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易风文集(第四卷):马克思经济学数学模型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4节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三个发展阶段

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过程中,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经历了简单协作、分工和工场手工业、机器大工业三个发展阶段。在这个过程中,资本主义的社会生产力和劳动生产率获得了很大的提高。下面,我们考察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上述三个阶段。

一、协作

(一)协作是资本主义生产的起点

所谓协作,是指许多劳动者同时在同一个生产过程中,或者在不同的但互相联系的生产过程中,有组织地、共同地进行生产劳动。协作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简单协作,就是许多劳动者共同参加某一生产过程,进行同种操作的协同劳动,但各个劳动者没有固定的、专业化的分工;另一种是复杂协作,就是许多劳动者在共同劳动时各有固定的分工,大家在彼此分工的基础上有组织地进行协同生产劳动。

马克思指出:“较多的工人在同一时间、同一空间(或者说同一劳动场所),为了生产同种商品,在同一资本家的指挥下工作,这在历史上和逻辑上都是资本主义生产的起点。”《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358页。也就是说,资本主义简单协作是资本主义生产的起点。

(二)协作所引起的生产方式的变化

1.量上的变化

最初,只是量上的区别,因为资本主义企业生产开始的阶段,在生产方法上同过去的作坊并没有很大差别,只是它的生产规模比较大,所雇用的劳动者比较多,因而能够通过实行简单协作进行剩余价值生产。马克思指出:“就生产方式本身来说,例如初期的工场手工业,除了同一资本同时雇用的工人较多而外,和行会手工业几乎没有什么区别。行会师傅的作坊只是扩大了而已。因此,起初只是量上的区别。”《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358页。不过,因为这时作坊主能够依靠简单协作来剥削到较大量的剩余劳动,从而使自己能够摆脱劳动,故手工作坊老板能够上升为资本家。

2.质上的变化

“不过,在一定限度内还是会发生变化。物化为价值的劳动,是社会平均性质的劳动,也就是平均劳动力的表现。但是平均量始终只是同种的许多不同的个别量的平均数。”同上书,第359页。这是因为简单协作可以抵消各个劳动者在劳动能力上的差别,为资本家提供社会平均的劳动力。在小商品经济条件下,各个商品生产者在体力、生产的技术水平、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上的差别是很大的,那些生产技术水平低、生产劳动能力低于社会正常的平均水平的生产者,为了生产出同样的商品,需要比别人耗费更多的劳动时间,因此他们在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随时都有亏损或者破产的危险。但是在简单协作条件下,资本家由于雇用了较多的工人进行生产,因而总体上取得了社会平均的劳动力,这就保证他们在生产经营及其获利方面能够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从而能够经常地、稳定地保持接近于社会正常的和平均水平的剩余价值率。

(三)协作提高劳动生产力

第一,协作可以大大节省生产资料上的花费额。单个手工业大作坊虽然在厂房、库房、工具、设备等生产资料上的花费总数要比小作坊增加很多,但绝不需要按照人数或者规模成比例地来增加。马克思指出,“20个织布工人用20台织机劳动的房间,必然比一个独立织布者带两个帮工做工的房间大得多。但是,建造一座容纳20个人的作坊比建造10座各容纳两个人的作坊所耗费的劳动要少,因此大量积聚的并且共同使用的生产资料的价值,一般地说,不会和这些生产资料的规模及其效果成比例地增加。”同上书,第361页。同样,许多劳动者在一起劳动,有些生产工具、设备就可以共同使用或轮流使用,而不必每人各备一套,从而节省了生产资料。

第二,协作可以造成一种劳动的社会生产力。“一个骑兵连的进攻力量或一个步兵团的抵抗力量,与单个骑兵分散展开的进攻力量的总和或单个步兵分散展开的抵抗力量的总和有本质的差别。”《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362页。比如,一块千斤重的石头,许多人一起来搬,可以很容易地把它搬走,而如果把许多人分开让他们分别去搬,那么必定不能搬走。因此,协作不仅提高了个人生产力,而且创造了一种生产力,这种生产力本身必然是单干的力量所不能比拟的集体力。

