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多不如话好
想要赢得别人的好感,就得牢记一个原则:“话多不如话少,话少不如话好。”其实人都是一样的,只有你话说得动听,别人才会愿意听,愿意和你交流,从而建立进一步的关系。相反,如果你总是忍不住对别人进行批评和侮辱,那么即便说得再有道理,也没有多少人有足够的胸襟能容得下你的冷嘲热讽。
我曾听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小菜农养了一头牛,他对这头牛非常好,平日里一直把它照顾得舒舒服服。这头牛很感念小菜农对它的恩情,一直想要报答他。
有一天,牛对小菜农说:“主人,我知道三十里外有位长者,他的家里也养了一头牛。您去告诉他,让我和他的牛比赛,赌十两银子,我会为您赢回这笔钱的。”
听了牛的话,小菜农非常开心,按照牛的意思,兴冲冲地去找了那位长者。长者欣然答允了他的请求,并且约定好了比赛的日子。
到了比赛当天,许多人都跑来看热闹,想知道到底是谁居然有胆子去挑战长者家中那头强壮的牛。
比赛开始了,小菜农站在一旁焦急万分,一直不停地冲着自家的牛叫嚷着:“嘿!你倒是使劲啊!没吃饱吗?赶紧好好干!你看看你的牛角,真是难看,一点劲都没有……”
听着小菜农骂骂咧咧的话,牛心里非常不高兴,就连比赛的劲头也泄了,结果输掉了比赛。小菜农没办法,只得按照约定咬牙拿出十两银子,灰溜溜地牵着牛回了家。
到家后,小菜农非常生气,抱怨说一开始就不该听牛的话。牛听了愤怒地对小菜农说:“主人,您可知道对于我们牛来说,坚硬好看的角就是我们的骄傲。可您想想您都做了什么?我在奋力比赛的时候,您却一直骂我的角难看。这让我还怎么去比赛呢?当时您要是能称赞我,我肯定不会是这种成绩的!”
小菜农被牛说得哑口无言,心里非常愧疚。他又去找了长者,提出再比一次,这回的赌注是二十两银子。长者刚刚才赢得比赛,意气风发得很,便同意了小菜农的请求。
在第二次比赛的时候,小菜农果真没有骂他的牛,而是一直在场边给牛加油鼓劲,夸它的角坚硬漂亮,蹄子稳健有力……果然,听着小菜农的夸赞,牛的劲头越来越足,很快就赢得了比赛,赢回了黄金。
好话并不等于谄媚的话。语言的神奇之处就在于,即便表达的是同一个意思,只要稍加修饰,改变说法,就能给人全然不同的感觉。就像“肥胖”和“丰腴”,“干瘦”和“苗条”,二者表达的意思未必有多大不同,但后者听上去就比前者动听多了。
从前,有个小国的国王A,他的朋友B是个情商很高、极会说话的人。
在A当政时期,有一年因为经济出现危机,国家动乱,大家纷纷走上街头游行抗议,甚至连落魄的流浪汉们也加入了游行。混乱的局面让A头疼不已,大臣们想了不少办法,情况却一直没有得到改善。
有一天,A正在招待远道而来的B时,又有一批流浪汉在闹事。听到消息后,A眉头紧皱,一时之间也不知道该怎么去安抚那些群情激愤的人。见老朋友一副苦恼的样子,B自告奋勇地表示,愿意去和这些流浪汉们聊聊。
他把这些流浪汉都请到了当地最有名的饭店,然后动情地对众人说道:“就在刚才,我还在和国王先生说,人其实什么都能忍受,唯独饿肚子是忍受不了的……我很理解大家。但我得提出一个要求,不是不让你们斗争,而是要合理合法地斗争。现在,国王先生也在努力,希望能和大臣们达成一致,尽快通过你们的提议。当然,咱们的要求也不能太过分。我认为现在最好的方式,就是我们大家重新拟订一份更为合理的提议,我会帮你们把这份提议呈递到国王那里,并尽可能地为你们争取。我希望大家能够信任我,我也曾经穷苦过,不愿意再饿肚子。”
总结起来,B的这番话主要有两个意思:第一,希望大家不要再破坏国家的秩序;第二,重新考虑向国王提出的条件。相信在此之前,内阁大臣们想尽办法去安抚民众时,也提出过这两个要求,但效果都不如B这般好。归根结底,还是因为B说的话更能够打动普通民众,更容易被大家接受。
“饿肚子是忍受不了的”“我也曾经穷苦过”“不愿意再饿肚子”——就这么短短三句话,说到了这些流浪汉的心坎里,让他们感受到了B的理解与同情,并让他们对B产生了“这个人和那些高高在上,不懂民间疾苦的政府官员是不一样的,或许他是可以信任的”的印象。而一旦让人有了这样积极正面的印象,接下来的事情就顺利多了。
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当一个人费尽口舌说了一堆话,却没有说到重点时,听者往往会烦躁无比;当一个人说的话特别难听时,即便他只说了几个字,也容易令听者发怒。所以,我们说话时既要简练又要动听,这样才能引起别人的兴趣,让别人对你产生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