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玩游戏,父母怎么办?:别让游戏毁了孩子一生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孩子应该听谁的?

强强今年8岁,爸爸工作非常忙,经常出差,基本上家里家外的事情都是妈妈在做:平时辅导孩子作业,带孩子去上辅导班,周末陪孩子玩……强强妈妈自从孩子出生后就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女超人,爸爸很少参与其中。

强强爸爸每次回家都想和儿子亲近,可是儿子几乎不怎么理他,他想了好多办法“讨好”儿子,如给儿子买喜欢的玩具,儿子刚开始很开心,过一会儿就不理他了。最近他发现孩子喜欢玩游戏,就给孩子买了一个手机,儿子拿到手机后非常开心,但是强强妈妈却不开心了。

强强妈妈好不容易给孩子建立好了规则,在上小学期间不能用手机,这规则一下子就被爸爸给打乱了。被爸爸打乱的还不止这一件事情,强强体重有一点超重,妈妈不让强强吃甜食喝饮料,饮食上很注意,爸爸回到家后为了讨儿子开心:“儿子,走,爸爸带你吃好吃的去!”妈妈希望强强早睡早起,爸爸回来后,强强坚持要看动画片,爸爸就给孩子放,甚至还对孩子说:“别管你妈,咱看咱的!”只要强强想要的,爸爸基本上都会满足,也不管这对孩子有没有坏处,妈妈好几次都快被气疯了。

手机拿到手之后,正如妈妈所料,强强根本控制不住,回到家就想玩手机,妈妈一气之下把手机给没收了。等爸爸回来之后,强强就向爸爸哭诉:“呜呜呜,妈妈把我手机给没收了,我都很听话了,她还是不让我玩。”爸爸听到儿子哭,非常生气,便和妻子吵起来了。

“孩子不就玩个手机嘛,你用得着这么严厉吗?”

“不就玩个手机?他根本收不了手,又毁眼睛,又影响学习。这都赖你,没事给孩子买什么手机啊,你就是太惯他了!”

“有什么收不了手的,你天天都在家,你不是都管着的嘛!”

“我管,我每次管得好好的,都被你破坏了,你不回来还好,你一回来孩子就要上天了!”

“我为了这个家辛辛苦苦工作,回来就想疼孩子,这一切不都是为了儿子吗,我怎么了我!”

夫妻二人就这么越吵越凶。

最后妈妈把手机扔给了爸爸,生气出了门。强强在旁边装模作样地写作业,这一切他都看在眼里。爸爸把手机给强强:“写完作业再玩!”

像强强的家庭一样,父母的教育观点或者教育方式不一致这在家庭中很常见,父母对子女的教育不一致最容易让夫妻之间产生冲突。当然,这也是造成很多父母管不住孩子玩游戏的重要原因之一。

表面看来,父母各抒己见,是家庭民主的一种体现,但其实,当我们了解了孩子的心理状态后,就会发现很多我们忽略的事情。

当父母双方的观点不一致时,孩子可能会接收到矛盾的信息而无所适从,不知道该听谁的。如果这种矛盾太激烈,还可能会让孩子内心产生冲突,不知道该认同谁,这种矛盾性会伴随着孩子成长,影响孩子的人格发展。

父母是家庭教育中最重要的角色,但是,当父母双方因为教育观点不一致发生争吵时,会极大削弱父母的教育权威,导致孩子不容易管教。我们在做心理咨询时,问强强“在家你最怕谁”,他回答:“我爸不在家的时候,我怕我妈。我爸在家的时候,我谁也不怕,妈妈吼我,我叫爸爸,妈妈就拿我没办法了。”这样直接影响了家庭教育,导致妈妈在强强玩游戏时建立的规则,直接就被爸爸打破,只要爸爸在家,这个规则就不起作用。

当孩子意识到父母的权威并非坚不可摧时,就会下意识地成为“两面派”,选择有利于自己的一方结盟或者“钻空子”。孩子在妈妈面前一个样,在爸爸面前一个样,选择有利于自己的一方,就像强强一样,妈妈不让玩,但找爸爸就可以。

强强爸爸的方式看似和孩子有一个好的关系,但这种关系是不利于孩子发展的,这种亲子关系不是建立在亲密、理解、关心、支持等基础之上,而是建立在利益的基础上,并不是真正亲密的亲子关系。

父母应该怎么做?

与孩子有关的话题,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吵架,而应私下沟通。夫妻之间有冲突很正常,吵架也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式,但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吵架,尤其是与孩子相关的事情,一定要避开孩子进行沟通。如果当着孩子的面,夫妻因为孩子的事情吵架,比如让不让强强玩游戏,孩子就会知道父母意见不统一,会成为两面派,甚至选择支持自己的那一边,那就很难管教孩子了。

父母双方在孩子面前统一。即使父母之间对孩子玩游戏的态度存在分歧,在孩子面前也要形成统一,千万不能在孩子面前攻击对方,拆对方的台。强强爸爸就是典型的拆妈妈的台,强强知道爸爸的态度后,知道爸爸会支持自己,会让妈妈很难管教孩子。

妈妈要支持爸爸,让爸爸学会和孩子相处。妈妈的哪些行为强化了爸爸对孩子的讨好?有一些妈妈可能和强强妈妈一样,家里的事情都是自己全权打理,丈夫很少参与。往往丈夫回来的时候,就会有诸多抱怨。丈夫参与少,自然就和孩子相处少,对孩子的了解也少,不知道如何和孩子相处。有的妈妈会抱怨和指责丈夫,越抱怨和指责越会让丈夫有挫败感,进而选择“捷径”,就像强强爸爸一样想方设法讨好强强,买手机,允许孩子玩游戏,也不管是否对孩子有害,还有就是越来越少参与孩子的教育。如果你和强强妈妈一样,现在需要做的就是停止抱怨,给丈夫一些支持,教丈夫如何和孩子相处,同时也在孩子面前停止抱怨孩子爸爸,引导孩子接纳爸爸,创造丈夫和孩子相处的空间,这样就可以建立起一个正向的循环。孩子愿意接近爸爸,爸爸就愿意花时间和孩子相处,也会少使用一些不恰当的讨好孩子的方式,妈妈也会更轻松、更少抱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