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下身子看世界:学龄前家长教子心语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2章 习惯养成(2)

为宝贝儿建立乘车规则

这是一个成功的案例,经历了这一次“小事件”,儿子再上车后就会自觉坐到后排座位上,无需我们再强调,也让我体会到为孩子建立规则的重要性。温柔的坚持能够做到是何等的不容易啊!乘车如此,吃饭、写作业、做事情……都需要父母帮助孩子确立规则,同时给孩子思考和判断决定的时间,达到亲与子的共识方能奏效!

最近,先生开车带我和儿子外出的时候,儿子开始喜欢先坐到爸爸的驾驶位置上,然后再转到副驾驶座位上,自己坐好之后还说“宝宝就坐在爸爸的旁边”。当我和先生要求他坐到后排座位的时候,他都是欣然答应并自己换到座位上坐好。但是在今天早晨,出现了一点儿小情况。

看到儿子坚决不同意坐到后排座位上,先生和颜悦色地向他解释:“宝宝不能坐在这个座位上,很危险。”我也在旁边随声附和。可是无论我们怎么说,他还是不动,并用手摸车的方向盘说:“爸爸,开车!”

先生也坚持:“如果你不坐到后面座位上去,爸爸就不开车。”他不动,先生也不开车。我们三个人就坐在车内僵持着。于是,先生改变了和颜悦色的口气,开始非常严肃地对他说:“你必须坐到后排去,否则爸爸就要打你的屁股了。”他大声回答:“我没有屁股!”

忍住笑,我在后面座位上接着说:“妈妈开始数一、二、三,等我数到三,你就要坐过来。”我开始数“一……”儿子还是不动,“二……”还是不动,自己还小声坚持说:“宝宝就坐在这里。”先生厉声说:“不行,你必须坐到后面。”我也说:“不行,妈妈已经数到三了,你快过来。”他“哇”的一声哭了,但是同时也站了起来,并自己走到了后排座位上坐下来。

先生发动了车。他哭着要求我:“妈妈,抱抱!”我把他抱在怀里,帮他把眼泪擦干,然后问他:“宝宝刚才做得对吗?”他瘪着嘴说:“不对!”“爸爸开车的时候,宝宝应该坐在哪里?”“坐这儿!”他从我怀里下来,自己坐好。

我指指刚才他坐的副驾驶的位置问他:“宝宝能坐在这里吗?”

“姥爷坐的。”他不直接回答我的问题,但是很明确,他已经知道乘车的时候他该坐在哪里了。

这虽然只是一件小事,但是由此可以看出对孩子的乘车安全教育还是必须的,涉及原则的问题,一定不能妥协。为宝贝儿建立乘车规则,是父母们带孩子外出时一定要注意的安全问题啊。

文·蝶舞轻灵

为孩子构筑一道安全的壁垒

周二是学校的例会。开完会出来,我觉得心里很难受。

今天会议的主题是关于学校安全的问题。当一系列的校园惨案接连发生时,看着一串串触目惊心的数字,老师的心在抽紧,家长的心在流血。那一个个手无寸铁、鲜活的生命就这样倒在血泊中,不能不让人扼腕叹息。而关于校园安全的问题,已引起了学校的高度重视。

其实,学校的安全工作时刻都在做。从校门口有保安值勤,到每晚都有教师值班,还有专门的负责领导带班,防火、防盗,还要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可是当意外发生时,我们才突然发现,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我们几乎是措手不及,所有的防范似乎都阻挡不住骤然袭来的血腥。

幼小的生命无助地远去,生命之花就此凋谢,而孩子的父母,又该如何承受生命中如此的重创?防范意识又一次敲响了警钟。

学校新添了防护的设备,门口也有警察在守卫,每个孩子都有对应的老师来负责,有谈话记录,有动态观察,所有的这一切,无非都是想尽我们的最大所能为孩子构筑一道安全的壁垒。

做了这些,我觉得还不够。在校园内我们可以确保孩子的安全,可是出了校园呢?当遇到危险的时候,孩子们该怎么办?

生活中的危险无时不在。周六回到家里,才知道两岁的小儿和姥爷开玩笑,把自己反锁在卧室内。大人发现门开不开时,他在屋里面还高兴地说:“不让大人进来,宝宝要自己看书。”等看了一会儿,发现自己出不去的时候,他开始着急。姥姥让他去翻抽屉找钥匙,分散他的注意力,结果他把衣柜里所有的衣服都拽了出来。等先生回来叫了开锁公司的人来,儿子开始表现出不耐烦。先生就坐在门外面和儿子说话,一直等到开锁的人来把门打开。事后问及儿子,他摇头说:“以后再也不自己锁门了。”在后来的几天,他要关门之前都要看一看有没有大人在身边和他一起进屋。

儿子的这一次锁门事故,也让我意识到了对孩子的安全教育要渗透在日常的点滴生活之中。

安全教育应该从小就有意识地贯穿在对孩子的教育中。从孩子懂事起,就要告诉他不玩火、不碰电等一系列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危险,等孩子稍大一点儿,还要教会孩子“不要给陌生人开门”“不能随便吃陌生人给的食品”等常识。父母与老师不能永远都跟在孩子的身边,除了帮助孩子树立防范意识,我们别无他法。

校园安全很重要。校外安全同样重要。为了我们的孩子能健康地成长,家长、老师、社会要联手为我们的孩子构筑一道安全的壁垒,让祖国的未来可以健康快乐地长大!

