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体质研究的发展与分类
因采用的视角不同,会有不同的分类。本研究立足于体质研究发展的视角,依据这一视角对目前所研究的科研成果进行梳理,从中得出,随着对体质研究的发展,基本上将体质分为三大类,即一般体质、理想体质和适度体质。
(一)一般体质
一般体质,即指通常所说的宏观体质概念。体质是一个众人皆知的名词,大多数人对体质的直观印象,就是强健的体魄、矫健的身姿。然而,健康才是体质的内在表现。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于1948年在《WHO宪章》中,首次制定了健康定义,即“健康(Health)不仅是免于疾病和虚弱,而是保持身体方面、精神方面和社会方面的完美状态”。WHO在1978年9月召开的国际初级卫生保健大会通过的《阿拉木图宣言》中又重申了健康的含义,指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是包括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良好状态”。1997年十四国签署的《医学的目的:确定新的优先战略》声明中提出:所谓健康,是身心完整统一的体验,其特点是没有显著的疾病,能让人去寻求其基本目标,并进行正常的社会活动和履行工作职责。
我国对于“体质”概念的理解,通常是指体育、卫生、教育部门联合倡导的“体质研究”。内容涵盖了运动能力、身体素质等方面,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均形成比较完善的体系,是目前普遍认可和关注的体质领域。我国体质研究专家将体质定义为:体质是人体的质量,它是在遗传性和获得性的基础上表现出来的人体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因素的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征。体质涵盖了五个范畴:①身体形态发育水平(包括体格、体型、姿势、营养状况及身体成分);②生理功能水平(机体新陈代谢水平以及各器官、系统的效能);③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发展水平(速度、力量、耐久力、灵敏性、平衡性、协调性、反应时等素质,及走、跑、跳、投、攀爬等身体活动能力);④心理发育(或发展)水平(本体感知能力、个性、意志等);⑤适应能力(对内外环境条件的适应能力、应激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在人类生命历程中,体质具有独特的性质,它是一种物质基础,是人的生命工作能力和活动的体现。在其形成、发展和消亡的进程中,体现出其固有的阶段性和差异性。从人的最好功能状态、严重的疾病及各种功能障碍等方面,均体现出各种各样的不同体质水平。虽然这一概念在当前已被广泛使用,但学术界对其内涵仍存在一定的争论,主要表现在体质是否包括心理因素及体质与健康的关系。
1.国内研究现状
世界上很多国家对体质健康方面的研究都十分重视,我国也不例外。1949年以前,许多学者就已经对部分青少年儿童的身体发育做过调查;1979年对全国16个省市的青少年儿童进行了体质调查研究;从1985年开始,每5年一次对全国的学生进行了大规模的体质与健康调研;1988年7月的体质研究会对体质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并制定了健康体质的理想状态。以往的这些体质研究工作主要是一些大范围的体质调查及体质理论的雏形研究,而针对体质健康监测管理的研究,还未形成一套系统的理论体系。
从笔者查阅的文献中可以发现,我国关于体质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1934年,当时厦门大学林惠祥教授编著的《文化人类学》中,首次提到体质人类学是人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书中强调体质人类学即为“种族人类学”,即应用比较的方法研究各民族的体质特征,并寻找一定的标准,以审视各民族相互间的遗传关系,以此区分人类。在此后数年间,我国的人类学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和不同学科的交叉中进行总结、划分,把人类起源学、人种学、人体形态学、人体测量学和人类遗传学等学科进行了综合研究,重新界定了人类体质学的内涵。人类学学会在1982年编辑出版的《中国八个民族体质调查报告》、黄新美等人在1983年编著的《体质人类学基础》、邵象清编著的《人体测量手册》等,均为体质人类学领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经过多年的发展,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关于体质方面的研究逐渐演变为两个方向,医学界的体质观和体育界的体质观。
在体质的认识方面,医学界从体质特殊状态等方面进行了着重研究。以个体形成的规律作为基础来进行体质的研究,认为人是从受精卵开始伴随着体质的特有基因,在人体的成长、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这个过程中,环境和遗传是主要因素。我国中医理论认为体质就是人体生命的重要表现形式,秦汉时期《黄帝内经》以来对其一直进行研究。中医提出“体质可分论、体病相关论、体质可调论”,认为人体是受到遗传、饮食结构和疾病的发生而影响到体质健康的,这些因素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构成体病相关论的基础;基于体质偏颇状态及动态可变性特征,应从体质入手,调节人体整体机能,从而使其恢复健康,是体质可调论的基础。
王济提出:中医体质的关键是在体质可分、体病相关和体质可调三个领域内的认知。按照人类体质的个体差异性和群体趋同性是体质可分;在疾病防治中考虑体质的个体化因素,每种体质都有其易患的疾病,可以通过健康人群的体质辨识对相关疾病起到一定的预测作用即为体病相关;从偏颇体质这种“未病”状态进行调治,减少相关疾病发生的风险,则是体质可调。这些理论辨识应用于临床和公共卫生服务,在辨识过程中充分强调了服务对象的参与性。
景浩在《论体质与证的关系》一文中指出:体质是由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所形成的在形态、功能活动方面固有的、相对稳定的个性特征,是指人体正气的盛衰和抗病能力的强弱,以及常态下人体阴阳、虚实、寒热、燥湿的属性。体质反映了人体的自我调节能力和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
目前最具代表性的定义有两个。一是由上海中医药大学匡调元教授所下的定义:体质是人群及人群中的个体在遗传的基础上,在环境的影响下,在其生长、发育和衰老的过程中形成的机能、结构与代谢上相对稳定的特殊状态。这种特殊状态往往决定着他对某些致病因素的易感性及其所产生的病变类型的倾向性。二是由王琦教授所下的定义:体质是个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表现出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状态方面的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质。
