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我国老龄化趋势及健康衰退现象
第一节 人口老龄化趋势及健康衰退现象
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
人口老龄化是指人口生育率降低和人均寿命延长导致的总人口中年轻人与老年人数量比例失衡,即年轻人口数量减少、老年人口数量增加的现象。人口老龄化具有四层含义:一是指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不断上升的过程;二是指老年人口达到或超过一定比例时的人口结构模型,社会人口结构呈现老年状态,进入老龄化社会;三是指社会人口年龄结构具有动态性,年龄结构处于时刻发展变化中;四是指人口老龄化是处于动态变化中的一种现象。
人口老龄化的度量指标包括出生率/死亡率、老龄化系数、老少比、相对人口老龄化程度等。在进行人口老龄化分析中,出生率/死亡率、老龄化系数和老少比是较为重要的指标。其中,出生率是指某一区域在一定时期内的出生人口与同时期的平均人口的比值,死亡率则是指该时期的死亡人数与平均人口或者期中人数的比值,两者都会影响人口结构的老龄化。老龄化系数或老年人口系数是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其水平高低反映出一定时点上人口年老或年轻化程度。老年人口系数越大,意味着国家或地区的人口结构老龄化程度越严重。老少比反映的是总人口中老年人口与少年儿童人口的比例关系,是衡量人口老龄化程度的重要指标。
不同时期、不同国家或地区,对年龄阶段的界定不同,国际上一般将15岁定义为未成年人界线,即0~14岁的人口为未成年人口。对于老年人口,古希腊思想家以20岁为一年龄段,确定60~80岁为老年;19世纪法国学者弗露朗在对年龄结构进一步分析之后把70岁作为老年起始年纪;19—20世纪初,德国学者阿绍夫认为45~65岁是老年开始的年龄段,65~85岁是正式进入老年的年龄段;20世纪下半叶,按照联合国人口专门机构规定,65周岁以上的人为老年,因此,国际上通常按0~14岁、15~64岁、65岁以上对人口总体做不等距分组,分别称为少年人口、壮年人口、老年人口。国际上一般把60~69岁的人称为低龄老年人,70~79岁的为中龄老年人,80岁及其以上的人为高龄老年人。劳动适龄人口大多数国家采用15~64岁的区间。
根据1956年联合国《人口老龄化及其社会经济后果》确定的划分标准,当一个国家或地区老年人口数量占总人口比例超过7%时,则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阶段。1982年联合国“老龄问题世界大会”将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超过10%作为判断一个国家或地区是否进入老龄化国家行列的标准。法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国家,其65岁以上人口老龄化系数已经超过14%;19世纪90年代,瑞典是第二个进入人口老龄化的国家。2010年11月1日,我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约为1.19亿人,占总人口的8.87%;60岁及以上人口达1.78亿人,占总人口的13.26%。而到2013年,我国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从上年的9.4%上升到9.7%。按国际标准衡量,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步入老龄化社会表示该地区年轻人数量的相对减少,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产业结构将发生变化,同时社会老龄化结构将加重社会负担,家庭养老功能减弱,老年人对医疗保健、生活服务的需求更加突出。
1.总和生育率
总和生育率(Total Fertility Rate,TFR)是一个合成指标,是指该国家或地区的妇女在育龄期间,每个妇女平均的生育子女数。总和生育率每年的波动更能反映出妇女生育年龄的变化。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出生率会影响该地区的人口结构,当出生率较低时,新生儿数量减少,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相对增加,导致社会老龄化程度加重。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妇女生育率维持在较高水平。随着经济形势的好转,人口增长迅速,1950年我国总和生育率为5.81,1957年总和生育率达到6.41,此阶段总和生育率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如图1-1所示。
图1-1 1950—1957年我国总和生育率
1959—1961年我国经历了“三年困难时期”影响,总和生育率出现下降趋势,到1961年下降到3.29,1962年开始猛烈反弹,1963年上升到7.50,如图1-2所示。
图1-2 1958—1963年我国总和生育率
此后,我国总和生育率经历了高位整理和持续下降的过程。1964—1971年总和生育率变化并不明显。由于20世纪70年代就业困难,加上国家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从1972年开始总和生育率开始逐步下降,到1990年我国总和生育率仅为2.31,如图1-3所示。
图1-3 1964—1990年我国总和生育率
