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医学影像案例解析宝典:头颈分册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案例8 右眼局部红肿,眼分泌物增多6个月

疾病介绍

男性,46岁。右眼局部红肿,眼分泌物增多6个月。6个月前病人出现右眼局部红肿,眼分泌物增多。无视力下降、斜视等其他症状。饮食、二便正常,睡眠良好。

影像方法

专科检查:右眼上睑红肿,轻压痛,睑裂较左眼缩小,未扪及明显肿块。右眼结膜内眦部球结膜见0.5cm×0.5cm大小新生物,色红,表明光滑,带蒂,活动度好。右眼眼球稍向外突出,眼球向各个方向运动受限,眼眶有压痛,指测眼压明显增高。

MRI检查:右眼球突出,右上直肌群明显增粗,呈肿块样,边缘模糊,T1WI呈稍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右外直肌、内直肌轻度增粗,右上睑软组织增厚(图1-8-1A、B、D)。增强扫描病变呈显著不均匀强化;右上直肌、外直肌强化明显,右上直肌内可见环形强化(图1-8-1C、D、E)。

图1-8-1 眼眶MRI 平扫加增强

A.眼眶MR横断面平扫T2WI;B.眼眶MR横断面平扫T1WI;C.眼眶MR横断面增强 T1WI;D.眼眶MR冠状面增强T1WI;E.眼眶MR冠状面增强 T1WI

问题1 在提供的MRI图像上,关于病灶的描述,下列正确的是(单选)

A.右眼肌锥内间隙单发病灶

B.右眼肌锥内、外间隙多发病灶

C.右眼肌锥内、外间隙单发病灶

D.右眼肌锥外间隙单发病灶

答案 B

解析:该病例在MRI图像上可以看到病灶主体在上直肌上方,上直肌呈受压改变;但眶隔前后均有受累,如眼睑、眼肌、肌锥内脂肪均有异常。增强扫描呈环状强化。

问题2 该病例在MRI诊断基础上,对定性诊断有确诊意义的检查是(单选)

A.临床病史

B.眼眶平片检查

C.眼眶CT增强检查

D.眼眶穿刺活检

答案 D

解析:该病人的临床症状无明显特异性,对该诊断无提示意义。眼眶平片检查只能对眼眶的骨质结构提供一定的诊断信息,对于眶内结构及病变,检查具有局限性,B选项基本可以排除。CT检查可以显示眼眶内的病灶,增强扫描对病灶的定位、定性诊断能提供一定的帮助,但是确诊有赖于病理检查,因此,D选项为最佳答案。

问题3 根据以上临床资料与CT表现特点,该病例最可能的诊断为(单选)

A.眶内脓肿

B.炎性假瘤

C.眶内结核

D.横纹肌肉瘤

答案 C

病理诊断

镜下见小片干酪样坏死,上皮样细胞团及多核巨细胞,符合结核。

诊断分析思路

1.本病例影像学表现提示的诊断线索

本例MRI表现为右眼球突出,右上直肌群明显增粗,呈肿块样改变,边缘模糊,T1WI呈稍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右外直肌、内直肌轻度增粗,右上睑软组织增厚。增强扫描病变呈显著不均匀强化;右上直肌、外直肌强化明显,右上直肌内可见环形强化。MRI表现缺乏特异性,诊断较为困难。

2.本病例的读片思路

(1)发现病变与认证:

本病例MRI扫描发现眼眶内病变较为容易,右眼眶内可见大片状异常信号,增强扫描病灶显示更明显。

(2)定位诊断:

病灶累及范围对本例的分析较为重要;眶隔前后均有受累,如眼睑、眼肌、肌锥内脂肪均有异常,病变累及范围广泛。

(3)定性诊断:

本病例特点为年轻男性,临床表现无特异性;MRI表现为右眼球突出,右上直肌群明显增粗,呈肿块样改变,边缘模糊,T1WI呈稍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右外直肌、内直肌轻度增粗,右上睑软组织增厚。增强扫描病变呈显著不均匀强化;右上直肌、外直肌强化明显,右上直肌内可见环形强化。临床表现与MRI特征均无特异性。鉴别诊断包括弥漫性蜂窝织炎、Graves眼病、炎性假瘤、横纹肌肉瘤、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等。因此,本病例术前通过影像学正确诊断的可能性与概率是很小的。

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要点

本病例的特点为年轻男性,临床表现无特异性。MRI表现为右眼球突出,右上直肌群明显增粗,呈肿块样改变,边缘模糊,T1WI呈稍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右外直肌、内直肌轻度增粗,右上睑软组织增厚。增强扫描病变呈显著不均匀强化;右上直肌、外直肌强化明显,右上直肌内可见环形强化。临床表现及MRI特征均无特异性,正确诊断较为困难。

