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者镜像:“一带一路”与中国形象传播(以俄语地区为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四节 中国国家形象的历史与现实

一、中国国家形象的历史变迁

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中国呈现出不同的国家形象,既有正面的形象,也有负面的形象,各种形象交错在一起,呈现着多重面相。

(1)地大物博、繁荣昌盛的大国形象。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疆域辽阔、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繁荣昌盛的大国。两汉时代,张骞、班超出使西域,横贯欧亚大陆的丝绸之路逐渐形成,中国的国家形象与丝绸一起传到欧洲,又从欧洲传到世界各地,这时候的中国形象是一个神秘富饶的国家,美丽高贵、质地优良的丝绸代表着这个国家的形象,“丝绸之路”也因此得名。

在13—15世纪,西方社会处于比较衰败的时期,贫穷、落后、战乱、动荡,成吉思汗的铁骑让西方人看到了中国的强大勇猛,元明时期中国的统一、强大、繁荣、富庶都让西方人艳羡。当时,一些商人、士兵和传教士将自己在中国的所见所闻描述出来,在现实的基础上不乏夸张和虚构,如《马可·波罗游记》等,这些著作塑造了繁荣昌盛的中国形象。马可·波罗曾在中国任职10多年,在此期间他游历了中国各地,在此基础上写成《马可·波罗游记》,书中详细记录了他在中国的见闻。在马可·波罗笔下,中国山河雄伟壮丽、物产丰饶、文化灿烂、国家强盛,元大都是金碧辉煌、令人眼花缭乱的大都市。

(2)传统保守、衰落的帝国形象。从明朝中叶开始,中国开始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清朝更将这种政策推向极端。乾隆皇帝曾断然拒绝英国来使提出的商贸请求,理由为“两国礼仪风俗不同”。当时中国这种唯我独尊、闭关锁国、故步自封的天朝大国心态阻碍了中国的进一步发展,导致后来被西方国家快速超越,并远远甩在后面,在世界文明发展过程中痛失先机。长期以来,中国的国家形象都是保守的、守旧的,抱着传统死不放手,自立于世界发展潮流之外。鸦片战争中中国惨败,中国国门被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打开,大批传教士、外交官和商人怀着各自的目的涌入中国,他们对中国有了较全面的了解,并撰写了大量书籍描述中国,在他们眼中,中国是一个“泥足巨人”,看起来很强大,其实很羸弱,只要轻轻一推,就会轰然倒地,中国人打躬作揖、虚伪做作、蓄着长辫、荒诞怪异,一副荒唐、腐朽、压制民主、僵化落后、怪诞不经、滑稽可笑、低等文明、劣等民族的形象。后来,赛珍珠的《大地》,林语堂的《吾国与吾民》《京华烟云》等英文著作在西方世界广为传播,对于西方人全面了解中国有一定作用,但是负面形象的定势已经形成。

(3)革命的红色中国形象。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1936年对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了实地考察,根据掌握的第一手材料完成了《西行漫记》(又名《红星照耀中国》),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毛泽东和周恩来是斯诺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斯诺进入了乡土中国的腹地,他发现了一个乌托邦式的地方——红色中国,那里没有抽鸦片、卖淫、贪污腐化、溺婴或虐待儿童,也没有失业者和乞丐,这些现象都是西方人认为在中国比比皆是的罪恶,甚至看不到紧张的战场,到处是自由和谐、平等民主、朝气蓬勃、充满希望的生活。黄土深处的红色中国,是一个由英勇的年轻人组成的年轻的世界。周宁:《天朝遥远:西方的中国形象研究》(上),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52页。红军长征、抗日战争、国共战争、抗美援朝等都向外传递着中国革命的形象,红色成为中国的标志性颜色。

(4)狂热的中国形象。新中国成立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中国敌视,实行封锁政策,歪曲报道中国,这是外因。内因是中国的“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运动本身充满了狂热和荒唐。1958年至1960年间的“大跃进”运动,全党全民大炼钢铁,大办铁路,大办万头猪场,大办万鸡山,各种建设活动极为夸张,造假浮夸风盛行,甚至出现亩产万斤的虚假场景。1966年开始持续十年的“文化大革命”,红卫兵“破四旧,打砸抢”,不仅对“地富反坏右”进行疯狂打压,一些被划为“走资派”的老共产党员也被残酷迫害。这种负面的中国形象长期留在国外受众头脑中。

