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联MiG-29“支点”战斗机
MiG-29(米格-29)“支点”(Fulcrum,北约代号)战斗机是苏联米高扬设计局研制的双发高性能制空战斗机,1977年10月首次试飞,1983年7月开始服役。该机共有二十余种改型,总产量超过1600架,除苏联外,还有三十多个国家使用。
MiG-29战斗机诞生自20世纪60年代末先进战术战斗机(PFI)计划,旨在针对美国的FX计划(后演变为F-15战斗机),展开相对应的对抗措施。PFI计划分为重型先进战术战斗机和轻型先进战术战斗机两部分,分别催生了Su-27和MiG-29。MiG-29最初是作为空中优势战斗机研制,后期的改进型号逐步具有了空对地攻击和反舰能力。
MiG-29战斗机的机载武器为1门30毫米GSh-30-1机炮,备弹150发。该机有7个外挂点(机翼下6个,机身下1个),最多可挂载3500千克导弹和炸弹等武器,其中导弹主要包括R-60(北约代号AA-8“蚜虫”)空对空导弹,R-27(AA-10“白杨”)空对空导弹,R-73(AA-11“射手”)空对空导弹,R-77(AA-12“蟒蛇”)空对空导弹等。

MiG-29“支点”战斗机结构图

MiG-29“支点”战斗机在高空飞行
基本参数
机身长度:17.37米
机身高度:4.73米
翼展:11.4米
最大起飞重量:20000千克
最大速度:2400千米/小时
最大航程:2100千米
【战地花絮】
20世纪80年代,民主德国接收了一批为数不多的MiG-29G战斗机。德国统一后,由于机龄还很新,性能也较好,所以这批MiG-29成了少数为德国联邦国防军留用的苏联装备。这批飞机主要用于作战训练,并不担负主要作战任务。
「衍生型号」

MiG-29
预备量产型,1983年开始服役。

MiG-29B
华约外销型,配有低档的雷达及电子战设备,没有核武器投放能力。

MiG-29K
海军型,除加装折翼、尾勾与强化之新起落架外,大致与MiG-29M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