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文学身体政治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小 结

革命历史小说通过将死亡道德化、阶级化与受虐仪式化、施虐狂欢化的文学叙述,使得身体消除了痛感,一方面化解了暴力革命的残酷性和恐怖性,使充斥着流血死亡的革命获得广泛的情感和心理认可,从而证明革命历史的合理性和合法性;另一方面凸显死亡和受虐的社会意义,将个体召唤为符合意识形态规范的历史主体,建立无我或者超我的崇高伟大的革命美感和幸福感,从而让每一个个体自觉担当起国家民族责任和使命。“唯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争取胜利”,这都是曾经响彻在新中国大地上的嘹亮口号。革命伦理建立了一种架构在为革命献身之上,具有悲壮力量、崇高美感的牺牲美学和享虐美学。这种蔑视死亡和苦难的英雄主义、乐观主义审美风格,这种消除了切身性痛感的死亡和受虐叙述,成功地建构了当代中国人为国家集体无私奉献、自觉牺牲的伟大精神,激励了国人在国家民族艰难困苦的创业时期战胜现实困难的信心和勇气,但是,这种没有痛感的身体叙述隐含着“把生命的价值转化为死亡的价值,把生命的承担转化为死亡的当担”[51]的非理性叙事逻辑,体现的是伦理至上而非人性至上的原则,在某种程度上也导致对个体生命的轻视,对人的尊严与权力的剥夺,因而也影响革命历史小说对战争中所存在的非理性、反人性内容的反思。


[1]海波:《从“重生轻死”到“生死齐一”》,《哲学研究》2008年第1期。

[2]周德新:《论死亡本质及其社会性》,《社会科学缉刊》2010年第3期。

[3]肖百容:《从认识到认同——论中国文人死亡意识的现代转变》,《湖南大学学报》2009年第5期。

[4]同上。

[5]同上。

[6]杨厚均:《革命历史图景与民族国家想象》,博士学位论文,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第60—61页。

[7]毛泽东:《为人民服务》,《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第905—906页。

[8]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第805页。

[9]黄子平:《“灰阑”中的叙述》,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25页。

[10]曲波:《林海雪原》,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4页。

[11]吴强:《红日》,中国青年出版社1957年版,第3页。

[12]吴强:《红日》,中国青年出版社1957年版,第4页。

[13]吴强:《红日》,中国青年出版社1957年版,第357页。

[14]李扬:《50—70年代中国文学经典再解读》,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29页。

[15]吴强:《红日》,中国青年出版社1957年版,第396页。

[16]曲波:《林海雪原》,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508页。

[17]雪克:《战斗的青春》,上海文艺出版社1962年版,第647页。

[18]毛泽东:《论联合政府》,《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第1045—1046页。

[19]施津菊:《中国当代文学的死亡叙事与审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3页。

[20]罗广斌、杨益言:《红岩》,中国青年出版社1961年版,第154页。

[21]同上书,第577页。

[22]罗广斌、杨益言:《红岩》,中国青年出版社1961年版,第523页。

[23]雪克:《战斗的青春》,上海文艺出版社1962年版,第618页。

[24]杜鹏程:《保卫延安》,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82页。

[25]余岱宗:《被规训的激情》,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144页。

[26][法]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刘北成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45页。

[27]罗广斌、杨益言:《红岩》,中国青年出版社1961年版,第142—156页。

[28]罗广斌、杨益言:《红岩》,中国青年出版社1961年版,第511—512页。

[29]杨厚均:《革命历史图景与民族国家想象》,博士学位论文,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第73页。

[30]余岱宗:《被规训的激情》,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105页。

[31]杨沫:《青春之歌》,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版,第350页。

[32]同上书,第400页。

[33][法]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刘北成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第3版,第127页。

[34]李杨:《50—70年代中国文学经典再解读》,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200—201页。

[35]同上书,第198页。

[36]刘小枫:《沉重的肉身》,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58页。

[37]欧阳山:《柳暗花明》,花城出版社1981年版,第1018—1049页。

[38]张贤亮:《绿化树》,《十月》1984年第2期。

[39]张贤亮:《绿化树》,《十月》1984年第2期。

[40][法]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刘北成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62页。

[41]同上书,第54页。

[42]同上书,第52页。

[43]同上书,第64页。

[44]同上书,第55页。

[45]杨巧:《论巴赫金狂欢化理论与大众文化》,《世界文学评论》2010年第1期。

[46]罗广斌、杨益言:《红岩》,中国青年出版社1961年版,第363—364页。

[47]李杨:《50—70年代中国文学经典再解读》,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208页。

[48]冯德英:《苦菜花》,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28—33页。

[49]余岱宗:《被规训的激情》,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97页。

[50][法]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刘北成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60页。

[51]海波:《从“重生轻死”到“生死齐一”》,《哲学研究》2008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