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骨伤科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十五节 神经传导速度和诱发电位

一、神经传导速度
(一)神经传导速度的测定
神经传导速度(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NCV)测定,是利用一定参数的电脉冲刺激神经,以记录肌肉或神经的速度电位,即可测得冲动在某一段神经上的传导速度。神经传导速度分为运动传导速度(MCV)与感觉传导速度(SCV)两种。
神经传导速度是周围神经系统病变的敏感指标,在病理情况下,如神经缺氧、受压、变性、脱髓鞘、炎症、外伤等,神经传导速度均变慢,潜伏期延长,感觉电压幅度下降明显,甚至消失。周围神经疾患的神经传导速度改变最突出、最明显。神经再生过程中,神经传导速度也会由减慢变为相应恢复好转或至正常值。对于运动、感觉神经传导速度的测定,以及结合肌电图将神经损伤分度,从而用于估计其预后,对神经损害可提示脱髓鞘或轴索变性等主要病理改变,对单神经嵌压征的早期诊断更具有特别意义,此项检查因不受主观意志的影响,故较为客观、可靠。
在神经完全断裂后,至少1周以上才能被检出。伤后55天内轴突尚未变性,仍具兴奋性,神经传导尚未完全消失,仍可诱发出肌电位,会影响结果之判断。神经传导速度的正常值范围较宽,故单侧病变需以健侧作对照。感觉神经的传导速度,上肢比下肢快、近端比远端快、内侧比外侧快、成人比老人和儿童快、温暖环境比寒冷环境快。应注意有些因素会影响检查所得的参数值。
(二)神经传导速度的测定方法
1.运动神经传导速度的测定法
运动神经传导速度的测定,是以电极对受测神经通路上的远近两点进行一定参数的电脉冲刺激,从该神经支配的某块肌肉上分别记录诱发的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compound muscle action potentials,CMAP)出现的时间,即潜伏期T 1、T 2,即可计算出兴奋沿运动神经传导的速度。
其计算公式是:运动神经传导速度(rn/s)=神经两刺激点的间距(m)/两个潜伏期的差值(s)。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正常平均值可参考表5-15-1。
表5-15-1 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正常平均值
续表
2.感觉神经传导速度的测定法
感觉神经传导速度的测定有两种方法:一是顺向法,是以环形电极刺激指(趾)神经,在近体端相应神经干的通路上,用表面电极记录感觉神经动作电位的潜伏期;二是逆向法,是在神经干近端刺激,于指(趾)端记录感觉神经动作电位。逆向法波幅较大、易于引出,但易受肌电干扰。感觉神经的潜伏期只包括感觉纤维上的传导时间,只需一个刺激点和一个记录点,将距离除以时间即可算出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正常平均值可参考表5-15-2。
表5-15-2 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正常平均值
二、诱发电位
诱发电位(evoked potential,EP)是指神经系统(包括感受器)某一特定位置给予适宜刺激后,在中枢或周围神经系统、感觉或运动神经系统的相应部位检出的与刺激有固定潜伏期关系(锁时关系timelocked)的生物电位变化。通过诱发电位仪器对特定的人为刺激所产生的中枢神经系统诱发电位变化做定向和定量分析,从而判定神经系统有无病理性改变。
临床上常用的诱发电位检查,包括感觉诱发电位和运动诱发电位。感觉诱发电位,是在感觉系统中包括感受器、感觉神经和感觉传出通道刺激后,从脊髓和脑部引出的电位,主要有躯体感觉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SEPs)、视觉诱发电位(visual evoked potentials,VEPs)、听觉诱发电位(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s,AEPs)等;运动诱发电位(motor evoked potential,MEP),是在运动系统中刺激脑和脊髓的运动中枢或传出通道,在刺激点下方的传出通道和效应器-肌肉记录的电位。
