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研究基础
本书既然是对无锡、保定农户收支状况的追踪调查,就有必要在开卷之首简要追溯无锡、保定农村调查(以下简称“无保调查”)的来龙去脉。
20世纪20~30年代,中国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农村经济社会问题,出现了学者(包括外国学者)及官方组织人力进行农村调查的热潮。当时的农村调查主要分为三类:一是农村及农业概况调查,二是农户经济调查,三是农村经济专题调查。著名的金陵大学农经系卜凯(John L. Buck)教授先后组织的两次全国性农村调查、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李景汉主持的定县社会状况调查与定县土地调查、国民政府实业部所属中央农业实验所的全国农业调查等,都发生在这一时期。尽管当时调查者的出发点或目的不同,但他们基本都采用了人类学和社会学的理论方法,因此调查得到的资料以及调查者撰写的调查报告,在不同程度上具有科学性与学术性。
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陈翰笙组织的无锡、保定农村调查,是20世纪20~30年代农村调查热潮中规模较大的一次调查活动。陈翰笙最初拟在江南、河北、岭南三地选取村庄作为农村调查的重点考察对象,认为“江南、河北和岭南是中国工商业比较发达而农村经济变化得最快的地方,假使我们能彻底地了解这三个不同的经济区域的生产关系如何演进,认识这些地方的社会结构的本质,对于全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程序,就不难窥其梗概,而对挽救中国农村的危机,也就易于找出有效的办法了”。1929年7~9月,陈翰笙组织的调查团对无锡22个自然村的农户做了挨户调查,之后通信调查了55个自然村的概况和8个市镇1207户的经济生活。1930年,陈翰笙率调查团北上,与陶孟和领导的北平社会调查所合作,对河北清苑县11个村共1773户农户做了入户调查,并考察了78个自然村和6个农村市场的概况。1933年,陈翰笙又组织了对广东16个县及番禺10个典型村1209户农户的调查,并对50个县335个村进行了通信调查。
陈翰笙把这次调查的项目分为分村经济、村户经济、城镇分业、农户抽样四种。“第一种注重分配。第二种注重生产。第三种注重交换。第四种注重消费。第一、二两种各自独立。第三、四两种则系补充性质。”其中的入户调查涉及耕种、畜养、副业、农产买卖、捐税、地租、借贷、消费等内容,力图反映农家经营中的各种经济关系。因为首次无保调查与当时共产国际及国内思想界关于中国社会性质的争论密切相关,调查的组织者“企图通过农村经济调查,了解实际情况,从而认识中国农村社会性质和农村中的革命任务”,此次调查的内容偏重农业生产关系,所以此次调查的组织者被学者称为农经学中的“生产关系学派”;又因调查者无论是在调查设计,还是在后续研究中都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他们也被学界称为农村调查中的“马克思主义学派”。
1958年,中国科学院经济研究所(1978年后改称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与国家统计局组成联合调查组,赴陈翰笙当年调查的农村做追踪调研,但由于种种原因,岭南的调查没能延续,无锡、保定的调查村庄也从原来的无锡22个村、保定11个村改为无锡、保定各11个村。为了便于比较各个历史阶段无锡、保定农村经济社会的变化,这次追踪调查把与重大历史事件相关的时间节点——1936年(全面抗战爆发前一年)、1948年(新中国成立前一年,无锡为1948年,保定市为1946年)增设为观察年份,以做补充调查,这使无保调查切中时代的脉搏,更清晰地反映了无锡、保定农村社会变迁的历史过程。此后,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又与其他单位合作,分别于1987年、1998年对无锡、保定农村进行了第三、第四次调查,这些对无锡、保定农村的调查,被学界称为“无保调查”。
在对无锡、保定农村的四次调查中,无保调查形成了自己的调查“模式”。首先,调查村庄固定在第二次无保调查选定的无锡和保定的22个村;其次,调查内容主要是村经济概况与农户家计,同时依据调查时社会关注的问题,增加相关调查项目;最后,农户家计调查采用入户调查的方式,第一、第二次调查为挨户调查,后因调查村庄人口增长,第三、第四次调查改为抽样调查。
毋庸赘言,跨越70年之久的无保调查“是中国近、现代农村调查史上绝无仅有的对同一地域的农户经济实况长时段的连续追踪调查”,凝结了几代学者的心血。历次调查所获得的资料已形成农民家庭经济与农村经济发展的数据链,不仅为我们研究半个多世纪以来的中国农民家庭和农村经济发展变迁提供了珍贵资料,而且为我们的后续调查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