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临床诊疗指南释义·骨伤疾病分册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5.2 非手术治疗

5.2.1 手法推拿治疗

患者俯卧,术者站在患者的健侧,先在健侧软组织的远端近肩胛骨处自上而下用imgimg法往返滚动10次,后改为掌根揉约5分钟,顺序同上。再在患侧软组织的远端近肩胛骨处,自上而下用imgimg法往返滚动20次,后改为掌根揉10分钟左右,顺序同上。继而在阿是穴处用弹拨的手法,力度由轻而重弹拨3~5分钟;再以阿是穴为中心点向四周做理筋手法,约5分钟;再沿膀胱经,自肩、背、腰、臀、股后、大腿到委中穴,用按揉法或imgimg法往返5次;继而在肾俞、秩边、环跳、委中、承山、昆仑等穴各点按1分钟,力度由轻而重。待上述手法完成后,再回到阿是穴施用弹拨手法、理筋手法或者两种手法交替使用3分钟。最后用擦法由上而下和左右擦2分钟作为结束。

释义

·手法治疗能有效地缓解腰部肌肉痉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疼痛症状。imgimg法能舒筋活血,解痉止痛,松解粘连,滑利关节等;揉法具有宽胸理气、健脾和胃、活血散瘀、消肿止痛、调节胃肠功能等作用;弹拨、理筋等手法能有效松解肌肉痉挛,缓解疼痛。配合肾俞、秩边、环跳、委中、承山、昆仑等穴位能针对性的使腰臀部因疼痛引起的肌肉痉挛、粘连得到缓解。

5.2.2 药物治疗

5.2.2.1 中药内治

5.2.2.1.1 肾阳虚证

治法:温补肾阳。

主方:补肾活血汤 (《伤科大成》)加减。

常用药:熟地黄、杜仲、枸杞子、补骨脂、菟丝子、当归、没药、山茱萸、红花、独活、肉苁蓉。

5.2.2.1.2 肾阴虚证

治法:滋补肾阴。

主方:知柏地黄丸 (《景岳全书》)加减。

常用药:知母、黄柏、熟地黄、山茱萸、牡丹皮、茯苓、泽泻、怀山药。

5.2.2.1.3 瘀血阻滞证

治法: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主方:地龙散 (《证治准绳·类方》)加味。

常用药:地龙、苏木、麻黄、当归、桃仁、黄柏、甘草、肉桂、杜仲、川续断、桑寄生、狗脊。

5.2.2.1.4 寒湿证

治法:宣痹温经通络。

主方:独活寄生汤 (《备急千金要方》)加减。

常用药:独活、桑寄生、杜仲、牛膝、细辛、秦艽、茯苓、肉桂、防风、川芎、人参、甘草、当归、芍药、干地黄等。

释义

·对于慢性劳损,久劳伤及肾阳的患者,治当补肾温阳,方用金匮肾气丸。方中生地滋阴补肾,辅以山茱萸、山药补肝脾而益精血,加附子、肉桂助命门温阳化气,在此基础上可加枸杞滋养肾阴,杜仲、补骨脂、菟丝子、山茱萸、肉苁蓉等,从而使阴阳相互滋生,阴中求阳,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方中温阳补肾为主,活血通络,补血活血,使温阳而不伤阴,补而不滞。诸药共奏温阳补肾之效。

对于久劳虚损伤及阴液者,治当滋养肾阴,方用知柏地黄丸。方中熟地黄滋肾阴,益精髓;山茱萸滋肾益肝,山药滋肾补脾;泽泻泻肾降浊,丹皮泻肝火;茯苓渗脾湿,知母、黄柏清肾中伏火,清肝火。全方滋肾养阴为主,又能清泻虚火,标本兼治。诸药共奏滋养肾阴之功。

对于因腰部扭伤所致的瘀血阻滞者,治当活血化瘀,行气止痛,方用地龙散。方中地龙通经活络,利水消肿;桃仁、苏木、当归祛瘀止痛,通经活络;腰为肾之府,瘀留太阳经,故以麻黄温行通络,引药入病所;肉桂入肾,振奋阳气,温运血脉,以助祛瘀;妙在黄柏一味,苦寒之性与温热之品合方,唯恐瘀血郁而发热,又合麻、桂之辛散,使不致走表,而能入里温通经脉;甘草调和诸药。全方活血化瘀为主,佐以行气止痛。诸药共奏活血通络之功。

对于久居寒湿或起居不慎感受寒湿之邪而引起的寒湿腰痛者,治当宣痹温经通络,方用独活寄生汤。方中独活、桑寄生祛风除湿,养血和营,活络通痹;牛膝、杜仲、熟地黄补益肝肾,强壮筋骨;川芎、当归、芍药补血活血;人参、茯苓、甘草益气扶脾,使气血旺盛,有助于祛除风湿;细辛搜风以治风痹,肉桂祛寒止痛,秦艽、防风祛周身风寒湿邪。全方祛风除湿为主,佐以散寒止痛。诸药共奏宣痹温经通络之功。

5.2.2.2 中药外治

外贴活血止痛类、跌打风湿类膏药,亦可配合海桐皮洗方等热敷或熏洗。

释义

·对于瘀血阻滞者,还可外用活血止痛类膏药,在病变部位直接施药。寒湿腰痛者可用跌打风湿类膏药,亦可辨证论治,对证使用中药热敷或熏洗剂,如海桐皮洗方等。

5.2.2.3 中成药

独活寄生丸:适用于寒湿证。

抗骨增生胶囊:适用于肾阳虚证。

释义

·独活寄生丸与独活寄生汤功效相似,且更便于服用、保存及携带,对寒湿腰痛具有温经通络、宣痹止痛的作用。

·抗骨增生胶囊方由熟地黄、肉苁蓉、狗脊、女贞子、淫羊藿、鸡血藤、莱菔子、骨碎补、牛膝组成,具有补腰肾、强筋骨、活血止痛的作用,可治疗因肾阳亏虚引起的腰痛日久、酸软无力、面色无华、手足不温等症状。

5.2.3 针灸治疗

针灸治疗适用于症状较轻者。常用阿是穴、腰痛点、肾俞、环跳、秩边、委中、承山等穴,可在痛点 (阿是穴)用强刺激手法。深刺达病区,捻针柄以提高针感,已有酸、麻、胀、窜等 “得气”征时,可留针10~15分钟。10次为一疗程,一般需1~2个疗程。

释义

·针灸主要起到疏通经络、行气活血的作用。针刺局部可以松解粘连,改善局部神经血管压迫症状,促进周围血液循环,在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治疗中可发挥一定的作用。对于症状较轻、发作时间短的患者,可在痛点周围取穴,或取阿是穴进行针刺治疗,深度4~8cm,留针10~15min,每日1次,10次1疗程,,1~2疗程后常有明显疗效。

5.2.4 封闭疗法

封闭疗法也是临床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在压痛点注入醋酸强的松龙25mg,加0.5%的普鲁卡因液3~10mL,每周1次,4次为一疗程。要求注入部位准确,注射时医生先以左手拇指触到横突尖,右手持针沿拇指尖刺入2~3cm,待有骨性感觉后,再将药物注入。如果注射准确,注入药物后弯腰,疼痛及压痛点即可消失。

释义

·针刀疗法对于压痛点较明显者,可取得较好的疗效。其机理是应用普鲁卡因等局麻药缓解周围疼痛,配合强的松等激素消除因肌肉组织粘连而引起的炎症,再用针刀松解粘连组织。治疗后往往能立即缓解腰痛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