1991年至今,我国总和生育率处于低位徘徊状态。20世纪90年代,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抚养孩子的成本上升,迫使城镇居民和进城农民工降低生育率。20世纪90年代末期,我国总和生育率与英、法等国家接近。随着生育率的下降,20世纪末21世纪初我国形成“三低”的人口模式,即现代型人口增长模式:人口出生率开始明显下降,死亡率继续下降并达到低水平。随着两者的差距逐渐减小,自然增长率逐渐降低。2012—2016年我国总和生育率处于1.60附近,如图1-4所示(2017年我国统计年鉴未公布生育率相关数据)。人口学一般将总和生育率2.1界定为世代更替水平,也就是保持人口总量不增不减的水平。当总和生育率低于2.1时,该国家或地区新生人口数量较少。
图1-4 1991—2016年我国总和生育率
2016年,全球平均生育率为2.5,其中,俄罗斯为1.75,美国、英国总和生育率为1.8,瑞典为1.85,法国为1.96。出生率下降是人口老龄化的重要原因,其较快的下降速度导致老龄化程度加剧,将严重影响经济社会的发展。
2.死亡率
19世纪以前,由于生产力水平、医疗卫生条件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各国人口死亡率普遍较高,我国在1949年以前人口死亡率处于较高水平。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类对自然环境开发利用和改造的范围不断扩大,对灾害和疾病的防御能力不断提高,对自然环境的适应性不断增强。在20世纪,全球大多数人口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剧变:1900—2000年,发达国家的预期寿命从人均45岁上升到75岁,发展中国家在1960—2000年,预期寿命增加了20岁;死亡率开始下降,全世界死亡率都处于较低水平。新中国成立以前,我国死亡率处于较高水平;新中国成立后,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大幅下降,中国人口快速增长。1990—2004年,我国人口死亡率呈现小范围的下降趋势,随后在2008年达到7%以上,近几年呈现稳定态势,如图1-5所示。少子化是人口死亡率小幅上升的主要原因,出生率太低导致总人口增长速度远低于死亡人口增长速度,但长期来看,低出生率和低死亡率是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根本原因。在一个高出生率和高死亡率的社会里,人口年龄结构呈现正金字塔形,老龄人口占比较小。在一个低出生率和低死亡率的社会里,人口年龄结构则趋向倒金字塔形,老龄人口占比较大。
图1-5 1990—2016年我国人口死亡率
3.老龄化系数
随着出生率的持续下降,1990—2016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持续上升,到2016年已达10.1%,老年人口系数的逐步增大加剧了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截至2016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经超过2亿人,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老年人口过2亿人的国家,如图1-6所示。
图1-6 1990—2016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
表1-1 1993—2017年我国老龄化人口平均增长率(%)
表1-1为我国老龄化人口平均增长率(以5年为一个计算单位)。2013—2017年我国老龄化人口平均增长率明显高于其他时间段,且从2003年开始呈现递增趋势。这说明近年来我国老龄人口系数上升幅度增大,未来我国将面临更加严峻的老龄化趋势。据联合国预测,1990—2020年世界老龄人口平均增速为2.5%,同期我国老龄人口的增长速度为3.3%,世界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从1995年的6.6%上升至2020年的9.3%,同期我国由6.1%上升至11.5%。在增长速度和比重上,我国都超过了世界老龄化的平均水平。到202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2.48亿人,老龄化水平将达到17.17%,其中,8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3067万人;2025年,60岁以上人口将达到3亿人,我国将成为超老年型国家;到205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4.8亿人,约占届时全球老年人口的1/4,将给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转型带来巨大挑战。
4.老少比
老少比是衡量我国人口结构老龄化的重要指标之一,是65岁及以上人口数量与0~14岁人口数量的比值。一般按照比值大小,老少比小于15%为年轻型人口结构,大于30%为老年型人口结构,15%~30%为中年型人口结构。老少比越大,则意味着老年人口相对少年人口越来越多,社会老龄化程度越严重。图1-7为我国1990—2017年人口老少比,1990—2017年我国人口老少比持续上升,1990年为20.11%,2000年突破30%,我国社会进入老年型人口结构,2017年我国人口老少比达到67.8%,相较1990年增加了237.1%,相较2000年增加了123%。我国人口老少比增加的主要原因是老年人口比重的上升以及少儿人口比重的下降,老少比的持续增加将导致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剧。
