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交通运输年鉴.2016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市县(区)交通运输工作

西安市交通运输局

任立新 党委书记、局长

张永民 党委委员、副局长

强院省 党委委员、副局长

李斌科 党委委员、副局长

杨党校 党委委员、总工程师

王伟 党委委员、副局长(2—12月)

李月华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1—9月)巡视员(9—12月)

【概况】

2015年,西安市公路交通建设累计完成投资31.42亿元。全市公路总里程13328公里。其中高速公路532公里、一级公路325公里、二级公路1476公里、三级公路1211公里、四级公路9260公里、等外公路523公里。全市148个农村乡镇,全部通油路,通畅率100%;3085个行政村公路通达率、通畅率分别为99.8%和98.7%。

截至2015年年底,西安市共有一级客运站7个、二级客运站6个、临时客运服务站3个、农村乡镇等级客运站63个、农村客运招呼站2240个;客运企业66户、客运班线619条、班线营运客车2952辆、115426座位;开通全市农村通村客运班线182条,投放车辆1053辆,农村乡镇通班车率100%,行政村通班车率96.3%。全年完成客运量1.58亿人次、旅客周转量91.1亿人公里。货车150822辆、490049吨位,全年完成货运量4.1亿吨、货物周转量386.4亿吨公里,辐射全国大中城市及部分县乡。有公交企业23户,营运车辆7781辆,营运线路270条,线路长度6247.82公里,从业人员22141人,每万人公交车拥有量15.98标台,公交分担率49.2%,日均客运量441万人次,年客运量16.1亿人次。其中国有公交企业1户,营运车辆4817辆,营运线路166条,线路长度3612.5公里,年客运量10.5亿人次;国有控股及民营公交企业22户,营运车辆2954辆,营运线路104条,线路长度2635.32公里,年客运量5.6亿人次。共有水域管理区域25处,水运企业26户,营运船舶2180艘。

截至2015年年底,西安市共有出租汽车14459辆,营运企业73户。市区共有出租汽车12435辆,经营企业49户。市郊三区四县共有出租汽车2024辆,经营企业24户。其中,阎良区173辆、临潼区600辆、长安区344辆、高陵区260辆、周至县217辆、户县250辆、蓝田县180辆。在市区出租汽车中,双燃料(天然气与汽油)车12114辆、单燃料车1辆、新能源纯电动车300辆、甲醇车20辆。2015年,市区出租汽车单车日均营运44个乘次,全市出租汽车日均客运量141.7万人次,年客运量4.8亿人次。市区出租汽车车型主要以比亚迪F3、爱丽舍、捷达为主体。

2015年7月7日,西安市交通运输局开展客运车辆安全应急演练

截至2015年年底,西安市纳入行业管理的汽车维修企业2879户。其中,一类企业223户、二类企业873户、三类企业1783户。共有从业人员5万余人,年维修能力约500万辆车,年产值约25亿元。承担二级维护业务的维修企业128户。共有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机构106家,其中一级35家、二级34家、三级37家,形成以一、二级驾培机构为主体,三级驾培机构为补充的较为合理的行业结构。全市驾培行业共有训练场地4666667平方米,注册登记营运教练车辆6800余辆,持证教练员7200余人,年培训能力40万人次。承担营运驾驶员资格证培训业务的驾驶员培训机构12家。

【公路建设环境保障】

完成境内高速公路建设征地拆迁和环境保障任务,渭(南)玉(山)高速公路于2015年12月2日正式通车,西(安)咸(阳)北环线(路线起于临潼区零口以东,与连霍高速公路相接,止于户县东谷子硙,主线全长122公里)于2015年12月8日正式通车,西(安)临(潼)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于2015年11月16日建成通车。绕城高速公路通行能力提升工程环境保障工作有力,建成曲江收费站改扩建工程并投入使用,其他立交、收费站和服务区项目建设进展顺利。

【公路养护】

落实养护管理全面质量体系,完善分级监督考核机制。贯彻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完成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大中修工程64.5公里,投资1.4亿元,完成水毁修复、危桥整治工程,累计处理路面病害6.02万平方米,干线公路优良率91.5%,优良路里程631公里,公路技术状况指数(MQI)90.52。

【普通国省干线改扩建】

2015年争取省上建设资金11亿元。310国道西安过境公路改建工程完成投资3.1亿元,建成通车临潼区新阎路至高陵县旅游专线段14.93公里,渭南界至临潼区新阎路段15公里以及加宽渭河、泾河大桥项目施工;107省道西安境南段改建工程完成投资1.5亿元,建成通车蓝田境内18公里和长安、户县境内10公里;108国道一级公路改建工程完成投资5.2亿元,建成通车长安王寺至周至马召段,完成临潼段部分桥梁工程;秦岭北麓环山线生态旅游绿道示范工程年完成投资5500万元,完成部分路基路面和桥梁工程,户县段贯通;纺渭路(高陵界至秦汉大道段)拓宽改造工程完成投资3亿元,完成部分管线工程,路基工程开始施工。