(一)体感诱发电位
1.体感诱发电位的分类
SEP是指连续刺激感觉神经纤维,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任何部位诱发的综合电位活动。早在1913年,Pravdich-Nemisky就发现用电刺激狗的坐骨神经可在皮质电图中记录到一个尖锐的波。1947年,Dawson首创诱发电位测定后,它目前已作为临床常规检查方法。体感诱发电位(SEP),按刺激部位分为:皮节、神经干、神经根和脊髓刺激的体感诱发电位;按记录部位分为:皮质体感诱发电位(cortical 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CSEP)、脊髓体感诱发电位(spinal 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SSEP)、节段性体感诱发电位(segmental 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SegSEP)等。通过记录分析SEP的峰潜时、波幅和波形,可间接地判定分析脊髓整体传导功能。
(1)皮质体感诱发电位(CSEP):
CSEP是指连续刺激周围神经(如正中神经、尺神经、胫后神经、腓总神经等)引起的冲动,沿脊髓上行,在大脑皮质感觉区产生突触后电位,发生极化、去极化、复极化,而形成的电位变化。
(2)脊髓体感诱发电位(SSEP):
SSEP又称皮质下体感诱发电位,是由刺激周围神经或脊髓远侧段,在相应脊髓近侧段记录到与刺激有锁时关系的节段性和传导性电位。它反映了脊髓某一节段的神经元及该节段的传导纤维的功能。
(3)节段性体感诱发电位(SegSEP):
SegSEP是通过刺激脊神经后根感觉纤维特定的皮肤感觉分布区肌皮节(dermatome),在皮质记录到皮节体感诱发电位(DSEP)或直接刺激感觉皮神经或混合神经的皮支即皮神经干,在头皮记录的SegSEP。主要记录了电极附近的脊髓后角的突触后电位,显示了该节段的神经功能。还有一种是传导性脊髓体感诱发电位,主要记录了经后索(薄、楔束)传导的动作电位,是神经冲动在脊髓内向上传导在更高平面诱发的不具上述特征的电位,反映了脊髓的传导功能。
2.体感诱发电位的观察
正常人的外周神经刺激后,在一定的时程内(如上肢在50毫秒内,下肢在100毫秒内)可以记录到一个多相峰波。正波朝下的称为P波(positive wave),负波朝上的称为N波(negative wave),以P 1-N 1-P 2-N 2……表示,其中P 1-N 1为主反应,P 2-N 2……为后发放波,重点观察主反应的变化。也可根据波峰出现的时间命名,如刺激腕部正中神经在20毫秒处出现的正向单位称为N 20
SEP临床主要观察的是潜伏期(latency)、波幅(amplitude amp)和波形。从基线至某一波峰的垂直距离,称为波峰幅度;P 1波峰与N 1波峰的垂直距离称为峰-峰波幅;刺激伪迹至第一个波起始点的时间,称为起始潜伏期(onset latency,OL);刺激伪迹至第一个波峰的时间,称为峰潜伏期(peak latency,PL);两个波峰之间的时间,称为峰间潜伏期(interpeak latency,IPL)。波形的改变包括某一波形成分的异常或缺失、波形的离散(dispersion)等,波形的变异较大,很难定量地进行评价。
由于受检查的方法、程序、受检者的状态以及仪器设备等差异的影响,每个实验室应建立自己的操作程序和确定其正常参考值。
3.体感诱发电位的应用
SEP在脊柱骨伤科的应用价值,主要在脊髓损伤的诊断、脊髓损伤的预后估计和术中脊髓功能的监测等3个方面。
(1)脊髓损伤的诊断:
