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入党培训教材(2016年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3章 中国共产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无产阶级政党

一切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党的宗旨是无产阶级政党性质的直接体现,也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之一。在新的时期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要求我们党要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贯穿于党的一切活动中。党的一切方针和政策都要以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得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为最大标准。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宗旨,就是指主要的思想和意图。一个政党具有什么样的宗旨,在行动中就会具有什么样的目标任务和采取什么样的领导方式。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根本宗旨,因而党在各个历史阶段制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都体现着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这个基本原则。中国共产党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宗旨,是正确认识和把握历史发展规律的结果,也是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之一。

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决定着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属性的一种内在的规定性。在党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党的活动方式可以随着客观环境的变化而有所不同,但党的宗旨却始终具有稳定不变的性质。正是由于党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才使得我们党获得了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在艰苦的环境中不断成长和发展,由小变大,由弱变强,由革命党成为执政党,最终带领人民群众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伟大成就。历史的实践证明,什么时候我们党坚持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党的事业就会取得伟大成功。什么时候我们背离了党的宗旨,那么我们的事业就会遭受挫折。

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践行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首先要做到权为民所用。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成为执政党,原因在于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支持。我们党对权力的来源有着深刻的认识。早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在延安一次演讲中就说过这么一段话:“有个美国记者问我:‘你们办事,是谁给的权力?’我说:‘人民给的。’……我们的责任,是向人民负责。每句话,每个行动,每个政策,都要符合人民的利益,如果有了错误,定要改正,这就叫向人民负责。”这段话鲜明地指出了我们党包括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在内,一切权力都来源于人民。因此,我们党的领导干部,必须当好人民的公仆,严于律己,把手中的权力用来为人民谋福利,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

其次,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做到情为民所系。我们党从人民群众中产生,又因为人民群众的支持而发展和成熟。在长期的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我们党逐步形成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相信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建立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是党最大的政治优势。在新的形势下,保持和发挥党的这种政治优势,要求党必须同人民群众建立深厚的感情。党的领导干部要时刻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深入群众、团结群众,做好群众工作,围绕人民群众关心的利益问题开展工作,要善于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集中人民群众的智慧,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

最后,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还必须做到利为民所谋。党在执政过程中,必须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治国理政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一方面,在为人民谋利益的过程中,我们党要保持与时俱进和始终如一的精神状态,不断了解和满足人民群众新的利益需求,满足人民群众新的利益愿望。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从入党那一刻起,就必须始终坚持把为人民谋利益看作检验自己行为的第一标准。另一方面,人民群众的利益是由无数个个体的利益所组成的,为人民谋利益要求共产党员从一点一滴做起,从一件件小事做起,要真正做到群众利益面前无小事、无难事,以实际行动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二、始终密切联系群众

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也是实现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基础。一切革命的政党,其生命力的根本源泉都在于人民群众真心实意的拥护和支持。得民心者兴,失民心者亡。这是历史的经验教训,也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在新的条件下巩固党的执政地位,要求党必须始终处理好同人民群众之间的关系,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密切联系群众要求我们党要一切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处处关心群众,倾听群众的呼声,一刻也不脱离群众,满足群众的要求,维护群众的利益。在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党之所以能够战无不胜、以弱胜强,关键就在于党始终坚持密切联系群众,同人民群众结成了密不可分的血肉联系。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我们党成为执政党,党所处的外在环境发生了变化,在客观上增加了党脱离群众的危险。因此,在深化改革、推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我们党要更加自觉地继承和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以取得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首先,在思想上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又到群众中坚持下去,以形成正确的领导意见,这是基本的领导方法。刘少奇同志指出,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的政治路线,也是我们党的根本的组织路线。习近平同志指出:“崇高信仰始终是我们党的强大精神支柱,人民群众始终是我们党的坚实执政基础。只要我们永不动摇信仰、永不脱离群众,我们就能无往而不胜。”这些论述概括了党的群众观点的精神实质,表明了我们党要求每个党员都要首先在思想上牢固树立群众观点,自觉执行党的群众路线,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身的最高宗旨,为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而不断奋斗。

其次,在工作上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坚持对人民负责。中国共产党是全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除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以外,没有任何自身的私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这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是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发展的重要保证。”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在工作中要始终密切联系群众,对党和人民负责,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政治责任感,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误的,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开展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立足点,以实际行动密切同群众的联系。

