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络教育政策变迁:从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到MOOC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绪论
认知推动的政策变迁

慕课(MOOC)的兴起,使“网络教育”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视线中,成为互联网领域和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然而,对于Coursera、Udacity和edX三大平台的过度关注造成了一种错觉,似乎网络教育是近一两年才出现的新鲜事物,以前从未有过。这种错觉,一方面忽略了美国异步网络教育二十多年探索、中国网络教育15年试点所积累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另一方面,在某种程度上,“MOOC热”也在重复着当年的狂热、当年的一些错误认识。所以,在这个时刻,回顾中国网络教育试点的探索历程,对于我们认识互联网带来的这一场教育变革,具有深刻的意义。

与美国在线教育的探索路径不同,中国网络教育的创新和探索是政府主导的。这种差别既源于中美两国教育体制的不同,也源于中美两国市场制度的差异,更源于中美两国人对教育的需求和理念的差别。从MIT OCW、OER、视频公开课、可汗学院、TED讲座到MOOC,美国网络教育的创新主体是非营利性大学、NGO组织和互联网企业等一些独立机构;而1999年启动的中国现代远程教育试点是由教育部主导的。哪所大学有资格参与这项教育创新和探索,要经过教育部的审批。因此,分析教育部发布的中国网络教育政策的变迁,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中国网络教育的理念、认知和实践变革历史的回顾和反思。

先对本书的核心概念“网络教育”做一个界定。什么是网络教育?根据教育部网站上的“网络高等学历教育问答”,网络教育是指利用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展的新型教育形态,是建立在现代电子信息通信技术基础上的教育,它以学习者为主体,学生和教师、学生和教育机构之间主要运用多种媒体和多种交互手段进行系统教学和通信联系。[1]

这种依托网络开展的“新型教育形态”还有很多其他的称谓,例如现代远程教育、在线教育、在线学习(Online Learning)、在线教学(Online Teaching)、基于Web的教学(Web-based Instruction)、基于Web的学习(Web-Based Learning)、基于Web的培训(Web-Based Training)、e-Learning等。其中,在中国网络教育相关政策文本中,出现最多的是“现代远程教育”和“网络教育”。现代远程教育是相对于函授教育、广播电视教育等传统远程教育形态而言的,而网络教育是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后产生的新概念,即运用网络技术开展的教育,两者的内涵基本相同。目前,“网络教育”已经成为社会公众对这种依托网络开展的新型教育形态的一种习惯说法。教育部相关政策文件中,早期多采纳“现代远程教育”的说法,后来越来越多地采用“网络教育”的提法。因此,本书将主要采用“网络教育”这个概念,但在引用政策文本和相关文献时,也会使用“现代远程教育”一词。在本书中,这两个概念具有相同的含义。

在中国网络教育试点中,“远程教育”特指成人继续教育的技术手段升级,与“现代远程教育”和“网络教育”的含义存在微妙的差别。详细见第一章第二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