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进南极洲
和降温一样,人类也演化出了好几种适应机制来创造并保持温暖。发抖能在身体内部产生额外的热量,身体表层的器官也能阻止热量向外界流失。在身处寒冷的环境时,流向体表的血液会迅速减少,皮肤的温度也随之降低。随着皮肤和空气之间温差的减小,体内向体外的热传递也减少了。可以说,这是我们身体的表层在努力制造一个绝缘罩,以保护重要的内脏器官。这都是短期的御寒手段。
人类也不乏对抗寒冷天气的长期手段,比如在冬天多长一些脂肪。和人类相比,一些哺乳动物和鸟类的越冬本领就要惊人多了:它们会冬眠。冬眠时,它们的体温至少能下降20度(约摄氏11度),而且一连几月不吃不喝。熊能一连冬眠六个月,在没有外部热源的情况下,它们也能随意恢复正常体温,并延续正常的新陈代谢。
许多研究都表明人类的新陈代谢会适应炎热天气,但是对于人体如何适应苦寒的环境,研究就比较少了。据我所知,这个领域最著名的研究对象是一群日本和韩国的妇女,她们为了生计要长年潜入深海捕捉动植物。这些妇女称为“海女”,她们在十岁出头就开始工作,并且要一直潜水到六十多岁。虽然现在已经穿上潜水服,但是在1960年代晚期之前,她们却一向是穿着简单的棉衣潜进华氏50度(摄氏10度)的海水中的。洪淑熙在60年代对海女开展了研究,结果发现在冬天的几个月里,这些妇女的新陈代谢率会提高30%,这个变化的目的或许是产生额外的热量,从而补充潜水时的热量损失。有人认为这是一种冷适应,事实也支持这个观点:当海女穿上潜水服后,她们的新陈代谢率就不再提高了。
对研究者来说,游泳或潜水都是特别有趣的活动,因为在计算升温和降温的时候,蒸发的因素可以忽略不计。1987年,长距离游泳健将琳恩·考克斯(Lynne Cox)决定到阿拉斯加与西伯利亚之间的白令海峡试试身手,她选中了海峡中的两座岛屿,准备游过其间2.4英里(约3.86公里)的大洋。她会在途中穿越国际日期变更线,并象征性地将美国和苏联连接在一起。由于海峡中水流湍急,实际要游的距离或许更接近5英里(约8公里),这个距离对于考克斯这样的游泳好手来说不算什么,但水的温度就是一个实实在在的难题了。白令海峡的水面温度是华氏44度(约摄氏6.7度),但水面下有海流涌动,在有的水域,温度可能低到华氏34度(约摄氏1度)。这相当于在冰水中游个长途。
下水前,考克斯预先吞服了一枚热感应胶囊,胶囊里有一部发报机,它向随行的船只发送数据,供船上的一名医生随时监测,以免考克斯得低体温症——这是一种致命的疾病,在体温降到华氏93度(约摄氏34度)以下时便会出现。考克斯用两小时出头游完了全程,而且自始至终保持了正常体温。那一年,戈尔巴乔夫在白宫欢迎宴的一场演说中赞扬了考克斯的气魄,说她“以勇气证明了我们两国人民的生活是多么接近”。
考克斯是怎么做到的?部分原因在于她的体格理想,正适合在冷水中畅游。她身高5英尺6英寸,重180磅(约168厘米、82公斤),体脂比几乎是妇女平均值的两倍。不仅如此,她的脂肪在全身均等分布,在外界的寒冷与内脏器官间形成了一道天然的隔热层。正因为如此,她才能活着游完全程,虽然坚强的意志也肯定是一大原因。
