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一、名词解释
1.课程[华南师范大学2012研;华东师范大学2012研;西南大学2011研;南京师范大学2010研]
答:课程是指课业及其进程。课程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是指为了实现学校培养目标而规定的所有学科(即教学科目)的总和,或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各种活动的总和;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学科。课程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演变的,它反映了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的要求,受一定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文化发展水平以及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制约。课程体现着一个国家对学校教学的具体要求,关系到学生的知识结构、智力结构和个性结构。
2.活动课程[东北师范大学2013研;河南师范大学2010研;首都师范大学2004研;华中师范大学2004研;北京师范大学2003研;浙江大学2003研;上海师范大学2002研]
答:活动课程是指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儿童的经验为基础,由各种不同形式的一系列活动组成的课程,又称经验课程、儿童中心课程。活动课程形成于20世纪初,主要代表人物为杜威。活动课程以儿童生活中的兴趣与动机为课程中心,课程范围和教学内容选择围绕这个中心进行组织,它突破了学科界限,重视直接经验,主张“做中学”。其基本特点是: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和主动性,强调通过学生自己的实践活动获得直接经验,强调训练学生的综合能力及个性养成。活动课程把科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实用型人才,但其课程内容安排往往没有严格的计划,不易使学生获得系统、全面的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
3.课程方案[华东师范大学2013研]
答:课程方案也称教学计划,是指教育机构或学校为了实现教育目的而制定的有关课程设置的文件。普通小学与中学的课程方案是指在国家的教育目的与方针的指导下,为实现各级基础教育的目标,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课程设置、顺序、学时分配以及课程管理等方面的政策性文件。
4.课程标准[武汉大学2012研;东北师范大学2012研;华中师范大学2010研]
答:课程标准即教学大纲,是指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形式编定的有关课程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它规定着课程的知识范围、深度、体系、教学进度和教学法的要求。学科课程标准一般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①说明部分,扼要地说明本学科的教学目的、任务,提出教材选编的原则以及教学法上的建议;②正文部分,根据教材选编的原则、知识本身的逻辑和学生认识的规律,系统地安排教材的主要课程、要目或章节,规定每个课题的讲授内容、教学要点和教学时数,同时也列出有关练习、实验、实习的内容与时数等。
5.泰勒原理[武汉大学2012研]
答:泰勒原理是编制、评价和开发课程的一种经典理论。它是由美国课程理论家和评价专家泰勒在其1949年出版的代表作《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从“行为目标论”出发,提出的一个课程的基本框架。他提出了编制任何一种课程所必须考虑的四个问题:①确定教育目标;②选择学习经验;③组织学习经验;④评价学习经验。泰勒原理的基本课题,就在于对课程编制中的这4个问题进行逻辑分析。
二、简答题
1.简述活动课程的主要特征。[北京师范大学2014研]
相关试题:活动课程特点有哪些?[华东师范大学2011研]
答:活动课程是指以儿童从事某种活动的动机与经验为中心组织的课程,又称经验课程、儿童中心课程等。现代意义上的活动课程之首倡者是美国教育家杜威。活动课程的主要特征包括:
(1)以儿童为中心
活动课程最初是作为学科课程否定者的面貌出现的。杜威反对以学科为中心的传统课程,主张使课程满足儿童当前的兴趣和需要,以儿童为中心组织课程,重视儿童的兴趣、需要、能力和阅历,以及儿童在学习中的自我指导作用与内在动力。以学生的需要和兴趣为基础,这样的学习是真实而有意义的,兼顾了学生的个别差异。
(2)经验性
活动课程注重引导儿童从做中学,通过探究、交往、合作等活动使学生的经验得到改组与改造,智能与品德得到培养与提高;课程的目的在于帮助学习者解决他们当前认为重要的问题,扩大、加深他们的已有兴趣和生活经验。
(3)综合性
活动课程强调解决问题的动态活动的过程,注重教学活动过程的灵活性、形成性和因人而异的弹性,把课程资源作为解决问题的工具,反对预先确定目标的观念。活动课程可以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并能使家庭和社会建立密切的联系,可以统整学校各方面的生活,对各科知识以综合的方式进行整体性学习。
2.举例说明螺旋式课程内容组织及其依据和适用性。[华东师范大学2010研]
答:课程内容采取何种逻辑形式编排和组织,直接影响课程内容结构的性质和形式,制约着课程实施中的学习活动方式。关于课程内容的组织,课程设计理论上一直存在着直线式与螺旋式两种逻辑形式。
(1)螺旋式的含义