第三,协作可以提高每个人的个人工作效率。这是因为许多人在一块协作劳动,就会使人们精神振奋起来,引起彼此之间的竞争心和好胜心,从而使劳动的效率大大提高。马克思指出,“在大多数生产劳动中,单是社会接触就会引起竞争心和特有的精力振奋,从而提高每个人的个人工作效率。”同上书,362~363页。

第四,协作提高了总产品的生产效率——使劳动对象更快地通过劳动过程的不同阶段,并且可以使产品的不同的空间部分同时发展。这是因为许多人在一起都做同样的工作可以取得相互帮助和配合的好处。比如,在盖房子搬砖的过程中,许多人排成一行用接力的方式往屋顶上传送,比每个人各抱几块砖上上下下地搬运,速度要快得多。

第五,协作可以在紧急时期短时间内动用大量的劳动。在许多部门,比如在农业、牧业、渔业等季节性很强的生产部门中,必须在忙季里集中投入大量劳动力以取得尽可能多的生产结果。马克思指出,“在许多生产部门都有紧急时期,即由劳动过程的性质本身所决定的一定时期,在这些时期内必须取得一定的劳动成果。”同上书,364页。实际上,协作在这方面的好处,就在于它能够适应忙季生产的需要,在一定时期内集中大量人手完成一定量的工作,从而可以避免可能由人力不足所造成的种种损失。

第六,协作还可以在劳动作用范围扩大的同时缩小劳动的空间范围,从而节约非生产费用。马克思指出,“某些劳动过程由于劳动对象空间上的联系就需要协作;例如排水、筑堤、灌溉、开凿运河、修筑道路、铺设铁路等等。”《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365页。另外,协作也可以在较小的空间范围内投入大量的劳动力,从而缩小生产领域。例如农业的集约经营就是这样。

(四)资本主义协作的性质

协作的这些优越性,无论哪一点都是由协作本身所带来的,都是协作所创造的新的生产力。不过,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主义协作却造成了劳动对资本的隶属。这是因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者一无所有,资本家掌握着进行协作劳动所需要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劳动者只有受雇于资本家才能进行协作劳动。同时,协作使资本对劳动的指挥权变为实际的生产条件,对一般社会性的协作劳动的管理职能成为资本的职能。因此,协作劳动所创造的新的生产力,也就被当作资本的生产力了。

实际上,劳动的简单协作并不是到了资本主义社会才出现的。早在原始社会,原始人就在狩猎、捕鱼的生产和生活中实行过简单协作。进入阶级社会后,也相继采用过不同形式的协作。但各个社会劳动的简单协作在根本性质上是不同的。原始社会氏族内部成员之间的劳动协作是以生产资料的氏族公有制为基础的;奴隶社会的劳动协作是以奴隶主生产资料所有制和劳动者对奴隶主的完全人身依附关系为基础的;封建社会的劳动协作是以封建主生产资料所有制和劳动者对封建主的部分人身依附关系为基础的。到了资本主义社会,劳动协作则是以资本家生产资料所有制和对雇佣劳动的剥削为基础的,劳动协作的目的只能是为资本家攫取剩余价值服务。

简单协作是资本主义进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第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由于劳动生产过程仍然沿用以原来手工生产工具为基础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法,因此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有限的。但是资本家追求剩余价值的动力和市场竞争的外部压力,会促使资本家不断地采用更高的生产技术水平和使生产效率更高的方法。这样,在简单协作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上,就产生了分工和工场手工业。

二、分工和工场手工业

(一)以分工为基础的协作和工场手工业

工场手工业的根本特点是,劳动者在分工的基础上进行手工劳动协作。因此,它是一种在简单协作基础上发展了的生产劳动协作形式。工场手工业形式在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的工业发展进程中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具体地说,工场手工业在英国从16世纪中期到18世纪末这200余年间始终占据统治地位。

