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刺络拔罐的常用操作方法
特点是针尖锋利,出针后针孔不易闭合,放血量可大,另针身较长,可刺入较深部位的血管。临床有直刺法、斜刺法和点刺法三种。直刺即指快速直接地刺入穴位、体表浅静脉,根据所刺部位可深可浅;斜刺多用于皮下软组织较少的部位,进针方向一般向上和皮肤呈15°~30°的夹角,让血液自然流淌;点刺是以三棱针针尖在皮肤上快速点刺,进针表浅,可以点刺一个部位,亦可在病变区点刺数十下。
即临床常用的检验用的指尖采血针。针头扁平而尖,针身扁阔,不能深入身体深部。只可浅刺,最多0.2~0.5cm,创口小,出血易于闭合,一般用于浅表静脉。针法可与上相同。
笔者在临床上体会到,各种型号的一次性注射针尖是临床最方便、实用的针具。其特点是,针尖锐利,痛苦小而又价格低廉,安全无菌。同时,可根据刺激部位随意选择针刺深浅,更便于操作。
先根据刺血部位,将患者安排好适当体位,可以有站立位、坐位、仰卧位和俯卧位等体位。选择合适体位的目的是使患者感觉舒适,防止病人在针刺后移动体位,造成针刺通道的扭曲,甚至由于真皮层、结缔组织和血管的相对移位而形成出血通道的闭阻,出血不畅后而导致肿胀。
血络即络脉、浅表血管,包括小静脉、微静脉和毛细血管。医生根据临床诊断所确定的疾病治疗方案进行选穴治疗。一般穴位的进针点应在相应穴位的络脉上针刺。
刺血治疗前,必须对所刺穴位进行碘伏消毒。
左手按捺针刺的部位,不使血管移动,右手持针斜刺或平刺进针,要求准确、熟练、一针见血。快速将针平稳刺入静脉,深1~2cm左右,最理想的结果是血随针出,使之自然顺势流出。进针刺破皮肤、皮下行针、刺破血管、进入血管、退针时,手中应该有针感,做到心中有数,否则,针刺不准,或刺穿血管,或刺中深部静脉而不知道,甚至刺到动脉或刺穿动脉,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痛苦。
出针后出血一般为紫黑色,待血色自然转淡红,血流停止,再加拔火罐,留罐3~5分钟。无论采用何种针具,在出血自然停止后,都要在刺血的部位或穴位上加拔火罐。针刺后拔罐可使刺后不出血的部位吸出血液,也可使出血的部位再拔出一些血液,以减少瘀血。拔罐时间为5~10分钟。
拔罐后,再用碘伏进行严密消毒。
刺血治疗后,患者瘀祛而气弱,应鼓励患者回家加强营养,或者配合补中益气汤给予补气生血,加速新陈代谢,建立新的机体平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