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惟诚文集(第4卷)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真与实

关于青少年思想教育,我觉得有两个字最重要。这就是真和实。

我们教育青少年是要引导他们去追求真理,去创造自己幸福的生活。这也是青少年本身的要求。他们确实有知识不足的弱点,因此他们就强烈地要求认识这个世界。这种认识当然应当是真和实的,而不是虚幻的。也只有对世界真实的认识,对他们才是有用的;而一切虚幻的东西,最终都将在实践的面前被他们抛弃。

我们共产党人是唯物主义者,任何欺骗、吹嘘和我们的世界观都是格格不入的,我们也不需要回避和掩盖任何事物的真相。正是这样的品质,才能使共产党人成为青少年最可信赖的朋友和导师。

一个常见的问题是怎样对待我们的困难和不足。青少年往往对这一方面特别敏感。这是很自然的。最容易引起人们注意的,往往是自己身上有病痛的器官。一个没有肝炎,不感到肝区疼痛的人,可能在几十年的生活中从来没有注意过他那正常运行的肝脏。年长的人们由于经历过更艰难的日子,也由于许多过去存在的缺陷的克服正是他们奋斗的成果,所以他们的思想更容易倾向于珍惜已有的成果,并且比较容易理解某些尚未克服的缺陷何以至今仍然存在,对前途的艰辛也会更有思想准备。毫无疑问,他们的认识,在整体上说,比年轻人要深刻些,全面些。但是,如果我们不重视青年人敏锐地感知的那些消极的东西,我们就会难以同青年人取得共同的语言,也难以引导他们的认识走向深化。

只注意到困难的方面容易使人泄气,这也是实际存在的问题。因此应当注意克服片面性,应当帮助青少年看到那些确实存在而他们注意不够的有利条件、光明面、取得的成绩和进步,从而看到前途,提高自己的信心和勇气。一所中学水平比较差,每年考入高等学校的毕业生不过一二人,有时甚至“剃光头”。如果光数不利条件,完全可能越数越没劲。但是,如果在承认了这些不利条件的基础上,再来找一找有利条件,就会发现许多也是客观存在的东西。索性避短扬长,不去追求那个难以求到的升学率,多学一点职业技术、谋生技能,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聪明才智得到充分发挥的机会,这样很可能培养出更多更有用的人才来。

认识国情也是如此。例如,拿中国和发达国家比,我们的生产确实比他们落后,我们的日子比他们过得穷。但是,从某个角度看,穷也未尝不是一种优势,劳动费用低,只要努力干,我们的产品在世界市场上就可以比较有竞争力,可以赚洋人的钱,买洋人的技术。再回头看看,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克服了多少困难,解决了多少问题,取得了多少进步,就可以相信前途是有希望的。

克服片面性,是为了得到全面的认识,并不是用另一个片面来和这个片面对立。否则,各执一端,还是不能完成对真理的认识。只说光明,只说伟大成就,是不是就一定能鼓舞士气?也不见得。人们可能因此对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种种困难更加不好理解,并且认为有理由提出种种过高的要求和疑问:既然成绩如此伟大,为何我的收入还这么少?住房还这么小?倒不如摊开来全面说清楚。

我们过去常说中国地大物博,说中国的煤产量占世界第一,钢产量占世界第四,等等。我们的国土占世界陆地面积的7%。可是,在这7%的土地上居住了占世界22%的人口。用人均占有量来算账,我们就只能是一个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我们的人均耕地面积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1/3,我们人均森林占有量只是世界人均水平的1/8,我们人均草场面积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35%,我们的水力,我们的大部分矿产,人均占有量都远在世界平均水平之下,我们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国民收入,在世界上的排列次序只能在100位以后。了解这一方面的事实不但不会否定我们的成就,而且足以证明我们的成绩来之不易。更重要的是,只有这样的全面了解,才能使青少年看到自己肩负的历史重任,从而激发起发奋图强的壮志。

