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人既是自然的存在物,又是文化的存在物。人是自我矛盾的,一直处在人性与神性、感性与理性、身心之间的紧张对立关系之中,或者说始终经历着精神性和身体性的矛盾。精神性具有“理想性”和“理性”维度,是人对自然性、感性、本能的我的否定和改造。但是本能的我,无法被取消,只能被暂时压抑或转移。非理性比较接近本我,是对理性的反动。非理性和人的情感、知觉相关联。理性主义基本排斥本能,这导致了文化的畸形发展。非理性主义突出本我,容易造成享乐主义文化的出现。
人的矛盾也是文化的矛盾,两者互为因果。文化是人的实践活动的结果,文化反过来又影响人的自我意识的建构。柏拉图从二元论角度,把身体和灵魂看成了对立的两面。基督教神学家继承了柏拉图的身心观,只不过做了神学改造。认为肉体是肮脏的,精神是美好纯洁的。启蒙主义用人的理性代替神性,特别是笛卡儿建立了理性主义大厦,推崇精神性,排斥身体性。身体在尼采那里获得了解放,从柏拉图的理念、基督教的上帝、笛卡儿的理性束缚下破茧而出。此后很多思想家从不同角度拆除理性主义大厦。无论是否定身体性的精神哲学还是肯定身体性的身体哲学,都各执一端,没有看到精神和身体、理性与非理性的统一性和互补性。
网络原创视频艺术正是在“身体转向”的话语背景下产生的。当代的否定性后现代思潮,解构了本质主义,突出非理性,和“身体美学”遥相呼应。网络原创视频艺术是“影像”艺术。从“影像”这个角度考察,当代步入了所谓的“图像时代”,“图像转向”本质上是突出人的感性层面,是人的感觉的解放。影像符号内部存在某种“窥视”结构,诱导本我的释放。网络原创视频艺术是依托于“网络”这个信息平台的。从媒体角度考察,网络和传统媒体的重要区别在于网络媒体的无序性和非中心化。网络媒体的非中心化,不仅表现在超文本结构上,也体现为对传统媒体中心化观念的突破上。从艺术角度看,当代艺术似乎越来越世俗化,欲望化书写成了趋向之一。这些都是造成网络原创视频艺术走向“身体性”的原因。
网络原创视频艺术走向“身体性”的表征主要是色情化、戏谑化和自恋等,其背后是对“快乐主义”原则的张扬,由此形成了网络视频艺术的“反艺术”特征。走向身体的网络视频艺术的积极意义在于破除“理性”的虚妄,解放人的感性,促进“影像民主”。但是如果走向极端,必然会导致精神维度的缺失,人变成感觉的奴隶。在网络视频艺术正处于“身体狂欢”之际,存在救赎的必要。矫枉有的时候必须过正,因此我们倡导一种悲剧精神和苦难意识,而不仅仅从美感层面寻求突破。
当然,网络原创视频艺术不尽为执行“快乐主义”。这同样体现了人的矛盾:自我“确证”和自我拓展的矛盾。自我拓展主要指的是按照“理想原则”建构自我,在艺术上主要体现为对真善美的追求。现实社会的诸多控制(如与网络视频艺术相关的法律、道德、媒体以及艺术家族的制约)也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本我的释放。表现“理想的我”的美的作品构成了网络视频艺术价值的另一个维度。
网络原创视频艺术的民间特色,以及与生俱来的“自由”性,可能会导致一个误区:网络原创视频艺术就应该是感性的宣泄。如此,则出现了另一种霸权,这又是我们需要批判的。之所以出现类似的误解,可能和当代的虚无主义滋生有关。虚无主义是否定的,对一切价值都采取无所谓的态度。由此,虚无主义者走向了身体体验。如果承认人具有超越性需求的话,那么“神圣追求”就成了必要的。“神圣追求”是人的自我抗争,也是自我肯定的一种方式,更是人的一种希望。
关键词:网络;视频;艺术;身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