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浙皖交界地区“河南话”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苏浙皖交界地区的地理历史文化概况[1]

一 地理环境

苏浙皖交界地区大致位于东经117°40′(泾县)-120°21′(吴江区)、北纬30°7′(旌德县)-32°16′(丹徒区)。其核心区域为南京市溧水区、高淳区,镇江市句容市,常州市金坛区、溧阳市,无锡市宜兴市,湖州市长兴县、安吉县,宣城市广德县、郎溪县、宣州区等构成的地理范围。据勘定,苏浙皖三省的交会点在今宜兴市、长兴县、广德县交界的三洲山西门岕岗背357.64米高程处。三洲山古代为浙江湖州、江苏常州、安徽宣州的交界点,一脚踏三省,故名。1998年5月,苏浙皖三省勘界办公室联合在该交会点树立界桩标志。

据《中国县情大全·华东卷》记载:本区地形地貌以低山丘陵为主。在山地和丘陵之间,河谷、盆地纵横分布。故有“六山一水三分田”的说法。本区的山脉主要有茅山、天目山、黄山,其余脉绵亘于境内。安吉县和宁国市交界处的龙王山为本区最高峰,海拔1587.4米。本区的平原主要有:高淳区固城湖、石臼湖湖区平原和胥溪河河谷平原;句容市北部的沿江平原和西部的赤山湖圩区平原;宜兴市东北部、武进区南部、金坛区东部的太湖—滆湖平原;溧阳市北部、金坛区南部的洮湖平原;吴江市西部沿太湖一带的滨湖圩田平原及其他部分的湖荡平原;浙北的杭嘉湖平原;皖南的青弋江、水阳江、郎川河主支流河谷平原,以及固城湖、南漪湖湖区平原等。

本区主要有秦淮河、苕溪、荆溪、青弋江、水阳江等几大水系。苕溪、荆溪属于太湖流域的上游水系,秦淮河、青弋江、水阳江属于长江下游支流。本区的湖泊主要有太湖、滆湖(又名西太湖)、洮湖(今长荡湖)、赤山湖、固城湖、石臼湖、南漪湖(又名南湖)等。

本区的气候属于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常年雨水充沛,温和湿润,日照充足,四季分明,无霜期长。优越的气候条件,有利于农业生产。本区盛产水稻、小麦、红薯、豆类、油菜、花生、蔬菜、瓜果、棉花、竹子、茶叶、桑树、药材等。本区矿产资源十分丰富,蕴含丰富的金、铁、铜、铅、锌、钨、锰、钼等金属矿和煤炭、石灰石、石英岩、大理石、方解石、瓷石、工业黏土、石墨等非金属矿。

受季风性气候影响,本区经常出现洪涝、干旱、台风、龙卷风、梅季连阴雨、冰雹等自然灾害。此外,地震也是多发灾害。本区有历史记载以来,共发生5级以上地震45次[2]

二 历史沿革

苏浙皖交界地区,春秋战国时期先后属吴、越、楚。在秦代主要隶属会稽郡和鄣郡。汉代基本属扬州,分属丹阳郡、会稽郡。西晋时期属扬州,分属丹阳郡、宣城郡、吴兴郡等。隋代先以州领县后罢州置郡,本区分属江都郡、吴郡、毗陵郡、宣城郡等。唐代属江南东道的润州、常州、苏州、湖州和江南西道的宣州。宋代属两浙路的润州、常州、苏州、湖州和江南(东)路的宣州。元代属江浙等处行省的镇江路、常州路、集庆路、湖州路、广德路等。明代属应天府、常州府、镇江府、宁国府、广德州、湖州府等。清代属江南省的江宁府、苏州府、常州府、镇江府,浙江省的湖州府,安徽省的宁国府、广德州等。中华民国时期基本同现今,分属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3]

三 地域文化

本区的文化属长江文化体系中的吴越文化。一般认为,长江文化体系包括上游的巴蜀文化、中游的荆楚—湖湘文化、下游的吴越文化三个亚系[4]。吴越文化又称江浙文化,是长江下游的区域文化。它以太湖、钱塘江流域为中心,涵盖江浙沪地区以及皖赣的一部分。狭义的吴越文化仅指春秋战国时代吴、越立国所创造的文化;广义的吴越文化指起源于长江下游地区,以该地区各史前文化为基础,由吴文化和越文化接触交融形成并历经更新发展的所有文化现象。

吴越文化的基础是越文化。春秋时期,吴、越两国的基本群众均为越族人。在春秋晚期,吴国建都姑苏。在这之前,姑苏及太湖东南部地区,应该为越土。吴越之间有太湖。《尔雅·释地》:“吴越之间有具区。”这里的“具区”即太湖,郭注:“今吴县南太湖,即震泽是也。”[5]吴国统治者虽受到中原文化影响,但总体上随越俗。

越族创造了特征鲜明的地域文化。如:以水稻种植业为主的耜耕水耨农业,以印纹陶为特征的制陶业,以青铜戈剑制作为内容的冶炼业,以及养蚕丝织业和造船业等。在这一带出土的文物中,陶制品、丝织品、青铜器等占了很大比重。20世纪五六十年代,江苏省武进县淹城遗址出土了三只春秋战国时期的独木舟,最大的一只长近11米,足见当时的造船技术已很成熟。

越族的精神信仰,表现为“信巫鬼,重淫祀”[6]。史载“越人俗鬼”,祭祀“天神上帝百鬼”[7]。而今,本区(特别是农村)民众“信巫鬼”的心理普遍存在。

本区非物质文化丰富多样。民间工艺方面,主要有刺绣、核雕、陶艺、竹编、留青竹刻、剪纸、湖笔制作等。民俗活动方面,主要有赶庙会[8]、放荷灯[9]、玩旱船、玩狮子、玩龙灯、傩舞[10]、做斋[11]、插艾叶等。口传文化方面,主要有以昆曲、越剧、锡剧、苏州评弹、丹剧、黄梅戏、花鼓戏等为代表的地方戏曲,方言吟诵,歌谣和民间小调,玩旱船时唱的船歌,玩狮子时的喊彩[12],丧葬仪式上的唱道等。本区方言以吴语为主,官话方言等夹杂其中。

文化的地域特征受自然环境、生产方式、社会历史等因素影响。从总体上看,吴越文化的特征表现为“柔、细、雅”[13]。但经过永嘉之乱、安史之乱、靖康之祸等几次劫难,北民大量南迁,中原文化大规模涌入苏浙皖一带,与当地的吴越文化发生接触、碰撞甚至融合。在这一过程中,吴越文化蕴含的内容不断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