体育界的体质观强调整体,认为体质是人机体构成所有要素的综合能力体现,也是一个统一的、相互联系的整体。其建立在人类生活劳动和物质的基础上,是生产力发展的一种潜能。在人的生理、心理两个方面同时作用,继承了人体先天遗传因素,同时对于后天的环境影响也有着巨大的改变,例如:种族、地域、性别、群体等,其发展有着普遍的规律性,也有个体发展的特殊性。与此同时,体格的发育与生理的功能水平主要是强调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体育锻炼则是有效的增强体质的手段之一。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于道中先生在《体质健康概念与我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一文中提出体质通常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身体形态:即体型、姿势、营养状况、体格及身体成分等;②生理功能水平:即机体新陈代谢水平以及各器官、系统的工作能力;③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发展水平:即心肺耐力、柔韧性、肌肉力量和耐力、速度、爆发力、平衡、协调、反应时等素质,以及走、跑、跳、投、攀爬等身体活动能力;④心理发育(或发展)水平:即本体感知能力、个性、意志等;⑤适应能力:即对内外环境条件的适应能力、应激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力。
江崇民,张一民在《中国体质研究的进程与发展趋势》一文中总结提出:体质人类学是从生物和文化结合的视角来研究人类体质特征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主要涉及三个内容:第一,研究人类的起源;第二,研究人类不同体质特征的形成与分布的原理;第三,研究人类的生长和发育、人体的结构与机能的关系,以及人类遗传和变异的关系等。
江崇民认为,体质是依附于人类自身健康的基本属性,其先天的遗传和后天的环境影响存在巨大的作用。从国家社会的发展角度来看,国民的身体素质、体质健康发展的水平好坏也直接影响到国家自身的发展,是一个战略性问题。因此,必须重视国民的体质健康,要采用必要的强制手段以不断改善和增进国民的身体素质,这也是每一个体育、卫生工作者的责任。
吴萍博士研究,在解放后体质的概念逐步清晰,它一方面凸显了人体生命的活动水平,另一方面也显示了身体的运动水平。在我国古代,“质”的含义是“体也、实也、本也”,在当代表述的增强体质和古代所表达的“体质丰伟”即为同一个意思,说明体质就是身体的实质。体质研究协会在1982年的泰山会议上达成共识:体质即人体的质量,它是在遗传性和获得性基础上表现出来的人体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因素的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征。这是目前关于体质概念较为权威的界定。
刘东海等在《体质概念的内涵、外延及其综合评价》一文中表达以下观点:体质本是个动态的、相对稳定的、具有时空性的、多维的大概念、大系统。他认为体质学科是建立在体质对象系统化的基础上的,在长期的科学发展中,体质对象的系统化可以将体质学科固定其中。他将体质的概念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的体质概念可以分为:①从健康角度可分为健康体质、亚健康体质、弱体质、病体质等;②从种族角度可分为黑、白、棕、黄种人体质等;③从民族角度可分为汉、蒙、回、维、藏等族体质等;④从性别角度可分为男性体质、女性体质等;⑤从年龄角度可分为胎儿体质、婴儿体质、幼儿体质、青少年体质、成年体质、老年体质等;⑥从运动专项角度可分为球类运动员体质、投掷运动员体质、体操运动员体质等。而关于精神病患者、心理疾病患者等其身体是属一种先天性病态体质,并不在健康人群体质范围内。广义的体质概念则是指,具有高级心理活动功能的生命体生存质量的一种规定性,包括表现与反映出来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含高级心理活动功能)、代谢方式等,是对不同类型、不同个体,不同体质期质与量总和的统称。
郝树源在“身心一元论”领域对体质的范畴进行了论述。他指出身体和心理、物质和精神是人体的统一体。两者之间存在辩证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相互作用的结果。即心理建立在身体的基础上,而身体的活动又反映出心理的变化,两者对立统一。故“体质指人体的质量,是人的有机体在遗传性和获得性的基础上表现出来的形态和功能上相对稳定的固有特性,包括生理机能、形态结构、运动能力和适应能力。”
2.国外研究现状
美国在经济和科学技术领域领先世界,属于发达国家,他们非常重视对国民体质的研究,特别是对青少年体质的研究,在措施的制定和落实方面走在前列。美国相关政府部门注重体质的研究和学校体育课程的紧密结合。在各州、各学校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实施具有地方特色的健身计划,在推进国民健康方面独树一帜。美国在体质认识方面的探讨分为以下三个时期。
第一时期(1958年以前):19世纪末,相关领域专家提出了Fitness Test测试,经过若干年发展,美国成立了青年体质总统委员会(现更名为体质与运动委员会,PCPFS),采用了Krus-Weber测试,设计出7项指标对全美青少年体质进行测试,目的是通过全面了解美国各地青少年的身体发育状况和体质的相关联系和内在规律,制定出符合地域特色、适合不同地区青少年体质检测的锻炼标准。
第二时期(1959—1985年):在前期对全美青少年体质测试实施的基础上,分别于1965年和1975年进行了全美范围内的普查。相关专家、学者对体质研究领域的定义、指标设置和测试内容进行论证,并提出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主要集中在测试内容上,认为不能对测试过于偏重运动能力,无法体现普通人群体质的现状。对于技巧测试需要进行长时间的练习,才能达到相应的标准,这也违背了青少年身体、心理发育的规律,不能如实的表现出青少年体质发展的规律。基于此,PCPFS(体质与运动委员会)修订了相关的测试内容,去除50米冲刺跑和立定跳远,添加了肩胛下肌测定、仰卧起坐、1英里跑和直腿坐位体前屈。制定了《增强体质与预防疾病的国家标准》,并规定每十年对全美范围内的青少年进行体质普查。
第三时期(1985年以后):1985年以后,美国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和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开始制定发展目标,于1988年推行了新的《最佳健康计划》,规划中着重对体质的内涵、体质测试对于国民身体发展的意义以及体质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意义等进行了阐述。这也引起了联邦政府的重视,国会经过辩论,正式确定为资助项目。与此同时,体质调查十年规划也出台,期间对于如何将体质测试纳入到国民素质提升的范畴中、体质对于青少年生长的影响和体育锻炼对体质影响等领域的问题进行了细致调研,标志着美国对青少年体质的研究进入正轨。
日本自明治维新以来,历届政府都非常重视青少年儿童体质健康状况,日本在这个领域积累了较为健全的调研资料,对于日本政府研究在当前政治、经济条件下青少年体质健康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日本称体质为体力,对于体质的研究也可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时期(1945年以前):早在明治12年(1879年),为了实施国家战略,日本政府开始对部分学生的身体活动能力进行调查,并逐步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对青少年的身体形态、生理指标等进行测试,并以此来关注青少年的身体生长发育。相关专家对于体质影响青少年生长发育,体质检测对于促使青少年健康和体质与体育锻炼、心理干预及适应能力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根据相关研究结果和部分体质测试数据制定了相关的政策。然而,由于受到客观环境的影响,这项研究随着军国主义掌握政权而停滞不前。到1939年,日本政府为战争做了战前准备,发动了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国民体质测定,以期实现对外扩张政策。