图1-7 1990—2017年我国人口老少比
二、我国人口老龄化特征
人口老龄化是全社会面临的共同问题。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与国外人口老龄化具有相似之处,但也表现出自己的特点。我国人口老龄化在发展过程中具有基数大、发展速度快、“未富先老”和地区差异显著的特征。
1.老年人口基数大
人口基数是统计人口变化时所使用的一个基本量。在相同增长率的前提下,人口基数过大会导致增长率较高。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截至2018年底,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2.49亿人,占总人口的17.9%。
2.发展速度快
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较快。发达国家的老龄化进程长达几十年至100多年,而我国只用了18年就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如图1-8所示。近年来,我国80岁以上高龄老人以年均约4.7%的速度增长,明显高于60岁以上老年人口的增长速度。目前8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1300万人,约占老年总人口的9.7%,伴随老年人口系数的持续增加,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将日趋严峻。
图1-8 不同国家人口老龄化进程
3. “未富先老”
“未富先老”是指我国目前人口平均年龄的增加高于发达国家同期增长水平,在经济发展并不成熟的前提下就已经提前进入老龄化社会。“未富先老”表现在欠发达地区的人口老龄化程度和速度高于和快于发达地区。虽然一些发达国家较早进入老龄化社会,但其经济发展一直处于较高水平,这些国家的老龄化呈现出“先富后老”的特征。由于中国进入老龄化国家较晚,经济发展存在短板,经济增长面临巨大挑战,呈现出“未富先老”的特征。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的人均GDP排名,2017年我国人均GDP 8643美元,世界排名第71位,远远低于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如图1-9所示。但与此同时,根据2016年统计数据,我国人口年龄中位数(年龄中位数是将全体人口按照年龄大小顺序排列,居于中间位置的年龄)为37.4岁,与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差距较小,如图1-10所示。日本是全世界平均寿命最长的国家,其年龄中位数达到47.3岁,日本在1990年人均GDP就处于较高水平,呈现出“边富边老”的趋势。当前,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与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并不适应。随着经济的增长,发达地区不断吸收欠发达地区的年轻流动人口,发达地区的要素禀赋结构转变较慢。要素禀赋结构的较慢转变进而导致发达地区产业结构的比较优势降低的速度减慢,削弱了发达地区经济动能。(1)
图1-9 2017年不同国家人均GDP
图1-10 2016年不同国家人口中位数
4.地区差异显著
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中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主要体现在老龄化程度上。通过对比2018年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以上海、山东、江苏为代表的东部地区和以辽宁、吉林、黑龙江为代表的东北地区老龄化程度较高。其中,上海人口老龄化程度达到15.10%,辽宁人口老龄化程度达到15.17%。以西藏、青海为代表的西部地区人口老龄化程度相对较低。除此之外,区域内部老龄化程度差别较大,主要体现在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其中,中部地区江西和山西老龄化程度低,安徽老龄化程度高;东部地区福建、广东和海南人口老龄化程度低,上海、山东和江苏老龄化程度高;西部地区重庆和四川人口老龄化程度远远高于西藏地区。各省人口老龄化程度存在显著差异,各地区人口老龄化比例如表1-2所示。
表1-2 2018年我国各地区人口老龄化比例
续表
我国城乡老龄化进程存在明显差异。20世纪70年代,城镇生育率较农村生育率偏低。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市场化引发了人口流动浪潮,农村大量的适龄劳动力发生了空间上的人员流动,年轻劳动力转移到一二线城市发展,农村老年人口增多,农村老龄化问题严重,导致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普遍高于城镇人口老龄化程度。
三、人口老龄化健康衰退现象
1946年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成立时,在其宪章中把健康定义为:“健康乃是一种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都臻完美的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健康的定义,把人的健康从生物学的意义扩展到了精神和社会关系两个层面。
