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与模糊语言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论词语语体色彩的锤炼

语体是言语的功能变体。人们在不同的社会活动领域内进行交际时,由于交际的目的、对象、内容、场合等的不同,所用的语言也就具有不同的特点。有些词语常用于某些语体,有些只能用于特定的语体,也有些通用于各种语体。根据语言环境来精心选择带有语体色彩的词语,对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是有积极意义的。

一 口头语体与书面语体的选择

口头语体具有通俗、生动与活泼的特点,因此人们在写文章的时候,往往用口头语体来替换书面语体。例如:

(1-1)起伏的青色群山一座挨一座,延伸到远方,消失在迷茫的薄暮中。(彭荆风:《驿路梨花》,《光明日报》1977年11月27日)

(1-2)……消失在迷茫的暮色中。(《驿路梨花》,见初级中学课本《语文》第2册)

(2-1)油田领导亲临医院。(茹志鹃:《离不开你》,见《中国优秀报告文学选评》,复旦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

(2-2)油田领导亲自来到医院。(《离不开你》,见高级中学课本《语文》第6册)

上面两例原文中的“薄暮”和“亲临”是书面语,改文分别换成“暮色”和“亲自来到”等口头语,显得通俗。值得注意的是,口语中往往存在一些不规范的语言成分,这些语言成分一般不宜进入书面语中。例如:

(3-1)我想起一个问题,就问:“可是呢,一只蜜蜂能活多久?”(《荔枝蜜》,见《杨朔散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

(3-2)我想起了一个问题,就问: “一只蜜蜂能活多久?”(《荔枝蜜》,见初级中学课本《语文》第2册)

(4-1)可是啊,海市不出来,难道我们不能到海市经常出现的地方去寻寻看么?(《海市》,见《杨朔散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

(4-2)可是,海市不出来……(《海市》,见高级中学课本《语文》第3册)

例(3-1),这里没有转折关系,不必用“可是”;例(4-1),“可是”后面不必用“啊”。“可是呢”“可是啊”等,尽管在口语中经常出现,然而到了书面语里一般要被剔除,以便使语言具有规范性和简洁性。

书面语体具有庄重、典雅的特点,有时用书面语来替换口头语,也能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例如:

(5-1)在这深深怀念周总理学习周总理的日子里,又使我们回忆起一次随同周总理从延安到重庆的短暂而又不平凡的经历。(袁鹰:《一次难忘的航行》,《光明日报》1977年1月9日)

(5-2)在这缅怀周总理,学习周总理的日子里,我们又回忆起三十一年前随同周总理从延安到重庆的一次不平凡的航行。(《一次难忘的航行》,见试用本初级中学课本《语文》第4册)

(6)季度评奖会开始了。十几双眼睛望着我,似乎是(看)期待着我表示意见。(徐仲华:《评讲〈我和一个同志之间〉》,见《文章评改》,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

例(5),“深深怀念”是口头语,“缅怀”是书面语,后者更显得庄重,同时,“缅怀周总理”与“学习周总理”在音节上配合匀称。例(6),“看”通用于口头语体和书面语体,“期待”一般用于书面语体。这里用书面语体的“期待”,能够较好地表现出紧张而严肃的气氛。

文言词语具有较浓的书面语色彩,如果不是为了提高表达效果,最好不要使用。例如:

(7-1)先付包洋十元,人银两讫。(夏衍:《包身工》,见《散文选•二》,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

(7-2)先付包洋十元,人银两交。(《包身工》,见高级中学课本《语文》第2册)

(8-1)母子见了面,老人第一句话就说:“若不是这孩子送我,娘怕找不到你呢。”(陈广生、崔家骏:《雷锋的故事》,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73年版)

(8-2)母子见了面,老人第一句话就说:“要不是这孩子送我,娘怕找不到你呢。”(《人民的勤务员》,见初级中学课本《语文》第1册)

