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史部(2)
《北齐书》
《北齐书》,共50卷,其中本纪8卷,列传42卷,唐李百药撰。
北魏末年,北方六镇发生声势浩大的反叛浪潮,后出身于怀朔镇低级武官的高欢获得了对二十余万鲜卑人的领导权,控制了北魏朝政。公元534年,高欢所立的孝武帝元修被逼西奔长安,高欢于是另立孝静帝,迁都邺城,史称东魏。公元550年,高欢之子高洋废孝静帝自立,建立北齐。东魏、北齐统治区域南至长江,与梁、陈两朝先后对峙,西边在今山西、河南、湖北,与西魏、北周分界。公元577年,北齐被北周吞并。
《北齐书》本名《齐书》,宋时才加一“北”字而成今名,它虽以记载北齐历史为主,但实际上记述了从高欢起兵到北齐灭亡前后约80年的历史,集中反映了东魏、北齐王朝的盛衰兴亡。
李百药(公元565年~公元648年),字重规,定州安平(今河北安平)人,出身仕宦之家。从小好学,博览经史著作,隋初曾任太子舍人,袭父爵为安平公,贞观二十二年卒,享年84岁。
北齐政权中,皇族内部叔侄、兄弟相互残杀,使这个20年的短命王朝换了六个皇帝。《北齐书》对封建统治者之间的权势争夺有较多的叙述。《北齐书》在流传过程中残缺严重,现在只有17卷保持原貌,其他都是后人用《北史》等著作增补,这使《北齐书》的价值大大降低。但即便如此,它还是为我们了解东魏、北齐历史提供了一部断代史著作。
《周书》
《周书》共53卷,其中本纪8卷,列传42卷。唐令狐德棻主编,参加编写的有岑文本和崔仁师。
北魏末年,政治动荡,乱事遍起。出身于北魏北方六镇中武川镇的宇文泰,率领一批以武川镇人为主的鲜卑族军队,联合关陇地区的汉人豪族武装,建立起西魏政权。后宇文泰的第三子宇文觉在公元557年代魏建周,史称北周。西魏、北周这两个前后相续的政权,统治区域大致包括今天陕西、宁夏、甘肃和四川的大部,山西西南部、湖北西部及河南西部。与东边的东魏、北齐和江南的梁、陈成鼎足之势。公元577年,北周灭北齐,统一中国北方。公元581年,杨坚代周,建立隋朝。
《周书》虽以“周”题名,但实际上记述了从公元534年东、西魏分裂到杨坚代周为止48年的西魏、北周的历史。
《周书》由于选用的资料贫乏,再加上它所记载的人物多是本朝显官的祖先,因而显得单薄而不尽符合事实。但它基本上反映了宇文政权的建立,建立后三个封建政权之间的战争,以及宇文政权上层集团内部斗争的情况,是今天研究和了解西魏、北周历史最基本的一部史书。
《隋书》
《隋书》共85卷,其中帝纪5卷,列传50卷,志30卷。本书由多人共同编撰,分为两阶段成书,从草创到全部修完共历时35年。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令狐德棻提出修梁、陈、北齐、北周、隋五朝史的建议。次年,唐朝廷命史臣编修,但数年过后,仍未成书。贞观三年(公元629年),重修五朝史,由魏徵“总知其务”,并主编《隋书》。《隋书》的作者都是饱学之士,具有很高的修史水平。
《隋书》是现存最早的隋史专著,也是二十五史中修史水平较高的史籍之一。首先,它有明确的指导思想。下令修隋史的唐太宗亲历了灭隋的战争,在执政之后,他经常谈论隋朝灭亡的教训,明确提出“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的看法,汲取历史教训,以史为鉴就成了修隋史的指导思想。其次,《隋书》弘扬秉笔直书的优良史学传统,品评人物较少阿附隐讳。主编魏徵刚正不阿,他主持编写的纪传,较少曲笔,不为尊者讳。如隋文帝之“刻薄”专断,“不悦诗书”,“暗于大道”,隋炀帝矫情饰貌,“锄诛骨肉,屠剿忠良”等情况,都照实写下来。再次,《隋书》保存了大量政治、经济以及科技文化资料,其中的志记载梁、陈、北齐、北周和隋五朝的典章制度,有些部分甚至追溯到汉魏。
《南史》
《南史》是合南朝宋、齐、梁、陈四代历史为一编的纪传体史著,记事起自南朝宋武帝刘裕永初元年(公元420年),止于陈后主陈叔宝祯明三年(公元589年),记述南朝四代的历史。《南史》与《北史》为姊妹篇,是由李大师及其子李延寿两代人编撰完成的。
