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子](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426/27111426/b_27111426.jpg)
中国建筑的木柱子
中国古代建筑如果与西方古代建筑相比,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中国采用的是木结构体系,而西方采用的是石结构。中国建筑木结构的基本形式是在地面上立木柱子,柱头上架设水平方向的梁,柱子之间用枋联结,多层梁组成坡形的屋顶,从而组成了完整的房屋构架。在这里,木柱子既重要,其位置又处于房屋四面的外侧,最贴近人们的视线,所以其形象受到重视,历代工匠都注意这些柱子的造型处理。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342EAB/154776526045714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P17_1468.jpg?sign=1739008700-j5hZY1xIWrC8ZpK9vpvLE9iieF7r9SNr-0-03edd3b020a4bba18576b6782e4f8cb4)
中国古建筑木结构图
一、木柱子的整体加工。木柱子其横剖面不论是圆是方,其形都呈细高状直立于地面,为了不影响柱子在结构上的承重作用,多不在柱身上作雕刻处理。垂直于地面的柱子,柱身细而高,上下一般粗,看上去不免显得呆板,于是工匠对这些柱子做了一些整体上的加工,即在柱子的上、下两头将柱身略略变细,变成一根两头略小中间较粗的立柱,因为其形如织布用的木梭子,所以称为“梭柱”。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342EAB/154776526045714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P18_235.jpg?sign=1739008700-atCmVQwZ3onfDRpxBIZlyRc3k1SNefhm-0-ce152ccb91c29f5e7891a27ae4944e0e)
梭柱图
河北定兴县有一座八角形的石柱,建于北齐天统五年(569年)。石柱上端有一座不大的石屋,石屋四柱三开间,这四根石柱都被加工为梭柱形,使立柱虽矮而粗但却不显呆拙,这是至今见到建筑上梭柱的最早实例。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342EAB/154776526045714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P20_249.jpg?sign=1739008700-NiBhHhaGjNbRB8ia8ZZAk96VQZ9Hxxyr-0-4b5d7b484062ad0b11dfadf141d60ffb)
河北定兴义慈惠石柱图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342EAB/154776526045714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P20_245.jpg?sign=1739008700-hvUqohk493Uvr7PrekNEwz7x7sZiJVZX-0-5f58f94fa79d004a40f5bb9896503949)
广东民宅中梭柱
宋代朝廷编制刊行的《营造法式》是一部记录宋代建筑设计与施工的专著,在书中关于立柱的部分专门讲了梭柱的做法。即将柱子从上到下等分为三段,在上下两段中又等分为三段,各在其中的中段分别向上、向下卷刹,从而形成为上下略比中段细的梭形柱子。柱子上下两端各与柱顶上的斗栱和柱下的柱础相接,而斗栱比柱础小,因而又形成梭柱上端比下端细,使梭柱在总体造型上更显稳定。官方的《营造法式》上既有了梭柱的固定做法,所以,梭柱的应用应该是一种普通的做法了。但在至今能见到的古代建筑实例中,这种梭柱并不多见,在浙江武义延福寺大殿(建于元代)和各地少量建筑中尚能见到,而大多数建筑的柱子只在柱的上段有卷刹,下段与中段同等粗细直至地面,严格地讲,这类柱子不能称为梭柱,但这种上段有卷刹的柱子毕竟要比上下等粗的柱子显得俊俏一些。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342EAB/154776526045714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P19_240.jpg?sign=1739008700-VHtO0SbEvuC7aCCqdJ05MdDbGrI4uMW3-0-9bfd45715f9e40ee294f2b3e699ee815)
《营造法式》梭柱图
二、木柱柱身加雕饰。建筑除了提供人们活动场所的物质功能之外,还有艺术上的表现功能。为了增添建筑的艺术表现力,工匠自然看中了这些处于建筑正面显要位置上的柱子,所以,除了对柱子做整体上的梭柱加工之外,在有的柱子上还加了雕塑装饰。
