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施政创基业,兴邦重教育
开完会后,王嵩又马不停蹄地视察了楼烦的钢铁制造情况。如今的楼烦县,己经竖起了20座高炉,并由此发展起了各种兵器局和农具局。有将近10万人在从事钢铁有关的工作。
只是这产量,王嵩还是觉得太低,20座高炉,每天总产量40吨,每座高炉一天平均才产2吨钢铁。但鉴于现在科技水平,也只好慢慢来。
影响钢铁产能的最大问题是采矿方面,虽是露天矿,但没有火药的采矿,效率还是很低的。
看来在现阶段,只能用增加人手的方式来弥补采矿效率的不足了,今后一定要从战场上多抓一些胡人过来采矿。
大量钢铁的出产,也使得王嵩的军队,成为了这个时代装备最为精良的军队。
重步兵甲,重骑兵甲及马甲。比同时代的同类兵种的防御能力更好,重量也更轻。
现在储备的重步兵甲,重骑兵甲及马甲。足够装备两万人的军队。所有轻步兵和轻骑马,也全部披上了半身钢甲。汉军的制式装备大黄弩,也生产储存了上万具。
农器生产作坊中,根据王嵩提供的图纸,制造出了曲辕犁,已经储存了2000多具曲辕犁。
王嵩要求加快制造曲辕犁,目标是在三个月内,再赶制出不少于2万具曲辕犁,以备收服三郡之后,发给移民的百姓使用。
有了曲辕犁,耕地的速度提高了将近10倍,土地深耕,也会使粮食亩产增加不少,再配合其它铁制农具,精耕细作,同样多的土地,就可以养活多一倍甚至几倍的人口。
至于耕牛,雁门并不缺,靠近胡人,可以用粮食换。在接下来的战争中,王嵩也会收获大量耕牛。毕竟那三郡之地,都成了胡人牧场,牛羊马都多得很。
新年将近,王嵩召开了年终会议,会议总结了过去一年的结果之后,重点讨论了后续发展的重大规划。
王嵩坐在主位上,看了一眼手下的一众文武官员,开口道:
“战争和饥荒,使很多家庭支离破碎,在战乱和饥荒中,受害最严重的是还没有生存能力的儿童。
而大量儿童的死亡,才是人口数量断崖式下降的根本原因。年老的人死亡之后,如果没有儿童成长起来成为人类繁衍的接力,人类又怎么繁衍得下去?
因此,要拯救一个民族,防止人口数量出现断崖式下跌,首先要拯救的就是这个民族的少年儿童。拯救乱世中的儿童,可谓是重中之重,所以,我将儿童的拯救工作,做为今天的第一个议题,你们有什么看法?”
荀彧站起来说道:
“主公高瞻远瞩,令人佩服,主公的观点,我深表赞同。在此之前,我们只是在郡治阴馆城设置了孤儿收容院,我建议,在雁门郡内,每个县都要设置孤儿收容所,由官府花钱请人专门照顾失去亲人的孤儿。”
田丰站起来说道:“文若的建议非常好,我再补充一下。我们不但要为孤儿提供良好的生活条件及成长的环境,还应该为这些孤儿提供学习教育的条件,应该建立专门孤儿学堂,请老师教他们识字,学文和习武。使他们长大之后,能成为有用的人才。”
两个牛人一唱一和,就将后世的孤儿院大概模式给鼓捣了出来。不过,王嵩觉得还不够完善,接着问道:“还有什么需要补充的吗?“
特务头子沮授站起来道:“我们不能只把目光定在雁门郡内,我们应该在雁门郡外,通过商业网络和外情局人员,尽可能多地收容流民中的孤儿,运送到雁门郡,分配到各县的孤儿收容所里。”
“不错不错,非常好。”王嵩鼓掌道:“我们就把孤儿收容所取名叫……起点孤儿院吧。”
沮授道:“孤儿院很好理解,只是为何冠以“起点”之名?”
王嵩笑道:“有道是:无限阅读……呃,无限发展在起点,也就是孩子是我们民族的未来,教育要从娃娃抓起的意思。”
随后,王嵩又道:“每座起点孤儿院,都需要有配套的学校,学校不仅要教孤儿识字,学文和习武,还要比较全面地教育儿童生存技能和文化知识,包括:工匠知识,儒学知识,军事知识等等。我们要有在五年之内,至少收容十万孤儿的计划。”王嵩也再次补充道。
程昱站起来道:“孤儿的收容,照顾,和教育情况,可列为地方官员的业绩考核项目之一。”
王盖也站起来说道:“还有一点要补充一下,我们也要同时注意培养孤儿对主公的忠诚,让孤儿知道,是谁养育了他们,是谁给了他们受教育的条件。
比方说:吃饭前要念几句感恩主公的话,上课前唱感恩主公的歌曲,将主公的画像挂在起点孤儿院,供孤儿们每天参拜……”
人才啊,没想到王盖还有这么先进的思想!这与后世的某些洗脑主义的作法何其相似!