【工程招投标监管】

2015年,22户参与西安市公路建设项目施工的企业在西安市交通运输局进行诚信档案备案,其中公路施工总承包企业12户、养护资质6户、施工专业承包4户。由西安市交通运输局监管招标的公路建设项目共43个,总投资约12.64亿元,其中包括国省干线大中修、危桥改造和安保及扩能改造工程,农村公路养护和县乡公路改建工程等,全部在交易中心完成招投标工作。

【公路治超】

在全市开展源头科技治超信息平台建设,整合执法力量180余人,全面落实“一超四究”(对检查发现或路政管理机构抄告的违法超限超载车辆,依法追究相关车辆、从业人员、道路运输企业、重点货源单位责任)规定和“黑名单”制度。2015年,共检测车辆47.12万辆,其中超限车辆1002辆,卸载货物9910吨,分载货物907吨,超限率控制在2%以内。

【路政执法】

调整完善环山公路路政执法大队管理体制,加大重大路政事案管理力度。2015年全市干线公路共查处各类违法案件2352起,办理行政许可143起,其中新办22起、续延121起,办结率100%。案件查处率、收赔率均达到100%。全市农村公路共查处各类违法案件3187起,办理行政许可35起,案件查处率、收赔率均达到99%。

【轨道交通】

全年共完成建设投资85.06亿元,占年度计划80.48亿元的105.7%。地铁一、二号线日均客运量93万人次,周末客运量超过100万人次,最高达126.92万人次,列车正点率及运行图兑现率达99%,安全运营达1568天,全年线网客运量3.4亿人次。运营分公司从2013年起连续三年被评为全国“安康杯”竞赛活动优胜单位;地铁公司2014—2015年连续两年被评为全省安全生产先进单位,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列为城市轨道交通全过程安全风险控制管理的三大试点城市(北京、广州、西安)之一。

【公交都市建设】

按照市人民政府2013年《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工程五年行动方案》要求,2015年新增公交枢纽站场7个,新增场内公交停车位603标台,缓解交通拥堵迁移站点34处,调整站点40处,增设站台6处,完成2783套智能调度车载设备及2900套车载视频监控设备的安装工作,发放民营公交车辆天然气补贴资金2598万元,维护了行业稳定。

【科技绿色交通】

基本建成城市公共交通智能化应用示范工程,建成公路建设项目管理系统,成功申报国家绿色交通城市建设项目,获交通运输部前期补助资金2373万元。开展客运行业机动车排气污染专项整治行动,新增及更新新能源公交车900辆,绿色公共交通车辆比率占全市公交车辆的99%。

【客运秩序专项整治】

确立与各区、县、开发区及各市级工作部门的市场整治联动协调机制,推进综合执法。2015年累计出动执法人员近万人次、执法车辆1900余辆次,查扣涉嫌非法营运车辆142辆,查处违规经营行为160起。

【“黄金周”运输】

2015年国庆“黄金周”期间,全市共投放客运车辆31269辆(去年同期投放32893辆),较去年同期减少4.9%;发送客运班车65196班次(去年同期发送68711班次),较去年同期减少5.1%;增发班次6318班(去年同期增发班次8144班),较去年同期减少22.4%;运送旅客175.27万人次(去年同期运送旅客188.644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减少7.1%;客运收入5026.69万元(去年同期客运收入5701.641万元),较去年同期减少11.8%;共投放加班车1805辆次,投放包车1196辆次。

【治堵疏通】

制定《2015年西安市公交线网优化调整方案》,编制完成《公交智能调度实施方案》《公交线网动态优化调整管理规定》《市区两级共建公交实施意见》,向市交通管理委员会办公室提交《配建型公交场站建设实施意见》。共优化调整公交线路26条,新增公交线路9条,检查公交站牌246个,开通大站快车和通勤班车线路各5条。

【公共自行车】

加快公共自行车等慢行交通建设,全市投运建成服务站点1146个,公共自行车3.04万辆,服务范围基本覆盖主城区及各开发区核心区域,服务面积达315.65平方公里,日使用量和日使用频次分别达40万人次和22万人次。

【出租汽车】

做好出租汽车更新和经营权期满重新许可工作,更新出租汽车2743辆,重新许可2163辆。配合市物价局完成两次运价调整,并建立出租汽车运价与燃料价格联动机制。建成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考试管理信息系统。出租汽车驾驶员岗前培训15期,培训学员4452人,考核合格3753人,合格率84.3%。新能源纯电动出租汽车投放工作如期完成,中标企业共投资建设157个充电桩,300辆新能源车全部营运。

