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周刊/中文版·天地无人:无人技术专刊(商业周刊/中文版)](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87/27196087/b_27196087.jpg)
编者按:天地无人
2010年的8月,凌晨2点,一支由大约120名美军和伊拉克士兵组成的联合部队正在伊北部地区一个偏远农场的上空执行秘密搜查任务。他们的目标是当地一个小泥屋。即便佩戴了夜视镜,联合部队的成员也没有发现目标位置,近2.5米高的向日葵完全遮住了他们的视线。
就在部队继续搜寻目标时,机动部队的两名美国士兵从背包中取出了一架仅重1.8公斤的“大乌鸦”B型(Raven-B)无人机。短短几秒钟内,飞机已组装完毕,发动马达,它像一只愤怒的蜜蜂般发出嗡嗡声。美军士兵将其抛向空中,通过手持控制器,该飞机会进入距离地面数十米的上空,并沿着自动轨道飞行。根据“大乌鸦”B型无人机装备的红外摄像机传回的视频资料,士兵们发现了小泥屋的所在地。
正如我们所知道的那样,最初研发无人机是为了用于军事,今天无人机在民用市场也大受欢迎。这是因为它造价相对低廉,在空中的停留时间更长,可以用来监控森林火灾、保护野生动物。在商业领域,亚马逊创始人贝索斯早在2013年就希望能够用无人机为顾客提供送货服务。中国人保用无人机监控评估农业领域的产品风险,热播节目《爸爸去哪儿》也高薪聘请了许多“飞手”,为观众带来最佳的视觉体验。尽管无人机用途广泛,但在大多数国家它的使用是受到限制的,民用航空管理机构不允许无人机与常规飞机共用空域。
无人机正在成为一门大生意。全球许多公司纷纷投入无人机的研发和制造,期待能在这个全新领域分得一块蛋糕。来自中国深圳的大疆公司,正在将触角延伸至全球各地,目前约有70%的无人机由这家公司生产。
无人机逐步占领天空,地面上的无人驾驶探索也从未止步。
无人驾驶不再是科幻电影中才有的黑科技,从硅谷到中关村,从底特律到斯图加特,奔驰、奥迪等传统汽车企业与谷歌、百度等新兴互联网公司都对无人驾驶趋之若鹜。尽管存在技术、安全、法律等方面的争论,无人驾驶正在加速来到我们身边。来自瑞士汽车制造商Rinspeed向来以脑洞大开闻名世界,将无人驾驶与无人机进行了突破尝试。他们基于宝马i8车型打造了一辆全新电动概念车Σtos,既可以实现自动驾驶,又将车尾改造成了一个“停机坪”,这里停放了一架四螺旋桨无人机。他们宣称可以用它拍摄驾车视频并分享至网络,这可能是迄今为止最任性的行车记录仪。
我们好奇而欣喜地期待着更多无人技术的出现,特别为您带来了这本“无人机与无人驾驶”专刊。在这里您可以读到无人技术的革新与探索,了解无人机全球各领域的应用与尝试,以及因此创造的市场机会。同时,我们也尝试以商业视角解读无人驾驶所带来的种种变革、挑战。
谁是驾驶员?这个问题或将成为历史。
你期待这一天的到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