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业Ⅲ
播种、中耕农具
耕耱之后进行播种的方法有撒播、点播与条播三种。四川德阳出土画像砖上的农夫手执圆形器在撒播籽粒(图3-1)。四川新都出土的画像砖上,播种者一手执“点种棒”在农田中插洞,另一手在点播谷种(图3-2)。至于条播,起初大约是用小犁铧破土开沟,再随沟撒籽。西汉时把这两道工序统一了起来,发明了耧。山西平陆枣园村新莽时期的墓葬壁画中,有用驾一牛的三脚耧进行播种的图像(图3-3)。《齐民要术·耕田篇》引崔寔《政论》说:“武帝以赵过为搜粟都尉,教民耕殖。其法三犁共一牛,若今三脚耧矣。”可见其发明的时间当不迟于武帝时。中国国家博物馆根据平陆壁画并参考了王祯《农书》附图及南阳地区旧式耧车,作出了汉耧的复原模型(图3-5)。耧亦名。《说文·木部》:“,穜楼也。”段注:“穜者,今之种字。楼者,今之耧字。”用它播种时,将种籽盛在漏斗形的种楼中,下接空心耧脚,扶耧者“且行且摇,种乃自下”(王祯《农书》)。它能同时完成开沟、播种,而且行距一致,下种均匀,使条播的速度和质量都得到提高。已知的耧播图像虽然只有上述一例,但东汉的铁制耧铧在辽阳三道濠、北京清河、陕西富平及渭南、河南渑池等地均曾发现①(图3-4)。河南南阳还发现了西汉耧铧范②。居延地区瓦因托尼西汉屯垦遗址中出土了一件硬木制的耧腿③,其尖端原应装铁耧铧,但已遗失(图3-6)。这些发现说明耧播法在汉代已得到一定程度的推广。
播下的种籽出苗后,杂草亦生;耘田即中耕除草成为急务。用于耘田的农具主要是锄。《氾胜之书》中一再提到“早锄”,“复锄”,“有草锄之,不厌数多”。锄又作。《说文·金部》:“,立薅斫也。”《盐铁论·申韩篇》:“犀铫利,五谷之利而闲草之害也。”它是一种站着锄草的农具,故应装有长柄。《释名·释用器》:“锄,助也,去秽助苗长也。齐人谓其柄曰橿,橿然正直也。”可知它的柄是直的,与曲柄之耒有别。山东滕县黄家岭画像石中,有三个执长柄锄耘草的农夫④。山东泰安出土的画像石中,将执锄立薅的形像表现得更为清楚(图3-14)。其所用之锄,柄长而直,锄头呈板状,两肩削杀。这类锄头为全铁制,实物在洛阳烧沟、陕西永寿等地均曾出土(图3-7)。烧沟所出者,刃宽9厘米,通长15厘米;永寿所出者,刃宽8.9厘米,通长13.5厘米;形体均较小,与泰安画像石中的锄的比例相近。西汉时的锄头还有作斜肩梯形的,则系沿袭战国旧制(图3-8)。除了这几类全铁制的锄头外,还有在木锄叶上装铁口的。可是锄的铁口和臿的铁鐅不易区别。有一种弧底外侈的凹字形铁口(图3-9),曾在成都青杠坡东汉墓所出执锄俑残片上见过它装在木叶、木柄上的原形(图3-10),可以确知这种铁口本是锄的部件。另一类弧底、两端不外侈的凹字形铁口,如湖北大冶铜绿山老窿中所出之例,还装在原来的木叶上;自叶上穿銎的位置看,它的柄也是横装的(图11-8)。这应是一把权作敛矿石之用的锄。
立薅用锄,妪薅则用耨。《释名·释用器》:“耨,似锄,妪薅禾也。”则耨是伛身除草所用之器。《吕氏春秋·任地篇》说:“耨柄尺,此其度也。”耨柄仅长1尺,当然不能用于立薅。内蒙和林格尔汉墓壁画中有执耨伛身除草者,其所用之耨,有平口的和带齿的两种(图3-13)。至于河南洛阳、陕西临潼等地所出铁曲柄锄,锄头近半圆形,曲柄后端有銎(图3-12)。其銎中装短柄者,仍应名耨。装长柄者,如四川乐山杮子湾、重庆涪陵北岩寺等东汉崖墓中所见之例,则应名为锄⑤。
中耕农具中比耨再小些的是镈。《释名·释用器》:“镈亦锄田器,……迫地去草也。”根据钱币学家的研究成果,早期空首布的形制仿自农具之镈。所以河北满城、河南洛阳烧沟及巩县铁生沟等地所出器形与空首布相近的铁器应为镈(图3-11)。但镈与钱属于同类,钱、刬音同,刬亦作铲,故此器又可名为铲。《齐民要术·耕田篇》引刘宋·何承天《纂文》谓:“养苗之道,锄不如耨,耨不如铲。”他大概认为耘草的农具愈小,农活愈细致;可见铲和镈都是小型农具。但长沙浏城桥1号墓所出铜镈形器,尚存木柄,它的刃是纵装的。发掘报告说它“其实应是用于斫削的小斧”。这是由于装柄的方式不同,刃部或纵或横,用途亦随之而有别。清·王筠在《说文句读》中已指出:“斤之刃横,斧之刃纵。”他又说,斤的使用方法与锄、䦆相似;则镈的刃亦应横装。但带柄的完整实例尚未发现。
水稻的中耕方式与旱田作物有所不同。东汉时已知插秧。崔寔《四民月令》说:“五月,可别稻及蓝,尽夏至后二十日止。”别稻就是插秧。秧苗插到田里,可在较短的时间分蘖封垅,覆盖田面,从而抑制杂草的生长。虽然如此,但当“稻苗长七八寸,陈草复起”时,仍须薅秧。四川新都出土的画像砖上,二农夫均拄杖支撑身体,双脚交替着将杂草踩进泥内(图3-15)。此法在汉代名癹。《说文·癶部》:“癹,以足蹋夷草。从癶,从殳。”段注:“从癶,谓以足蹋夷也。从殳,杀之省也。”现代则名之为“薅足秧”,四川农村中还有使用的。
图版3
撒播
3-1
点播
3-2
耧播
3-3
耧铧
3-4
三足耧复原模型
3-5
耧腿
3-6
削肩锄
3-7
梯形锄
3-8
铁锄口
3-9
执锄俑残片
3-10
镈
3-11
耨
3-12
3-13
锄草
3-14
癹草
3-15