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式的组成要素、过程和结果
图2-1将互动仪式描绘成一组具有因果关联与反馈循环的过程。该模型中的一切要素均为变量。
互动仪式(IR)有四种主要的组成要素或起始条件:
1.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聚集在同一场所,因此不管他们是否会特别有意识地关注对方,都能通过其身体在场而相互影响。
2. 对局外人设定了界限,因此参与者知道谁在参加,而谁被排除在外。
3. 人们将其注意力集中在共同的对象或活动上,并通过相互传达该关注焦点,而彼此知道了关注的焦点。
4. 人们分享共同的情绪或情感体验。
这些要素彼此形成反馈作用。最重要的是,第三项——相互的关注焦点,与第四项——共享的情感状态,相互强化。当人们开始越来越密切关注其共同的行动、更知道彼此的所做所感,也更了解彼此的意识时,他们就会更强烈地体验到其共享的情感,如同这种情感已经开始主导他们的意识一样。欢呼的人群变得更加狂热,正像宗教仪式的参与者变得更加恭敬与庄重,或者在葬礼上变得更加悲伤一样,都比开始之前的气氛要浓厚。小规模的会话也是如此;随着互动变得越来越引人入胜,参与者就被谈话的节奏与气氛吸引住了。后面我们将分析关于这方面的微观经验证据。关键的过程是参与者情感与关注点的相互连带,它们产生了共享的情感/认知体验。涂尔干所称的集体意识的东西正是这种主体间性瞬间的微观情境的产物。
图2-1 互动仪式。
互动仪式有四种主要的结果。当组成要素有效地综合,并积累到高程度的相互关注与情感共享时,参与者会有以下体验:
1. 群体团结,一种成员身份的感觉。
2. 个体的情感能量[EE]:一种采取行动时自信、兴高采烈、有力量、满腔热忱与主动进取的感觉。
3. 代表群体的符号:标志或其他的代表物(形象化图标、文字、姿势),使成员感到自己与集体相关;这些是涂尔干说的“神圣物”。充满集体团结感的人格外尊重符号,并会捍卫符号以免其受到局外人的轻视,甚至内部成员的背弃。
4. 道德感:维护群体中的正义感,尊重群体符号,防止受到违背者的侵害。与此相伴随的是由于违背了群体团结及其符号标志所带来的道德罪恶或不得体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