第二时期(1945—1960年):1945年日本发动侵略战争失败后,政府当局为了尽快恢复国民体质健康水平,在全国范围内对8~18岁男、女青少年进行了体质测试。测试内容是依据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制定的跑、跳、投等项目,同时,在体质研究领域也取得了一些成绩,许多体质测试资料就是在这一时期完成的。这一时期对于体质的研究也进入正常的发展轨道,期间对体质在青少年身心发展方面的作用进行了解释,认为体质是先天存在于人体内的,具有遗传因素,但是后天的干预非常重要,干预手段的强弱直接决定了体质发展的好坏。并在测试、分析的基础上,着手制定了青少年体质干预措施。
第三时期(1960年以后):进入20世纪70年代,日本经济飞速发展,社会逐步走出战争的阴影,全面实现了信息化和国际化。但是,随之而来的老龄化也困扰了日本政府和相关机构。1963年文部省针对6~9岁的学生,颁布了《小学低、中年级运动能力测验实施要案》,第二年,颁布了《运动测验实施要案》,主要针对10~29岁的小学高年级、初中、高中、中等专业学校、短期大学、大学和劳动青年。日本相关领域专家在体质研究方面颇有建树,对体质内在的关联做了详细的研究论证,对体质与青少年锻炼实施进行了系统的辩证,认为体质是在先天遗传基础上,经过后天体育锻炼和相关干预措施的实施而形成的个人固有身体特征。
日本政府从1967年开始,针对30~59岁壮年进行体力测定,并公布测试的结果。每年5~6月在全国范围内分别按各自《实施要案》对国民进行统一的体力测定,并由文部省提出年度的《体力、运动能力报告书》,以此公布全国体力测定的概况和结果。在1999年增加了测试法案中的内容,规定10~29岁年龄段要测试相应阶段的代表项目,并且根据经济水平和青少年身心的发展水平,重新划分了年龄段分为小学、中学、20~64岁、65~79岁共4段,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加大低年龄阶段划分的跨度。
(二)理想体质
理想体质的概念最早是在20世纪80年代,由我国教育、卫生、体育等领域的专家提出。1988年7月19日至24日,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质研究会第二届全国体质研究学术讨论会上专家们认为,体质是人的生命活动和劳动能力的物质基础,在其形成、发展和消亡的过程中,具有明显的阶段性。表现出从最佳功能状况到严重疾病和功能障碍等各种不同阶段的体质水平。理想体质应是指其中较高层次和较高水平。
体质研究的最终目的是增强体质,并使之达到能够适应学习、工作和生活需要的良好状态。因此,讨论和研究理想体质的问题是当前体质研究工作中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当然,讨论理想体质的概念不能离开体质的基本概念,即体质是指人体的质量。体质是在遗传和获得性的基础上表现出来的人体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因素的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征。
于道中指出:所谓理想体质,是指人体良好的质量。它是一种状态,首先建立在遗传基础上,其次是后天经过努力,在人体形态结构、生理功能、运动能力、心理素质等方面有着良好的功能,并对外部环境有着良好的适应能力。它的主要标志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身体健康,主要脏器无疾病;②身体形态发育良好,体格健壮,体型匀称;③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和运动系统具有良好的生理功能;④有较强的运动能力和劳动工作能力;⑤心理发育健全,情绪乐观,意志坚强,有较强的抗干扰、抗刺激的能力;⑥对自然和社会环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他强调,理想体质是建立在人类生命中的劳动工作能力之上,具备明显的个体特征和阶段性,在不同的人群中,理想体质的表现也不同,是其较高层次中的突出水平。
刘卫东认为,理想体质建立在当代教育理念上,通过实事求是和“以人为本”的实践过程而获得的。他指出,人类的存在是社会性的,学校体育的对象就是个体人,理想体质是学校体育追求的一种境界,是一个开放的、存在于动态中的系列的系统。而不同的年龄阶段,对于理想体质的界定也是不同的。其制定的标准包含自然指标和定性指标,以身体各个方面的生理状况,社会适应能力,不同阶段的智力发育水平为基础。它是一个动态的、存在变量的系统。可简单描述为具备了遗传性,经过后天自然人的个人努力塑造和所处环境的影响,表现出来的对环境适应的一种能力,这种能力包括自身身体的形态结构、心理素质、生理成熟的功能,以及所具备的运动素养等。这些都是理想体质的定义内涵。
(三)适度体质
随着理想体质的提出,国内不断有学者对其进行研究。但都局限于对理想体质进一步的描述并提出建议,或在著作、期刊中作为概念、知识点提出。时隔10年,直至1998年刘东海在《论体质综合评价的战略思想》中提出“适度体质”。他认为,在控制论的指导下的体质以最经济的形式,建设更加符合生物学特点和生物力学结构,有利于人类的健康长寿,有利于发挥最大运动能力、劳动能力和适应能力的形态结构和内在结构,使人类能在自身体质下,获得巨大的综合效益,以利于人类更好地在地球上生存。这种控制下的体质,即适度体质。按照这种理论,体质综合评价必须是以控制下的体质指标的最佳量为标准,对青少年儿童的体质生长发育进行人为的、有目的的控制,使其向适度体质的方向发展,维持各类各项指标处于最佳状态,以保证我们的民族,乃至整个人类体质的相对稳定。刘东海描述的“适度体质”和1988年提出的理想体质理念如出一辙。
2004年,刘东海、夏国军在《重审并再论建立“适度体质”的思想及理论》中将“适度体质”进行了进一步论述,从现实的个体体质与未来的民族体质两部分分别下了定义。一是适度体质(狭义、近期):以产生健康效益为第一,把个体体质的各类、各项指标的量实施科学最佳化适度规范,并控制在与其身高相适应的规范范围内,优化组合后的体质。此定义适用于现阶段的个体,以其自身身高为基础,对其他指标量实施科学适度最佳化规范控制,可用以单项指标的评价及综合评价。二是适度体质(广义、战略):以最经济的手段和方法对体质各类、各项指标的量实施科学最佳化适度规范控制并优化组合,产生有利于民族乃至整个人类的健康与科学的可持续发展,并从中获得巨大的综合效益(健康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体质。此定义适用于中华民族乃至各种族体质的战略发展,最终是使后代个体体质的各类、各项指标量达到科学最佳化适度控制的规范,并优化组合向战略适度体质规范发展、靠拢、归顺,最后达到规范模式下的相对统一,这是体质发展的第二步。
刘东海“适度体质”的提出对理想体质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思路,但也仅限于理论的研究,没有提出切实可行的研究方法和标准,更没有涉及综合评价。
二、学生体质评价的思路与实践
(一)学生体质评价思想
