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苦难是生活给予的特别礼物
台湾著名作家刘墉曾说,每一个年轻人,他在走向辉煌之前,都要经历一段“潜水艇”一般的生活,先短暂隐形,饱受风浪的摧残,忍受寂寞的磨砺,并在这个起起伏伏的过程中找准目标,积蓄能量,日后方能无所畏惧并成功地“浮出水面”,成为人生的赢家。
很多年前,有一个养蚌人,他一心要培育一颗世界上最完美、最润泽的珍珠。他每天早晨都会去沙滩上挑选几颗前一天晚上被海浪冲上岸来的沙砾,挨个儿问那些沙砾,是否愿意成为全世界最美丽的珍珠,但那些沙砾总会摇摇头,拒绝他。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养蚌人快要绝望的时候,终于有一颗沙砾答应了他的要求。
一旁的沙砾都笑话养蚌人和那颗沙砾,说它实在是太傻了,居然愿意住进蚌壳里,在暗不见光的深海里等待那么多年,不仅要阔别故土和亲友,还不能享受大自然的阳光雨露、清风皓月。在缺少空气的蚌壳里,它只能日复一日地与阴暗潮湿做伴,还要饱受蚌壳的磨砺,这简直就是精神与肉体的双重折磨。
然而,这颗沙砾没有听伙伴们的劝告,它还是“傻傻”地跟随着养蚌人走了。
这颗粗粝的沙砾躺在深海处的蚌壳里,冰冷的海水将它浸透,难耐的寂寞将它包围,巨大的疼痛将它的棱角磨平。它期待着,重见天日的那一刻要以全新的自我来拥抱这个光明的世界。
几年过去了,养蚌人将蚌壳从深海里打捞出来,轻轻撬开,珍珠温润而迷人的光泽让在场每一个人都深深为之动容。你看!曾经那颗丑丑的、奇形怪状的沙砾饱经磨难,如今已被打磨成了一颗璀璨明亮的珍珠。
人生,本就是一场修行,当你跋山涉水,当你披荆斩棘,当你行过很多很多的路,当你遇见过很多很多的人,当你饱受生活的摔打,要记住,所有的苦难都不过是生活对你的考验,是人生颁发给你的勋章。成功者与失败者的区别并不关乎天赋与机遇,而在于攀上人生巅峰的那一小部分人总会多一点点对苦难的忍耐与从容。因为他们深知,黑暗终会结束,那只不过是黎明到来前的序曲。
据说,曾有两个人向酒神祈求酿酒的诀窍,酒神将窍门授予了他们:精挑细选五月初五端午那日结出来的谷粒中颗粒饱满的那些,与雪山之初融的清冽泉水混合调制,再注入价值连城的紫砂陶瓷之中,当初夏的池塘里小荷才露尖尖角之际,随着第一缕阳光照射大地,将陶瓷紧紧封闭九九八十一天。每日早中晚要怀抱陶瓷罐,以人体最适宜的温度来给陶瓷罐加温,以便罐子里的酒能在最合适的温度下发酵。第八十二天清晨,当听到第三遍鸡鸣的时候,就可以开启罐子,品尝全世界最甘醇的佳酿了。
二人耗尽心力,历尽千辛万苦,克服了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才将酿造佳酿所需要的材料全部准备好了。他们按照酒神的吩咐,将酿酒的材料充分调和,然后密封在了陶瓷罐里,每日早中晚都去紧紧抱着静静立在屋子一角的陶瓷罐子,满心雀跃等待一汪清水酿成醇香。
终于,熬到了第八十一天。两人彻夜难眠,等待着鸡鸣的那一刻。那日早晨,他们要最后一次给佳酿“加温”。这罐初夏时密封起来的佳酿经历了仲夏与初秋,九九八十一日后,现在已值深秋时节。翌日一早,两人照旧脱下了上衣,打着寒战抱住了角落里各自的酒罐。深秋的清晨,罐子上还结着白白的一层霜,搂入怀中,冻得两人只打哆嗦。为了尝到世界上最诱人的佳酿,他们已经受了许多时日的皮肉之苦。
这时,天边已经隐隐发亮,第一声鸡鸣远远地传来了。二人光着上身,已经开始不停地打喷嚏。又过了很久很久,才依稀听见第二遍鸡鸣,究竟何时才能听到第三遍呢?这种迫切的心情就如同在平静的心绪里放了一把火,其中一人再也忍耐不住这种严寒,一把掀开了陶瓷罐的盖子,捧起陶瓷罐,大大地喝了一口。
令人惊讶的是,陶瓷罐里根本没有绝世的佳酿,有的只是一汪又苦又涩又酸的浑水。他懊恼极了,失望地将罐子砸在了地上,有些酸臭味的浑水洒了一地。他经受了这么长时间的等待和痛苦,却换来了这样一个结局,他感到整个世界都在看他的笑话。而另一个人,他并没有被同伴的行为影响到,虽然他也寒冷难耐,而且很想知道酒到底酿成了没有,但他抱着坚定的决心,一定要遵循酒神的吩咐,坚持到最后一刻。终于,第三遍鸡鸣响彻天际,他轻轻地放下了怀中的陶瓷罐,开启了罐子,一阵沁人心脾的酒香迎面扑来,这清澈的佳酿是如此甘甜芬芳。
苦痛,是人生当中一片无边无垠的沙漠,那里遍布着怀疑、绝望和胆怯。然而,只要你抱着必胜的信念往前走,总一天,会在峰回路转处看到那一汪等候多时的甘泉,那就是苦难给你的最好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