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致知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一 块炼铁

中国用铁的历史,可以追溯到3000年前。最早使用的铁是陨铁,陨铁也称为“铁陨石”,是陨石的一种,含铁量非常高,然而陨铁资源非常稀少,不能广泛使用。后来,人工冶铁技术的产生才使铁的广泛应用成为可能。

铁陨石

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的主流金属材料是青铜。但是青铜无论是作为工具还是武器都存在“脆”的问题,为了找到更好的替代材料,当时的人们开发了早期的冶铁技术——块炼法,这种技术炼出的铁呈块状,而且很软。据记载,《国语》中齐桓公曾提到“美金”和“恶金”,“美金”和“恶金”都是指青铜。被称为“美金”,是因为其硬度大、质量高;被称为“恶金”,是因为其用来铸造剑戟等武器时硬度不足。可见,春秋时期,铁已经出现并被应用。但剑这种兵器还是以青铜材料为主。这个时候,中国历史上出现了第一位冶金铸剑的高手,号称中国古代铸剑鼻祖——欧冶子。

青铜剑

欧冶子(约前514—?),春秋末期到战国初期越国人。欧冶子是历史上另一位铸剑大师干将的岳父,莫邪正是欧冶子的女儿。

欧冶子出生时,正值东周列国纷争。少年时代,他从母舅那里学会了冶金技术,开始冶铸青铜剑和铁锄、铁斧等生产工具。他肯动脑筋,具有非凡的智慧;他身体强健,能吃苦耐劳。欧冶子铸造的一系列赫赫有名的青铜剑,冠绝华夏,在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的争霸战争中,显示出无穷威力与摄人心魄的艺术魅力。欧冶子曾为楚王铸了三柄名剑,即龙渊、泰阿、工布。

为了给楚王制造宝剑,欧冶子走遍江南的名山大川,努力寻觅能够出铁英、寒泉和亮石的地方。最后,他来到了龙泉的秦溪山旁,发现在两棵千年松树下面有7口井,排列如北斗,冰冷清冽,实乃上等寒泉。他立即凿池储水,即成剑池,然后在茨山下采得铁英,拿来炼铁铸剑,并以池中的水淬火,铸成剑坯。他又千寻万觅找到坚利的亮石,慢慢磨制宝剑。经过两年时间,终于铸成宝剑。

龙渊,即龙泉剑,因后来为避唐高祖李渊的名讳,改“渊”字为“泉”。龙渊剑铸成,俯视剑身,如登高山而俯瞰深渊,隐约可见潜龙盘卧。这第一把龙渊铁剑,也开创了中国冷兵器之先河。

泰阿,威势之剑。相传此剑早已天成,无影无形,化作剑气游荡于宇宙之中。后被欧冶子凝聚其精气铸成。据《越绝书》记载,为夺楚国镇国之宝“泰阿剑”,晋国出兵伐楚,围困楚都三年。楚国都城快被攻破时,楚王无奈亲自拔剑迎敌,突然剑气激射,飞砂走石,遮天蔽日,似有猛兽咆哮其中。片刻之后,旌旗倒地,流血千里,晋军全军覆没。

工布,霸道之剑。其剑身自然形成犹如流水般的纹理,从剑柄到剑尖连绵不绝。后为秦始皇佩剑。

据说,这些宝剑弯转起来,围在腰间,简直似腰带一般,如果一松,剑身立即弹开,挺拔笔直;若向上空抛一方手帕,宝剑随风化影,手帕即分为二;若斩铜剁铁,宛若削泥去土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