青少年儿童体质健康状况的变化必须要根据学生体质评价来系统的掌握,它也是增强体质的措施之一。体质评价与体质测试密不可分,体质测试为体质评价提供能反映体质基本状况的有代表性和准确可靠的原始数据资料,是体质评价资料的重要来源。体质评价依据收集的定性和定量的数据资料,按照一定的评价理论、标准和方法,以评定具体对象体质优劣的过程。其中包括反映体质某一方面的单项评价和全面反映体质水平的多项综合评价。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国内外对青少年学生体质评价的思想也在不断的变化。
1.国内学生体质评价思想
学生体质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掌握青少年儿童体质的状况及其发展变化,检查、评定增强体质的效果,分析研究影响体质强弱的各种因素,为科学体育锻炼、改善营养、卫生条件等提供科学依据,以便更有效地提高青少年儿童体质水平。其具体任务包括:掌握学生体质状况,探究其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为体育的科学化提供依据;检查、评价学生体质增强的效果;为学校体育教学训练和体质研究、运动员选材、制定运动处方等提供依据;为医学、卫生、国防,以及国民经济等方面提供有关资料;为政府部门有关决策提供资料或依据。
确立一个科学、有效的体质评价体系、评价标准必须建立在科学的评价思想之上,应充分考虑青少年儿童时期学生生长发育规律、各指标特点以及理想的体质评价模式,以便确立正确的评价观念。早期研究认为,对于反映体质状况的单项指标的评价(包括基本测试指标和由此派生的指数),必须考虑这些指标和指数的特定含义。有些指标和指数越大越好,有些指标越小越好;有些在生长发育的某个阶段越大越好,而在另一个阶段就不一定是越大越好;有些既不是越大越好,也不是越小越好(如血压及脉压差等),而是需要确定一个正常值范围。
学者认为,就当前我国青少年儿童生长发育状况而言,在生长发育阶段,建立在高一点、重一点、大一点的基础上(指在正常值范围内),是一种积极的评价观念。而对于体质的综合评价,由于构成体质的各种成分(如形态结构、生理机能、身体素质等)对体质的影响和作用大小不一,有些受遗传因素影响较大,有些受后天环境、营养、体育锻炼的影响大些。
在设计体质的综合评价方法、评价标准时,应当根据各类指标对体质的影响和作用大小,以及各类指标本身受遗传、环境、营养、体育锻炼等因素的影响大小,考虑他们各自在体质综合评价中的“权重”。一般而言,体格、体型受先天遗传因素的影响较大,评价时应赋予较小的“权重”,而生理机能和运动素质受后天环境、营养,特别是体育锻炼的影响较大,在综合评价中应赋予较大的“权重”,适当提高它们在综合评价中的地位。从鼓励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意义上讲,这种评价观念才是积极的、合理的。
我国针对学生进行的体质量化评价主要采取的是“体育锻炼标准”,虽然各时期名称不同,但均是通过对于体质相关指标(项目)的测量(测试),并依据一定的标准对各年级学生体质状况进行评定的。根据社会不同时期的发展需要,以及对青少年体质健康、测试项目与体质关系,以及测试手段研究的不断深入,体质评价思想也在发生着变化。
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劳卫制》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学生体质测试内容和评价标准在不同时期均有所变化。无论学生体质评价思想如何变化,其总目的都是一致的,即通过测试和评价激发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由于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所处的生活环境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业余生活有了更多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体育活动时间不可避免地受到挤压。而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体育锻炼的目的是追求健康,而非争夺“锦标”。因此,当前学生体质评价思想更趋向于对学生健康相关体质而非运动相关体质进行评价。从2014年公布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来看,既要考虑到青少年体质下降的现状,又不能迁就现实,就设立了一个努力锻炼后可达到的标准,总体来说,标准还是降低了。
2.国外学生体质评价思想
美国20世纪50年代开始大规模体质测试活动,这主要源于1954年,Kraus等人依据Kraus-Weber测试法对美国与欧洲裔学生进行测试,结果显示56%的美国学生至少有一项内容没有通过,而欧洲裔学生只有8%,这一结果引起美国社会和政府的重视,学生体质问题也成为历届政府的重要工作之一。
1958年美国健康、体育、娱乐及舞蹈联合会(AAHPERD)设计的体质测试项目为50米跑、立定跳远、垒球掷远、往返跑、600米跑、引体向上、仰卧起坐七项指标对全国青少年进行了体质普查。这一时期对学生体质测试与评价,是为了尽快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对青少年体质的关注多与征兵有关。然而,随着人们对体质健康认识的深入,体质评价思想也有所变化,逐渐意识到高水平的速度、爆发力和上肢力量与人体健康并无直接关系,德克萨斯州在推出的体质—运动能力测试中首先将体质与运动能力分开。
在1975年、1985年分别把垒球掷远、往返跑、立定跳远和50米跑删除,增加了1英里跑和坐位体前屈,最终形成现在的以健康素质为主的有氧能力、肌肉力量/耐力、身体成分、柔韧性四项指标(或五项指标)。
日本先后颁布了不同年龄段学生的体力测试项目和标准,对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测试内容也有所不同。他们认为,为使身体能够敏捷而协调地进行各种活动,提高协调各种体力要素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而小学、中学时期正是这种能力发展的显著时期。
因此,对20岁之前的学生除要测试各年龄组通用的握力、仰卧起坐、坐位体前屈测定指标外,还要测试反复横跨(1米)、耐力跑(男1500米,女1000米。可选择20米往返跑)、立定跳远、50米跑、投球(手球);20岁以后的其他项目为反复横跨(1米)、快走(男1500米、女1000米,可选择20米往返跑)、立定跳远,与运动能力相关的速度、上下肢爆发力、耐力项目基本不再测试,所测项目均是与健康相关的项目。从测试内容来看,日本更注重20岁之前学生的身体素质锻炼,对20岁以后的学生主要从关注大学生健康的角度和以后参加社会生活角度出发,实现了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的接轨和融合。
(二)学生体质评价形式
1.国内学生体质评价主要形式
国内关于学生体质评价主要有三种形式,即学生体质达标、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和学生体质监测。
(1)学生体质达标
学生体质达标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发起,由学校依据国家公布的测试方案实施的学生体质评价形式。具体测试评价制度经历了《劳卫制》《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等不同形式。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改善学生体质不高的状况,在借鉴前苏联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与《劳卫制》相仿的《体育锻炼标准》,在部分城市学校试点的基础上,于1954年由原国家体委颁布了《准备劳动与卫国体育制度暂行条例和项目标准》,并逐渐在全国实施。《劳卫制》的推行和实施,有效掀起了各级各类学校开展体育活动和项目测试的高潮,为快速提高学生身体素质起到了较好的推动作用。但是,由于后来中苏关系变化和三年自然灾害的影响,粮食与副食品严重短缺,严重影响了体育活动的开展,《劳卫制》项目锻炼和测试已很难进行,在基本营养无法保障的情况下,学生体质水平急剧下降。为适应当时现状和提高中小学生体质的需要,原国家体委废除《劳卫制》,于1964年颁布《青少年体育锻炼标准》,并在全国实施。随后的“文化大革命”使该《标准》被迫停止使用。“文化大革命”也使中小学生体质状况受到严重影响,如广东省1977年高校、中专招生初选合格的48580名考生中,录取时因各种疾病受专业限制的竟高达13924人,将近三分之一。因身体不合格而落选的就有1853人。
