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书搞定上市公司财报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3 财报分析的关键点

现在我们已经清楚地了解到财务报表主要是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可以向人们透露公司某一时刻的财务状况,利润表使人们了解企业的获利情况,现金流量表向人们揭示公司资金的来源和去向……除了这些,财务报表还使报表使用者了解下列信息,获得更多的帮助。

1.3.1 企业的盈利能力

企业的盈利能力是跟企业相关的各类人员——投资者、债权人、管理者、员工等都关心的问题,通常反映为企业资金的增值能力。企业的盈利能力往往通过对总资产报酬率、净资产收益率、收入利润率、成本利润率、销售利润率、销售成本利润率等财务指标的分析得出,利润率越高,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反之盈利能力越差。

1.3.2 企业的偿债能力

对企业偿债能力的正确分析能帮助投资者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企业经营者做出正确的经营决策、债权人做出正确的借贷决策,并使各类报表使用者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做出正确的评价。通过对偿债能力的分析,发现影响企业短期或长期偿债能力的因素,及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有利于企业发展。

1.3.3 企业的发展能力

企业的发展能力如何,是投资者、员工和管理者及其他人员共同关注的问题。财务报表分析可以得出企业的净收益增长率、销售增长率、资产增长率、投资收益率等反映企业发展能力的财务指标。通过这些指标反馈的信息,企业管理人员可及时改善企业内在的素质及资源条件,顺应企业外部经营环境,为企业的成长创造有利条件。

1.3.4 企业的营运能力

企业的管理层对企业资产的营运管理如何,是否能产生足够的效益,能不能达到股东(投资者)所期望的经营目标?通过对企业财务报表的营运能力分析,就能够解答这些疑问。评价企业营运能力的指标有总资产周转率、存货周转次数、应收账款周转率、营业周期等。

最近这些年,关于投资与财务报表方面的书籍已经越来越多了,但相当一部分书籍对财务报表与投资过程的关系度表述仅仅局限于财务报表的项目构成和如何编制上,这对提高报表使用者的报表阅读技能是不利的。了解和运用上述这些对企业相关能力财务指标的分析,有助于投资者或报表使用者更好地对企业发展、盈利状况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对企业财务状况和业绩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为使用者的决策做出更客观的结论。

1.3.5 更细致的财报指标

要通过财务报表所提供数据更深入地了解企业财务及其运营情况,各类财务比率是不得不了解的分析数据。财务比率是对比某一报表或多个报表中相关的数据,借以反映企业各项能力的指标。一般分析所应用的财务比率有盈利能力分析相关比率、营运能力分析相关比率、偿债能力分析相关比率及业绩和发展能力分析相关比率,如图1-7所示。

图1-7 财务报表分析的内容

在企业的财务报表数据分析中,财务比率只是其中一种,投资者还可以通过比较分析和因素分析这两种方法来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为投资决策提供更多更有利的依据。

1.3.6 财务指标的局限性

1.单个指标片面性

财务指标具有片面性,单个财务比率反映的只是企业财务状况或经营状况的一部分,各类财务比率也都过分地强调本身所表现的方面,因此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够严密。

2.所反映的情况具有相对性

根据一系列财务比率对公司进行综合评价时,要考虑到财务比率本身所反映情况的相对性。

3.财务指标的评价标准不统一

虽然理论上对各个财务比率的值有个大概的标准,但公司所处的行业不同,评价的标准也各有不同。比如,流动比率,理论上认为该指标值为2比较合理;速动比率的指标值为1比较合理,但很多经营非常成功的企业流动比率都低于2。对于不同的行业,速动比率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别。采用大量现金销售和采用应收账款销售的企业相比,前者几乎没有应收款项,速动比率大大低于1,而后者的速动比率则可能大于1,这都属于正常情况。因此,在利用财务比率对企业进行评价时,不能完全按照统一的标准来进行。

4.财务指标的计算口径不一致

财务指标的计算口径存在差异。比如,计算企业的营运能力时,财务比率分母的计算可用年末数,也可用平均数,而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又有多种,这些都会导致计算结果不一致。

多学一手 在进行财务比率分析时,可以将各种比率结合起来进行分析,更利于查看企业的整体情况。同时,把财务比率与企业的性质、实际情况与历年报表差额有机联系,可以更详尽地分析、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