(5)“田园诗”般的中国形象。新中国建立之后,两大阵营对立,中西交流彻底隔断,西方对中国当时的现状几乎一无所知。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之后,许多西方人发现,这个曾经被描述为“人间地狱”的国家里,人民却过着田园诗般的生活:简朴却和谐、幸福,没有西方国家的各种社会弊端,如失业和通货膨胀等。尽管我国当时的情景远非如此,但当时确实在外国人心中留下了良好的印象。郭可:《当代对外传播》,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07—108页。

二、当前中国的国家形象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30多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解放思想、发展经济、科技进步、文化繁荣,一个开放的、发展的社会主义国家呈现在世人面前。在国际关系方面,中国奉行和平外交政策,努力塑造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中国是抗击金融风暴的重要力量,是拉动世界经济的强大引擎,在裁军问题、核武器问题、环境问题等具有全球意义的问题上,中国的态度和行为是非常积极的,中国在世界和平与发展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20世纪90年代以来,虽然中国力求在国际上树立“稳定、发展、合作、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但是在不少境外人士看来,“中国仍然是一个神秘、复杂、动荡、不稳定和带有强烈扩展意识的大国;中国仍然是一个有强大威胁的国家;中国有许多不稳定的因素,而且每一个都是致命的;中国的发展只是暂时的,必然会走向崩溃。”张长明:《让世界了解中国——电视对外传播40年》,海洋出版社,1999年版,第15页。

以德国为例,20世纪90年代,同济大学留德预备部的金秀芳教授曾就“中国(人)在您心中的形象”这一问卷在德国人中做了调查。结果,被采访人的回答可以划分为三类:第一类印象是落后、封闭、贫穷的中国;没有自由的中国人;人口众多(有第一类印象的人占大多数)。第二类的回答是中国有古老的历史,丰富的文化;是旅游的好去处。第三类,极少数人的回答,是对中国一无所知。从这个调查来看,德国对中国的印象基本上是负面的,这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欧洲人对中国的印象。

近年来中国努力优化国家形象,构建完善的对外传媒体系,打造有影响力的国际传媒,推广孔子学院进行文化传播,投入人力、物力、财力甚多,但客观地说,传播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其一,虽然我国对外传媒覆盖面已经到世界各地,但并没有真正“落地”,受众接触率并不高。其二,在国外受众头脑中国家形象并不如我们所愿,负面形象凸显。

美国、欧盟各国以中国人权、民主得不到保障为由,对中国政府横加指责,以此作为攻击中国的手段。中国确实存在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这不仅是中国问题,更是全球问题,作为世界性的生产大国,工业污染更加剧了这一问题。美国、日本等国部分民众对中国人存在偏见,在他们头脑中,中国人是懒惰的、贪婪的、丑陋的、落后的、残忍的、狡猾的。段鹏:《国家形象建构中的传播策略》,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9页。

我们可以透过世界主流媒体对中国的报道分析来了解中国近年来在海外的国家形象状况。中国传媒大学“中国国家形象的国际传播现状与对策”课题组对2000年12月20日—2003年12月20日这3年间世界8家主流媒体的有关中国的报道进行内容分析。研究发现,西方媒体对于中国的科学技术等主要是正面的倾向,如《纽约时报》《泰晤士报》《费加罗报》对中国科学技术的正面报道和负面报道之比约为35∶10、33∶11、21∶4,经济方面的报道则都趋向中立。而对于政治、人权、医疗卫生、社会法律、灾难的报道等主要是负面的。如政治报道方面,《纽约时报》《泰晤士报》《费加罗报》正面报道与负面报道之比分别为5∶43、7∶46、24∶34;人权报道方面,《纽约时报》《泰晤士报》《费加罗报》正负报道之比分别约为2∶71、0∶73、7∶78;社会法律方面,《纽约时报》《泰晤士报》《费加罗报》正负报道之比约为6∶47、18∶51、10∶22。刘继南、何辉:《镜像中国——世界主流媒体中的中国形象》,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77页。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国家形象在西方主流媒体中是否发生变化呢?笔者援引一项2008年《纽约时报》的内容分析研究,该研究发现,在2008年《纽约时报》关于中国的报道中,82.86%的中国人权问题报道是负面报道,70.59%医疗卫生报道是负面报道,60.71%的国内政治报道是负面报道。文化艺术方面则负面报道很少,样本中文化艺术报道共52篇,负面的只有4篇,正面20篇,中立28篇。经济报道中正面和负面报道之比约为16∶19,中立的65.54%。林海哨:《〈纽约时报〉对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对〈纽约时报〉2008年中国报道的内容分析》,厦门大学,2009年。