SEP可以早期敏感地鉴别脊髓完全性或不完全性损伤的定性诊断,尤其是早期脊髓休克的患者,临床表现为全瘫的鉴别诊断,全瘫者SEP消失,不全瘫者SEP表现为波形离散或某一成分缺失,潜伏期延迟和波幅下降等;通过记录到的SEP波形离散和畸变程度,以及潜伏期延长和波幅下降的程度测量分析,可以对脊髓不完全性损伤的程度作出轻、中、重的定量诊断;通过不同肢体神经的SEP波幅和潜伏期分析,以及SSEP和SegSEP的检测结果,作出脊髓损伤的具体范围和平面的定位诊断,尤其是对多发性脊柱骨折或不合作及昏迷病人更为重要。CSEP在脊髓外伤的临床应用与研究最为广泛,全瘫病人的CSEP消失,不全瘫病人的CSEP为潜伏期延长、波形变异或某一成分阙如、波幅明显下降的异常表现。颈椎病引起的神经症状反映了颈髓中枢神经及神经根外周神经结构的损害,评价颈椎病的神经损害SEP是目前最常用的方法,大多刺激周围混合神经(如上肢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下肢胫后神经、腓总神经及皮神经等),从多个水平记录(如锁骨上窝Erb点,颈椎、头部等),对记录到的各波成分(如N 9、N 13、P 14、N 20等)进行分析,观察其潜伏期、波幅及波形的变化,对脊髓型及神经根型颈椎病进行评价。
(2)脊髓损伤的预后估计:
根据伤后SEP存在与否或伤后再出现的时间,以及早期复查SEP改善恢复的程度,可以估计脊髓功能恢复的可能性。通常SEP的恢复时间和程度均比临床所见的要早、要明显,若伤后可检出或早期呈进行性恢复,则预示脊髓功能恢复良好。
(3)术中脊髓功能的监测:
见术中诱发电位的监测。
(二)运动诱发电位
运动诱发电位(motor evoked potential,MEP)是用电或磁刺激大脑皮质运动细胞、脊髓及周围神经运动通路,产生兴奋,通过下行传导径路,使脊髓前角细胞或周围神经运动纤维去极化,在刺激点下方的传出通路及相应肌肉记录到的复合肌肉动作电位。通过测定中枢和周围运动神经通路的波形、传导速度、潜伏期、波幅及中枢传导时间,以判断运动通路的功能状态。MEP可反映脊髓下传通路的功能变化。
电刺激运动诱发电位始于1870年,在脑部手术中通过电刺激大脑皮质各部位进行了功能定位观察;1954年Guaterotti等在清醒健康人中采用电刺激颅外头皮运动中枢部位,但因产生剧痛而终止;1980年Merton等经颅电刺激健康成人取得成功,从而为运动诱发电位的临床应用打下了基础。经颅磁刺激脑皮质始于1896年,Arsonval发现将头部置于强磁场中时有视觉闪光现象;1965年Bichford等采用磁刺激周围神经可见到靶肌肉收缩;1982年Polson使用脉冲磁刺激周围神经,靶肌肉可记录到收缩的复合动作电位(CMEP);1985年Barker等根据磁流具有穿透高阻抗组织的原理,应用磁性脉冲刺激的新技术代替电刺激,克服了高压低流电刺激所引起的剧痛等缺点,磁性脉冲刺激以穿透性强、无疼痛、无损伤、能恒定引出的特点,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为运动通路中枢传导时间的测定提供了客观依据,主要用于脊髓功能的监测及运动通路病变的诊断。
1.运动诱发电位的分类
MEP的检测方法也比较多,目前常用的方法分为:经颅电刺激运动诱发电位(transcranial electric stimulation-MEP,TES-MEP)、经颅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MEP,TMS-MEP)、脊髓刺激运动诱发电位和神经根刺激运动诱发电位。
(1)经颅电刺激运动诱发电位(TES-MEP):
通常为表面刺激电极,引导上肢MEP时,阳极置于对侧头顶正中左或右旁开7cm处,阴极置于对侧头顶正中或阳极前方6cm处或同侧上肢的运动区;引导下肢MEP时,阳极置于头顶C Z处,阴极置于其前方6cm处。刺激强度一般为750~1000V。其记录电极:肌源性MEP,置于靶肌肌腹的皮肤表面或肌腹内;神经源性MEP(NMEP),置于肢体的混合神经,如腕部的正中神经、尺神经,内踝的胫后神经,腓骨小头处的腓总神经;脊髓MEP,置于脊髓通道的硬膜外,亦可置于棘间或皮肤表面。NMEP和脊髓MEP常用于术中监测。
(2)经颅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TMS-MEP):