1972年,原国家体委提出了“关于试行《体育锻炼标准》的意见”,由国务院批准,于1975年公布《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开始在全国实施,并分别于1982年、1989年、2003年进行了三次修订。2013年进行的是第四次修订,也已于2014年4月公布。《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实施为人民群众进行体育锻炼起到了导向作用,也为体育锻炼效果的评估提供了依据。期间为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增强学生体质,2002年由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联合下发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作为《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在学校的具体实施。但在实施过程中暴露出个别项目权重系数偏低、及格线偏低等问题,对学生进行锻炼的激励作用未能充分体现等缺点。
为了对其进行完善,2007年,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发文,要求各级各类学校执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修订和完善,对学生锻炼和体质测试起到了更好的导向作用,在其他相关政策的配合下,经过几年的实施,学生体质状况得到了一定的改善。
2014年教育部对《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又一次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标准适用对象划分为以下组别:小学、初中、高中按每个年级为一组,其中小学为6组、初中为3组、高中为3组。大学一、二年级为一组,三、四年级为一组。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各组别的测试指标均为必测指标。其中,身体形态类中的身高、体重,身体机能类中的肺活量,以及身体素质类中的50米跑、坐位体前屈为各年级学生共性指标。本标准的学年总分由标准分与附加分之和构成,满分为120分。标准分由各单项指标得分与权重乘积之和组成,满分为100分。附加分根据实测成绩确定,即对成绩超过100分的加分指标进行加分,满分为20分;小学的加分指标为1分钟跳绳,加分幅度为20分;初中、高中和大学的加分指标为男生引体向上和1000米跑,女生1分钟仰卧起坐和800米跑,各指标加分幅度均为10分。按照该标准的要求,每个学生每学年评定一次,对测试成绩评定达到良好及以上者,方可参加评优与评奖,成绩达到优秀者,方可获体育奖学分,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等学校学生毕业时,测试成绩达不到50分者按结业或肄业处理。
在中小学生体质标准设立的研究领域,尚无学者单独进行研究、发表。可查阅到的资料显示,只有国家相关部门制定的上述标准。然而,从我国最早的《体育锻炼标准》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各项指标标准的设定,只是通过性别、年级进行分类制定,这种做法虽然表现出对于我国中小学生体质评价可操作性强的特点。但是,只考虑上述因素,没有考虑遗传因素及中小学生生长规律、发育特点进行评价,对中小学生个体也是不公平的。
(2)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
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是由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卫生部等六部委组织实施的针对在校学生体质与健康的测试与评价活动,目的在于了解我国儿童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现况及趋势,及时掌握儿童青少年的生长发育现状与变化趋势,对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进行剖析,进一步探索促进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干预政策和措施,为科学开展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1979年,我国进行了16省市城市学生体质调查,其内容包括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三个方面,首次比较全面地了解了国内儿童、青少年的体质状况。从1985年开始每五年一次的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至2014年已进行了七次,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国家级数据库,其重大社会、经济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全面总结、分析我国儿童青少年学生的体质与健康状况,以及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取得的成绩,提供了客观、科学的依据;二是揭示了目前我国大、中、小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的体质健康问题;三是以儿童青少年学生形态变化为主的成长长期趋势,是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取得巨大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真实反映;四是调研资料在许多相关学科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
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的测试项目指标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及对体质理解的深入也有所变化。从表1-1中可以看出,1985年调研指标较1979年有较大变化,身体形态指标进行了精简,增加了健康指标,身体素质指标增加了耐力跑能力测试项目,且以后保持了相对稳定。这些变化与1982年在泰安召开的体育科学学会体质研究会对体质内涵的界定有密切关系。
表1-1 中国1979—2014年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指标体系
续表
注:廖文科.中国7~18汉族学生体质与健康动态变化与综合评价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09.