最后,在方法上坚持依靠、教育和引导群众相结合,提高群众的觉悟。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始终坚持既要深入群众、服务群众,又要宣传群众、教育群众的方针。通过发挥我们党在教育、引导群众方面的优势作用,不断坚定群众跟党走的决心和信心,密切党同群众的联系。我们党始终坚持人民群众创造历史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原理,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把群众路线作为党的根本工作路线,立足于宣传教育群众、组织发动群众。坚持既教育引导群众,又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既坚定依靠群众,又服务维护群众。把教育和引导群众作为密切党同群众之间联系的有效途径,切实把广大人民群众团结在党的周围。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在全党范围内深入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这场教育实践活动是我们党在新的形势下,为了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而开展的一项重大举措。通过群众路线活动,着力解决了目前群众反映的一些党员和领导干部的突出的作风问题,得到了群众的强烈拥护,极大的密切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

三、不断解决人民群众的具体利益权益问题

贯彻和落实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求我们关心并解决人民群众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各种具体问题。必须围绕人民群众最具体的利益和权益出发,努力把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战略目标和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的阶段性目标紧密地联系起来。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冷暖挂在心上,对人民群众在生产和生活中面临的各项困难,必须尽最大努力去解决。

目前在我们国家,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教育、住房、安全生产、食品安全、法治公平等关系到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是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也是人民群众最现实、最直接、最具体的利益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解决,就会影响到广大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影响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影响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安定团结。这就决定了我们党必须把解决人民群众的具体利益和权益问题作为践行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的重要切入点。

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要时刻关心群众疾苦,做到群众面前无小事,尽全力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要特别关心那些在生活上和工作上遇到苦难的群众,重点考虑和解决好他们的问题,切实安排好他们的生活和就业。广大党员一定要以最大的热情,重视为群众的切身利益而奋斗,帮助他们克服困难,绝不能对他们的困难漠不关心,要常怀为民服务之心,常思为民解忧之策,常兴为民谋利之举,从每一件小事做起,给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

在解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问题的过程中,我们党要坚持将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根本利益相结合,同时要正确处理好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之间的关系。要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阶层之间的利益关系。善于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以及教育、协商等手段,及时合理地处理关系到群众切身的具体利益和权益问题,解决好利益冲突和利益矛盾。广大党员在解决人民群众具体利益权益问题时要坚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汲取智慧。每个党员都要同各行各业的群众交朋友,及时了解民情民意,要自觉到最困难的地方去,到群众利益权益难以得到保障的地方去,到工作难以有效开展的地方去。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及时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紧迫的问题。

第二节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

中国共产党是为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奋斗的政党,除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外,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党在任何时候都要保持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始终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实现和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活动的根本出发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以人民为本,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一、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我们国家的主人,是决定我们国家前途和命运的根本力量。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党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不断实现和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我们党在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过程中,要以“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和检验党的一切决策和决策执行成效的标准。

中国共产党能够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具有深刻的历史和现实原因。首先,中国共产党来自人民,根植于人民,服务于人民。党的全部责任和义务,就是实现为人民的根本利益而奋斗。从建党的那一刻起,我们党就自觉地把自己看作是人民实现自己利益的工具,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我们党成立九十多年来的一切奋斗,无论是战争年代的浴血奋战推翻“三座大山”,还是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开展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又或是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归根结底都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就明确指出:我们党“以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最大利益为出发点”、“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党成为了执政党,明确地指出:“党是人民群众的全心全意的服务者,它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意志,并且努力帮助人民群众组织起来,为自己的利益和意志而斗争。”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强调:“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这些论述,系统地阐明了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我们党在任何时候都要将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其次,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所代表的工人阶级的利益同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相一致的。工人阶级的最高目标是废除生产资料的私有制,消灭剥削制度,实现共产主义伟大理想。工人阶级在实现这一伟大目标的过程中,也带动了劳动人民实现了自身的解放。这个过程表明,中国共产党始终是为谋求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存在的,它没有也不可能有自己的私利。