李延寿,字遐龄,生卒年代已不可确知,大约卒于唐高宗仪凤年间(公元676年~公元679年),唐初历史学家,曾任崇贤馆学士,官至符玺郎。唐太宗时,李延寿曾参加《隋书》纪、传、志和《晋书》的编写,又参与唐朝国史的编纂工作。但他主要成就在于承接其父未竟的事业,完成《南史》与《北史》的写作。《南史》以《宋书》、《南齐书》、《梁书》及《陈书》为本,删繁就简,重新编纂,成为史林新著,成书于唐高宗显庆四年(公元659年)。《南史》有本纪和列传,无表、志。本纪10卷,列传70卷,共80卷。其编撰方法按朝代顺序、帝王在位先后,排列各朝帝王、宗室、诸王、大臣等纪传。
本纪中有《宋本纪》3卷,《齐本纪》2卷,《梁本纪》3卷,《陈本纪》2卷,列传中除专传外,列“类传”9种。
《南史》文字简明,在史学上占有重要地位,其不足处在于作者突出门阀士族地位,过多采用家传形式。例如将不同朝代的一族一姓人物不分年代,集中于一篇中叙述,实际成为大族族谱。《南史》、《北史》中,某些传文亦有重复现象。
《北史》
《北史》共100卷,其中本纪12卷,列传88卷。记述北朝从公元386年到公元618年,魏、齐(包括东魏)、周(包括西魏)、隋四个政权共233年的历史。作者李延寿,唐初相州(今河南安阳)人,曾任史官,参与修撰《隋书》、《晋书》,并另外著有《南史》。
《北史》主要在魏、齐、周、隋四书基础上删订改编而成,但也参考了当时所见各种杂史,增补了不少材料。
总的来看,《北史》虽有内容偶呈芜杂之弊,但毕竟体例完整、材料充实、文字简练,在后代颇受重视,以致魏、齐、周三书唐以后皆残缺不全,后人又多取《北史》加以补足,作为研究北朝历史的资料,《北史》与魏、齐、周、隋四书有互相补充的作用,不可偏废。
《旧唐书》
《旧唐书》是记载唐代历史的纪传体史书。本来称《唐书》,后来为与《新唐书》相区别,改称《旧唐书》。全书共200卷,包括帝纪20卷,志30卷,列传150卷。五代后晋时刘昀、张昭远等撰。记载了唐朝自高祖武德元年(公元618年)至哀帝天佑四年(公元907年)共290年的历史。《旧唐书》出于多人之手,全书比较粗糙,多有缺失,诸如前半部分颇为详明,后半部分则或烦琐冗杂,或缺漏较多;列传有重复,前后表、疏也有重出的等等。因此,在北宋《新唐书》修成刊行以后,该书受到冷遇,不过,因后晋离唐代不远,《旧唐书》修纂时又有原文照录的“毛病”,所以就保存史料而言,有《新唐书》所不能替代的价值,因此,司马光写《资治通鉴》时,新旧《唐书》史料都有使用,而且用旧史为多。
《新唐书》
《新唐书》是记述唐代历史的纪传体史书,北宋欧阳修、宋祁等撰。它修成于宋仁宗嘉佑五年(公元1060年),前后达17年。其中宋祁(公元998年~公元1061年)始终参与其事,撰成列传150卷;欧阳修在设立书局10年后奉命参加,负责编修纪、志与表,并审定全书。全书共225卷,包括纪10卷、志50卷、表15卷、列传150卷。
《新唐书》是为弥补旧史的不足而纂修的,其中手段之一就是增加史料,包括搜罗新史料和增加篇幅与门类。但是,《新唐书》“增事省文”,有时则给史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带来了损害。比如,《旧唐书》帝纪30万字,《新唐书》简化为9万字,还增加了史事,因此称“简极”。新书删去了61人列传,其中有不当删去的,宋祁好省之,所以他所修列传削减过多,不仅使文字艰涩,而且也有损史实。相较而言,《旧唐书》更多地保存了唐代实录和国史的原始资料,这并非《新唐书》所能取代。
《旧五代史》
《旧五代史》是记述五代历史的纪传体史书,北宋薛居正等撰。因记述五代历史,因此原名叫《梁唐晋汉周书》,后来为区别于欧阳修《五代史记》,称《旧五代史》。
《旧五代史》修成后约80年,欧阳修的《新五代史》面世,旧史读者日渐减少,金朝立《新五代史》于学官后,该书渐废。现在所见《旧五代史》是清乾隆年间修《四库全书》时,馆臣邵晋涵等从《永乐大典》中辑出,并参考其他书编排而成的,实际上是《旧五代史》的辑本。
《新五代史》
《新五代史》是记述五代历史的纪传体史书。北宋欧阳修自撰,是唐以来唯一的私修正史。原名《五代史记》,后为了与薛居正所撰的《旧五代史》相区别,称《新五代史》。《新五代史》共74卷,包括纪12卷、传45卷、考3卷、世家及年谱11卷、四夷附录3卷。材料多从薛居正《五代史》,加以删削,并兼采小说、笔记资料,补充了薛史之缺。体例上,薛居正之书系五代分叙,该书则将五代融而为一。传都用类传,有家人、死节、死事、一行、唐六臣、义儿、伶官、杂传等传目,多为新创。