螺旋式是指在不同单元或阶段乃至不同课程门类中,使课程内容重复出现,逐渐扩大知识面,加深知识难度,即同一课程内容前后重复出现,前面呈现的内容是后面内容的基础,后面内容是对前面内容的不断扩展和加深,层层递进。
(2)螺旋式的逻辑依据
螺旋式的逻辑依据是人的认识逻辑或认识发展过程的规律,即人的认识遵循着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逐步深化发展的规律。因而课程内容的组织和编排,要符合人的认识逻辑,知识内容在编写过程中前后反复出现、逐步加深;前面呈现过的内容,后面还要呈现,且后面的内容是对前面内容的扩展、深化。
(3)螺旋式的适用性
对于理论性较强、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的内容,尤其对低年级的儿童来说,螺旋式较适合。其实,即使在同一课程的内容体系中,直线式和螺旋式都是必不可少的。20世纪50、60年代,我国教育理论上把直线式奉为“多快好省”的组织形式,而把螺旋式批判为“少慢差废”的逻辑组织形式,显然是一种偏颇。而80年代以来,人们认识到学生认识过程的逻辑和规律,又认为中小学课程内容的组织编排采用螺旋式更具合理性,直线式又受到忽视,螺旋式成为中小学课程内容组织的惟一的形式。于是,中小学课程内容便重复太多,一些本该直线前进的内容,也要求学生和教师反复兜圈子,翻来覆去,消磨时间,造成了教学效率较低的局面,这也是值得反省的。
三、论述题
试述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发展的趋势。[华南师范大学2013研]
答: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先后掀起课程改革热潮,我国自90年代以后也紧跟世界步伐,积极进行课程改革,2001年6月正式出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标志着我国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第八次课程改革的全面启动。
(1)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基本内容
参见本章考点归纳。
(2)当代课程改革的趋势
纵观十余年来世界各国课程改革,其发展轨迹多而丰富。就课程本身而言,其改革轨迹将继续沿着以下路径发展:
①课程现代化
课程现代化就是以现代化的思想、观念、价值来统摄课程编制,更好地解决“社会需求”“知识体系”“儿童发展”三者之间的关系,使课程系统诸要素在结构性的联系中展现整体效应。课程现代化涉及课程观念、课程内容与结构、课程授受、课程评价以及课程管理等方面的现代化。
a.课程观念上,建立开放性课程观,不仅仅是组织好的一门门学科,还要有更广泛的外延,课程的知识也不再仅仅是学术性知识,还应当包括与青少年发展密切相关的非学术性知识。
b.课程内容上,力求处理好现代与基础、世界与民族、综合与分科等多种关系,使得课程内容体现基础性、现代性、综合性、民族性与结构性的完整统一。
c.课程评价上,关键是要用现代观念来指导评价。评价对象应当是课程编制的全过程;评价目标应是量化与非量化的统一;评价手段应是多样化的;评价主体应随着社会发展而相应扩大。
②课程的综合化
在学科设置上打破不同学科的界限,使之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出现了诸如合科课程、融合课程、广域课程、核心课程等综合类型课程,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低年级设置了品德与生活、艺术,中高年级设置了品德与社会、科学、综合实践活动、艺术等综合课程。初中“综合课程”与“分科课程”相结合,积极倡导有条件的地方实施综合课程。
课程综合化的优势很多,主要有:
a.限制新科目的增加,避免各科教学内容的重叠和分量过重;
b.课程从以学科为中心转向以某一专题为中心,教学的目的更明确,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得以提高;
c.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各科教学整合地进行,有利于学生把握知识之间的有机联系,形成整体观念。
③课程生活化
课程改革加强了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回归生活”“生活主题”成了当今世界各国课程改革的响亮口号。许多国家在设计课程内容时,都非常注重将课程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基础联系起来,注意贴近学生当时的实际生活与已有经验。只有那些与学生丰富多彩的实际生活相联系,使其产生疑惑、兴趣的内容与问题,才能真正具有“可接受性”,才能促使他们积极思维、努力学习。我国新课程方案正体现了这一特征,《纲要》指出,要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
④课程能力化
“能力化”是指课程改革力求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把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态度、会学习的能力以及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特别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作为课程设计的根本出发点。我国在这次课程改革中,从小学中高年级开始增设综合实践活动,其内容包括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强调让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运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