辽宁沈阳的故宫是清代太祖努尔哈赤和太宗皇太极的皇宫,宫内的大政殿与崇政殿分别是两位皇帝举行皇朝大礼的殿堂,相当于明代紫禁城内的太和殿。努尔哈赤为满族人,在他逐步壮大势力,能与明朝对抗并终于灭明而建清的过程中,他深知作为游牧民族起家的满族要统治强大的汉族,必须要在军事、政治、文化等各方面都学习先进的汉族。当他在沈阳建造清代第一座正规皇宫时,虽然在总体规模和建筑形制上还不能与明代在北京的紫禁城相比,但在细节上仍用了多种办法表现了这座皇宫的重要与气势。例如,用琉璃砖、瓦装饰宫殿的屋顶与墙体。作为皇帝象征的龙更得到广泛的应用,在室内的天花、藻井、梁枋上都有龙的彩画,在室外的博风板,山墙墀头上用琉璃龙装饰,在石栏杆和格扇门的裙板上也有石雕与木雕的龙。最突出的还是大政殿前檐两根立柱上各有一条蟠龙。木雕的龙身盘卷在柱身上,龙头与前爪探出柱外,面向中央,在中间梁枋上有一颗火焰明珠,组成一幅双龙戏珠的场景。在崇政殿内皇太极所用的龙座前也有两根立柱,柱身上也各有一条蟠龙,金色的龙身盘卷在红色的柱子上,柱身还画满了朵朵蓝色云彩,组成一幅神龙遨游云天的景象。今日所见的北京紫禁城的太和殿是清代康熙皇帝时期重建的殿堂,殿内处于中央位置的六根立柱也是蟠龙金柱,但是它与沈阳故宫的蟠龙柱不同,这里不用木雕的龙而是在柱身上用沥粉绘制蟠龙,近观有龙,远望只是六根金柱,从而保持了大殿内部空间的完整与严肃性。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342EAB/154776526045714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P21_256.jpg?sign=1739008700-rbjeib3ZoXnWFfrlk0Wlwmo1eDdtApxO-0-eeacc9dbd7c810847143a5ce4547b99c)
辽宁沈阳故宫大政殿檐柱
龙既象征皇帝,因此,明、清两代朝廷都有规定,除皇帝所用建筑之外,不许用龙作为装饰主题。这种禁令在京城尚能得到遵行,但远出京城到各地却不能做到了。这是因为在汉高祖自称为是龙之子之前,龙早已经是中华民族的图腾象征。逢年过节时的舞龙灯、赛龙舟、耍狮子早就成为各地民间习俗,在广大民众心理上,龙成为神圣与喜庆的象征。所以,在各地区的一些重要建筑上,如寺庙、祠堂上常可见到龙的装饰,其中也包括蟠龙立柱。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342EAB/154776526045714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P23_1479.jpg?sign=1739008700-AMLEGa1y6HN1L5ME5Quyt1Yn0JdcMRgY-0-a7e24906b501970f3cfd807bdf8e2809)
沈阳故宫崇政殿龙柱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342EAB/154776526045714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P23_1482.jpg?sign=1739008700-SmP3BjhQe3YG1E1gIZLsg6zYqyeuiSCB-0-3be4e242fa582e5e40b18d196c1495cb)
北京紫禁城太和殿金龙柱
山西太原晋祠有一座圣母殿,创建时间不详,北宋天圣年间(1023—1032年)重建,殿内供奉周武王之妻、周成王之母,故称“圣母殿”。大殿面阔七间,在正面的八根木檐柱身上,各有一条蟠龙绕柱,龙身盘绕柱子达三圈之多,龙头均探出柱身面向中央开间,形成八条蟠龙左右相拱之势,大大增添了这座七间大殿的气势。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342EAB/154776526045714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P24_294.jpg?sign=1739008700-30mPTLHJ425N5nObp4DGa5YtZSXjObrC-0-f69defeb961bf5e58754be742a97d79f)
山西太原晋祠圣母殿檐柱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342EAB/154776526045714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P24_290.jpg?sign=1739008700-oxJPVfvQxsHmxIZu8GO9demlMTudL8HW-0-2ed6faf48370ac532bf4d0e523e59d35)
四川峨眉飞来殿檐柱
四川峨眉山有一座道观飞来殿,殿不大,只有三开间,单檐歇山顶,但在正面中央的两根柱身上却用了泥塑的蟠龙作装饰,也是龙头探出柱身外,加上正面立柱、梁枋相交处的雀替也做成了龙头,所以,殿中央开间上同时出现了六个龙头。当地民间传说古时当地百姓生活很贫苦,天灾人祸不断,天神为了拯救百姓,命飞龙托天落于山上,从此风调雨顺。在这里,龙柱与百姓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了。
三、南传佛教、藏传佛教佛寺的木柱。在云南西双版纳地区盛行南传佛教,佛寺大殿里供奉着高大的佛像,佛殿高大,殿内的柱子也显得粗而高。为了营造佛殿的神圣气氛,多在这些柱子外皮油饰以红色,在红色的底子上再以白色绘出莲花和卷草等作装饰,讲究的佛寺则用金色绘制花饰,花饰多集中在柱身下段以便于人们观赏。这些经过装饰的柱子和用同样方式装饰的梁枋交构在一起,组成南传佛寺特有的一种环境氛围。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342EAB/154776526045714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P25_299.jpg?sign=1739008700-oN4x9xHNFluGuJhLQDj7cr7w8zHFwDZJ-0-106af73f16c16e9317484a0c8ca7c19c)
云南西双版纳佛寺大殿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342EAB/154776526045714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P25_302.jpg?sign=1739008700-wlMU0OfoZr9YzpLJBtlzzv7LGtDPvg9l-0-33055ab41bf6725c8593715bfec21c8b)