(二)工场手工业的二重起源

工场手工业是依照两种方式产生的。“一种方式是:不同种的独立手工业的工人在同一个资本家的指挥下联合在一个工场里,产品必须经过这些工人之手才能最后制成。”《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373页。第二种方式和第一种方式恰恰相反,“许多从事同一个或同一类工作(例如造纸、铸字或制针)的手工业者,同时在同一个工厂里为同一个资本所雇用”同上书,374页。,同时资本家让他们进行分工,使他们在互相衔接的不同工序上,分别进行不同的操作,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完成。“可见,工场手工业的产生方式,它由手工业形成的方式,是二重的。一方面,它以不同种的独立手工业的结合为出发点……另一方面,工场手工业以同种手工业者的协作为出发点……以致每一种操作成为特殊工人的专门职能。”同上书,375页。

(三)工场手工业分工的特点

为了正确地理解工场手工业的分工,把握住下列几点是很重要的:

首先,“在这里生产过程分解为各个特殊阶段是同手工业活动分成各种不同的局部操作完全一致的。不管操作是复杂还是简单,它仍然是手工业性质的,因而仍然取决于每个工人使用工具时的力量、熟练、速度和准确。”同上书,375~376页。不过,因为工场手工业不仅具有简单协作的各种优点,而且还实行劳动的分工,因而还有比独立的手工业和简单协作更高的劳动生产率。

其次,工场手工业的生产技术使许多劳动者从事局部的操作活动。马克思指出,“手工业仍旧是基础。这种狭隘的技术基础使生产过程得不到真正科学的分解,因为产品所经过的每一个局部过程都必须作为局部的手工业劳动来完成。正因为手工业的熟练仍旧是生产过程的基础,所以每一个工人都只适合于从事一种局部职能,他的劳动力变成了终身从事这种局部职能的器官。”《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376页。也就是说,对劳动者来说,由于长期从事一种专门性、局部性的操作,因而他们的整个身体就会变成只是适应某种工作的需要,以至变成马克思所说的某种工作的“自动化器官”。

“最后,这种分工是一种特殊的协作,它的许多优越性都是由协作的一般性质产生的,而不是由协作的这种特殊形式产生的。”同上书,376页。

(四)工场手工业的两种基本形式

工场手工业有两种基本形式,即混成的工场手工业和有机的工场手工业。这两种形式的区别,是由产品本身的性质引起的。马克思指出,“工场手工业的组织有两种基本形式。……这种二重性起源于制品本身的性质。制品或者是由各个独立的局部产品纯粹机械地组合而成,或者是依次经过一系列互相关联的过程和操作而取得完成的形态。”同上书,379页。也就是说混成的工场手工业制造的产品是由许多零件组合而成的,例如马车、钟表等。而有机的工场手工业制造的产品却是通过一系列相互衔接的工序来完成的,例如制针、造纸、制陶瓷等。

其中有机的工场手工业,“是工场手工业的完成形式,它生产的制品要经过相互联系的发展阶段,要顺序地经过一系列的阶段过程”同上书,381页。。这两种工场手工业,尤其是有机的工场手工业具有下面的特点。

第一,“由于这种工场手工业把原来分散的手工业结合在一起,因此就缩短了制品的各个特殊生产阶段之间的空间距离。制品从一个阶段转移到另一阶段所需要的时间减少了,同样,用在这种转移上的劳动也减少了。”同上书,381页。比如在织布的手工业工场内,如果轧花、纺纱、织布、印染等劳动都在一个工场内进行,那么就比在几个地方分别进行要节省许多运输费用,缩短了劳动时间。