最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奋斗的历史。在鸦片战争后的近百年间,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人民群众饱受腐朽统治者和帝国主义的双重压迫,中华民族面临着存亡的危机。在这种情况下,中华儿女开始上下求索,进行了一系列不屈不挠的反压迫、反奴役、反侵略的英勇斗争,但无论是农民、小资产阶级还是民族资产阶级,由于时代的局限性和妥协性,都没能够提出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主张,唯有最具革命性的中国共产党,才能代表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在革命战争年代,数以万计的共产党员前赴后继,不怕牺牲,为实现中华民族的解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和平建设年代,千千万万共产党员在各条战线上艰苦奋斗,开拓进取,不断改革创新,为推动祖国的繁荣富强献计献策。这些情况表明,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二、贯彻以人为本,谋求人的全面发展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党一切活动的最高标准。”这一论述,深刻地揭示了中国共产党在执政和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努力提高人们生活水平,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首先,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也体现了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一方面,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结底都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必须充分发挥全体人民的积极性来推动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贯彻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另一方面,推动科学发展,根本目的是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和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党的各项工作与实现人民根本利益的一致性,坚持保障人民基本权益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一致性。其目的是以人的发展推动社会的发展,同时让社会的发展为人的发展提供条件和手段,服务于人的需要,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为人民共享。

其次,以人为本是党的执政理念的体现,是衡量党的执政活动的重要标准,也是检验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党在执政过程中要充分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的首创精神,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社会事务和经济文化事业。切实保障人民的各项权益,努力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保证人民的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得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最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最后,以人为本是保持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的必然要求。坚持以人为本,首先要充分认识到人民群众在推动历史前进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人类社会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历史的实践证明,一个政党的前途和命运取决于人心向背。只有坚持以人为本,谋求人的全面发展,把实现和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开展一切活动的中心任务来对待,才能使党得到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使党能够领导人民在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三、不断创造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我们国家的综合国力有了显著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改善,全国人民朝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不断迈进。究其原因,在于我们党始终坚持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把执政为民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完成党的执政使命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在国家大政方针上和各项部署中,坚持立足于基本国情,以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和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为导向,推进国家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五位一体的总布局,推动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创造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

在经济建设方面,加快中西部地区向小康社会迈进的步伐,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完善宏观调控体系,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同时努力增加城乡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不断改善人民的生活条件,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改善农村城市的医疗卫生条件,在穿衣、吃饭、住房、交通、医疗等各个方面,提高人民的满意度和幸福指数。

在政治建设方面,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维护社会的公平和正义。保证人民群众充分行使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

在文化建设方面,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努力提高全社会的受教育水平,使每个人都能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大力推进科学技术进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丰富人民的文化和日常娱乐需求。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同时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基本建立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健全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形成有利于创新创造的文化发展环境。

在社会建设方面,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管理体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基层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网络,建立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的体制机制。推动建设服务型政府,满足人民群众的各项要求。

在生态建设方面,坚持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妥善处理好人口、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关系,加快建设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开发、资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和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格局。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要始终当好“三个代表”为人民谋福祉

在新形势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现阶段我们党所要肩负的重大历史责任。要完成我们党的历史使命,必须始终坚持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即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集中概括了党和国家全部理论活动、实践活动,包括一切工作的根本方向、根本准则、根本依据,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也是我们党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不断夺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伟大胜利的根本要求。

一、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构成社会的基本矛盾。这个基本矛盾的运动,决定着社会性质的变化和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方向。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它们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是不同的。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不断完善,为我国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打开了广阔的道路。

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我们党作为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建立时就是以中国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走上历史舞台的。我们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目的是取消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特权,消灭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的剥削和压迫,改变买办的封建的生产关系,以及改变建立在这种经济基础之上的腐朽的政治上层建筑,确立人民民主专政为核心的新的政治上层建筑,从根本上解放被束缚的生产力。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为了确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并在这种经济基础上进一步健全社会主义上层建筑,以继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进行改革开放,调整和改革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部分,调整和改革社会主义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经济基础的部分,也是为了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要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我们党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通过制定和实施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采取切实的工作步骤,不断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我们党始终站在时代前列,保持先进性的根本体现和根本要求。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使人民的生活日益改善。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各个历史阶段,我们党都需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适时地通过改革的方式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使社会主义制度充满生机和活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给世界生产力和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推动。我们党必须牢牢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敏锐地分析和把握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始终注意把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同掌握、运用和发展先进的科学技术紧密地结合起来,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不断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改造和提高国民经济,努力实现我国生产力的持续发展。这是我们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必须履行的重要职责。