云南西双版纳佛寺大殿立柱
在西藏地区的藏传佛教的佛寺,它们的殿堂内部用木结构,四周围筑砖、石的厚墙,墙面涂成大红、大白,配以金光闪烁的屋顶,竖立在山坡之上,在西藏地区特有的蓝天衬托下,具有一种特殊的十分浓艳与粗犷的美。步入这些殿堂,一根根方形的、八角形的木柱子排列在梁架之下,每根柱子头上都顶着一条替木,承托着上面的梁枋。替木表面在红色的底子上用蓝、绿等色绘制植物花草纹,有的还有小佛像。替木下的柱身也满涂红色,在柱头与替木相交处也有花草装饰。柱头以下,简单的只在柱身上画以黄色或金色的线条作装饰;复杂的则用蓝、绿、白、黄、金诸色绘出植物花草纹组成的一段装饰,放在柱身的中段。带花饰的红色立柱与同样绘有彩饰的梁枋组成的室内空间,同样具有一种浓烈和粗犷的美。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342EAB/154776526045714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P26_308.jpg?sign=1739008700-ywCLcilQakF2Vppg629mS6CB2e33BNtv-0-ae8cb265f738463cf5aa78f1d23955a0)
西藏大昭寺千佛廊立柱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342EAB/154776526045714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P26_309.jpg?sign=1739008700-wcDYwm7EMey4Oor1NIuPuT2pZGtaOOXI-0-a92db5af2b55802889f98dfabe61a0c2)
西藏色拉寺措勤大殿立柱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342EAB/154776526045714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P27_316.jpg?sign=1739008700-ujgx8F1fhs6J8BTRfWOlkYrDgCHttZUm-0-455cfba01e1e5a30daeb069176f65163)
西藏布达拉宫白宫内立柱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342EAB/154776526045714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P27_317.jpg?sign=1739008700-bdXAAu4m35C8xRPP29vIFYfoE5BIS0CK-0-6121c08c9b265ece067b4af8de0a3413)
西藏桑耶寺乌策殿立柱
四、清真寺木柱。清真寺是伊斯兰教信徒礼拜的场所。伊斯兰教产生于7世纪的阿拉伯半岛,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了与天主教、基督教教堂所不相同的、具有鲜明特色的伊斯兰教教堂建筑。这些特征有的是由于该教特殊的教义而形成的。例如,伊斯兰教最主要的活动礼拜,即众教徒向该教圣地麦加的方向进行祭拜,这种礼拜除了每天分散进行之外,每周星期五还要集中到教堂进行,所以,教堂需要有面积很大的礼拜殿堂,同时还产生了供阿訇登高召唤众教徒来做礼拜的“宣礼塔”。伊斯兰教的真主是安拉,而安拉是无所在无所不在、没有具体形象的圣者,所以,该教反对一切偶像崇拜。除了在礼拜殿里不设偶像,只在圣城麦加的方向设立圣坛供教民礼拜外,还规定在所有装饰中都不用人和其他一切动物。伊斯兰教教堂还有一些特征是在当地技术和文化影响下,经过长期实践而逐步形成的。例如,大面积礼拜殿的圆拱形屋顶;墙上开设的尖券形门窗和龛;喜欢用彩色瓷砖贴在墙面上作装饰;室内天花、藻井和柱子的装饰,等等。
伊斯兰教传入中国的时间是在唐朝永徽二年(651年),在当时以及之后的数百年间,主要通过陆地和海上的丝绸之路传至内地。其中陆上的通道是自阿拉伯经波斯、阿富汗而至我国的新疆,再经青海、甘肃等地而至唐代都城长安。由于新疆所处的自然环境与地理位置与西亚地区很接近,该地区的少数民族在历史上与西亚地区各民族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在文化背景、生活习俗上都有相近和相同之处,这众多的因素使新疆地区的清真寺较多地保留了阿拉伯地区伊斯兰教堂的形式与风格。这种风格随着该教向内地的传播而逐渐削减,清真寺也成为合院式的寺庙了。正因为如此,我们今天还能从新疆地区的一些清真寺里见到伊斯兰教堂原创型的形制,其中在木柱子的制作与装饰上也表现得十分明显。
新疆喀什有一座艾提尕尔清真寺,是该地区规模最大、最著名的伊斯兰教堂。它在外貌上具有高大的门楼和宣礼塔,尖劵形的门窗与壁龛,彩色瓷砖装饰的墙面,这些都表现出了阿拉伯伊斯兰教堂原创型的风格。该寺有一座面积很大的礼拜堂。面宽达140米,进深20米,可以容纳上千信徒同时礼拜。就在这大面积的礼拜堂中,工匠用了140根木柱子支撑起屋顶。礼拜堂有宽阔的外廊,成排的柱子十分明亮地呈现于人们眼前。高而细的木柱呈八角形,在每根木柱的下段,也就是最接近人视线的部分,工匠在柱身表面做了一些细致的雕饰,这些雕饰由于起伏不大,不至于损害立柱的坚固。通身绿色的成排立柱,与洁白的天花、墙壁相配组成色调清新的空间,表现出真主的圣洁。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342EAB/154776526045714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P29_1488.jpg?sign=1739008700-9KS0XBXLvCBQAsPRLHPqHBGE7T8CPXhY-0-dfb60e7f1a7cf26f52530d54bad6c1c3)
