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未遂所愿的遗憾,匆匆走了
方仲师的一生,可谓是为学术而生,为学术而死,是一位对学术执著追求,一丝不苟的儒雅学者。他忠诚于自己的专业,孜孜不倦,把一切无私地奉献给自己所追求的学术。他识见太高,追求的目标自当远大。他本着先专题而后总体史的研究途径,逐步拓展其研究,以求最终建立其中国社会经济史学的体系。
可惜天妒英才,解放后,先生在绵延不断的政治运动的缝隙中苦心孤诣,夜以继日,力图在有生之年,完成自己理想的目标。经过三四十年代的四方求索和积累资料,五六十年代,先生的学术人生,正当展开。谁料“文革”十年浩劫,“反动学术权威”、“为三反分子吴晗辩护”等罪名,横加诸先生头上,超负荷的承受和折磨,方仲师患了不治之症(肝癌),竟带着未遂所愿的遗憾,于1970年5月18日,以不足62岁的学术英年匆匆离去!留下的是史学界同仁的悲伤与叹息!
流年似水,先生撒手人间已经38个年头了。但先生的音容笑貌,师生相处的情景,历历在目,宛然如昨。我经常想,先生数十年碌碌奔走于国内外图书馆搜集资料,与国内外的同行交流学术心得,学融哲经文史,识贯中外古今,孜孜不倦地上下求索,其目的正是为了实现其理想的目标,写出鸿篇巨制的信史(如《中国田赋史》、《中国经济史》等)。如果没有十年浩劫,如果能给先生一个宁静的环境,他怎会如此匆匆离去!他的理想不是可以实现了吗?
方仲师是一位摆脱世俗功利、特立独行的学者。他的研究始终保持独立自由的精神,不为政治时尚所左右。他反对学术的功利性和依附性。在他看来,学术研究是为了求真而悦学,不是视学为术以取利。因此,其著作并未因时光的流逝而失去其价值,相反,它作为某一学术领域的时代路标,被代代相传,益加彰显。
他的学养、阅历、操守、才智和识悟,造就了他具有国际学术的视野,具有与国际学术对话的资格。我们看到半个多世纪前,他已经与国际上经济学、社会学的先贤对话,进行学术交流。他在很大程度上借鉴或融通了西方的理论,以多学科交叉综合运用的研究方法,为中国社会经济史学作奠基性、开拓性的研究。他的学术既承继了中国史学的传统,在当时也已经与国际学术接轨。
他注重文献资料的记载,也重视通过田野调查搜集散落于民间的各种资料。他曾到浙江、安徽、江苏、河南、四川、陕西、甘肃等省进行田野调查。通过实地调查来验证文献记载,从现实中受启迪,加深对历史问题的理解和把握。时至今日,依然是学术的规范和学术的潮流。在其著作中所体现的学术思想、治学方法乃至学术规范,仍然是后学者得窥学术门径,走学术道路的指针。
在我看来,方仲师这样一个在中国社会经济学界奠基性、开拓性的杰出学者,在国内外享有崇高的威望,应当有不同形式的传记作品出现。关于他的业绩、他的思想、他的精神,需要从不同的场景描绘他不平凡的活动,从不同的角度展示他多彩多姿的精神风貌。要通过他反映时代,以他所处的时代来理解其人。他是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活动的,他既对当代起作用,又为该时代所制约。既要让人们知道他做了些什么,更要使人们了解他为什么这样做。要再现这位富有学术魅力和人格魅力的先贤之业绩、理想、精神及其丰富多彩的人生。当然,也需要真实与生动,这是传记作品的生命。承邺兄这《实录》已为其他版本先师传记的出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相信日后将证明此非虚言。
2008年11月于广州番禺洛溪海龙湾水如轩幽篁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