无论横向比较西方国家8份主流媒体的报道,还是纵向比较《纽约时报》5年前后的报道,都可发现:其一,西方媒体对中国的报道,对中国科技领域的报道以正面为主,这符合我国科技发展的现实,近年来我国科技发展迅速,这方面的报道正面为主,但是科技方面的创新和成就更新速度比较缓慢,在总体报道中占的量比较少。其二,对中国经济的报道主要是中立的态度,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很快,GDP每年保持持续稳定增长,但是另外一方面房价过热、物价高涨,经济发展中不少问题浮出水面,西方媒体中立为主的报道倾向基本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其三,中国的政治、人权、社会法律、医疗卫生、灾难、环境污染等方面则一致受到批评,负面形象凸显,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中国的社会现实,与国内媒体报道和网络舆论倾向基本重合。

当然,并不是说西方媒体的报道与中国的客观现实完全相符,他们的报道更多地报道负面事件,从正面报道和负面报道总量上来看,负面报道多于正面报道,这与中国的现实并不完全相符,有“丑化”中国的嫌疑,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西方媒体对自己国家的报道,同样以负面报道为主,在他们眼中,负面报道更能吸引受众。

西方媒体对中国的报道与中国的社会现实在一定程度上是相符的,不能简单地断定西方媒体的冷战思维、固有偏见、“妖魔化中国”,面对外媒的负面报道,我们不能动辄“奋起抗争”,而要理性思考,分析检讨。

德国前总理施密特曾说过,中国的国际形象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共产党国家,一是神秘莫测。美国国会参议院外交委员会2008年4月30日发表的《中国外交政策及其在南美、亚、非洲软实力报告》(简称《报告》)认为,很难判断中国的对外政策目标和动机,无法了解中国在国际上到底是感到自信还是觉得自己很虚弱和犹豫不决,也不能确定中国的对外援助、投资、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报告》认为这是因为中国缺少透明度和可靠的信息数据,中国的对外政策缺乏战略连贯性和协调。Congressional Research Service,U.S.Senate,Committeeon Foreign Relations,China's Foreign Policyand“Soft Power”in South America,Asiaand Africa,April30,2008 http://www.gpoaccess.gov/congress/index.html.西方传媒眼中的中国,突出的是“共产党国家”“神秘”这两个特点。这说明中国在西方社会始终是一个“他者”。周宁:《天朝遥远——西方的中国形象研究》(上下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综上可见,当前中国的经济、科技、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国家形象以正面为主,政治、人权、法律、医疗卫生、灾难、环境等负面形象凸显。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中国的社会现实,近年来网络上出现的众多焦点事件,就是这些负面形象的现实图景。当前中国贪污腐败、暴力拆迁、食品安全、医患纠纷、司法不公、人为灾祸、环境污染等各种社会问题屡现不止。

另一方面,在全球化进程中,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走出国门,很多有学养的高素质中国人在境外留下了美好的形象,然而,也有不少素质低下的中国人在境外抹黑了中国形象,如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不守秩序不排队、不良的卫生习惯等陋习。当我们想到某个国家时,首先往往想到这个国家的人,国家公民的形象往往成为国家形象的代表,在全球化背景下,每个人都是国家形象大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