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特性:跨越创新的第二曲线](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199/30241199/b_30241199.jpg)
多变的用户需求
创新的第三个挑战是关于用户需求的。用户需求始终在快速变化,我们面对的是多变的用户需求场景。我们将从大趋势和小趋势两个方面看用户需求变化。从大趋势来看用户需求,我们会发现短时间内的用户需求好像是相对静止或稳定的,但我们拉长时间尺度,在更长的时间轴上进行对比,便会清晰地发现在短短的几十年间,国内用户的需求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大家认识一种非常特殊的布料——“的确良”吗?20世纪50年代,中国经济比较困难,当时都用棉制品来做衣服,但棉制品产量少。后来出现的化纤产品——涤纶暂时缓解了这种局面,“的确良”就是涤纶。现在涤纶这个工业产品可以批量生产,是相对较差的服装面料,但在当时,人们觉得工业产品很独特,纷纷去抢购“的确良”。
下图中的粮票也是一种古老的东西,很多年轻人没有见过。那时候还有粮本,买东西要凭粮本,拿着粮票,带着钱去才能买。当时的物资非常紧缺,是配额供给,而且支付异常麻烦,毫无体验可言。反观现在,我们可以扫码支付,非常便捷。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AD1BA4/165770732050327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23_0001.jpg?sign=1738850738-I7aI5qXCxGD56kQ5lCJhwsonEvyqt31j-0-78e1c604d6ed0aa297ac8d9bf0ac61fd)
票证时期的粮票
下面我们从小趋势的角度看用户需求的变化,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消费升级,另一个是消费降级。这两个小趋势乍一想似乎是矛盾的,但事实却并非如此,下面分别展开谈。
1.消费升级
消费升级有几个特点:
第一个是新型消费升级。中国用户在短短几十年内需求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就是新的消费品在起作用。
第二个是质量替代数量。市场上有太多的标准产品,但是质量更好的东西总是受欢迎的。
第三个是服务体验。用户同样关注服务是不是到位。
第一,新型消费升级。
关于消费升级,我们先看一组数据。中国近几年的全部消费品零售总额持续上升,2017年已经突破36万亿元人民币。下图左边的数据传达出一个关键信息:中国消费市场孕育了巨大的市场机会,并且中国的消费市场在逐年扩大。
我们再看恩格尔系数。恩格尔系数是指居民所有的花费中,食物的花销所占的比例。数值越低,说明生活质量越高。在下图的右边,我们看到中国的恩格尔系数在持续下降,2017年就已经降到最富裕水平。老百姓不再把钱全用在食品消费上了,而是投入到很多新兴消费领域。比如,用扫地机器人替代扫把,清洁床单不单纯靠洗,还会用到除螨仪。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AD1BA4/165770732050327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25_0001.jpg?sign=1738850738-QbVVeYPsOsymcpAPAB09bGIL6svxDDBn-0-f85684a6dfa29cc8cfaeee70fcf2f7b1)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恩格尔系数
第二,质量取代数量。
数量上一个就够了,但是产品一定要好。这里以国内电吹风市场为例。国内吹风机的售价是从2016年开始上涨的,之前售价高于1000元的吹风机销量基本是0,谁会为了一个吹风机花一两千元?大多数人不能理解。但近三年,大家买高价吹风机的热情特别高。
2016年8月,戴森吹风机进入中国市场,带来了全新的用户体验,国内消费者突然发现吹风机原来可以是这样的。戴森吹风机有三大优点:第一个是轻,吹头发时握举三分钟手不感觉累;第二个是吹了不伤头;第三个是造型新颖。事实证明,用户愿意为这样的好产品多花钱。这是我们所说的质量大于数量,一个就够了,只要足够好。企业需要的就是给用户一个选择自己的产品的理由。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AD1BA4/165770732050327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26_0001.jpg?sign=1738850738-O4hiTqOlaTFrZxi3QersFzr1AzA07n1b-0-2db9a5935d637439b3287c6001108d0c)
2011—2017年中国电吹风市场价格段销量占比
数据来源:GfK中国小家电整体市场监测数据
第三,服务体验。
举个例子,三只松鼠的栗子与街头摊位上卖的栗子有什么区别?如果你是三只松鼠的产品负责人,你将用什么手段来证明你的栗子更好?可能你会想到,你们的栗子口感好、个头大、皮薄,有秘方工艺来炒栗子等。
通常,人们都会在这个范围内思考。但从用户侧出发,用户会问,你所说的好何以见得?如何证明?从产品本身的形态上去考虑,特别容易走入死胡同,陷入自卖自夸的尴尬境地。
三只松鼠从两个层面来定义栗子好不好吃:第一,口感好不好;第二,方不方便吃。顾客在吃栗子的过程中会有一大堆的麻烦事,三只松鼠都为他们考虑到了。比如,栗子壳丢到家里很脏,三只松鼠贴心地提供了果壳袋;吃完栗子以后手是黑的,于是提供了一张湿纸巾;最后送一个冰箱贴,当顾客吃完以后,要有一个东西留下来,随时提醒顾客进行二次购买。
还有一个我们常讲的案例——海底捞。怎么定义火锅好吃呢?在产品形态层面,主要考虑原料新鲜、老料老汤等,都聚焦在食材工艺上面。而海底捞说:“我们是做服务的,强调整个用餐过程的综合体验。”海底捞会提供很多贴心服务,比如,如果有顾客在情人节这天一个人来吃海底捞,服务员会在顾客对面放一个小熊作为陪伴。
2.消费降级
消费降级与消费升级的趋势相反,我们先看名创优品的案例。名创优品非常类似街边常见的10元店,店里的东西非常便宜。名创优品2018年的营收超过170亿元人民币,在全国有3500多家门店,体量非常大。
名创优品做对了什么使其发展这么迅速?我们可以观察一下路边的10元店,大多数购物环境都较差。很多小商品直接扔在地上,像垃圾或残次品。其实10元店的精髓是低价不低质。低价并不意味着用户应该到一个非常差的环境里去消费。如果我们把产品和服务叠加在一起,产品可以低价,但保证基本的质量,加上良好的购物环境、亲和的服务态度,就可以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并迅速发展壮大。
细心的读者可能会产生疑问了,需求的变化趋势有两个,一个是消费升级,一个是消费降级,这两个趋势不是矛盾的吗?要搞清楚这个问题,就一定要弄明白一个基本的概念,那就是用户群体。对于中国这么庞大的经济体量而言,我们的经济结构是多元的,既有如同欧美发达国家的消费能力强的一线城市,也同时存在着消费能力相对较低的四五线城市。
所以,在中国这样的多元、复杂的市场结构里,消费升级和消费降级是同时存在的,只不过这两个市场的用户是相互独立、无法互相感知,他们处于平行世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