因此,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健康衰退现象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生理机能的衰退。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生理功能逐渐减退,身体机能开始下降,机体老化使老年人更易患颈椎病、关节炎、高血压等各种慢性疾病。二是指心理机能的衰退。一方面,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老年人免疫功能逐渐下降,身体机能开始退化,由于自身身体状况原因给老年人带来巨大的心理负担;另一方面,随着社会角色的转变和家庭结构的小型化,老年人易出现焦躁、抑郁等负面情绪,与家人及外界缺乏情感交流和心理沟通,导致心理健康下降。
1.生理机能的衰退
2017年我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结果数据显示:全国87.46%的老年人日常生活可以完全自理,10.54%的老年人为轻度和中度失能,2%的老年人为重度失能(依据国际通行标准,吃饭、穿衣、上下床、上厕所、室内走动、洗澡6项指标,1~2项无法完成的定义为“轻度失能”,3~4项无法完成的定义为“中度失能”,5~6项无法完成的定义为“重度失能”)。其中,慢性病是影响老年人群健康的主要问题。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机体功能的自然衰退,老年人更易受到疾病的侵袭。近10年来,受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以及生活方式改变等问题困扰,我国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和慢性病发病率逐年上升,目前我国有近1.5亿的老年人患有慢性病,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为全人群的4.2倍。(2)以高血压为例,根据统计资料,60岁以上人群的高血压患病率明显高于60岁以下人群,且患病概率伴随年龄增长不断增加,如图1-11所示。老年人多病共存现象也十分普遍,慢性病占中国老年人群死因的91.2%,老年人群在平均寿命增加的同时,也受到健康问题的困扰。随着家庭结构的日趋小型化和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剧,生活不能自理或部分不能自理的老人,给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带来更多挑战。1990年我国老年抚养比(是指某一人口中中老年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为8.3%,到2017年末,我国老年抚养比达到15.9%,如图1-12所示。预计到2025年,我国老年抚养比将提高到32%。人口老龄化的结构将直接导致老龄人口抚养比的提高,进而导致总抚养比的上升。抚养比越大,表明劳动力人均承担的抚养人数就越多,即劳动力的抚养负担就越严重。
图1-11 不同年龄段人群高血压患病率
图1-12 1990—2017年我国老年抚养比
2.心理机能的衰退
1946年国际心理卫生大会将心理健康的标准定义为:“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我国学者将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标准概括为热爱生活和工作、精神愉快、情绪稳定、适应能力强、通情达理以及人际关系适应能力强。
国内诸多研究表明,老年人存在心理健康衰退现象。其中,陈红根据中国计划生育家庭发展追踪调查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问卷以及中国计划生育家庭发展追踪调查家庭问卷,筛选出18045个样本。调查结果显示:在城镇,91.2%的老年人具有极轻和轻度抑郁;在农村,82.4%的老年人具有极轻和轻度抑郁。高月霞对南通市714名老年人进行了调查,发现16.11%的老年人具有抑郁倾向。李为群对长春市1302名60岁以上社区老人进行了调查,抑郁的检出率为40.3%。心理健康衰退是老年人群中普遍共存的问题。
老年人心理健康衰退现象主要表现在:第一,针对不同养老方式的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表现方式存在差异。居家养老者心理健康状况明显好于集中养老者(吴振云,2003)。集中养老者由于与家人交流相对欠缺,其心理健康衰退主要表现在亲情关系的减弱,同时由于受集体生活、传统观念的影响,集中养老者的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存在差异。第二,我国城乡存在大量空巢老人,相对于非空巢老人,由于缺少子女的精神慰藉和生活照顾,其心理健康状况相对较差,易出现抑郁、焦躁等心理健康衰退现象。第三,大多数老年人在进入老年生活后,会进入从职业角色转入闲暇角色、从主体角色转为依赖角色或从配偶角色转为单身角色的转变过程,角色的转变会给老年人带来一定的精神压力,出现一时无法适应角色转变的情况,造成心理健康衰退现象。第四,身体疾病会导致老年人烦躁、焦虑等,降低心理健康水平。特别是对于失能老人,其机体活动能力下降,社会交往范围缩小,加之日常生活受限,因此对自身健康的自我评价较差,容易产生心理健康衰退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