有时候,人们愿意承认某种事实,是不是会有悖于我们主张的某些原则?其实,恩格斯早就讲过,原则不是我们的出发点。它是从事实出发进行研究得出的结果。而一切正确的原则都只能被事实所证明。例如,我们讲爱国主义,是因为我们祖祖辈辈生于斯,长于斯,我们共同开拓了这块土地,这块土地也养育了我们。我们56个民族,10亿人口,是由共同的文化,共同的习惯、传统联结起来的,这些都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从这些事实的基础上产生了我们深沉的不可动摇的爱。我们的祖国是美丽的,它有许多伟大的成就,这些都是可爱的。我们的祖国也有许多弱点,也有许多不如人的地方,当然不能说爱这些东西。但是这些东西的存在不但不妨碍我们的爱国之情,而且只能激发我们要把祖国建设得更好的豪情。有些同志以为向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就是讲祖国如何伟大。但是只讲这一面,青少年就不免要怀疑,因为他们明明看到有若干不那么伟大之处。如果我们爱国主义的根据就是中国比外国好,那么一旦人们发现外国有胜于中国之处,岂不是也就有理由不爱国?让我们回顾一下古往今来的许多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从屈原、岳飞、文天祥,到林则徐、孙中山、李大钊、周恩来,他们树立爱国主义思想之时,遇到的都是国家危急存亡之秋,强敌环伺,中国的国力凋疲。正是这样的命运,激发了他们的爱国之志。可见,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完全不需要、也不应该对现实有任何掩饰。

对青少年讲真话,就是要做到不回避矛盾,不掩盖真相,不文过饰非,不吹牛,不开空头支票许愿,同时也不能迎合青少年中的片面认识。迎合,就是放弃教育的职责,就是使青少年失去引导,就是放任青少年的认识停留在不真实或者不完全真实的阶段。这也不是青少年所需要的。有些青少年爱好“横比”,总是用世界上发达国家的标准来看今天的中国,结果是样样不如意。当然不可能禁止人家做这种“横比”,说我们只应该“竖比”,比我们自己的过去已经进步多了,只是这样说,青年人自然不服气。我们认为“横比”“竖比”都是需要的,问题是要善于进行比较,要占有详细的材料,掌握科学的方法。

横比,要比各种相关的因素,还要比许多事情的来龙去脉。发达国家的生产力水平比我们高,这是事实。我们也想高,就要具体看一看人家是怎么高起来的。他们过去也有低的时候,他们这条路是怎么走过来的?一了解,就可以知道,他们一部分资金积累是掠夺来的。这一条我们就不能学。他们国内的剥削制度我们也不能学。但是他们有效的管理制度、正确的经济发展战略、先进的科学技术,则是我们可以学的。我们的同志到日本去,除了看到他们生活水平高之外,更看到了他们劳动的紧张程度。国内有一家中日合资的制钉厂,由日本人负责管理,劳动效率是国内同类工厂的3倍,但是据说仍然只有日本同类工厂的1/10,而日本同类工厂用的机器还不如我们这一家合资工厂的先进。只比生活,不比劳动,恐怕解决不了问题。比生活也不能只同人家今天的水平比,还可以再具体了解一下,人家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300美元的年代生活水平究竟如何。把这些真实的情况都弄清楚了,我们对于自己应当走什么路,就容易做出比较正确的判断了。

真实的情况并不都是令人感到愉快的。世上不如意事常八九。为了追求真理就不能拒绝接受任何有苦味、辣味的事实。无论什么味,都只有承认它,才能从现实的基础出发,去争取更好的前途,要青少年接受这样的思维方式,是有困难的。但是不能因为有困难就采取回避的方针。当然也不能强迫人们这样想问题。有些事情只能是如实地指出来,同时又允许人们暂时不接受,或者将信将疑,总之是“信不信由你”。最后,人们会从实践中看到那些符合实际的分析更正确,依据这种认识决定的行动对自己也更有利。这时,我们的思想教育工作的威信也就真正提高了。

说“信不信由你”,不等于我们在主观上不需要做任何努力。达到正确的认识需要一个过程,我们应当努力缩短这个过程。最重要的条件就是实践。归根到底,实践才是认识的源泉。对于间接实践所获得的认识的理解,归根到底也要以直接的实践为基础。而青年人的弱点正是缺少实践的经验。这是自然形成的弱点,不是青年人自己的过错,因此不应当受到责备。但是应当如实地向青年人指出他们的这个弱点,并且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帮助他们取得实践的机会。本来,“事非经过不知难”,“看人挑担不吃力”,旁观者的指手画脚并不等于真知灼见。俗话说:“初学三年,天下去得;再学三年,寸步难行。”说的是人们从对某事物知之较少到知之较多的发展过程中精神状态的变化。我们希望青年人保持初学状态的锐气,而不要变成寸步难迈。但是看到事物的各个侧面,看到事物的内部联系,看到事物的来龙去脉,懂得解决问题的艰辛,从而减少一些冒失,减少一些盲目性,增加一些科学的态度,增加一些探索的精神,增加一些多方听取意见的兴趣,都是完全有必要的。

以真诚的态度对待青少年,永远向他们讲真话,引导他们更多地参加社会实践,脚踏实地,从实践中更深刻、更丰富地认识世界,我们是一定可以同青少年们共同在以实求真的道路上携手前进的。


(《学习与研究》1988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