考克斯的隔热层虽然了得,但是和竖琴海豹相比便黯然失色了。这种海豹是伟大的水下健将,即使在奇寒彻骨的北冰洋里,它们也始终能保持98度(约摄氏36.7度)的体温和不变的新陈代谢率。保护它们的是皮肤下方一层四分之一英寸(约0.6厘米)厚的鲸脂。虽然表皮冰冷,但这层鲸脂下方的温度却和竖琴海豹的核心体温几乎等同。也就是说,竖琴海豹的皮肤温度与周围的海水别无二致,但是这四分之一英寸的隔热层却使它们的身体内部比表皮热了70度(约摄氏21度)。
你如果觉得竖琴海豹的那层鲸脂不过相当于一件潜水服、没有什么了不起,那就再想想它们是如何在温水中生存而不改变新陈代谢率的。它们的秘诀是什么?秘诀就是那层鲸脂内部贯穿着一整套毛细血管,当它们游进冷水,这些血管自动关闭,而当它们游进温水、激烈运动或是在岩石上暴晒时,这些血管又重新张开。竖琴海豹的鲸脂绝不是一件密闭的潜水服,而是一台灵活高效的温度调节器。就人类而言,对寒冷的适应大多来自体内代谢活动的增加,就像洪淑熙的海女研究所揭示的那样。但是,那些为了横渡英吉利海峡而在冷水中训练的游泳者,他们有可能也学会了一些收缩皮肤上毛细血管的本领。但即使如此,我们和海豹还是截然不同的。
在生理学家克努特·施密特-尼尔森(Knut Schmid-t Nielsen)看来,陆地动物和水生动物降温机制的差别,主要取决于隔热层与皮肤的相对位置。皮肤是将热量散发到体外的器官,这一点两者是相同的。海豹的隔热层是鲸脂,位于皮肤之内;陆地动物的隔热层是毛发,位于皮肤之外。我们人类走的是一条灵活的折中路线,但是显然离陆地动物更近。
通过琳恩·考克斯这样在酷热或严寒中探险的事例,可以看出人类用来保暖和降温的措施。人人都有最喜欢的绝境求生故事,就我而言,那些在冰雪中幸存的传奇——比如深入南极的探险者和攀援世界屋脊的登山者——是最令人感动的。要在极地的气候中保持温暖,首先就要穿上合适的衣服。穿衣这件事当然绝不简单。随着轻质合成纤维的问世,人类已经在着装和防护上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我的岳父是位登山者,曾在1930年出征喜马拉雅山,每当看到他的木制冰斧、帆布帐篷和羊毛服装,我都会深深意识到进步之大。在酷寒的气候中穿衣,关键是要记得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这一点看看双层玻璃的隔热效果就明白了。但如果空气流动,形成了风,情况就又不同了。要是没有抵御的方法,风就会不断带走你身体周围的温暖气层。多穿几件衣服,或者穿上一件带绒毛的干燥外衣,就能形成不受干扰的保温层。
说到坚韧,阿普斯利·切里-加勒德(Apsley Cherry-Garrard)的故事少有匹敌。他在1910年随罗伯特·斯科特(Robert Scott)踏上那场悲惨的南极之旅,并将自己的见闻写成了书。书中有一章名为《冬天的旅行》,描写了他和两名同伴在冬天的南极冰原上行走六个礼拜,寻找帝企鹅聚居地的故事。他们认为帝企鹅是爬行类到鸟类演化之中的关键一环。他们还打算检查企鹅蛋并确认它的胚胎发育过程,因为这特别重要。这趟寻访尤其困难,因为企鹅的巢穴就是它们自身。这些罕见的鸟类产下卵后就放在脚下保护其安全,它们还将胸部压在卵上,以遮挡寒风并提供暖气——这一切都发生在南极洲的隆冬。
三人从探险队的越冬营地出发去寻找帝企鹅,他们拖着两把雪橇,载着750磅(约340公斤)的物资(天气太差,无法带狗)。切里-加勒德是深度近视,脱下眼镜就如同盲人,但是他无法戴上眼镜,因为它们很快就会结霜。不过戴不戴眼镜并没有什么两样,因为南极的7月本来就没有阳光。
