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向课堂45分钟要成绩
一、跟着老师的思路走
如果你问我,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是什么?我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你:课堂。毫不夸张地说,抓住课堂45分钟,胜过独自苦学10天,对于一个学生而言,没有比听课能带来更多的收获了。
我周围有很多同学,并不重视课堂,或者说,并不会听课。有的注意力难以高度集中,开始还听得好好的,慢慢地,思绪就不知道飘到哪儿去了,同学之间讨论的时候他的眼神都在飘荡;有的完全受兴趣支配,这门课我喜欢我就热情高涨,不喜欢我就做别科的作业,也不管老师说些什么;有的一直在埋头苦记,充当老师的小秘书,根本不跟着老师的节奏走;还有的上课看课外书,趴在桌子上睡觉,下课又问同学借笔记,疯狂地补课。这些学习行为都在跟着自己的心情走,太随性了!既然是上课,既然每个人都想学出个样子来,就要逼迫自己改掉这些坏习惯。
要抓住课堂,首先就要改掉这些不好的听课习惯,从内心深处重视课堂。种种不好的习惯短期内也许并不能影响什么,但是长期和老师脱轨,你就会发现无论课后怎么弥补,都补不上了,成绩越来越差,你就会对学习越来越没有信心。与其造成这样的恶性循环,不如一开始就努力跟上老师的节奏。老师上课讲的都是重点中的重点,如果你不能把握这些知识,就相当于一株小树苗失去了养分,无论怎么努力都长不高。
有的同学说,我十分重视课上的时间,每节课我都高度集中,很少有梦游的状态出现。这样算会听课吗?非也非也。课堂,是老师和我们的课堂,我们要和老师进行互动,才能有所收获。以前,我很爱自己思考问题,听课遇到不懂的地方,总是急于马上弄懂。可是当我还在继续思考问题的时候,老师已经继续往下讲了。所以下面的内容我就根本没有听进去,只能下课后自己去想。这样做让我跟不上老师的思路,常常劳而无功。
后来,我改变做法,遇到不明白的先做上记号,继续听课,有时候会在后续的听课中茅塞顿开,有时候老师讲的内容也会给我启发。如果仍未弄懂,就课后思考,若仍无法解决,再和同学讨论或者是请教老师,直到弄懂为止。总之,上课要紧跟着老师的思路,不能只顾着做自己的事情,顾此失彼。
45分钟的课程全程高度集中,我很难做到,所以我会有选择地听课。过去我常遇到这样的情况:上课听听都懂,可课后做习题时又抓不住要点。后来我找到了原因,原来自己上课看似认真,却没有抓到要点,没有领会老师某些话的深刻含义。其实,老师们都会慢慢引导你由浅入深,要跟着老师一起思考,才能抓住重点。
所以,上课不能光带着耳朵听讲,更要带着脑子,跟着老师的思路一起转。当老师提出问题的时候,我会积极思考老师问这个问题的意图是什么,我要如何回答,再将我的答案与老师的回答作对比:哪些要点我没有想到?为什么老师会从这个角度出发?每次我都会跟着老师的问题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对知识的理解也就更深一步了。观察老师的语音语调和情感变化也是抓重点的好办法。当老师说“请注意”“我再重复一遍”“这个问题的关键是……”这样的话语时,我就格外认真,这意味着老师接下来要说的不是重点就是易错点。
老师上课没有强调的内容,基本都是一些非本质性的表面材料,课后基本我扫一眼就过去了,老师上课补充的内容,课本上没有,这些我会认真记录下来,结合老师强调的内容重点复习。课堂上不仅仅要听知识,有时候老师还会分享学习的方法,我有很多的思考方式和学习方法都是从老师的讲解过程中总结而来的,真是不小的收获。
老师为了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通常会采用不同的方法讲解不同层次的内容,有时候就不会按照课本的顺序来。一般来说,老师讲的都要听,但是我更侧重于听我最想要听的重点内容。一般来说,一节课下来,最重要的是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关系式等推导过程和例题讲解,尤其是我在预习的时候没有弄明白搞清楚的问题,其次是老师补充的内容需要记录在笔记上。除了这两点之外,要注意听老师提醒大家容易混淆和出错的地方,即使这个知识点我已经掌握了我也在旁边做个标记,做题的时候提醒自己别犯错。
抓住课堂这45分钟,原本凌乱的知识点在我的脑海中建立一个清晰的框架,那些隐隐约约并不懂的知识也会在老师的讲解下浮出水面。虽然全程高度集中会很辛苦、很累,但是我会感受到收获的乐趣和豁然开朗的喜悦,心里就会觉得吃点苦也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