文·蝶舞轻灵

点滴之中立规则

2011年的第一天,我和儿子德昀的拉锯战持续了整整一天。

记得那天一大早,我还在厨房里洗碗,就听见卧室里“哗啦”一声,接着是儿子的哈哈大笑声。我进屋一看,原来儿子把书架上的书都弄到了地上,正看着一堆乱七八糟的书笑呢。

我说:“儿子,你怎么把书都弄到了地上啊?”“我要看书。”儿子回答我,然后就开始坐在书堆上大声朗读《婴儿画报》,边读还边冲我笑。因为厨房还没收拾干净,再加上看到他也真的是在看书,我就没太在意他的这个破坏行为,转身又回了厨房。

中午的时候,我让儿子和我一起把地上的书都整理好,又重新放回到书架上,并特意征询他的意见留了几本书放在床头,准备在他午睡的时候和他一起读。在我起身去洗手的时候,就听见又是“哗啦”一声响。我快速跑回卧室一看,所有的书又被儿子全都弄到了地上,刚刚收拾干净的地面又是一片狼藉。我真是气不打一处来。可一看儿子,他完全没有意识到他的错误行为,还坐在书堆上冲我笑:“妈妈,你看我在玩滑梯。多好玩儿!”我意识到是我的错误了,在他第一次把书都弄下来的时候,我并没有认真地阻止他的错误行为,使他误以为这样的破坏可以重复进行。

所有的孩子在搞破坏和恶作剧的时候也许都会觉得特别的快乐。但是,我必须要让儿子知道有些事情可以做,而有些事情是不可以做的,比如不珍惜爱护自己的书就不可以。我明确告诉他:“儿子,是谁把刚刚整理好的书弄下来的啊?”他说:“是我!”我说:“那么你就要负责把所有的书都送回家,行吗?”他痛快地答应了我。我接着说:“如果你不把书在今天晚上睡觉之前都放回到书架上,我就不会再给你讲故事。你听清楚妈妈的话了吗?”他点头表示同意。中午的时候,看到书还堆在地上,我没有给他讲故事。他说:“我可以自己读。”然后就自己读书到午睡。

一直到晚上快睡觉的时候,那一堆书还堆在地面上。我提醒他:“儿子,你该把书都送回家去了吧?”他却答非所问:“妈妈,我在玩球。”过了一会儿,他把书拿过来,对我说:“妈妈,你给我讲故事吧。”“对不起,儿子,你还没有把书整理好,妈妈不能给你讲故事。”我温和地回答他。儿子不作声,想了想,把书放下,说:“我自己玩剪纸。”然后就自己坐在床上开始剪纸。我也不作声,继续看我自己的书。他玩了一会儿,又凑到我跟前,抱着我的脖子说:“妈妈,你给我讲故事吧。”我问他:“儿子,你把书放回到书架上,我就给你讲故事。咱们说好的,对吗?”

他不说话。先生走进来,悄悄对我说:“你干吗和小孩子那么较劲儿。他还小呢,你给他个台阶下吧。”我轻声对先生说:“你先别管。我今天必须要让他知道扔书是不对的。”儿子看我不给他讲故事,没有办法了,就站在书堆前面开始哼唧,什么“书好多啊”“我拿不动啊”,总之,困难一大堆。我考虑到先生的话,开始给他找台阶:“儿子,你需要妈妈帮忙吗,或者要爸爸来帮你一起整理?”儿子让我和他一起整理。在整理的过程中自然是我整理得多,他整理得少。为了让他有整理的意识,我故意把一堆书放在了床上。当地面上的书都清理完毕,儿子要上床和我一起看书的时候,一床的书根本就没地方坐。我说:“儿子,你把床上的书都放到书架上去吧。我们好有坐的地方啊。”儿子欣然同意,并且把书都理整齐了,然后放到了书架上。我夸奖他做得很好,于是开始坐在床上和他你一句我一句地读故事。