引导上肢靶肌MEP时,磁刺激器中心置于C Z或两旁;引导下肢靶肌MEP时,磁刺激器中心置于C Z前2~6cm处。上肢刺激量为刺激器最大输出量的60%~80%,下肢为80%~100%。通常刺激强度越大,MEP的潜伏期越短,波幅也越大,当刺激量达到一定水平时,其复合动作定位则达到一个稳定的水平,不再随刺激量的增加而变化。其记录方法同TES-MEP,肌源性MEP与神经源性MEP的波形基本相似,皮肤表面电极记录的MEP波幅比针电极的波幅要小。
(3)脊髓刺激运动诱发电位:
目前应用的是超强电刺激脊柱表体刺激脊髓的方法,将鞍形表面电极的正极置于脊柱的棘突间实施单次超强刺激,负极置于其下。刺激电压为1000~1500V,脉宽0.1~0.2毫秒。记录方法同TES-MEP。
(4)神经根刺激运动诱发电位:
目前多采用磁刺激技术对神经根刺激,一般将磁线圈置于相应平面的棘突正中体表,其刺激强度为40%~60%,记录方法同肌源性MEP。
2.运动诱发电位的观察
经颅电或颅磁刺激在靶肌记录的MEP波形基本相似,负波的主要组成成分是多相波或三相波;经体表脊髓电刺激在靶肌记录的MEP为三相波或多相波,其波幅较皮质刺激明显提高,但脊髓直接记录的波幅则低下。
临床通过MEP的潜伏期、波幅和波形的变化,对运动通道的脊髓功能进行评价。其中潜伏期在MEP中是最容易测定、最可靠的、重要的观察指标,波幅值受到诸多因素影响而变化很大,可比性较差。通过计算中枢运动传导时间(central motor conduction time,CMCT)可以对中枢运动功能进行定量的评价,CMCT为经颅刺激的MEP潜伏期减去颈或腰背部刺激的MEP的潜伏期,即是冲动在中枢运动通道传导所需的时间,其与运动通路(皮质-脊髓束)的结构与功能状态密切相关。
由于MEP的正常参考值同样受许多因素的影响,没有统一的标准,每个实验室应建立自己的正常参考值。
3.运动诱发电位的应用
MEP在脊柱骨伤科的应用价值,可用于脊髓外伤、脊髓型颈椎病等急、慢性脊髓损伤的检测,术中脊髓功能的监测等。
(1)脊髓外伤的检测:由于SEP只是对脊髓感觉传导功能的直接检测,而不能直接、准确地反映脊髓的运动功能,因此MEP的检测才能更全面、准确地反映脊髓功能。TMS-MEP对早期脊髓休克能作出完全与不完全损伤的定性诊断,完全损伤者MEP消失,不完全损伤者MEP波形变异、潜伏期延长、波幅下降;并可根据双侧MEP的异常或消失的数量和峰潜时延长的程度,以及术后MEP的对比,作出脊髓损伤程度的定量诊断和预后的估计。
(2)脊髓型颈椎病的检测:脊髓型颈椎病的病变引起锥体束的损害,MEP可以直接评价中枢运动通道的功能。近年来的研究证明,MEP是评价脊髓型颈椎病皮质脊髓束损害的有效检测,脊髓型颈椎病的锥体束征与MEP的异常密切相关,表现为潜伏期延长、波幅减小或波形缺失,记录特定肌肉的电位反应有可能确定脊髓压迫的节段水平。TMS-MEP测定能对脊髓型颈椎病的脊髓损害作出直接、准确的诊断,并可为预后估计提供参考。计算CMCT可得到定量的信息。
(3)其他脊柱疾病的检测:Maerter等(1991年)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检测结果显示,TMSMEP的敏感性为84%,较SEP的36%明显增高。在脊柱肿瘤性疾病中,Linden等(1994年)的研究结果证明,TMS-MEP的改变通常表现为波幅下降和波形消失,而脊柱炎症性疾病中,潜伏期的延长更多见,推测其原因为肿瘤性疾病的病理改变以神经元和轴突的破坏为主,故波幅下降,而炎症性疾病则以脱髓鞘为主,故潜伏期延长。
(4)术中脊髓功能的监测。
(三)术中诱发电位的监测
脊柱手术在麻醉及手术的条件下,脊髓功能可以通过EP的测定准确地反映出来,当术中EP发生变化时,能即时为手术者提供相关信息,及时采取措施,对提高脊柱手术质量,防止和减少术中脊髓神经损伤等方面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常用的监测方法包括SEP、MEP和DSEP等。
1.SEP的术中监测