新疆喀什艾提尕尔清真寺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342EAB/154776526045714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P30_335.jpg?sign=1739008700-6eyk8vf4a97uvpa4yLPW6yd4cMTzvFob-0-2e7860ec95a1745b82e85c844cd01394)
艾提尕尔清真寺礼拜堂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342EAB/154776526045714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P31_340.jpg?sign=1739008700-8paFxIoAQUkwGOI3tiLSxpoL9X3b348o-0-c0567eaca3307f6c6bfc1f008e88c3ff)
艾提尕尔清真寺礼拜堂
在新疆喀什还有一座阿巴和加麻札。麻札即墓地,这是埋葬阿巴和加家族的一座规模很大的墓园,园中还附设有多座清真寺礼拜堂,在这些殿堂内我们见到了另一类木柱子。这几座礼拜堂面积有大有小,也都用成排的木柱支撑着屋顶。柱身八角形,与别处不同的是柱身上下都充满了雕饰。全柱可分为柱头、柱身与柱础三部分。其中柱头装饰最丰富,在周围雕出众多的小龛,尖顶的小龛上下多层相叠,包围在柱头四周,像一朵盛开的花朵冠戴在立柱顶端。柱身又分为上下两段,上段只在八个楞角上雕出线角作为装饰,而下段即最接近人视线的部分作为重点,上下又分作几节,或圆或八角,表面雕出花瓣或绘出植物花叶,近观十分细致。柱础比较简洁。所有这些立柱上的装饰,一是遵守伊斯兰教规,即不用动物而完全用植物和几何纹样作装饰主题;二是这些柱子,尽管都呈八角形,装饰的上下分段,装饰主题上都相同,但在色彩和主题形象上却互不雷同。例如,柱身上段,同样是八角形柱身加楞角装饰,有红色柱身蓝色线角的,有绿柱身黄线角的,也有蓝柱身黄线角的,更有红底黄花柱身与线角的。这种既有统一又互不雷同的柱子装饰,构成一幅五彩缤纷的室内画面。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342EAB/154776526045714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P32_347.jpg?sign=1739008700-bPlaO0KRfw8iiT1UUMT2HMOW0Aoz1yIl-0-d0d5d6958e5b3669c47f9af102351d4c)
新疆喀什阿巴和加麻札清真寺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342EAB/154776526045714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P33_1498.jpg?sign=1739008700-BCkbotOvVE1zPZfCulkzmTDDqhncFTXq-0-620a507feb3f00453b4e605e7666ad41)
阿巴和加清真寺礼拜堂柱子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342EAB/154776526045714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P34_359.jpg?sign=1739008700-VO3I7txJvIrwzT0SNVXJvgtE44onTWLg-0-17b7c6edb8346ed63ccbce61dfcd4827)
礼拜堂柱子柱头(组图)
这种阿拉伯、伊斯兰教风格的装饰,不会凭空产生而应该是有源头的。察看一下阿拉伯地区的众多古代伊斯兰教堂,就可以看到这种柱子的装饰。例如,在土耳其的迪夫里伊清真大寺的北大门就有尖顶小龛的柱头装饰;在印度德里伊尔图特密斯墓室内见到的石料柱子,呈八角形,柱子上下充满雕饰,其装饰的分段和花饰,与新疆阿巴和加麻札内礼拜殿的柱子十分相像,只是一为石柱,一为木柱。目前还无法说明它们之间准确的渊源关系和传承的过程,但它们在形象上的相似和相同应该不是偶然的。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342EAB/154776526045714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P35_368.jpg?sign=1739008700-NT2lKj4AO6jIebeQBROH3MlakYH4u96b-0-f5691b46fa7d73e737afb5dd27fc04b1)
土耳其迪夫里伊清真寺柱子(组图)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342EAB/154776526045714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P36_376.jpg?sign=1739008700-Ro3pWVCEgz15J708zZl3QWKXZ7cIk40X-0-2c243b0b0704ba651db549858869b31c)
印度德里伊尔图特密斯墓室石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