气温时常降到华氏零下70度(约摄氏零下57度),有一次甚至降到了华氏零下77度(约摄氏零下61度)。三个人都生了大大的冻疮,连其中的脓血都结了冰。但他们依然前行。切里-加勒德写道:
最大的麻烦是汗水和呼吸。我从来不知道有这么多废物是经过毛孔排出身体的。在最寒冷的那几天里,我们行走了四个小时就必须扎营,好让我们冻僵的足部恢复过来。一进帐篷,我们就意识到自己一定出了汗。那些汗水没有从羊毛衣服的孔洞里排出、使我们渐渐干爽,而是淤积在了衣服内部。它们刚刚离开皮肉就冻成了冰。
切里-加勒德在旅程一开始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他后来又描写了自己从帐篷里出来拖动雪橇的情景:
到了帐外,我抬起头环顾周围,接着就发现自己的脑袋转不回来了。就在我站立观望的这段时间里——大约只有十五秒钟——我的衣服已经牢牢冻住了。接下来的四个小时,我只能昂首拖动雪橇。从那以后,我们每次出门都要先摆好拖拉的姿势,以免冻在衣服里动弹不得。
睡袋冻僵了,再也没有软化,它们变成了几具冰棺,使人难以睡眠。但三人终究克服了重重困难到达了目的地,甚至还带回了三枚帝企鹅的蛋。斯科特远征的幸存者后来返回英国,不料正赶上第一次世界大战,但是其中的一名团员说得好:“比起南极,在伊珀尔蹲战壕简直像在野餐。”这个故事在无意中透露了一个消息:人在任何温度都会出汗。
读着这个故事,我不由想了想帝企鹅:它们是怎么生存下来的呢?又是怎么坐在冰雪上孵化幼鸟的呢?说来有趣,这个问题的答案也有一些曲折。这些体重80磅(约36公斤)的大鸟是已知的鸟类中最能御寒的。虽然只在海里捕食,但是它们聚居产卵的地方却距离海洋至少50英里(约80公里),需要迈着不甚优雅的步子走很远才能到达。产卵的自然是雌鸟,但是它产下卵后就立即返回海里补充营养,一直到小鸟出壳才会回来。离开前,雌鸟会将鸟蛋放在雄鸟的足背上,在接下去的两个月里,雄鸟会匍匐在蛋上,以此保护并温暖下一代。这段时间里它不能移动,无法进食,而且完全暴露在南极洲冬天的恶劣气候之中。
雄鸟是如何熬过这段禁食期的?出壳的幼鸟又是如何在苦寒中存活的?雄鸟的新陈代谢并没有显著变化,禁食期间,它会消耗体重的三分之一还多。但是匆匆一算就会知道,要在聚居地一动不动地活两个月,它需要消耗的脂肪几乎是这个数字的两倍,所以这肯定不是它生存下来的唯一原因。另一个原因其实相当简单:雄企鹅会依偎在一起,为彼此遮挡劲风和寒气。幼鸟一旦出壳,也会相互依偎,等长大了再朝大海进发。就这样,企鹅找到了一个简单而优雅的御寒方法,这也是无数体型和体态各异的动物所找到的共同方法。
帝企鹅在南极冰原上依偎取暖
自切里-加勒德的年代起,企鹅的栖息地没有变化多少,但南极洲的人类营地就不可同日而语了。现在的南极站能洗桑拿,还成立了一个“华氏三百俱乐部”,加入的条件相当苛刻。要成为会员,你必须在不到一分钟的时间内使身体经受华氏300度的温度变化。具体来说,你要先在超过205度(约摄氏96度)的房间里蒸桑拿,然后光着身子冲到零下100度(约摄氏零下73度)的户外听自己的皮肤噼啪作响。逗留片刻之后再冲回室内。
在动物界,能同时在赤道和两极生活,到哪里都得心应手的生物,也只有人类了。不过我们也并非时时都能掌控一切。有一种失控相当常见,那就是发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