脊柱手术中SEP对脊髓功能的监测具有其敏感性和准确性,最常用的监测方法是CSEP和SSEP。CSEP监测具有操作简单、安全、不影响手术操作,可在术中连续监测,又能在术前、术后实施评估,是目前最为标准和常用的检测方法,但易受麻醉影响,假阳性率较高,对单一神经损伤不敏感。SSEP监测对麻醉药物敏感性低、影响小及信号强,但操作不便,电极在硬膜外腔内移动时可引起信号失真或脊髓损伤,对单一神经根损伤也不敏感,并难于作术前、术后的检测与评估。因麻醉的药物和浓度是影响术中SEP监测结果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需要在麻醉师的密切配合下进行。
SEP的记录和刺激技术与实验室常规操作相同,根据术前检测结果和手术的具体部位和要求选择刺激的神经,颈椎手术一般选择上肢的正中神经或尺神经,胸椎及以下手术选择踝部的胫后神经,刺激强度通常比术前的检测增加30%~40%为宜。
术中监测SEP首先要确定其基准电位(或称标准电位),基准电位一般是选择麻醉插管后、麻醉水平较稳定期间或手术显露完成后所记录的SEP,并参考术前记录的结果来确定。监测结果是否正常,主要依据其波幅、潜伏期和波形的变化来分析。波幅是反映刺激后神经元参与反应的数量,当脊髓受到机械性直接损伤、过度牵拉矫正或血管损伤所致的脊髓缺血性损伤等,均可导致神经元对刺激起反应的数量减少,波幅明显下降,是作为主要的观察指标;潜伏期是反映参与反应的神经纤维传导速度,因脊髓含有粗细和快慢两种不同速度的传导纤维,对脊髓直接损伤与缺血性损伤的敏感性不同,其潜伏期延长的程度与脊髓损伤的程度没有线性比例关系,故其敏感性比波幅低,因此潜伏期在术中监测的警戒标准各家意见不一,多作为参考;波形是反映脊髓传导功能的特点,如波形消失或明显畸变,提示脊髓损伤为不可逆性。术中SEP变化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预警标准的界定目前差异较大,尚无统一的标准。大多数作者将波幅下降50%或合并潜伏期延长10%定为预警标准。
2.MEP的术中监测
目前脊柱手术中MEP监测的常用方法是经颅刺激法(TES-MEP、TMS-MEP)和脊髓电刺激法。经颅刺激法操作简单、安全,不影响手术操作,其MEP波形稳定、重复性好,但对麻醉剂敏感及影响大,TMS-MEP则更为明显;脊髓电刺激法操作复杂,受手术操作影响、电极固定较困难,并需手术医生协助,且有损伤脊髓之虑,但MEP波形最稳定、波幅最大。相关的刺激技术和记录技术均与实验室常规操作基本相同。
TES-MEP或TMS-MEP刺激时,通常记录肌源性MEP,其记录靶肌的选择视手术部位而定,如颈椎手术选择大鱼际肌、胸椎手术选择胫前肌。脊髓电刺激的方法有:经皮硬膜外电刺激法,以借助硬膜外穿刺导管或手术直接显露,将铂金双极电极置于硬膜外腔;经皮棘间韧带电刺激法,用一对5cm长的EMG电极经皮插入棘间韧带,尖端对着椎板;鼻咽-经皮电刺激法,此法电极容易放置,反应电位可靠,但必须摆好手术体位后进行,否则病人搬动时因电极移动而引起鼻出血;术野脊髓近端直接电刺激法,此法可因创面的积血或积液以及脊椎器械的放置,导致刺激电流的分流,引起信号减弱而发生假阳性。脊髓电刺激通常记录脊髓MEP(即手术部位远端的硬膜外),也可记录神经源性MEP(NMEP)或肌源性MEP,无论何种刺激方法,最好同时记录脊髓MEP和肌源性MEP。脊髓MEP和肌源性MEP各有其特点,脊髓MEP由于直接在脊髓通道记录,无神经肌肉接头部分参加,因此不受麻醉药物及肌松剂的影响,信号强、波幅大、稳定性良好,对脊髓缺血、牵拉、压迫或压迫解除能快速、准确地反映出来,但有损伤脊髓之虑,以及当电极移位或滑脱所致反应电位异常时,难与脊髓损伤鉴别,也难于在术前、术后实施。肌源性MEP操作简单、安全性高,并容易在术前和术后实施和评估,所记录的MEP潜伏期恒定可靠,但波形及波幅的变化较大,不利于术中建立量化标准,且对肌松剂十分敏感。
术中记录MEP比SEP更为困难,尤其是记录TMS-MEP和肌源性MEP,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MEP对全身麻醉剂很敏感,对麻醉药物的敏感程度比SEP更大,而对脊髓电刺激的影响最小。肌松剂对肌源性MEP影响最大,有明显抑制作用,而对NMEP和脊髓MEP的影响很小。监测结果分析的方法与SEP相同,首先是确定术中监测的基准电位,然后根据MEP的波幅及潜伏期来确定警戒标准值。
