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缺资源带来的选择焦虑
稀缺带来的焦虑:管窥思维
我们如何被拖入教育焦虑的深渊
父母都容易陷入焦虑,我也是。我曾被孩子的一句话“打”得溃不成军。孩子小学六年级时,曾对我说:“妈妈,我对你最大的意见,就是你周末都没有时间陪我。”一瞬间,我不禁泪流满面。
现代人谁不是一面为自己奋斗,一面为爱的人奔忙,日日悬在头上的考核指标、周周要不断跟进的任务、月月必须完成的月报、年年做不完的年度计划,以及临时调整的工作和变化等,是职业人不得不面临的生存现状。所有的奋力奔跑,不只是为了留在原地,更是想成就更好的自己。
事业和家庭的平衡,对大多数人来说,是一道单选题。所谓的“岁月静好”,不过是因为有人为你默默地负重前行。
千千万万的家庭各有各的焦虑,原因各不相同。有钱的焦虑,没钱的也焦虑,“学霸”父母焦虑,“学渣”父母也焦虑。网上流传着一句触动人心的话:“抱着砖头,就抱不起你;抱起你,就不得不放下砖头。”世上安得两全法,不负孩子不负己?
生活总是在缺钱或缺时间之间扭曲前行,资源缺失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也影响着对孩子的培养。
哈佛大学终身教授、行为经济学领域重要领头人塞德希尔·穆来纳森教授与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教授埃尔德·沙菲尔撰写的《稀缺》一书,阐述了稀缺对人的思维和行为模式的影响。
稀缺会俘获人的注意力,容易影响人的情绪和对世界的认识。资源稀缺有利有弊。
利处:短期带来专注红利,让人专注在重要的事情上,把事情做到最好。
弊处:稀缺带来的最大问题是管窥思维,即因过于专注某件事情而忽略了其他可能更重要的事情,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有可能损失更大。将管窥思维投射到教育上,容易造成“高分低能”或培养出“职场巨婴”。譬如上文中提到的大卫,他的家庭早期通过培养他的专注收获教育红利,但长期下来却造成他不想工作的后果。
中国的优质教育资源一直处于稀缺状态,导致教育竞争白热化。如果从经济学角度计算教育的投入产出比,谁都期望在同样的时间内(孩子学习期内)获得最大的收益(孩子考上好大学,毕业后实现高收入)。显而易见,在有限的时间内专注在孩子学习成绩提升上,是家庭获取教育红利的捷径。
从稀缺优势来看,你让孩子将全部时间放在学习上,短期能带来成绩提升,但长期来看,会忽略培养孩子在社会发展中需要的其他技能,不利于孩子的持续发展。
孩子成长过程中,资源始终会稀缺,父母只有摆脱稀缺心态的桎梏,远离焦虑,才能为孩子做明智的选择。
资源稀缺下的选择
选择的背后是机会或风险。人生像是一道多项选择题,每件事都是选择,每分每秒,每时每刻我们都在做大大小小的选择。困扰父母的,往往不是题目本身,而是众多的选项。在教育上,很多父母最终的选择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孩子升学和为未来准备的任务,在什么时间做什么选择。
当世界上只有一种选择时,就叫别无选择;当选项增多时,带来的不一定是喜悦,而是机会成本的选择焦虑。
“70后”和“80后”是经历过“知识改变命运”的一代,对无数普通家庭而言,孩子参加高考就拥有命运逆袭的可能,是唯一的出路,孩子除了努力学习别无选择。而对“90后”及“00后”而言,社会发展导致他们和上一代人的思想已经不同,网络普及程度高、科技更迭速度快、商机频现、社会上涌现出多种发展机会,有人快速抓住时代赋予的机会,利用个人所长,成功地完成了向上流动,实现了自我梦想。但当社会在父母面前打开机会的“菜谱”时,琳琅满目的选择反而增加了犹豫不决。
不同的选择就是不同的人生,纠结的背后其实是利益的评估
美国斯沃斯莫尔学院社会心理学教授巴里·施瓦茨认为,人们面对更多的选择时,反而不能做出一个明智的选择。对于一切都要选最好的人而言,做选择更是难上加难。
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叫最大化者,另外一种叫满足者。最大化者是指永远试图寻找和接受最好结果的人。这类人容易面临后悔、机会成本和期望值上升及被其他人比下去的挫败感。他们总是期望给孩子挑选最好的学校、最好的班、最好的导师、最好的培训方案等,总是朝着最好的方向去努力,而当选择太多时,永远还有更好的现实让他们对自己的选择始终无法满意。
满足者有自己的标准,一旦达标就立刻收手。他们面对选择时,会以心中的标准作为参照,更容易做出选择,也更容易幸福。
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为了避免盲目做决定,人们通常会通盘考虑,越是重大的选择,越是慎重。特别是对孩子的教育,面对未知的社会,在长达十多年间父母需要做出大大小小的各种选择,谁又知道哪个选择才是绝对的最佳答案呢。人生是单行线,没有回头路,对于要对孩子一生负责的父母而言,选择就变成了心理负担。