熄灯之后是例行的儿子命题我编故事,今天晚上儿子的命题是“书”。于是我就给他讲了一个小孩儿有一天把书都扔到了地上,还坐在书上玩滑梯,书们都哭了,说:“地上好冷啊,你坐得我好疼啊。”然后我问儿子:“你说这个小孩儿做得对吗?”他说:“不对,应该把书都送回家,放到书架上去。看一本拿一本,不能扔到地上。”我抱抱儿子说:“儿子说得真对,知道珍惜爱护图书才是好孩子啊。”

第二天一早起来,儿子看着整齐的书架说:“不能把书扔到地上,要看一本拿一本。”从这以后,连续过了两天,儿子再也没有把书架上的书弄下来过,每次都是看一本再拿一本。

这一次事件也让我认识到,孩子的很多不好的行为在刚开始出现时父母就要明确制止,而不能置若罔闻,听之任之。如果已经错过了第一次,做父母的就一定要及时修正自己的行为,并告诉孩子什么是正确的行为才可以。

教育无小事,规则点滴中。

文·蝶舞轻灵

不做“善解人意”的妈妈

儿子在画板上画了三条直线,一条比一条长。我以为是“三”,儿子却说:“这是三条蛇,蛇爸爸、蛇妈妈还有最小的蛇宝宝。”我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多嘴。

儿子在画板上画了一条直线。我问:“这是一吗?”儿子回答我:“不,这是一座桥。”

我意识到是我自己多嘴了。接着他开始在直线下面画短的直线。这次,我没有主观臆断,而是问儿子:“这是什么?”

儿子告诉我:“这是流水。”

儿子又画了一条弯曲的曲线,这次拐弯处画得特别明显。我以为是蛇,但是我忍住没说。

儿子解释给我说:“这是一列火车,长长的创意装饰火车。”我根本没有听过这种火车的名字,看来是儿子自己的发明创造。

想起接触过的很多妈妈,常常代替孩子做很多的事情。孩子刚一起身,她问:“有尿吗?妈妈带你去。”孩子刚要去拿水杯,她说:“宝贝儿你渴了吗?来妈妈喂你。”勤快的“善解人意”的妈妈,包办代替了宝宝几乎所有的事情。有的孩子以激烈的反抗来抗议妈妈的代劳,有的孩子则选择了顺从。后一类孩子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就在妈妈的提示下顺从了妈妈的意图。

这是平常在孩子自理能力上最常见的现象,然而,想想我自己对待儿子前两幅画的行为,和“善解人意”的妈妈的行为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幸亏我的儿子是一个自主意识很强的孩子,不但有主见,而且敢于坚持自己的想法。

儿子的三幅画启示我不做“善解人意”的妈妈,尤其,不要做个“多嘴”的妈妈。

文·蝶舞轻灵

早起五件事,入园不拖拉

新学期孩子入园报到的时候和几个家长聊天儿,有的说孩子一到假期都懒了,早上不愿意起床;有的说就是起床了,也磨磨蹭蹭的,不是不愿意穿衣服,就是不愿意洗脸;还有的说甚至全都收拾好了,还赖着不想出门,走到半路就说肚子疼……这些现象也都曾经发生在我儿子的身上,而且还有一点是,他早上起来是因为想看英文动画片而拖着晚去幼儿园呢。

这件事情发生在暑假,起因在我。儿子德昀一般都在6点半左右起床,起来之后离去幼儿园还有一个小时的时间,恰好电视里播放英文动画片,所以我就把电视打开让儿子看。儿子看得目不转睛,还时不时跟着读几句。我刚开始还觉得自己做得不错,既利用了早上的时间让儿子学习了英文,我又能有充裕的时间把房间整理好,真是两全其美的妙招儿啊。

但是持续三天后,我发现出了问题。已经到该去幼儿园的时间了,他衣服还没穿好,鞋也没找到,刚穿上裤子又想起还没上厕所……这些其实都是借口,实际是他想再多看一会儿电视。刚开始的时候,我并没有意识到真正的原因,所以对他的时间观念要求并没有太在意;三天之后,发现拖拉问题已经出现了,只能想办法修正。

我和先生商量后达成一致:去幼儿园没有任何条件,也没有任何诱惑,这是孩子每天起床之后就必须去做的事情,不能养成上学拖拉的毛病。我和德昀商量后确定每天早起之后必须做到五件事:一、起床后立刻上厕所;二、洗手洗脸;三、换衣服;四、穿鞋;五、上幼儿园。之所以规定这五件事情,是因为每天早上起床后,上厕所和洗脸都是德昀和我讲条件的时候,心情不好的时候哭,心情好的时候就玩水玩个没完没了,浪费很多时间。大人等得心急火燎,难免就要发脾气,对自己对孩子都不好。晚上睡觉之前我要德昀把五件事重新复述一遍,然后睡觉。

第二天早上起床后,儿子对这五件事情还很新鲜,一样样按顺序执行完,然后高兴地和我手拉着手出门去幼儿园。但是,接下来的几天,再执行起来就没有那么顺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