第二,由于分工的结果,“不同的阶段过程由时间上的顺序进行变成了空间上的并存。因此在同一时间内可以提供更多的成品。”同上书,382页。即从前在时间上依次进行的各个生产阶段,现在可以在空间上齐头并进了。例如制针,“由局部工人组成的总体工人,用他的许多握有工具的手的一部分拉针条,同时用另一些手和工具把针条拉直、切断、磨尖等等”《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382页。,手工业工场按照这种方式进行工作,可以在短时间内生产出大量的产品来。

第三,工场手工业发展了社会劳动的质的划分和量的规则及其比例。马克思指出,在手工业工场中,“各种劳动因而各个工人之间的这种直接的互相依赖,迫使每个工人在自己的职能上只使用必要的时间,因此在这里形成了和独立手工业中,甚至和简单协作中完全不同的连续性、划一性、规则性、秩序性,特别是劳动强度。在一种商品上只应耗费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这在商品生产的条件下表现为竞争的外部强制,因为肤浅地说,每一个生产者都必须按商品的市场价格出售商品。而在工场手工业中,在一定劳动时间内提供一定量的产品,成了生产过程本身的技术规律”同上书,383页。。也就是工场手工业要求各部分劳动者密切配合,工序之间相互衔接,正因为如此,每个人的劳动都更加具有社会平均劳动的性质。

总之,工场手工业一系列的改进和变化,都给资产阶级带来了无可置疑的好处。随着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他们所获得的剩余价值也会大量增加。但是,工场手工业给雇佣工人带来的又是什么呢?

首先,对工人的生理造成了严重的损害。工人长期从事一种局部的、片面性的工作,这必然致使他们的身体向畸形和片面发展,使他们成为只会从事一种工作的局部工人。

同时工场手工业的分工也给工人的精神方面也带来了不良的影响。马克思指出,“工场手工业把工人变成畸形物,它压抑工人的多种多样的生产志趣和生产才能,人为地培植工人片面的技巧”同上书,399页。。整个手工业工场中严密的分工使他们终生只从事一种单调而沉重的体力劳动,使他们逐渐丧失了对整个生产过程的设计和规划能力,精神变得十分贫乏,失去了对多样性的志趣。

其次,工场手工业的分工,还造成了雇佣劳动力的等级制度。由于基于分工的手工业工场中需要各种类型的、技术水平不同的、熟练程度不同的劳动者,因此就有一部分劳动力长期被安置在技术要求较高的工种上,成为掌握较高技术水平的熟练工人;而另一部分劳动力则长期被安置在技术水平要求较低或辅助性的工作上,成为非熟练工人。与工人这种技术上的等级差别相适应,他们在工资收入上也形成了等级差别。

最后,分工强化了雇佣工人对于资本的隶属关系。分工使工人变得只会从事一种局部性的操作,而不能像以前是小商品生产者时一样自己独立可以制成一件成品。这样,工人不仅丧失了生产资料,而且丧失了独立地制造一件成品的能力,他们一旦离开资本家的手工业工场就很难独立地工作和生活,所以他们不得不继续遭受资本的剥削。因此,工场手工业使雇佣劳动者进一步变成了资本的附属物,从而大大加强了资本对雇佣劳动的统治。

所以,正如马克思所深刻指明的:资本主义的“工场手工业分工不仅只是为资本家而不是为工人发展社会劳动生产力,而且靠使各个工人畸形化来发展社会劳动生产力。它生产了资本统治劳动的新条件。因此,一方面,它表现为社会经济形成过程中的历史进步和必要的发展因素,另一方面,它又是文明的、精巧的剥削手段”《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403页。

尽管工场手工业对提高资本主义劳动生产率起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它的技术基础仍然是手工业生产,因而进一步不断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存在局限性。为了攫取更多的剩余价值,资本家必须超越原有的手工业技术基础,于是,从18世纪70年代起,英国、法国等西欧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便先后通过产业革命,由工场手工业逐渐过渡到了机器大工业。

