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成像临床应用入门(第2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十一节 并行采集技术

学习目的

 了解并行采集技术的成像原理及硬件要求。

 了解并行采集技术对图像质量的影响。

 了解并行采集技术的临床应用。

MR成像没有X线辐射,图像对比度好,临床应用广泛。但与CT相比,MRI的扫描速度可谓缓慢。为此,MR应用物理学家一直致力于缩短扫描时间的研究。并行采集技术就是这样一个显著缩短MR扫描时间的技术,且保证了较好的图像质量。

应用并行采集技术的前提条件是,采集MR信号的线圈应由多个接收单元组成。所谓并行采集,是指在MR扫描的过程中多个线圈单元能够同时采集(多套)信号。因为不同线圈单元位于扫描区域的不同部位,所以由不同线圈采集的信号具有不同的空间敏感性,MRI系统需要将这些信号整合成一幅图像。并行采集的另一个特点是,K空间填充的相位信息减少,减少程度与加速因子有关。加速因子越大,扫描速度越快。临床上最常用的加速因子是2,即K空间的相位信息减少一倍、扫描时间缩短1倍。并行采集技术减少相位信息的方式是隔行填充K空间数据(图1-11-0-1),这样K空间相位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保持不变,故MR图像的空间分辨力并无降低。

图1-11-0-2 并行采集MR信号时校准扫描的重要性

A.之前未行校准扫描时,并行采集形成的原始图像;B.在校准扫描之后,并行采集形成的MR图像

图1-11-0-3 并行采集MR成像的两种校准方式

A.对各个线圈单元采集的信号分别进行傅立叶转换后再校准计算;B.对各个线圈单元采集的信号在傅立叶转换前进行校准计算

并行采集成像的校准计算有两种方式。其一是先对每一个线圈单元的数据信息进行傅立叶转换,而后对得到的卷摺图像进行校准计算,最后重建图像;其二是在每一个线圈单元采集数据信息后先行校准计算,再将总的计算结果进行傅立叶转换,重建图像(图1-11-0-3)。无论采用哪一种计算方式,扫描速度一样。但并行采集技术将使MR图像的重建速度明显减慢,表现为扫描结束后延迟一段时间才出现重建图像。

MR图像的SNR与扫描时间有关。并行采集技术使扫描时间缩短,图像的SNR也有所下降,此时计算SNR的公式如下:

式中,R是加速因子,g是线圈的几何因子。线圈单元的数目与组合方式是影响并行采集技术MR图像的SNR的重要因素。

除加快扫描速度外,并行采集技术还有其他作用。对于EPI采集和SSFSE序列,并行采集的作用不是加快扫描速度,而是减少影像变形和增加图像清晰度。目前,在线圈条件允许时,在EPI和SSFSE的扫描实践中已常规应用并行采集技术(图1-11-0-4)。

并行采集技术会导致图像的SNR下降。在新一代的MRI系统,并行采集技术可与绝大多数的脉冲序列相匹配,加之应用高密度线圈成像,使MR图像的SNR明显提高,临床应用广泛。

图1-11-0-4 并行采集技术在EPI和SSFSE序列的应用

A.未应用并行采集的头部DWI,影像变形明显(箭);B.应用并行采集的DWI,影像变形减轻(箭);C.未应用并行采集的SSFSE T2WI,影像模糊;D.应用并行采集的SSFSE T2WI,影像清晰度有所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