(1)脊髓MEP:
由一组不同极性的波形组成,一般为双相或多相波。通常将第一个向下的阳性波称D波或直接波,是锥体束轴突直接传导产生,不经过突触传递,受麻醉影响最小。D波之后1至数个波称为I波或间接波,是联络纤维间接兴奋锥体细胞所产生,潜伏期长,易受其他因素影响,所以多采用D波的潜伏期和波幅作观察指标。根据魏新荣等(1993年)的术中脊髓近端刺激、远端记录脊髓MEP结果显示,在手术对脊髓影响前导出基准电位,以N 1波的波幅及潜伏期为观察指标,如果波幅降低≥50%、潜伏期延迟>0.3毫秒,是判断脊髓损伤的临界值。No-bu等(1997年)报告经颅刺激的脊髓MEP监测,仅以波幅下降50%作为预警标准的临界值。
(2)神经源性MEP(NMEP):
一般为双相或多相波,其电位成分与脊髓MEP相似,均包含正向和逆向传导的反应电位,其潜伏期和波幅也很恒定。根据Jeff’rey等(1994年)术中监测结果表明,将波幅降低>80%或潜伏期延迟>10%作为判断脊髓损伤的临界值。
(3)肌源性MEP:
为简单的双相波,波峰较钝,尤其是负波成分持续时间较长。由于不同个体和不同时间的波幅变异较大,并极易受肌松剂影响,虽然它的潜伏期相对比较恒定,但也不是对各种脊髓损伤敏感。因此不能以波幅下降百分数或潜伏期延迟的百分数作为量化的评定标准,而是以MEP的“存在-消失”作为分析标准。
3.神经根功能监测
在脊柱手术中,为判断受累神经根的水平和神经根的减压程度,以及保护神经根、预防损伤的并发症,进行神经根功能监测。术中神经电生理检测的方法有皮节体感诱发电位(DSEP)和神经根刺激的MEP(EMG)。
(1)DSEP的监测:
根据手术要求,选择与需要监测的神经根相对应的周围神经皮节区,最好是某一感觉神经的单一分布区内。术中刺激强度的选择,为通过术前DSEP检测,病人可以耐受的最大刺激强度。记录方法,是将记录电极置于大脑皮质感觉区,其位置及电极的选择与实验室常规CSEP检测相同。术中记录到的DSEP波形一般为双相波,第一个为正波,波幅较大及恒定,其潜伏期、波幅是观察神经根有无受压或损伤的主要指标。正常情况下,同侧肢体相邻的DSEP潜伏期是有差别的,即近节比远节的潜伏期短或基本相近。Slimp等(1992年)的研究也证明任何节段两侧之间的潜伏期差别不应>(3~4)毫秒,神经根受压后,直径较大的纤维比直径小的纤维更易受压,大直径纤维受压使神经传导速度减慢,导致潜伏期延长,波幅则于受压后会降低,但首先受影响的是潜伏期。因此Toleikis等(1993年)将DSEP监测的预警标准值定为波幅下降70%、潜伏期延长10%。
(2)EMG的监测:
有直接和间接两种刺激法。直接刺激法,是将刺激电极的阴极连接在探子或拉钩等,直接刺激手术显露的神经根,适用于神经根减压、术后脊髓及神经根瘢痕粘连松解、椎弓根螺钉内置、臂丛神经根损伤探查确定远端运动神经纤维、脑瘫患者术中作支配某些痉挛肌肉的马尾神经切断等,刺激强度以恒定脉冲电流刺激,见轻微肌肉收缩为宜;间接刺激法,是将刺激电极的阴极连接在椎弓根孔的探子或螺钉等,在椎弓根钻孔、螺钉置入前后试图刺激神经根,适用于椎弓根螺钉置入过程中保护神经根。记录方法,是将电极置入被刺激神经根支配的肌肉,可采用针式或皮肤表面电极,皮肤表面电极记录的EMG特异性较差,正负电极相距约5cm。术中记录EMG时肌肉松弛程度要保持稳定,一般需要保持2~3级肌力以上,肌肉松弛水平不同其结果亦不同。神经根刺激引发的EMG结果分析,为一突然暴发的双相波或多相波形,直接刺激法主要是通过手术涉及神经根前后的EMG波幅、潜伏期、波形的对比,来判断该神经根的功能是否正常;间接刺激法主要根据不同强度的电流或电压刺激下有无引出EMG而作出判断。根据Darden等(1995年)的报告显示,判断是否有椎弓根孔破裂骨折或神经根刺激、损伤的标准为:刺激强度>30V或>7mA才引出EMG,则椎弓根孔壁是完整、无骨折的;>20V但<30V时引出EMG,则属可疑,应直视下探查钉孔及螺钉是否有失误;>20V或<6mA引出EMG,则椎弓根孔壁破裂骨折的可能性极大。然而,有椎弓根孔壁骨折并不意味着神经根有危险或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