2.鉴别诊断

(1)弥漫性蜂窝织炎:

临床表现为起病急,局部红肿热痛等炎性症状较重。病原菌常为链球菌。弥漫性蜂窝织炎常累及多个眼眶间隙,可造成眼睑、泪腺肿胀和眶内结构不清,眼球突出,增强T1加权脂肪抑制像可显示眶内外间隙内各种组织弥漫性异常强化,或出现大小不等无强化的小脓腔(图1-8-2)。本例病变既累及眼睑,又累及眼眶肌锥内、外间隙,而且有小脓腔,MRI表现与弥漫性蜂窝织炎相似,但病变范围较蜂窝织炎局限,且临床表现也不支持,需要仔细鉴别。

图 1-8-2 弥漫性蜂窝织炎(CT冠状面平扫)

(2)Graves眼病:

影像学表现也可为眼外肌肥厚增粗,但有以下特点:肌腹增粗明显,肌腱增粗不明显;眼睑脂肪可以增多,但不会异常强化;常双眼受累;眼外肌受累顺次为下、内、上、外直肌。临床上发病缓慢,多表现为无痛性突眼,常伴有内分泌症状和实验室检查异常(图1-8-3)。本例单侧发病,单条眼外肌受累,且肌腱肌腹均受累,临床及影像表现均与该病不符合。

图 1-8-3 Graves眼病(CT横断面平扫)

(3)炎性假瘤:

为眼眶较常见的非特异性的炎性病变,在T1WI 上信号较低,T2WI 上信号较高或较低,肿块信号表现与病变纤维化程度有关;增强扫描肿块呈明显均匀性强化;炎性假瘤分四型:眼肌型、肿块型、弥漫型、眶尖型。弥漫型表现为炎性肿块广泛充填球后部分,形成眼眶铸型外观;眼肌型也可表现为眼外肌增粗及异常强化,但均不同程度累及眶壁;肿块型表现为肿块包绕视神经,一般可以较清楚地看到视神经自肿块中穿过(图1-8-4)。本例影像表现与眼肌型炎性假瘤类似,但眶壁无受累,且病灶中有脓腔,尤其出现脓腔不支持本病。

(4)横纹肌肉瘤:

好发于10岁以下的儿童,90%在16岁以下。为小儿眼眶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临床特征为急速发展的眼球突出和眶部肿块。MRI呈长T1长T2信号,显著强化。较大的肿瘤境界不清,信号混杂(图1-8-5)。本病发病年龄不符,不考虑该恶性肿瘤。

(5)颈内动脉海绵窦瘘:

由于颈内动脉与海绵窦的异常沟通,海绵窦压力增高,眼眶静脉回流障碍,可以导致多条眼外肌水肿增粗和眼睑水肿增厚。MRI上常为多条眼外肌受累,且一定伴有眼上静脉扩张,此征象的缺失基本可以否认本病(图1-8-6)。

图 1-8-4 炎性假瘤(非同一病人)

a:A.眼眶MR横断面平扫T1WI;B.眼眶MR矢状面平扫T1WI;C.眼眶MR横断面平扫T2WI;D.眼眶MR横断面平扫T2WI(不同层面)

b:A.眼眶CT横断面平扫;B.眼眶CT横断面平扫(不同层面)

图 1-8-5 横纹肌肉瘤

A.眼眶CT横断面平扫;B.眼眶MR横断面平扫T2WI;C.眼眶MR矢状面平扫T1WI;D.眼眶MR矢状面增强 T1WI

图 1-8-6 颈内动脉海绵窦瘘

A.眼眶CT横断面平扫;B.眼眶MR横断面平扫T2WI

专家点评

结核病的眶内感染临床较少见。本例病变主要表现为多条眼外肌增粗、眼睑内条片状异常信号、肌锥内、外间隙模糊,增强后中度以上强化,提示炎性病变可能性大,不除外恶性病变。明显增粗的上直肌内可见环形强化影提示病变内可能有脓腔,炎性假瘤一般无脓腔形成,较容易鉴别,但与眼眶蜂窝织炎在影像上难以鉴别,不过,眼眶蜂窝织炎常见于儿童,多有鼻窦炎、眼外伤病史或眼部手术史,易合并骨膜下脓肿及累及骨髓,有一定鉴别意义。影像诊断眼眶结核的难度很大,最终诊断依靠病理学检查。影像学检查的作用是明确病变的范围。

(病例供稿: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肖曼君 李亚军)

(点评专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陈青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