三、机器大工业

(一)机器的发展

生产方式的变革,在工场手工业中以劳动力为起点,在大工业中以劳动资料为起点,因此,我们首先研究机器。

所有发达的机器,都是由三个在本质上不相同的部分构成的,这就是:发动机、传动机构、工具机(或工作机)。

“发动机是整个机构的动力。它或者产生自己的动力,如蒸汽机、卡路里机、电磁机等;或者接受外部某种现成的自然力的推动,如水车受落差水推动,风磨受风推动等。传动机构是由飞轮、转轴、齿轮、蜗轮、杆、绳索、皮带、联结装置以及各种各样的附件组成。它调节运动,在必要时改变运动的形式(例如把垂直运动变为圆形运动),把运动分配并传送到工具机上。机构的这两个部分的作用,仅仅是把运动传给工具机,由此工具机才抓住劳动对象,并按照一定的目的来改变它。”《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410页。

“工具机是这样一种机构,它在取得适当的运动后,用自己的工具来完成过去工人用类似的工具所完成的那些操作。”同上书,411页。它是机器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通常情况下,它是由很多个各种各样的部件和零件组成的,其中最主要的部件是工具,这些工具“大体上还是手工业者和工场手工业工人所使用的那些器具和工具,尽管它们在形式上往往有很大改变。不过,现在它们已经不是人的工具,而是一个机构的工具或机械工具了”同上书,410页。,因而在使用上就不受劳动者的技巧和生理器官的限制。这一点,是机器同手工工具的一个最根本的区别。马克思说:“在真正的工具从人那里转移到机构上以后,机器就代替了单纯的工具。”同上书,411页。由于“同一工作机同时使用的工具的数量,一开始就摆脱了工人的手工工具所受的器官的限制”同上书,411页。,所以它就能够成百上千倍地提高工作效率。

尽管在工场手工业中,我们看到了大工业的直接技术基础,但大工业借助于机器在它首先占领的那些生产领域排除了手工业生产,可见,机器是在与它不适应的物质基础上自然兴起的,当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推翻这个基础,建立起与它自身生产方式相适应的基础。所以,大工业必须掌握它特有的生产资料即机器本身,必须用机器来生产机器。这样,大工业才能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技术基础,才得以自立。

(二)机器的生产率和资本主义使用机器的界限

随着机器的广泛采用,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也出现了一系列新的变化,主要体现在生产过程以自然力(如蒸汽、水等)为动力代替了以人力为动力,生产过程中有意识地运用自然科学代替了过去凭经验来工作和生产,机器本身的协作代替了原来的劳动者之间的协作等,这一切都迅速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对此,马克思指出,“大工业把巨大的自然力和自然科学并入生产过程,必然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这一点是一目了然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424页。

通过使用机器提高劳动生产率实际也就是降低了单位产品中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消耗。在资本主义企业里,就表现为使用机器能够节省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这是因为,第一,尽管“机器和发达的机器体系这种大工业特有的劳动资料,在价值上比手工业生产和工场手工业生产的劳动资料增大得无可比拟”同上书,424页。,但机器是由比较坚固的材料制成的,因此它的使用期限和生产能力远远超过了过去的手工工具,其所生产的产品数量也比用手工工具时多,因此,平均的用机器生产的每件产品所包含的由机器转移过来的价值与同样一件手工业品所包含的由手工工具转移过来的价值相比,在数量上要少得多;第二,“即使机器的所值和它所代替的劳动力的所值相等,物化在机器本身中的劳动,总是比它所代替的活劳动要少得多”同上书,430页。,也就是说,使用机器可以减少大量劳动力的消耗,即节省活劳动的支出。