(3)学生体质监测
学生体质监测是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全面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建立了“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网络”。自2002年开始,由教育部组织实施的对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进行测试的活动,监测工作每两年进行一次,并及时将监测结果向全社会公告,以引起社会各有关部门和学校对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的关注和重视。
其建立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网络的目的主要是掌握我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发展动态,为进行学校体育、卫生方面的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学校体育、卫生及科学研究提供基础资料;为针对性地开展和改进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为客观评价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质量和效果提供科学依据;建立两年一次的教育部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公告制度,推动学校卫生信息化管理工作。
监测项目包括身体形态、生理机能、身体素质、健康状况4个方面的13项指标(身高、体重、胸围、肺活量、握力、50米跑、立定跳远、1分钟仰卧起坐、坐位体前屈、台阶试验、视力、龋齿、血红蛋白)。
2.国外学生体质评价主要形式
美国关于青少年体质测试发展也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对体质与健康认识的深入逐渐发生着变化。美国青少年大规模体质测试研究始于Kraus和Hirschland进行的针对小学生肌肉适能的测试,并于1953年发表了《肌适能与健康》(Muscular fitness and health)和1954年发表了《学校儿童最低肌适能测试》(Minimum muscular fitness tests in school children),研究显示美国儿童测试及格率远低于欧洲裔儿童。虽然许多人对其采用的“Minimum Muscular Fitness”标准及测试对象有所质疑,但此时正值朝鲜战争结束不到一年的时间,艾森豪威尔也刚当选总统,这份旨在提高美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的研究受到总统的重视,并与1956年成立“青少年体质总统委员会”(President's Council on Youth Fitness,PCPFS,即今天的体质与运动总统委员会)。
美国自此开始了青少年体质测试与评价标准的研究,并一直延续至今,随着对体质健康评价思想的改变,测试形式也不断改进。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早期,美国主要采用的是青少年体质测试内容(Youth Fitness Test,YET),用每次测试结果与上一次结果进行比较来考察青少年体质变化现状。期间分别在1965年和1976年进行了两次测试项目的少量修改,包括增加了检验有氧能力的长距离跑项目(12分钟、9分钟、1.5英里和1英里跑)。一些州在YET基础上对测试项目也有所增加。
1975—1980年,美国健康、体育、休闲、舞蹈联盟(AAHPERD)与体质委员会、测量与评价委员会都在考虑青少年体质测试改革,并于1980年形成了与健康相关的体质测试(Health Related Physical Fitness Test,HRPFT)内容,体质成分(皮褶厚度)正式成为体质测试项目,AAHPERD并于1984年出版了HRPFT技术手册,奠定了与健康相关的体质测试理论基础、分析了与健康相关的概念和心理学特点。美国体质测试项目变化的意义在于体质的研究和追求更加重视健康而非一味追求运动能力。
20世纪80年代后期,美国存在三套青少年体质测试系统,即总统挑战计划、最佳体适能和FITNESSGRAM。有调查显示,虽然很多学校并没有进行特别要求,但76.5%~76.8%的学校采用至少一种测试方案。1981年FITNESSGRAM得到推广,1986开始在全国实施,并逐渐与总统挑战计划成为全美最重要的体质测试系统,如今已成为美国最主要的体质测试系统。它运用大量的场地和实验室测试数据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确定了测试项目即各指标权重,最终建立了青少年体质测试的参照常模,并确定了健康风险临界点和等级划分。其测试项目见表1-2。
表1-2 FITNESSGRAM测试项目
注:*为推荐项目。
美国的研究也为我们带来很多启示,最重要的是青少年体质追求的应该是与健康有关的各项指标水平;其次,通过大量测试数据的分析,建立体质综合评价模型有利于体质评价实践的推广和应用。
(三)学生体质评价方法
1.国内关于学生体质评价的方法
国内体育学界依据评价内容的不同,将体质评价方法分为体质单项评价方法和体质综合评价方法,在实践中两种评价方法会结合使用。要对学生体质进行评价,首先必须通过较大规模横剖面调查制定评价标准。制定全国性或区域性学生体质评价标准,同性别每个年龄组学生的样本量,最低不能少于500人,千人以上更理想。省市级的评价标准,同性别每个年龄组的样本量不能少于300人。
(1)体质的单项评价方法
体质的单项评价,是指对体质相关内容的测量(测试)指标分别进行评价的方法。其中形态发育和机能水平普遍采用离差法、百分位法、指数法和相关法等,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评价多采用标准百分法、百分位法、指数法、累进计分法和相关法等。在实践中最常用的是百位数法和指数法。
离差法,是指以大量的横剖面调查资料中的平均数为基准值,以标准差为离散距,分等级评价身体发育的方法。使用离差法制定学生体质评价标准,所测量(测试)指标数值需要呈正态分布或基本上近似于正态分布。用离差法划分各评价等级标准见表1-3,根据该划分评价等级标准,可以建立“身体发育评价表”,也可建立“身体发育评价图”。身体发育评价表,应按城乡、男女类分别制定。用该表进行学生身体发育单项指标进行个体评价时,首先根据被评价者所属城、乡及性别,找到相应指标的身体发育评价表,然后按被评价者的年龄和该指标的实测值,在表中找到所属的发育等级即可。
表1-3 离差法划分评价等级标准
百分位法,是指以大规模横剖面调查数据的中位数(第50百分位数)为基准值,以其余各百分位数为离散距评价学生身体发育的方法。该方法不仅适用于正态分布的资料,也适用于非正态分布的资料。百分位数一般划分五个评价等级,各评价等级标准见表1-4,可以按该表制定城乡、男女不同类别学生身高、体重、胸围指标的百分位等级评价表。
表1-4 百分位数法划分评价等级标准
指数法,是根据人体各部分之间的比例和相互关系,并借助于一定的数学公式,将两项或两项以上指标联系起来并结合成某种指数,用以评价学生身体发育水平的方法。如身高体重指数、肺活量体重指数范围均属此类方法制定的身体发育水平的评价标准。
普通相关法,是先用离差法(或百分位法)对身高作分等评价,再以身高为自变量,分别以体重、胸围为因变量的回归直线为基准值,以其估计标准误差为离散距,对身高、体重、胸围等项发育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的一种学生身体发育评价方法。该方法除了能评价学生身体的发育水平外,还能评价身体发育的匀称程度,并作多指标的综合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离差法和百分位法的缺点。