选公立学校还是私立学校好
横亘在父母面前的一道重要选择题是“选公立学校还是私立学校?”这道选择题的背后,父母要考虑的因素实在太多。
我在给在银行工作的客户做教育分享时,正是全国各地陆续发布“公民同招”小升初政策的时期,政策变化打乱了很多家庭原有的择校计划。
家长A说:“选私立学校,私立学校老师管理严,让我很省心。”
家长B说:“我想选公立学校,对比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教学水平都差不多,都要大量‘刷题’,我不想让孩子被‘刷题’限制思维。”
家长C说:“我坚决选公立学校,私立学校性价比不高,把学费省下来,可以用来给孩子补课或做其他的培养,效果也会很好。”
家长D很明确:“国内高考太辛苦了,没有必要让孩子这么累,我家孩子以后要出国,私立学校比较适合我的孩子。”
家长E是公立学校的忠实拥趸:“中国基础教育非常好,凭孩子的成绩在公立学校里也能考上好大学。私立学校费用昂贵,每年的择校费和补课费12年下来接近百万元,没有必要。”
父母想法不同,对孩子的教育规划和选择就不同。
政策是做教育选择的重要思考要素
什么是“公民同招”?2019年6月,国务院颁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明确提出:“严禁以各类考试、竞赛、培训成绩或证书证明等作为招生依据,不得以面试、评测等名义选拔学生。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纳入审批地统一管理,与公办学校同步招生;对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的,实行电脑随机录取。”
随后,北京、上海、杭州、南京、宁波、银川、西安、重庆、成都等城市教育部门陆续开始推进“公民同招”政策落地。
之所以引起父母的焦虑,是因为这一政策变化让择校选择变少。早期招生政策让学校在招生日期上有时间差,给部分家庭择校提供了操作空间,“保公冲私”策略对拥有资源优势的家庭有利。新政实施之后,从已经实行的城市来看,家庭要“公立或者私立二选一”,减少了部分家庭对优质资源的选择权。
选择公立学校还是私立学校,没有对错之分,这道选择题最终要看家庭的教育目标需求,不一样的目标导致不一样的选择。优质教育资源的稀缺,让好学校“一位难求”,供应关系不平衡之下的竞争,其实是家庭资源的比拼,是家庭多方面因素平衡考量后的结果,涉及家庭经济状况、资源分布、孩子特质、学校匹配度等多方面要素。除此之外,还有以下要素可以作为择校的参考:
1.学校教学理念;
2.学校教学质量(最近三年学校生源出入口数据);
3.学校教学风格;
4.生源构成;
5.学校对学生的评估模式;
6.学校对教师持续培养的力度;
7.素质教育情况;
8.财务需求情况;
9.家庭需要配合的程度。
补课还是上兴趣班
父母不可回避的另外一道重要选择题是:给孩子选择兴趣班还是课外辅导?
时间对孩子来说是稀缺资源,将时间分配在兴趣上还是应试上,本质上是教育理念的分化。
教育目标对不同家庭的意义不同,孩子未来的选择范围影响着家庭教育时间的分配。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底层放弃教育,中产过度焦虑,上层不玩高考”,这句话道出了不同阶层家庭的教育选择。家庭资源是否充足决定了家庭能否给孩子更多试错机会,是否具有承担机会成本的实力。
纪录片《出路》记录了不同家庭背景的孩子在六年时间里的变化和成长,诠释了不同家庭对于“上兴趣班还是课外辅导班”的选择。
袁晗寒,有点散漫、有点才华的北京女孩。高中退学后并没有影响她继续画画、写诗,她还一时兴起去开过咖啡厅,随后又去德国念书。在她看来,生活就是做想做的事,这一切源于家庭经济可以支持她的选择,给她更多尝试的机会,这类家庭对孩子的培养更多关注兴趣,而不是课业。
而资源匮乏的家庭没有过多承担孩子试错的实力,在高考是唯一出路的情况下,人生轨迹是不容出错的,一切以升学为重,补课重于一切。
《出路》中的徐佳是湖北某中学高三的复读生,顶着全家人的希望,每天天不亮就从出租屋起床,坐在书本高高摞起的课桌边,投入题海大战中。在被寄托了全家命运的高考前,他别无选择,除了补课,其他一切都显得不重要。
教育的选择没有正确答案,每一个生命都在寻找自己的出路,看似是兴趣班或课外辅导班的选择,其实是精英教育、素质教育还是应试教育模式的选择,和家庭现状相关,是家庭对教育产出的计算及平衡结果。上兴趣班或课外辅导班的教育行为,在家庭的评估体系中会以“有用”和“无用”来区分价值,价值高则选择,反之则放弃。
无论是精英教育还是应试教育,对家庭的价值不一样,适合自己家庭的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