看来,这王盖也是一个有大才的人,之所以历史上不曾有大的名声,应该是因为在原本的历史上,王盖陪同王允一起死于李傕之手,没有机会施展自己的才华,以至大才被埋没了吧。
这件事,让王嵩对王盖刮目相看,决定今后好好培养培养。
王嵩:“很好,很好,各位的建议,我深表赞同。至于具体的执行方案,和详细的行动计划,请文若尽快做出来讨论,讨论好了给我批复后执行。”
接下来,王嵩又与大家一起讨论了教育的问题,并且把教育做为雁门郡的重大战略计划之一。
王嵩现在有足够的钱投入到教育事业中:
“各县各乡都要建学堂,实行五年义务教育,凡是入学的儿童,不但不需要交学费,还有奖学金,只要在校就有奖金。又按成绩优劣分成不同的奖励等级。成绩好的学生,其每月奖学金甚至可以养活一家人。又高薪聘请各领域的人才担任老师。
识字及儒学老师由儒生们担任。工匠老师在全国内招聘,军事老师则由军官担任。”
随后,王嵩又与幕僚们商议,在各县的五年义务教育之上,建立更高一级的学府---郡学,取名为北方书院。王嵩亲自担任书院院长,聘请名士大儒为老师。闲暇之时,王嵩也会抽空去书院讲学。
由于王嵩的高度重视,在后续的大汉三大书院中,北方书院无论是在规模,还是在师资条件及教育质量等方面,都稳压颍川书院和襄阳书院,成为大汉最大最好的书院。
各地学子都以能考入北方书院为荣。其源源不断地培养出的人才,成为了王嵩集团争霸天下的关键力量之一。
除此之外,大会还讨论了是医疗问题:
王嵩决定投入大量资金,解决儿童成活率低,受伤后死亡率高,医者水平差,医匠地位低,医者人数不足等迫切问题。
决定从全国各地高薪招聘医匠,建立医学院,研究各种医疗专科如:儿科,妇科,骨科,伤科,呼吸科等等。
并且在各县建立大型医馆,并制定医疗费用减免等级制度。成立医疗救助机构等等。
此外还有土地分配问题:新并入的三郡之地,都是无主的士地。王嵩制定了分配方案,军士按等级最低可分150亩,不同等级和立功都有额外授地。流民16岁以上男性每人分配80亩,女性14岁以上每人分配40亩。其它人员按级别不同定义出授地多少的规范制度。
其它内容如基础建设,农业,商业,工业等发展规划问题,都有细致的规划,不在此一一罗列。
值得一提的是,王嵩在雁门改变了工匠的地位,工匠不再是贱业,而且,发明创造,以及工具设备等方面的改善都会得到非常丰厚的奖励。
王嵩现在不差钱,府库中金银铜钱堆积如山,尽快将这些钱转化成实力,才是当务之急。
所以,王嵩给各级官员的目标就二个字---“花钱“!可着劲的花钱!变着花样花钱!不怕你花钱,就怕有钱你不会花!
各级官员一个个卯足了劲,准备撸起袖子加油干!挖空心思多花钱。(财迷们,要不要穿越过去给王嵩做马仔?)
与此同时,王德的内情局,也尽快组建了起来,严查贪腐,严查内奸,严查官场黑暗。成为了类似明朝的锦衣卫的角色。
王德做为第一个跟随王嵩的人,被王嵩当成是自己的家人一样对待。王德虽然没有惊人的才华,但对王嵩绝对是忠心耿耿,也是王嵩最信得过的人。
此外,还有王盖,能提出给学生和孤儿洗脑,从小培养对王嵩的忠诚度的建议。让孤儿忠于王嵩而不是忠于姓刘的皇帝,其心思恐怕不是那么简单。
说得不好听一点,这对大汉朝廷来说,绝对是大逆不道的想法。
总的来说,这次的年终总结和发展会议,是一次别开生面,而又非常成功的会议,会议讨论了从军事到政治再到民生发展的每一个领域的现状和发展计划;制定了以王嵩为核心的这个政治集团的施政纲领,制定了军事、政话、民生发展的长远战略。为王嵩集团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开完了这次用时十几天的会议之后,已经到了十二月中旬。
……
年关将近,大雪纷飞,天气酷寒,滴水成冰。
“忙碌了一整年,该好好犒劳一下自己了!”王嵩走出太守府街门,伸了个懒腰,向太守府后院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