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法律硕士(法学)联考历年真题精解及考前5套题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2015年全国法律硕士(法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联考综合课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第1~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下列关于法律要素的表述 , 正确的是 ( )。

A.不可抗力属于客体法律概念

B.我国宪法中的“四项基本原则”属于公理性原则

C.法律原则与法律规则都可以直接成为法官的裁判依据

D.一个完整的法律规则可以由假定条件与法律后果组成

2.下列关于法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法律移植是法系形成和发展的重要途径

B.法系是以法律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为划分标准的

C.英国威尔士和加拿大魁北克省的法律属于大陆法系

D.当前两大法系之间的差异逐渐缩小,对各国法律进行法系划分已失去意义

3.法治是与人治相对应的治国方略。关于法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法治以民主政治为基础

B.法治要求“良法”之治

C.法治排斥和反对德治

D.法治要求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4.我国《刑法》第307条第1款规定:“以暴力、威胁、贿买等方法阻止证人作证或者指使他人作伪证……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某人民法院经审理查明,甲通过贿买等方式阻止目击者作证,情节严重,依法判处甲有期徒刑七年。法院在该案中运用的逻辑推理方式是( )。

A.演绎推理

B.辩证推理

C.归纳推理

D.类比推理

5.某日,交警甲在乙的小饭馆吃午餐,付给乙餐费100元。当天下午,乙驾车到超市购物时违章停车,甲依法对乙处以100元的罚款并出具罚单。根据法律关系原理,上述“吃饭”与“罚款”两次活动所引发的法律关系分别是( )。

A.基本法律关系与普通法律关系

B.实体法律关系与程序法律关系

C.绝对法律关系与相对法律关系

D.平权型法律关系与隶属型法律关系

6.我国《宪法》第33条第2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我国《立法法》第2条第1款规定:“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制定、修改和废止,适用本法。”关于上述两个条文中“法律”一词的理解,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两个条文中的“法律”含义相同

B.《立法法》第2条中的“法律”专指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法律

C.《宪法》第33条中的“法律”专指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

D.《宪法》第33条中的“法律”包括《立法法》第2条中的“法律”、“行政法规”

和“地方性法规”

7.下列规范性法律文件中,属于我国程序法部门的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

8.下列关于法律效力问题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法不溯及既往”是法治国家通行的法律原则

B.非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法律效力属于狭义的法律效力范畴

C.《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在我国驻外使馆内不具有法律效力

D.折中主义是一种以属人主义为主,与属地和保护主义相结合的法律效力原则

9.2014年11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设立国家宪法日的决定》。根据该决定,国家宪法日是( )。

A.12月6日

B.12月4日

C.9月29日

D.9月20日

10.根据我国现行宪法,有权决定特赦的国家机关是( )。

A.国家主席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C.国务院

D.最高人民法院

11.下列权利中,我国现行宪法有明确规定的是( )。

A.沉默权

B.罢工自由

C.营业自由

D.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

12.下列关于我国公民选举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因患有精神病而丧失选举权

B.乙被拘留,因无人身自由而不享有选举权

C.丙不识字,因无法填写选票而不享有选举权

D.丁因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而丧失选举权

13.全国人大常委会对自治区报请批准的自治条例进行合宪性审查。根据宪法监督方式的分类,该宪法监督是( )。

A.附带性审查

B.宪法诉讼

C.事先审查

D.事后审查

14.下列关于我国宪法解释机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我国的宪法解释属于立法机关解释

B.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享有宪法解释权

C.我国的宪法解释机制在程序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

D.宪法解释机制的目的在于激活宪法,保障宪法的最高效力

15.西周时期的契约制度比较发达,其中买卖奴隶、牛马等大宗交易使用的契券称为( )。

A.傅别

B.白契

C.质

D.剂

16.秦朝的法律形式中,对法律条文、术语作出具有法律效力解释的是( )。

A.令

B.法律答问

C.廷行事

D.封诊式

17.唐高宗永徽年间,某地有婢女不堪主人欺凌,将主人毒杀。后该婢女被官府缉捕归案,判处斩刑。根据唐律关于死刑复奏制度的规定,该案应复奏的次数是( )。

A.无须复奏

B.一复奏

C.三复奏

D.五复奏

18.《宋刑统》共十二篇,其首篇的篇名是( )。

A.具律

B.刑名

C.名例

D.法例

19.清末司法改革后,全国最高的司法行政机关是( )。

A.大理院

B.大理寺

C.刑部

D.法部

20.革命根据地时期制定的宪法性文件中,规定国家的对外政策,宣布中华民族完全自主独立,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的是( )。

A.《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

B.《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

C.《华北人民政府施政方针》

D.《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

二、多项选择题(第21~3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21.下列关于法学的认识,能够成立的有( )。