GPS监控调度系统使用良好,GPS上线率达97.6%。企业在线业务管理系统和行业从业资格管理信息平台建设投入使用。检查车辆16519辆次,查处违规车辆841辆,出租汽车车容车貌合格率96.7%,驾驶员违规率4.7%。受理投诉1.2万起,其中有效投诉1.02万起,有责投诉办结率100%,投诉回复率100%,乘客满意度95%。全年不定期开展10余次专项整治活动,查处各类非法营运车近200辆,遏制了非法营运势头。

行业报刊《西安TAXI》,全年出刊12期、刊登文章190篇、印制10万余份,向50个城市行业管理部门、协会邮寄120余份;出租汽车广告候车亭LED屏和智能顶灯累计滚动正面宣传达4.2亿频次。行业好人好事1725起,经报纸等媒体报道618起,持续向社会传递正能量。在《西安日报》出租汽车专栏发稿11篇,首届“的士节”胜利闭幕,6000余辆出租汽车主动参加“爱心送考”活动,见义勇为模范李新刚和牛智刚2位优秀驾驶员入选西安市第三届“道德模范”,助人为乐模范侯亚奇和见义勇为模范孟谋林入选陕西省第四届“道德模范”。

【汽车维修】

质量信誉考核维修企业345家,评出3A级企业10家,2A级企业21家,1A级企业和合格企业314家,建立质量信誉考核电子档案,将考核结果在行业网站公示。根据行业法律法规,共办理维修企业许可140户,其中一类9家、二类45家、三类86家,按时办结率100%。

【汽车驾驶员培训】

受理和完成道路客货运输驾驶员从业资格证初领申请16630人,参加客货运从业资格考试15785人(货运15291人、客运494人),考试合格14026人(含补考),综合合格率88.9%,制发证13935个。受理道路客货运输驾驶员从业资格证换、补发证16970人,转籍240人,注销478人,收缴假证7个。受理和完成道路客货运输驾驶员诚信考核签注37839人,其中货运36087人、客运1752人。采取集中面授与网络教育相结合方式,共对20015名道路客货运输驾驶员进行继续教育,取得良好效果。

【交通安全生产】

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全员负责”要求,做好交通运输安全生产重点监管“黑名单”管理工作。强化长途客车全程、实时、动态监控,严格“三品”(易燃、易爆、危险品)查堵,狠抓企业主体责任落实,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整治活动,全行业未发生一起重大以上道路运输安全责任事故,安全生产四项指标稳中有降,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好转。

【交通法制建设】

完成《西安市出租汽车管理条例》清理、《西安市城市公共汽车客运管理条例》送审、《西安市汽车租赁业管理办法》修改工作,开展《西安市机动车维修管理规定》《西安市搬家运输管理规定》和《西安市旅游交通运输服务管理办法》调研工作。在局属单位推行法律顾问制度,编制行政审批事项《办事指南》,实行“一个窗口”对外统一受理,群众满意率100%。办理行政复议申请46件,应诉行政诉讼14件,处理信息公开申请442件。

【交通宣传】

2015年,全行业在陕西省和西安市主流媒体宣传452次,转载量达1142条次,围绕公路交通枢纽建设工程、缓堵保畅工程、行业文明创建等重点工作开展20余次主题宣传活动,编印1000余册《跨越发展,铸就辉煌——“十二五”交通发展巡礼》画册向全行业发送,不断提升行业形象。

【信访维稳】

畅通信访渠道,方便信访人反映诉求,始终做到不积压、不拖延,件件有落实,事事有交代,确保信访案件办理质量。积极开展信访维稳工作,接待来访群众239批次1822人次,处理网上信访投诉167件。办理省、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建议、提案87件,办结率和满意率100%。

【政务公开】

全年向西安市委、市政府和省交通运输厅报送重大政务信息230篇,无重大信息漏报、瞒报、延报等现象。处置较大负面舆情案件278件次,回复中性舆情213件次,向西安市委、市政府信息处(办)、市信访中心、市人民政府网站、华商网和西部网等及时回复各类舆情1198件次。先后2次荣登西部网“红榜单位”,被西部网评为“2015年度网络问政先进单位”。公布建设项目信息19个。强化门户网站管理,更新上传信息446条。

【交通文明创建】

提前谋划工作,细化责任分工,强力推进落实,交通文明创建工作取得明显成效。西安市交通运输局被西安市委、市政府授予“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优秀单位”;交通系统17家单位(其中局属单位4家)被授予“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单位”,2家单位被授予“人民满意示范单位”;17名干部职工(其中局属单位8名)被授予“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先进个人”。

(关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