答说:“我将尽力而为。”
记者问另一名探险者:“你打算登上马特峰的北峰吗?”这名探险者答道:“我会全力以赴。”
记者问了第三名探险者同样的问题。他说:“我将竭尽全力。”
最后,记者问一名美国青年:“你打算登上马特峰的北峰吗?”这个美国青年直视着记者说:“我将要登上马特峰的北峰。”
结果,最后只有一个人登上了北峰,就是那个说“我将要登上马特峰的北峰”的美国青年。他想象自己到达了北峰,结果他真做到了。
成功的秘诀就是,当你渴望成功的欲望就像你需要空气的愿望那样强烈的时候,你就会成功。谁拥有了自信,谁就成功了一半。对于成功者来说,他们不是想要成功,而是一定要成功。成功的第一个秘诀就是要下定决心。当一个人决定一定要怎样的时候,他的潜能才可以真正被激发出来。
1492年2月,当哥伦布失望地离开了爱尔罕布拉宫,当他争取西班牙国王斐迪南和王后伊萨帆拉支持的努力失败后,他骑着骡子,缓缓地出了宫门,考虑应该往哪里去。他此时此刻看上去头发花白,精神也十分委靡,脑袋耷拉着,几乎碰到了骡子的背上。他从幼年开始就抱着一个念头,认为地球是个球体。当时,人们在葡萄牙海滨发现了两具尸体,从人体特征上判断,他们和欧洲大陆的人种都不一样。哥伦布相信,这些尸体就是从遥远的西部一些还不为欧洲人所知的岛屿上漂流过来的。他曾经指望葡萄牙国王能够资助他进行海上航行,以便发现那些遥远的岛屿。然而,葡萄牙国王约翰二世一方面假惺惺地答应帮助他,另一方面却暗地里派出了自己的考察队。哥伦布失望透顶。
在经历了这次失败之后,哥伦布四处乞讨,靠给别人画各种图表为生。他的妻子离他而去,他的朋友也都把他当成疯子,对他不闻不问。斐迪南和伊萨帆拉夫妇身边的智囊人物,也对他所谓的往西航行就可以到达东方的理论嗤之以鼻。只有哥伦布对自己的信念坚定不移,坚持不懈。
“可是,既然太阳、月亮都是圆的,为什么地球不能是圆的?”哥伦布问道。“如果地球是球体,靠什么支撑它?”那些智囊问。“那太阳、月亮又是靠什么来支撑的呢?”哥伦布反问道。“如果一个人头朝上,脚朝下,就像天花板上的苍蝇一样,你觉得这可能吗?”一位博士继续问哥伦布,“树根如果生在上边,它可能生长吗?”
“如果地球是圆的,那么池塘里的水也都会流出来,我们也就站不起来了。”另一位哲学家补充道,“这也不符合《圣经》上的说法。《以赛亚书》上说:‘苍穹铺张如幔’,这说明地球显然是平直的,说它是圆的,那是异端。”牧师也开始攻击哥伦布。哥伦布对他们不再抱任何希望,但是他并没有放弃,就在他转念想去为查理七世效力的时候,突然出现了转机。伊萨帆拉的一个朋友对她建议说,万一哥伦布的说法是对的,那么,只要一笔很小的花费,就可以大大地抬高她统治的声望。伊萨帆拉觉得很对,于是她同意把她的珠宝作为抵押,用做哥伦布的航行经费。
就这样,哥伦布转过了身子,同时世界也转了个身。可是,他的航行还有别的问题,没有一个水手愿意和他一起出海,幸好国王和王后用强制手段下了命令,让他们必须去。就这样,一次伟大的航行开始了,他们乘坐“平塔”号帆船出了海。但是旅途中却是充满了艰难险阻。他们的船很小,比平常的帆船大不了多少,刚刚起程3天,船舵就断了。水手们内心都有一种不祥之兆,一时情绪非常低落。哥伦布就向他们描述了一番他所知的印度的景象,描述了一番那儿遍地的金银珠宝,好不容易才让水手们的情绪稳定下来。船驶过加那利群岛以西200英里后,他们的磁针不再是朝着北极星的方向了。水手们说什么也不肯再往前走,一场叛乱几乎迫在眉睫。这时候哥伦布又向他们解释,说北极星实际并不在正北方,最后总算说服了他们。当船航行到距离出发地2300英里远(哥伦布故意骗他们说只有1700英里远)的时候,他们发现了有樱桃木在水面上漂流,船周围时常有一些陆上的鸟类飞过,还从水里打捞起了一块很奇怪的雕有图案的木片。就这样他们找到了新大陆,在12月12日这天,哥伦布把西班牙王国的旗帜插在了新大陆上。
无论黑夜多么漫长,朝阳总会冉冉升起;无论风雪怎样肆虐,春风终会缓缓吹拂。当挫折接连不断,当失败如影随形,当命运之门一扇接一扇地关闭,永远也不要怀疑:总有一扇窗会为你打开。这种信念是我们坚持下去的动力,也是我们成功的必备条件。
2002年,年仅32岁的卫哲出任世界500强企业、欧洲排名第一的零售业巨头——英国翠丰集团百安居的中国公司总裁,2004年由卫哲领导的百安居将另一家世界500强欧倍德兼并旗下,成为中国建材零售业的“巨无霸”。这一惊动业界的并购事件,也将百安居中国区的年轻总裁——卫哲推到幕前。
卫哲刚走出大学校门时的第一份工作是翻译兼秘书,从普通职员到高管,卫哲一直在金领的快车道领跑,每一步职业提升都比一般人要快得多。24岁担任万国证券资产管理总部副总经理;27岁赴英国伦敦,担当普华永道会计财务咨询公司收购及兼并部高级经理;28岁担任东方证券投资银行总部董事总经理,成为中国七大证券公司中最年轻的投资银行总经理;32岁担任百安居中国区总裁,成为世界500强企业最年轻的中国总裁。
从普通职员、主管、部门经理、总监、副总裁到总裁,卫哲几乎走完了许多人毕生都无法企及的台阶。但是卫哲并没有乘坐“直升机”,他坦言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是唯一要义。“没有捷径、没有秘籍,我能做的是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辛苦地走,看自己每天是不是能付出得比别人更多。刚开始,我每天工作的时间是14~15个小时,现在大概是每天10小时。但是,走的方法有技巧,是走和跑相结合还是怎么样,将决定一个人在不同阶段上花费时间的不同。”
卫哲回忆第一份工作时说,当时老板不让我干什么,翻译个年报,剪剪报纸,但你要看那么多剪报,老板哪几篇是看过的,你就要往这个方向引导,到后来就是他不看我的剪报中午就吃不下饭。
秘书的工作很繁琐,但是卫哲却做得与众不同,比如文件的传阅,一般的秘书会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放在老板的桌子上;卫哲的做法不一样,他会按照自己理解的重要性来排序,并且找出文件之间的关联性,把内容有关联的文件放在一起。
“不这么做,并没有人认为不对,但是如果能为老板的工作提高效率,那就是你分内的事,”卫哲说,“更重要的是,如果你能以老板的视角,而不是秘书的视角来看那些文件,你也就学到了一些管理者的经验。”
100%的成功等于100%的意愿,卫哲这种自动自发的学习精神与他想获得成功的意愿是分不开的。普通人忽视的事情,如果当事人能从潜意识里去重视,相信自己可以从中汲取到力量,那么这种信念就能引导他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