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38章 编练新军,燕赵大乱
冀州大乱,整军行动
在冀州大乱之际,陈宪意识到各军各自为战、军纪混乱等问题频发,决定立即对全军进行整编。除了操练新兵的“五校”,陈宪还编练了“骁骑”“武卫”“龙武军”“陷阵军”四支精锐部队,满编一万人,属于精锐机动兵团,可随时随地投入任何战场。
精锐部队的组建
•骁骑:由“龙骧军”“辽骑”“左右骑军”“飞骑”五支骑军精锐合并组建,统帅为伍宪,张则辅佐。
•武卫:以“虎贲军”为底,辅以“丹阳兵”“玄甲军”组建,统帅为陈到,袁烈辅佐。
•龙武军:由“临淄卫”“冀州军”精锐、“青州悍卒”“泰山军”“黄巾力士”合并,统帅为太史慈,蔡震辅佐。
•陷阵军:下辖“陷阵营”“先登营”“虎贲郎”“玄甲骑”等重装步骑,统帅为高顺,麴义辅佐。
以上四军属于常设军团,汇集陈宪麾下所有精锐,形成“五校四卫”常规军。在战时,“五校”由陈宪选定“统帅”,参军司辅选副将和相应兵将,形成作战的主力军团。
整军行动的紧迫性
“五校”这段时间忙得不可开交,此番整军主要是为了筹建中央直属部队,减少地方驻军,释放大量青壮恢复生产,增加税赋。“五校”需要尽快从各地驻军中遴选出精锐进行操练。
赵云的“屯骑营”和太史慈的“越骑营”由于是骑兵,可选范围较小,相对轻松。鲁肃虽然身兼数职,但“长水营”是唯一水军,只需从原先的水军中挑选,进度最快。高顺的“步兵营”和黄忠的“射声营”最忙,尤其是黄忠目前主持西线防务,暂时回不来,一个人根本忙不过来。高顺最近一段时间几乎每天都要去丞相府,只为向陈宪要将,他一个人根本忙不过来。原先陈宫还能帮帮他,但随着“军正监”建立,陈宫已经自顾不暇。
军制改革的挑战
由于占地快速扩大,陈宪手中的官员和将领已经捉襟见肘。“参议院”议郎、“讲武堂”学员等年轻一辈都被派出去,也有不少被临时拔擢为“裨将军”“偏将军”,作为临时教官操练新卒。
当然,这次各地驻军是大裁汰。陈宪这也是没办法,若全军都采用“募兵制”,一日一练,那每天的粮饷开销都是海量的。而且这两年不断作战补充兵源,导致各郡县青壮骤减,很多土地无人耕种,大大影响了粮食产量。
屯田卫的组建
陈宪同时令沮授牵头,于禁和赵雷主管,将军中伤残年老兵卒组织起一支“屯田卫”,在青州胶东开垦荒地屯田务农。“屯田卫”直接隶属于“大司农”管辖,目前由田丰这个“司农丞”代管。
这几年频繁的战事,青州原来兴盛的农、商都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尤其是“农垦”。青州东部,也就是今天的胶东半岛,有着大量荒地。此番“青州军”虽然一下子缩编到五万,但大部分裁撤的士卒都被安置到司、兖二州。剩下的五万州兵有三万处于集结备战,随时准备支援冀州战事,再减掉各郡驻兵,实际能用来屯田的不到一万人。
但陈宪麾下这些年征战有大量士卒伤残退役,陈宪组建了“荣军”做后勤保障工作。但随着军制改革,“荣军”也就变得可有可无。为让他们找到继续生活的动力,陈宪让沮授牵头,以这些“荣军”为核心管理那些俘虏组建了“屯田卫”,在青州实行屯田。
司、兖二州本就兵力薄弱,这次只是正常裁汰老弱,补充新兵。
徐州的困境
徐州现在情况比较复杂,“徐州军”的组建本就为了应付战事匆忙招募,只不过核心的军官都是昔年“青州军”出来的。如今淮南一战,很多新兵已经成了老卒,但徐州各郡情况复杂,若是裁撤只怕要乱。
刘晔和高览联名上书向陈宪陈说徐州情况,钱汉也给陈宪去信说明徐州困局。陈宪以天子名义,授钱汉“使持节”,总领徐、扬军政。钱汉将江防交给魏延,自己汇合了高览返回下邳。
钱汉令:高览主持“徐州军”整编改建工作,刘晔主持日常政务,陆罡负责“屯田营”组建供应淮南所需。
冀州战事
冀州,战事愈发激烈。
徐荣得知韩馥作乱,让“中郎将”曾侃和李宣率五千人驻防广宗,自己率军回退,星夜返回邺城。邺城虽然是冀州治所,但之前韩馥退往了内黄,后来被徐荣占据。此番韩馥遣次子韩式率军取邺城。韩式乃庸人耳,哪里是徐荣对手,被徐荣杀得屁滚尿流,全军折损,只身逃亡内黄。
同时,“五校”组建前,陈宪就已经指派赵云率所有骑兵北上夺回白马。赵云三日就击溃韩纶,拿回白马,淳于睿被赵云阵斩。程勋于当日夺回白马津,斩杀封左,控制了所有渡船,韩纶被程勋生擒送往洛阳。
而后赵云在白马汇合了北上增援的储弋所部“兖州军”,轻而易举攻占黎阳。“黎阳仓守将”段干本就是“鬼侠”一员,于赵云抵达黎阳当日率所部三千人归建,被赵云委任“黎阳令”,率部留守渡船整编。
赵云率领本部轻骑补充完辎重,火速北上繁阳。“繁阳令”吕须毫无防备,得知一支轻骑来袭居然率所部出城迎战。此战,赵云率五十骑突入吕须的中军,一枪捅穿韩馥麾下最后的大将,歼灭内黄周遭最后援兵,内黄已经成为一座孤城。
在内黄县的韩馥得知麾下尽皆折损,徐荣率军已经占领长乐县后,带着仓皇逃来的次子和最后三千部曲逃亡元城县。赵云得知徐荣已到内黄,遂率所部南返。
同时,张则、蔡震率“兖州军”分别取了“阳平郡”的顿丘、“魏郡”的阴安,储弋统帅“兖州军”接管东武阳。
半月后,曾侃兵败的消息传来,原来是颜良率两万袁军南下,曾侃不敌重伤、李宣阵亡。徐荣遣程勋为“魏县令”,自己返回邺城主持大局等待孙邵。
袁绍趁着徐荣平韩,在谋士逢纪的谏言下动用全部兵力,拿下广平、清河、阳平三郡。
北方,“幽州都督”公孙瓒南下范阳。
至此,冀州大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