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们国家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了一系列伟大的成就,但是我国目前依旧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口多、底子薄,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生产力不发达的情况总体上还没有改变。因此,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依然是我们党和国家所要长期坚持的中心任务。我们党必须坚持不懈地发展先进的生产力,对于仍然存在的不适应先进生产力和时代发展要求的一些落后的生产方式,既不能脱离实际地简单化地加以排斥,也不能采取安于现状、保护落后的态度,而要立足实际,创造条件加以改造、改进和提高,通过长期努力,逐步使它们向先进适用的生产方式转变。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不断为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打开更广阔的通途。

二、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坚持什么样的文化方向,推动建设什么样的文化,是一个政党在思想上精神上的一面旗帜。自建党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高举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旗帜,努力建设和弘扬反映革命、建设和改革要求的新文化,从思想上精神上极大地解放和激励了广大干部群众,在全党和全国人民中形成了凝聚人心、统一意志的正确指导思想和共同理想。

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体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事业。我们党必须全面把握两个文明建设的辩证关系,在推进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努力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我们党要牢牢把握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趋势和要求,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为指导,立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着眼于世界科学文化发展的潮流,不断发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具有中国风格、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引导广大人民群众从思想上精神上正确武装和不断提高起来。这也是我们党始终站在时代前列,保持先进性的根本体现和根本要求。

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要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增强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增强民主法治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坚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进一步普及教育,提高教育素质和全社会的教育水平;大力发展科学文化事业。加强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的宣传教育。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性。坚持为人民服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服务,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我们党还要努力掌握和发展各种现代传播手段,积极推动先进文化的传播,努力推进全社会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坚持为社会保持良好的秩序和风尚营造高尚的思想道德基础。要在全社会倡导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反对和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以及奢靡之风等腐朽思想,增强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激励他们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虽然社会主义文化在当前的中国已经居于主导地位,但是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社会上还存在一些具有迷信、愚昧、庸俗等特点的落后文化,甚至还存在一些腐蚀人们精神世界、危害社会主义事业的腐朽文化。因此,我们党必须通过加强教育和管理,移风易俗,努力改造落后的文化,努力防止和坚决抵制腐朽文化和各种错误思想观点对人们的侵蚀。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必须继承和发扬一切优秀的文化,必须充分体现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要以具有世界性的眼光看待问题,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文化的感召力。对于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建党以来所形成的革命文化传统以及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先进文明成果,我们党都要积极继承和发扬。我们党对于传统中华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时代精神加以继承和发展,做到古为今用。同时必须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的要求,结合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创新,努力繁荣先进文化,增强中华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三、落脚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权益

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各级党组织和党员要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在任何时候都必须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与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把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收益作为党组织开展全部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我们党自建党90多年来所进行的一切奋斗,归根到底都落脚于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权益。在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党就号召全党同志不怕牺牲、前赴后继地为革命的胜利而英勇斗争。新中国成立后,党告诫全党同志谦虚谨慎,戒骄戒躁,永远保持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在新的历史时期,党要求全党同志必须经得起改革开放和执政的考验,带领人民群众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勤奋工作。所有这些,都是为了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我们党所有的方针、政策、措施和工作,都应该正确反映并有利于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都应认真考虑和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这始终关系到党的执政的全局,关系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全局,关系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和社会安定的全局。共产党员要始终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根本观点,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深入群众,深入基层,使各项决策和工作符合实际和群众要求。所有党员和干部必须真正代表人民掌好权、用好权,而绝不允许以权谋私,绝不允许形成既得利益集团。在逐步实现全国人民共同富裕的过程中,党员干部必须正确处理好先富与后富、个人富裕与共同富裕的关系。所有党员领导干部,都应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吃苦在前、享受在后,首先要支持和帮助群众富起来,而不能只考虑自己如何富,更不能利用手中的权力谋取不正当的利益。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拜人民为师,把政治智慧的增长、执政本领的增强深深扎根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之中。要高度重视并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依法保障人民群众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项权益。坚持把群众放在心上,把群众当作亲人,要做到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要在同人民群众的朝夕相处中增进和人民群众的感情,以实际行动为人民谋取利益,把党的全部工作的重心都落脚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权益。

思考题

1.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

2.在新时期如何坚持群众路线?

检测题

一、填空题

1.党的宗旨是________。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

3.________是检验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

二、选择题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 )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A.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B.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

2.坚持以人为本,要始终把( )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A.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B.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C.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必须尊重党员( )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推进党务公开,营造党内民主讨论环境。

A.主人翁

B.客体

C.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