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单项评价一般采用标准百分法、百分位法、指数法等。标准百分法实际上是利用离差法的原理来制定评分标准的,只不过评价等级分得多些、分得细些。一般认为,由于身体素质是跑得越快、跳得越高、投得越远越好,评分表的两级分数规定在 ±3S范围内,更能反映总体的实际情况。
(2)体质的综合评价方法
1982年,在山东泰安召开的全国体质研究学术会议提出了“体质综合评价”的概念,并在体质研究会的倡议下成立“中国学生体质综合评价方法研究课题协作组”,并设立国家体委委管课题,设计了综合评价应采用的各项指标、权重及各指标的评价标准。该课题研究指出,体质综合评价的关键主要是筛选评价指标体系,确定指标权重和制定评价标准和方法。但该研究也只是制定了所选各指标的标准,并未形成体质综合指数,且指标偏多,在实践应用中非常不便。
体质指标的选取随着研究的深入也在发生着变化。早前研究认为,形态指标的选取用维尔维克指数,即(体重+胸围)/身高×100,后期研究多采用身高体重指数(BMI),即BMI=体重(kg)÷身高(m)2。机能指标一般选用肺活量/体重指数。随着形态、机能指标的变化学生身体素质指标经历了多次变化。
《劳卫制》时期身体素质测试指标除包括力量素质、速度素质、耐力素质、柔韧素质等基本指标外,还进行手榴弹掷远、爬绳等与军事技能相关的指标,体现了当时体质评价的军事备战、服务国防的思想;实施《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初期仍保留着手榴弹掷远等个别军事技能类项目,1982年第一次修改后,删除了军事技能类测试项目,并根据速度、耐力、上下肢爆发力划分了五类;2014年公布实施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对素质测试项目进行了精简,并根据不同年级测试项目也有所变化,其中50米跑和坐位体前屈为小学一年至大学四年级共同包含的项目,除这两项外,小学一、二年级还有1分钟跳绳,小学三、四年级在此之上又增加了1分钟仰卧起坐,小学五、六年级在三、四年级基础上又增加了50米×8往返跑,初中、高中、大学各年级除测试50米跑和坐位体前屈外,增加的是立定跳远、引体向上(男)/1分钟仰卧起坐(女)和1000米跑(男)/800米跑(女)。有学者通过试验研究探讨了体质相关身体素质测试项目的选用效果,认为,有氧能力测试项目(1000米/800米和台阶试验),不能准确测试青少年有氧能力水平,而20米折返跑作为评价青少年有氧能力的测试指标较为合适。
除指标选取的变化外,大家逐渐认识到运用单个指标进行体质综合评价的局限性,开始探讨体质综合评价的新思路,试图能够通过较少的体质相关指数对青少年体质做出准确评价。总体而言,目前学者提出较多体质综合评价方法有层次分析法、聚类分析法、模糊评判法、主成分分析法等。
有学者通过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相结合的方式,建立了体质综合评价的数学模型。其中层次分析法主要进行的是权重的确定,即通过聘请专家对体质相关指标重要性程度进行两两比较,构造判断矩阵并计算各指标权重;模糊评价法的作用主要是依据专家判断结果建立模糊数学矩阵,最终通过各指标权重与模糊矩阵相乘的结果对学生进行体质综合评价。
有学者更详细地介绍了同时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评判法进行学生体质综合评价的过程,试图通过对体质健康所包含的内容进行一定程度的综合概括,从而能以一种尽可能完善的方式在理论上解决体质健康综合评价的问题。即第一步,用特尔菲法将体质评价相关指标征询儿少卫生专家的意见,确定儿童青少年健康综合评价的内容、评价指标、各指标权重系数、综合评价方法,并编制调查问卷;第二步,利用编制的体质调查问卷针对部分城市学生进行体质相关指标的测试和测量,运用层次分析对综合指数对应评估等级做出优劣判断(上等≥79、中上≥75、中等≥69、中下≥65、下等<65),进行个体健康综合评价;第三步,在个体健康综合评价的基础上,着眼于因素集、评价因素集、权重集等建立不同地区、不同年龄段学生模糊判断矩阵,采用矩阵乘法对不同地区、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进行群体体质综合评价。
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典型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系统工程方法,将人们对复杂系统的判断过程数学化,使人们的主观定性判断进行定量化,被广泛用于指标权重的确定。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认为单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的权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判断一致性与矩阵一致性检验问题,实际应用时多数凭经验和技巧进行修正,缺乏相应的科学理论和方法指导。因此,有学者提出了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与层次分析法不同的是FAHP通过元素的两两比较构造的是模糊一致判断矩阵。而建立模糊一致判断矩阵,以及由模糊一致判断矩阵求权重的方法也和判断矩阵求权重的方法不同。其优势是依据FAHP原理调整模糊矩阵的元素可很快使模糊不一致矩阵具有模糊一致性,克服了普通层次分析法要经过若干次调整、检验才能使判断矩阵具有一致性的缺点。
有学者通过K-均值聚类法建立了大学生体质综合评价的分等级判定模型,使学生的体质状况能够量化处理。K-均值法又叫作快速聚类法,其思路是按照一定原则选取一批凝聚点(K点),作为初始聚类中心,计算各个样本到K点的距离,把样本归到离它最近的K中心点所在的类,形成初始分类,然后再计算新形成的每一个聚类的数据对象的平均值来得到新的聚类中心,然后按最近距离原则修改不合理的分类,直到合理为止。K-均值聚类法中初始聚类点的选取非常重要,对初始值的依赖较大。如果事前已经确定要分类的个数,这种方法是一种较简单的计算方法,但如果初始聚类点选取不适当则可能会使聚类结果陷入僵局,只出现局部最小而难以得到全局最小。
有学者利用部分高校学生体质相关指标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将较多的体质指标用4个主成分代替,反映了原始指标的大部分内容,也达到了使体质综合评价更简洁的目的。
另外,也有学者在研究多种综合评级方法的基础上,结合人类发展指数、人类贫困指数等有关综合指数数学模型,利用综合指数法并以2000年国民体质监测为基础,建立了国民体质综合指数数学模型,作为计算我国人口总体综合体质水平的无量纲动态相对数的数学模型,使国民体质可以通过一个综合指数进行评价。并将国民体质综合指数解析为全年龄段国民体质综合指数、各年龄段人群体质综合指数和各地域人群体质综合指数等三种主要形式。
有学者在对综合指数法、秩和比法、TOPSIS法、密切值法等综合评价方法进行对比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学生体质与健康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1985—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数据,并同时利用综合指数法、秩和比法、TOPSIS法、密切值法及四种方法的联合对1985—2005年我国学生体质状况进行了综合分析,探讨联合的综合评价方法在学生体质评价中的应用价值。结果显示四种综合评价方法的评价排序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均可作为中国汉族学生体质与健康的综合评价方法。