该书为私修史书,欧阳修又学《春秋》笔法,必然多褒贬,所以不肯轻易示人,生前并未上呈朝廷。欧氏去世后,此书面世,并因其简洁流畅而为人所喜,使得薛氏《五代史》湮没。金章宗泰和七年(公元1207年),明令立该书于学官,从此大行于世。但正因其简洁和“春秋笔法”,此书也受到了批评,由于其发议论时,都用“呜呼”二字开头(如《一行传》序“呜呼!五代之乱极矣,传所谓‘天地闭、贤人隐’之时欤?)所以后人戏称此书为“呜呼传”。
欧史的“春秋笔法”旨在维护君臣、父子的古代秩序,有些评价未免失当,因此,这一点受到了后代许多史家的批评。王鸣盛《十七史商榷》说“欧公手笔诚高,学《春秋》正是一病……意主褒贬,将事实一意删削,若非旧史复出,几嗟无征”。钱大昕也表达了同样的意见。邵晋涵在《南江文钞》中更具体指出“修极讥五代文章之陋,只述司天、职方二考,而于礼乐、职官、食货之沿革,削而不书,考古者茫然于五代之陈迹,即职方考于十国之建置迹多流漏,所恨于修者,掌故不备也”。
《宋史》
《宋史》是正史中卷数最繁多的一部,共496卷,本纪47卷、志162卷、表32卷、列传255卷。记录了自宋太祖建隆元年(公元960年)至宋赵昺祥兴二年(公元1279年)共320年的历史。挂名总编是元顺帝时的宰相脱脱。此书卷帙浩繁,却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修撰成书,编写很是匆促,对史料缺乏剪裁,向有繁芜杂乱之称,但也因此保留了不少史料,为史家所看重。记事多平铺直叙,详略不一,大体是详于北宋而略于南宋。
《辽史》
《辽史》是我国北方契丹贵族所建立的辽政权的一段历史,由元朝时宰相脱脱挂名主持修撰。全书共116卷。记事始于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建国(公元916年);讫于辽天祚帝耶律延禧保大五年(公元1125年),共210年的历史。
《金史》
《金史》是我国北方女真贵族建立金政权的一段历史,也由脱脱挂名主持修撰。全书共135卷,记事始于辽天庆五年(公元1115年)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建金称帝,讫于金哀宗开兴三年(公元1234年),共120年的历史。
《元史》
《元史》是记述元朝史事的纪传体史书,明宋濂、王祎等撰。全书共成210卷,包括本纪47卷、志58卷、表8卷、列传97卷。
《元史》纂修于洪武初期,撰写不足一年,分类编排则只用了33天。由于仓促成书,又出于众人之手,留下了不少错误,受到许多学者的非难。主要问题是随得随抄、不加剪裁,前后重复、牴牾;蒙文、汉文的译改失实,有的竟与原义相反;照抄案牍,有的有姓无名、有职无名;史料中没有庙号的皇帝改写时弄错不少;纂修者对前代和元蒙典章制度不熟,出现错误。所以,清代史学家嘲笑“修《元史》者,皆草泽腐儒,不谙掌故”,因此下笔“无不差谬”。其实,《元史》在保存史料方面不仅不比别的正史差,而且有超出之处。元代十三朝的实录和《经世大典》失传,其部分内容赖《元史》得以保存。《元史》的本纪和志占全书一半,虽不合正例,却起到了保存史料的作用;列传部分对于蒙古、色目人的记录也远较其他史书详尽。后人虽多有重修元代史的,但都不能取代《元史》。
宋濂(公元1310年~公元1381年),明初大臣、学者。字景濂,号潜溪,金华潜溪(今属浙江)人。元末因李善长推荐,投入朱元璋起义军。明立国后任翰林学士承旨,侍朱元璋左右备顾问。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诏修《元史》,任总裁官。他博通经史百家,是当时的文章大家,享有盛名,四方学者皆以太史公相称。因辅佐朱元璋有功,与刘基、叶琛、章溢开并称“四先生”。谥文宪。有《宋学士全集》24卷传世。
王祎(公元1322年~公元1373年),明初大臣、学者。字子充,义乌(今属浙江)人。元末即以文名为朱元璋召用,甚受礼遇,授江南儒学提举司校理。与宋濂同任《元史》总裁官,书成拜翰林侍制,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后奉旨招谕元梁王,在云南尽节而死,著有《王文忠公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