机器可以大幅度地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可以降低单位产品的价值。如果仅仅把机器看成是减少劳动者消耗劳动的手段,那么,只要生产机器所耗费的劳动少于使用机器所代替的劳动,在生产中就应该广泛地采用机器。但是这种界限对于资本来说是不够的,对此,马克思指出,“如果只把机器看作使产品便宜的手段,那末使用机器的界限就在于:生产机器所费的劳动要少于使用机器所代替的劳动。可是对资本来说,这个界限表现得更为狭窄。由于资本支付的不是所使用的劳动,而是所使用的劳动力的价值,因此,对资本说来,只有在机器的价值和它所代替的劳动力的价值之间存在差额的情况下,才会使用机器”同上书,430~431页。,即只有当机器的价值必须小于机器所代替的劳动力的价值时,资本家才使用机器。比如,假定用手工劳动制成10000件衬衣,需要雇用100个工人,每人工资100元,共计10000元,那么只有改用机器制衬衣后制成10000件衬衣所消费的机器价值小于10000元,资本家才愿意采用机器,否则他就宁愿多雇用工人,也不愿意使用机器。资本主义使用机器的这种狭隘界限,表明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局限性。

(三)机器的资本主义使用给工人阶级带来了一系列的严重影响

机器的广泛使用虽然大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但是,对工人造成了一系列的严重影响。

第一,资本对劳动力剥削的范围扩大。马克思指出:“就机器使肌肉力成为多余的东西来说,机器成了一种使用没有肌肉力或身体发育不成熟而四肢比较灵活的工人的手段。因此,资本主义使用机器的第一个口号是妇女劳动和儿童劳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433页。也就是说,由于机器的使用为体质较弱的劳动力参加到生产过程中提供了可能,因此,童工和女工便被大规模地吸收到工厂中来。从前,工人为了获得基本的生活资料不得不出卖自己的劳动力,现在不仅自己需要出卖劳动力,而且自己的妻子和儿女也被迫出卖劳动力。这样,大量妇女儿童参加了生产过程,这一方面为资本家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劳动力;另一方面,又使得大批的成年工人加入失业队伍。

第二,机器引起劳动强度的增大。马克思指出,“不言而喻,随着机器的进步和机器工人本身的经验积累,劳动的速度,从而劳动的强度,也会自然增加。”同上书,449页。同时伴随着劳动强度的提高,工伤事故随之迅速增多,大批工人残废、未老先衰甚至过早劳累而死。

第三,随着机器的广泛采用,雇佣工人的劳动服从于机器本身的运转,工人几乎丧失了支配自己劳动力的自主性,因此,雇佣劳动对资本的隶属关系也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在简单协作和工场手工业的阶段,劳动者在一定程度上依靠他们的手工技术还有可能独立谋生,因而劳动对资本还只是形式上的隶属关系。但是到了机器大工业的生产阶段,这种形式的隶属关系就最终转化为实际的隶属关系。这是因为在机器大工业条件下,首先,机器使工人的劳动更加片面化、局部化,终身专门服侍一台局部机器,使自己成为局部机器的一部分,因而使他们失去了独立生产一种产品的能力;其次,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生产大幅度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一些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工场虽然能够独立地制成相同的产品,但是由于其劳动生产率难以与机器生产相抗衡,因此在市场上也根本无法和大机器工业的廉价产品相竞争;再次,“现代工业的技术基础是革命的,而所有以往的生产方式的技术基础本质上是保守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533页。,现代工业通过大机器工业广泛地破坏了一切以手工工具为基础的技术条件及建立在其上的经济关系,因而雇佣工人回到以前的个体农民或手工业者的生产方式已经基本不可能。因此,在资本主义工厂里,使用机器进行生产,加强了资本对雇佣劳动的统治,使工人变成了机器的真正附属物。

总之,资本主义制度下机器的使用必然会给工人带来各种灾难性的后果。机器就其自身而言会使人们缩短劳动时间,调高劳动生产率,增加社会财富。但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机器却是满足资本家延长劳动日、提高劳动强度、增加资本家财富的手段,同时使生产者越来越贫困,使其成为需要救济的贫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