此类研究通过建立的数学模型可以计算出体质综合指数,能够较简洁地对体质进行直接评价,突破了以单指标进行评价的局限,但只考虑了体质综合指数的计算公式,尚未建立体质综合评价标准。
要对身体素质发展情况进行全面评价,还需要对其进行综合评价。综合评价多采用Z标准分或T标准分进行无量纲化转换进行综合评价,公式为:,。国内多采用标准百分法或百分位法,将各项成绩转换成标准百分,累加成总分,进行比较或评价。对个体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时,可根据被评价者性别、年龄查阅相应的单项评分表,并将各单项得分合计成总分。可对总分直接进行比较,也可查综合评价表,对其所属综合评价等级进行比较。对集体进行综合评价时,可按集体的评价总分进行直接比较,也可将每个集体中每个人总分按综合评价标准查出所属评价等级,然后按5、4、3、2、1计算集体总分并进行比较(人数应相等)。
2.国外关于学生体质评价的方法
国外关于学生体质评级的方法在不同时期也有所变化,美国先后采用的主要有常模参照、进步程度和正常值参照等形式。
1980年美国健康、体育、娱乐(与舞蹈)联合会(AAHPERD)公布的健康相关体质测试(HRPFT)手册中,除身体成分以外,其他各指标评分在第75百分位数以上,身体成分在第50百分位数以上者,获得“全国体质冠军奖”;各指标在50~74百分位数,体成分在25~49百分位数者获得“全美奖”;所有参与者获得“进步奖”。1983年以后逐渐过渡到采用正常值标准,1987年,FITNESSGRAM体质测试和评价引入健康相关体质临界值(CR),通过以往与健康相关数据、比较标准、专家意见等为每项指标只设立一个标准临界点,测试成绩高于该标准为达标,否则不达标,临界值以下不再有评价。1992年再用体质分区,将体质水平分为待提高区和健康体质区,旨在确定一个与良好健康状况相关的最低标准,目标是所有人都能达到或超过健康体质区。
日本是对学生体质开展测试和评价较早的国家。早在明治12年(1879年),就对部分学生进行了体质测试,指标包括身高、体重、胸围、上臂围、下肢围、饮食量、肺活量和握力8项指标,后来又增加了力量(曲臂悬垂)及疾病状况的检查。
“二战”后,日本体育观念侧重竞技价值,并分别于1949年、1952年、1953年、1954年、1957年和1956年对8~18岁男、女学生进行了跑、跳、投、悬垂及灵活性的测定。1963年、1964年文部省分别对6~9岁学生、10~23岁学生颁布了运动能力测验实施要案,对学生进行体力诊断测试和运动能力测试。这一时期体质评价思想偏重竞技运动能力,在实施过程中,由于运动强度过大,逐渐意识到运动能力测试不适应学生对健康与快乐的追求,测试指标随着对体质测试思想的转变也不断修正。
测试项目逐渐向健身相关指标发展,1999年施行的新测试指标,在基本运动能力的基础上增加了健康评价的内容,删除了台阶运动、背肌力、俯卧撑、引体向上和斜身引体等测试指标;设置了各年龄组通用的测定指标:握力、仰卧起坐、坐位体前屈。这些指标有利于纵向比较和评价,使学生体质评价更为细致、合理。对学生体质评价一般采用T标准分法,即每年测试结束后,各学校在将数据上报国家数据库外,还公布学校的平均数和标准差,学生计算自己各项成绩的T得分,对照学校平均成绩判断自己得分在学校中的位置;各学校也会依据国家公布的平均数和标准差,分析本校学生体质的情况。
三、问题与思考
随着社会对中小学生体质健康关心程度的提高,体育、卫生等研究领域已经对学生体质有众多研究。我国对体质的研究从了解人的体质状况和发展趋势为目的进行研究,并一直延续至今,即一般体质研究。在整个的发展过程中,相关专家和学者对人的体质的要求有了较高的要求,在其形成、发展的过程中表现出较高层次和较高水平的人体良好的质量,即理想体质,并指出理想体质是学校体育追求的一种境界,也是一个开放的、存在于动态中的系列的系统,制定标准应包含自然指标和定性指标;随后有学者又提出了在控制论指导下的体质各评价指标要以身高为参照,其他指标综合、协调发展的状态,有利于运动能力、劳动能以及适应能力的发挥,以控制下的体质指标的最佳量为标准,即适度体质。此类研究对人的体质提出了不同的要求,皆为保障人的生存能力及生活质量。理想体质、适度体质的观点和思想为本课题研究的设计和开展提供了思路,也为进一步构建评价体系提供了依据。
国内外学生体质评价思想也在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对体质的理解发生着变化,逐渐由“运动体质”向“健康体质”转变,在指标的选取上逐渐删除了追求绝对速度、力量的体能指标,转而增加或修订为更能反映人体健康状况的心肺机能、有氧耐力等指标,提高了测试效度;评价形式和具体评级方法更加趋于合理。按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进行的全国学生体质测试,结合定期开展的体质调研和体质监测,确立了我国学生体质评价机制。2014年教育部公布实施的《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办法》等三个文件进一步完善了我国学生体质评价制度,为开展学生体质评价工作建立制度保障。
当前研究,普遍采用赋予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等各类指标不同的“权重”,再用线性判别函数式对体质进行综合评价的方法、用最优回归方程式对体质综合评价的方法(根据各类指标标准回归系数和回归贡献的大小规定相近的比例)先聚类后判别的综合评价方法、用标准T分和回归进行体质综合评价的方法等。而各指标权重多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获得。
综观这些研究可以看出,首先,学者们较大部分研究主要是围绕学生体质的某一方面,例如,学生身体素质的测试,心理测试,某一生长发育时期素质的测试等,理论研究较多,实践研究较少。且某些项目实施的领域不具有可推广性,如1min台阶测试中,在得出受试者心率数值评价等级相同的情况下,是否能够真实的反映出其心肺功能?这些问题反映出在同一测试项目上评价指标无法真实体现受试者的实际体质状况。其次,学者们较为理想化的把学生体质的评价进行等级划分,按照这个等级去制定相应的权重系数,这样也无法真实的反映出受试者个体的差异,只是在整体评价中显示出样本总体发展趋势。而对于个体而言,则无法得到其自身的合理评判。
如何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我国当前学生体质现实状况,把一套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评判标准引入到学生体质研究中去,是一个崭新的重要课题。尽管在这个领域内,综合性的先行研究还不多见,但国外及中国学者的一些局域研究为本课题的进行提供了很有价值的参考资料及依据,为本研究的展开指明了方向,描绘出了可以参考的基本结构与框架。
本研究试图在借鉴前人的先行研究和我国改革开放后的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上,对中学生应该具备的、较为良好的体质水平进行界定,即中学生理想体质。在研究过程中根据不同指标特性、意义,制定不同评价形式的标准,以期建立一个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中学生理想体质综合评价体系,为正确引导学生积极锻炼,促进体质发展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