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材料学(第4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四节 维管束纤维

维管束纤维取自植物的维管束细胞。目前对维管束纤维的开发和利用主要是各种性能优良、风格独特的竹纤维。竹是一种常绿植物,速生丰产,种植成活率高,生长周期短,2~3年即可成林砍伐,且还具有生长过程中不需撒药、施肥,不怕旱涝,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等优点。

中国是世界上竹类品种最多的国家。我国早在5000年前就开始了对竹的开发利用,制造箭矢、书简、笔管、编制竹器以及造纸等。我国的竹资源非常丰富,种植面积达420万公顷,位居世界第一位。对竹资源在纺织领域的开发和利用我国已走在了世界的前列,现在用于纺织工业的有竹原纤维和竹纤维素加工的黏胶纤维,另外还有可以用于环境清洁的竹炭纤维。

竹纤维(bamboo fiber)是一种原生竹纤维,也可称为竹原纤维。它是利用特种材料将竹材中的木质素、果胶、糖类物质等除去,再通过机械、蒸煮等物理方法,从竹竿中直接分离出来的纯天然的竹纤维。竹纤维是由我国自主研发的新型天然植物纤维,它可以在棉纺设备上纺制竹纤维纱线,并应用于建筑材料、汽车制造、环境保护等领域。

1.竹纤维的初加工 竹纤维的初加工分为前处理、分解、成形和后处理工序。

(1)前处理工序:将竹材料去枝、节、尖梢,锯成相应长度的竹筒,用机械方法将竹筒劈成一定宽度的竹片,再将竹片浸泡在特制的脱胶软化剂中。

(2)分解工序:蒸煮→水洗→分丝。将竹片连同浸泡液一起加热到特定的温度,同时施加一定压力,去除杂质。再经水洗,除去浸泡液。用机械轧压分丝后再用成丝机分解出粗纤维束。

(3)成形工序:蒸煮→分丝→还原→脱水→软化。将粗纤维分解为更细的纤维束并脱胶、脱水,最后加软化剂使竹纤维具有一定柔软度。

(4)后处理工序:竹纤维烘燥至含水率低于10%,然后用梳理机对其进行梳理,整理成工艺纤维,并且除去短纤维。

2.竹纤维的化学组成 竹纤维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总量占纤维干质量的90%以上,其次是蛋白质、脂肪、果胶、单宁、色素、灰分等。竹纤维的化学成分随竹的品种和生长地区而异,纤维素含量一般为40%~53%。竹的化学成分与竹竿高度及部位密切相关,竹杆外侧的纤维素明显多于内侧,而木质素是内侧多于外侧。竹中的蛋白质、淀粉、脂肪、果胶等,对竹纤维的色泽、气味、抗虫、抗菌性能有密切关系。不同产地竹材的化学组成见表3-12。

表3-12 不同产地、不同品种竹材的化学组成(%)

图3-18 茶秆竹壁局部截面图

3.竹纤维结构 竹材秆部由表皮组织、维管束组织、基本组织及髓腔等几个部分组成,而竹秆的维管束组织存在着两类纤维群体,如图3-18所示为茶秆竹壁局部截面图。竹纤维多沿竹材轴向排列,竹节部分纤维较少,并且分布不规则;竹材中竹纤维沿径向从内层到外层是逐渐增加的,且竹材外层有蜡状物质。

竹纤维细胞壁有两类结构。一类纤维细胞壁呈多层结构,且由宽层与窄层交替组合而成(各4~5层),其中宽层木质素含量较少,窄层木质素含量较高。多层结构类型的纤维主要存在于维管束组织的周边部位,约占纤维总数的50%左右,如图3-19(a)所示。另一类纤维细胞壁很厚,胞腔狭小,纤维次生壁内层由两个宽层组成,且中部的宽层较内部宽层宽得多,如图3-19(b)所示。竹纤维壁上的纹孔稀少,且纹孔口较小,细胞腔也较小。

图3-19 竹纤维微结构模型

M—胞间物质 P—初生壁层 S1—次生壁外层 S2—次生壁中层S3~S6—次生壁内层 C—中腔

在竹纤维束结构中,纤维的胞间物质是木质素果胶无定形的胶黏体。纤维初生胞壁中微原纤被半纤维素、木质素和果胶填充分隔而排列稀疏,呈不规则网状结构。纤维次生胞壁外层中较厚,其微原纤的取向偏离纤维的轴向而更接近横向;纤维次生胞壁的中层是细胞壁中最厚的一层,它的结构决定了纤维的性质;次生胞壁内层的微原纤取向几乎与纤维轴向平行。竹纤维结晶度约为31.6%。

4.竹纤维的形态结构 天然竹纤维单纤维细长,呈纺锤状,两端尖。纵向有横节,粗细分布很不均匀,纤维内壁比较平滑,胞壁甚厚,胞腔小,纤维表面有无数微细沟槽,有的壁层上有裂痕。竹纤维的横截面为不规则的椭圆形或腰圆形,有中腔,且截面边缘有裂纹,在其横截面上还有许多近似于椭圆形的空洞,其内部存在着许多的管状腔隙。竹纤维是一种天然多孔、中空纤维。

5.竹纤维主要性能

(1)纤维规格:竹纤维单纤维长1.33~3.04mm,宽10.8~22.1μm,其长宽比为79.5~210。

(2)断裂比强度与断裂伸长率:竹纤维断裂比强度为3.49cN/dtex,断裂伸长率为5.1%。

(3)初始模量:竹工艺纤维干态初始模量为22.70cN/dtex,湿态初始模量为6.30cN/dtex。

(4)吸湿性:竹纤维的多孔、多缝隙和中空结构,具有良好的吸湿性、渗透性、放湿性及透气性能,竹纤维在标准状态下的回潮率可达11.64%~12%,纤维保水率为34.93%。在温度为36℃、相对湿度100%的条件下,竹纤维的回潮率可达45%,且吸湿速率特别快。竹纤维的径向湿膨胀率为15%~25%。

(5)密度:竹纤维很轻,是天然纤维中最轻的纤维,其密度为0.679~0.680g/cm3

(6)抗菌性:竹本身具有独特的抗菌性,在其生长过程中无虫蛀、无腐烂,不需使用杀虫剂和农药。因此竹纤维与苎麻、亚麻等麻类纤维同样具有天然的抗菌性能。日本纺织检验协会对竹纤维抗菌性的测试结果为:竹纤维产品24h抑菌率达71%。特别是大肠杆菌等4种细菌,在竹纤维中40min以上将会被全部杀死。竹纤维的天然抗菌性对人体安全,不会引起皮肤的过敏反应。表3-13为竹纤维与苎麻、亚麻纤维的抗菌性能测试结果。

表3-13 竹纤维、苎麻纤维和亚麻纤维的抗菌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