例(7),原文中的“讫”是文言词语,口语中一般不说。因此改文把“两讫”换成现代通行的词语“两交”。例(8),原文中的“若不是”带有文言色彩,口语里是不大说的,更何况这是出自一位老人之口,因而显得不符合人物的身份,改文换成口语“要不是”,这就贴切了。

下面的例子违反了上述原则,因而是不恰当的:

(9-1)伊的青布围裙轻轻动荡,猫的小爪似伸似缩地想将裙缘抓住,但是终于没抓住。(《阿凤》,见《叶圣陶短篇小说选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54年版)

(9-2)伊的青布围裙轻轻动荡,猫的小爪似伸似缩地想将他攫住,但是终于没有捉着。(《阿凤》,见《叶圣陶文集•一》,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原文中的“抓住”一词本来通俗明白,改文却换成文言词语“攫住”,反而生僻难懂了。当然,在一定的语言环境里,又可以根据表达的需要选用有生命力的文言词语,以便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例如:

(10-1)我们肃立在您老人家遗体面前,透过泪水看到您老人家还是那样庄重而慈祥。(毛岸青、邵华:《我们爱韶山的红杜鹃》见《人民文学》1977年第9期)

(10-2)我们肃立在您老人家遗体之前,透过泪水看到您老人家还是那样慈祥而庄严。(《我们爱韶山的红杜鹃》,见试用本初级中学课本《语文》第5册)

(11)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12)孔乙己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弯腰下去说道,“不多了,我已经不多了。”直起身又看一看豆,自己摇头说,“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鲁迅:《孔乙己》)(13)“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在开始的时候,就得有个盘算,才不致“失之毫厘,谬以千里”。(陶铸:《崇高的理想》)

(14)他听说齐宣王爱听竽乐和奏,就混在乐队里,装模作样,冒称内行,领取俸禄。(《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见高级中学课本《语文》第1册)

例(10),改文用具有文言色彩的“之前”来替换原文中的“面前”,更显得庄重。例(11),大量地运用文言词语,很好地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激愤之情。例(12),对孔乙己带有文言色彩的语言进行描写,这对于刻画孔乙己迂腐的性格特征起到了较好的作用,同时具有极强的讽刺性。例(13),两处运用文言词语,从而收到了言简意赅的效果。例(14),“俸禄”一词符合南郭先生所处的历史环境,如果改为“工资”,则会显得不伦不类。

二 方言语体与共同语语体的选择

方言词语受地域的限制,一般难以为其他方言区域的人所接受,因此能够用共同语(在现代汉语里即普通话)词语表达的,就尽量不要使用方言词语。例如:

(1-1)不行,不行,你的腿脚不灵便,从这些筐头子空里穿,不安全,栽倒了咋整?(王愿坚:《普通劳动者》,见同名短篇小说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

(1-2)……栽倒了,怎么办?(《普通劳动者》,见初级中学课本《语文》第6册)

(2-1)崔二爷来胡日弄,修寨子买马又招兵。(李季:《王贵与李香香》,见《新诗选•三》)

(2-2)崔二爷来胡打算,修寨子买马又招兵。(《王贵与李香香》,见高级中学课本《语文》第2册)

上面两例原文中的“咋整”和“胡日弄”都是方言词语,不大好懂,改文分别换成“怎么办”和“胡打算”,既通俗明白,又符合现代汉语规范化的要求。

我们主张能够用普通话词语表达的,就尽量不要使用方言词语,这并不是说方言词语绝对不可以用。叶圣陶先生在《关于使用语言》一文中说:“方言土语的成分也不是绝对不用,只是限制在特定的情况下使用。譬如作品中某个人物的对话,要是用了某地区的方言土语,确实可以增加描写和表现的效果,这就是个特定的情况,这时候就不妨使用。又如作者觉得方言土语的某一个成分的表现力特别强,普通话里简直没有跟它相当的,因此愿意推荐它,让它转成普通话的成分,这就是个特定的情况,这时候就不妨使用——到底能不能转化成普通话的成分,那还得看群众同意不同意。”这可以作为我们使用方言词语的重要原则。下面我们举例来说明。