A.法学以法为研究对象,通常先有法后有法学

B.法学作为科学,它与神学、哲学和道德学说之间没有联系

C.法学考察法的产生、发展及其规律,具有社会科学的性质

D.法学为人们在规则下生活提供精神导向,具有人文科学的性质

22.不同法学流派对于“法是什么”的认识不一。下列关于法概念的描述,正确的有( )。

A.社会法学派认为,法是公意的体现

B.历史法学派认为,法是主权者的命令

C.古典自然法学派认为,法是理性的体现

D.马克思主义法学认为,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23.下列表述中,符合我国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原则要求的有( )。

A.司法权只能由国家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行使

B.司法机关行使司法权受国家监督,不受社会监督

C.司法权的行使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D.司法机关行使司法权时必须严格依照法律规定正确适用法律

24.下列关于立法体制的表述,正确的有( )。

A.立法体制的核心问题是立法权限的划分

B.联邦制国家一般采用二元或多元立法体制

C.国家结构形式对立法体制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决定我国一元立法体制的政治因素

25.港口税务官对船长说:“照章缴税!否则警察抓你。”

海盗对船长说:“按规矩交钱!不然把你抓走。”

从法的本质与特征的角度来看,对上述两种情形理解正确的有( )。

A.税务官的话体现了法的国家意志性

B.税务官与海盗的话都体现了法的强制性

C.海盗的话不能体现船长有交钱的义务

D.税务官的话意味着船长有纳税的义务

26.下列关于宪法分类的表述,正确的有( )。

A.1958年法国宪法属于典型的民定宪法

B.我国现行宪法既是成文宪法又是刚性宪法

C.英国宪法是成文宪法,而美国宪法是不成文宪法

D.资本主义类型宪法与社会主义类型宪法是马克思主义宪法学者对宪法的分类

27.根据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下列关于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的表述,正确的有( )。

A.行政长官任期五年,可连任一次

B.行政长官可任命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主要官员

C.行政长官是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首长,代表香港特别行政区

D.行政长官在当地通过选举或协商产生,由中央人民政府任命

28.除了谋反、谋叛等重罪外,唐朝法律对其他犯罪的告诉有很多限制。下列情形中,为唐律所禁止的告诉行为有( )。

A.卑幼告尊长

B.在押犯告狱官虐待

C.八十岁以上者告子孙不孝

D.奴婢、部曲告主人

29.清朝中央政府除制定全国统一的基本法典之外,还制定了一系列适用于少数民族聚居区的专门法规,其中包括( )。

A.《回疆则例》

B.《蒙古律例》

C.《理藩院则例》

D.《钦定西藏章程》

30.下列关于《中华民国民法》内容与特点的表述,正确的有( )。

A.采取民商分立的编纂体例

B.采用个人本位的立法原则

C.婚姻家庭制度体现浓厚的固有法色彩

D.吸纳整合德、日等国民法最新学理与立法经验

三、简答题(第31~3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的边框区域内)

31.简述法律与国家的一般关系。

32.简述我国民族自治机关自治权的主要内容。

33.简述中国古代法典从《唐律疏议》到《大清律例》篇章体例的发展演变。

四、分析论述题(第34~38小题,共80分。要求观点明确,说理充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的边框区域内)

34.赵某涉嫌杀人,一审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处其无期徒刑;赵某提起上诉,二审维持原判。多年后,真凶落网。此事经媒体跟踪报道,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检察机关继而提起抗诉,经再审,赵某被宣告无罪。

请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法理学中法律监督的知识和原理,回答下列问题:

(1)从监督主体角度看,材料中涉及哪些法律监督?

(2)法律监督对我国社会主义法治有何意义?

35.正义是现代法律的核心价值,司法是实现正义的重要途径之一。据统计,2013年我国各级人民法院受理的案件达到1 400多万件。如何“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成为司法机关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

请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我国法治发展的现实,论述通过司法实现正义的途径与措施。

36.某县人民政府为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①经县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对县人民政府工作部门进行调整,合并了三个部门,增设了两个部门;②在全县公开竞聘县人民政府工作部门中的四个局的局长,并由县长任命;③报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销某乡,改设为镇;④在某乡实行直接选举,由该乡选民直接选举产生了乡长。

请结合上述材料,分析该县人民政府的改革措施是否符合宪法和法律的相关规定,并说明理由。

37.联系实际,论述宪法上的平等保护与合理差别的内涵。

38.材料一:《唐律疏议·名例律》:诸年七十以上、十五以下及废疾,犯流罪以下,收赎。八十以上、十岁以下及笃疾,犯反、逆、杀人应死者,上请;盗及伤人者,亦收赎;余皆勿论。九十以上、七岁以下,虽有死罪,不加刑;即有人教令,坐其教令者。若有赃应备(赔),受赃者备之。诸犯罪时虽未老、疾,而事发时老、疾者,依老、疾论。若在徒年限内老、疾,亦如之。犯罪时幼小,事发时长大,依幼小论。

材料二:《唐律疏议·名例律》: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犹昏晓阳秋相须而成者也。

(1)请运用中国法制史的知识和理论,分析上述材料并回答下列问题:

①材料一体现了唐律的何种刑罚原则?该原则适用的对象有哪些?

②材料一中允许“收赎”的情况有哪些?

(2)结合材料一,阐述材料二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