(3)我家只有一个忙月(我们这里给人做工的分三种……自己也种地,只是过年过节以及收租的时候来给一定的人家做工的称忙月),忙不过来,他便对父亲说,可以叫他的儿子闰土来管祭器的。(鲁迅:《故乡》)

(4)杨二嫂发现了这件事,自己很以为功,便拿了那狗气杀(这是我们这里养鸡的器具,木盘上面有着栅栏,内盛食料,鸡可以伸进颈子去啄,狗却不能,只能看着气死),飞也似的跑了,亏伊装着这么高低的小脚,竟跑得这样快。(鲁迅:《故乡》)

(5)冬天,打冰夹鱼的时候,她们一个个登在流星一样的冰船上来回警戒。(孙犁:《荷花淀》)

(6)一人一马一杆枪。(李季:《王贵与李香香》)

(7)咱们先借一棵大枪给赵玉林使唤。(周立波:《暴风骤雨》)

例(3)用“忙月”,是因为普通话里没有可以用来代替的词。例(4)用“狗气杀”,例(5)用“打冰夹鱼”(即打开冰来捞底下的鱼)和“冰船”(也叫“冰排子”或者“冰床”,这是一种在冰上行驶的木制的交通工具),都是为了显示特有的地方风物。例(6)和例(7),“枪”不说“一支”,而说“一杆”或“一棵”,前者是使用陕北方言,这与该诗所运用的陕北信天游形式是配合和谐的;后者是使用东北方言,富有地方色彩。

三 科技语体与文艺语体的选择

一般来说,文艺语体可以大量地运用各种形象的修辞方法以增强作品的感染力;科技语体则很少使用描绘手段,它要求对客观事物作客观的、冷静的、准确的说明。例如:

(1-1)叶子就是一个食品工厂,上面有着许多小烟囱,叫气孔。(《食物从何处来》,《人民日报》1959年3月31日)

(1-2)叶子就是一个食品工厂,叶子上面有着许多气孔。(《食物从何处来》,见初级中学课本《语文》第6册)

(2-1)每一根毛就是一个最基层的原料采购站,大力的收买土壤中的水分和无机盐等原料。(《食物从何处来》,《人民日报》1959 年3月31日)

(2-2)每一根毛就是一个最基层的原料采集站,大力地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无机盐等原料。(《食物从何处来》,见初级中学课本《语文》第6册)

(3-1)但是,它们侵入作物也不是一无阻挡的,因为作物不是任凭它们为所欲为而是不断同它们进行斗争;就是说,作物具有不同程度的抗病性。(《农作物抗病品种的培育》,《科学大众》1964年第3期)

(3-2)但是这些病菌侵入作物,也不是全无阻挡的。因为作物具有不同程度的抵抗病菌的能力。(《农作物抗病品种的培育》,见高级中学课本《语文》第2册)

(4-1)狡猾的野兔靠野草和偷窃农民的果实来生活,阴险的狼却要以野兔来做食物。(《食物从何处来》,见《人民日报》1959年3 月31日)

(4-2)例如,野兔靠吃野草来生活。狼以野兔为食物。(《食物从何处来》,见初级中学课本《语文》第6册)

以上四例都是选自说明文。例(1-1)中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式,用“小烟囱”作喻体来比喻叶子上面的气孔,然而这个比喻既不恰当,也不合语体,因此改文将比喻删去。例(2-1)中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式,用“收买”来使作物具有人的特征,然而这实在没有必要;改文用“吸收”来替换“收买”,既表达准确,又符合说明文的写作要求。例(3-1)中也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式,并且流露出对作物能够抵抗病菌的赞美之情,然而这与文体不合,因此改文删去了这段运用拟人方式的文字。例(4-1),用“狡猾”“偷窃”“阴险”等词语来分别说明野兔和狼的生活习性,其厌恶之情溢于言表,然而说明文的一个重要特征就在于它的客观性,即要求作者客观冷静地介绍和说明事物,一般不带作者的感情色彩,因此改文删去了上述词语。

(原载《逻辑与语言学习》1992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